Ⅰ 如何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及评定方法
脑卒中的特殊临床病症处理 (一)肩部问题 脑卒中患者在发病1~3个月,有70%左右发生肩痛及其相关功能障碍,限制了患侧上肢功能活动和功能的改善,常见的有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和肩部软组织损伤(如肩袖损伤、滑囊炎、腱鞘炎)等。 1.肩-手综合症(shoulder-hand syndrome,SHS)肩-手综合症表现为肩痛、手水肿和疼痛(被动屈曲手指时尤剧)、皮温升高、消肿后肌肉萎缩、甚至挛缩。病因不清,可能与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压迫下腕关节被牵拉并掌屈、过度牵拉、输液渗出、手意外小伤害等有关。常于卒中后1~3个月发生,多突然起病,节段性疼痛、水肿、血运障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活动后症状和体征加重。 (1)临床分期 第Ι期,手部水肿,很快使运动范围明显受损。水肿重要在手的背面,特别是指节、指间关节,常中止于腕关节及其近端,皮肤呈橘红或紫色,特别在下垂状态时,表面微热及潮湿感。指甲逐渐发生变化,表现苍白、不透明。同时伴肩、腕关节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特别是前臂被动外旋、腕关节背伸更为显着。如做超过腕关节活动范围的被动屈曲时,疼痛加重,甚至做上肢负重的治疗时也可引起。指间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手指外展受限严重,近端的指尖关节发硬,仅能微曲,不能完全伸展,若被动屈曲该关节,有疼痛;而远端指间关节可伸展,屈曲几乎不能,任何被动屈曲企图,都会产生疼痛。此期持续3~6个月,20%是两侧性的,这一期如出现症状立即开始治疗,常可控制其发展,并治愈;如不及时治疗,很快转入第Π期。被动活动易引起剧烈疼痛为此期一大特点。 第Π期,手的症状更明显,疼痛加重,出现自发痛是此期特点,手的水肿可减轻,但血管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如皮肤湿度增高、发红、可见于绝大多数人。手皮肤、肌肉明显萎缩,手掌成爪形,手指挛缩,发生Dupuytron挛缩样手掌肌膜肥厚,X线可见骨质疏松样变化,肉眼可看见在腕骨间区域的背侧中央、掌骨和腕骨结合部出现坚硬隆起,指关节活动受限渐进明显。此期约3~6个月,预后不良,为了把障碍减少到最小程度,仍必须积极治疗。 第Ш期,又称后遗症期,水肿完全消失,疼痛也完全消失,但未经治疗的手,活动能力永久丧失,形成固定的有特征的畸形手:腕屈曲偏向尺侧,背屈受限制,掌骨背侧隆起、固定、无水肿,前臂外旋受限,拇指和食指间部分萎缩、无弹性,远端及近端的指间关节固定于轻度屈曲位,屈曲范围很小,手掌成扁平,拇指和小指显着萎缩,压痛及血管运动性变化也消失。此期是不可逆的终末阶段,病侧手完全失用,永久丧失运动,成为终身残疾。 (2)治疗 原因防治:避免上肢受外伤(即使是小损伤)、疼痛、过度牵张、长时间垂悬,已有水肿者应避输液。第Ι期治疗效果较好,主要目标尽快减轻水肿、疼痛和僵硬,卧位时患肢抬高,坐位时把患上肢放在前面的小桌上,并用夹板固定,避免腕部弯曲。手指或末梢向心加压缠绕是简单、安全、有戏剧性效果,其治疗方法:用1~2mm的长线,从远端到近端,先拇指,后其他四指,最后手掌手背,直到腕关节上。冷疗有止痛、解痉、消肿效果,用9.4~11.1℃的冷水浸泡患手30分钟,1次/日。主动、被动运动应首先进行肩胛骨活动,在上肢上举的情况下进行三维的肩关节活动。不应练习患上肢伸展的持重活动。 患侧上肢的被动运动:可防止肩痛、维持各关节的活动度,但应非常轻柔,以不产生疼痛为度。 交感神经阻滞:星状交感神经节阻滞对早期SHS非常有效,可使其减轻或消失,对第Π期效果差。 类固醇制剂:口服/肩关节或腱鞘注射类固醇制剂对肩痛较好,减轻局部炎症。 高位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对部分患者有效。 物理因子治疗:有一定疗效。 总之,肩-手综合症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发病3个月内是治疗的最佳时期。 2.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GHS)在偏瘫患者中很常见,肱骨头从关节盂下滑,肩峰与关节盂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 (1)病因:最主要因冈上肌、三角肌后部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功能下降。此外,肩关节囊及韧带松弛、破坏、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肩胛骨周围肌肉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转。 (2)临床表现和诊断:多于病后头几周开始活动后,早期无任何不适,部分患者当患肢垂放时间长时,可有不适或疼痛,当上肢被支撑或抬举时,症状减轻或消失。日久可出现剧烈肩痛,可合并肩关节活动受限。查体可见患侧肩部三角肌塌陷、关节囊松弛、肱骨头向下前移位,方肩,肩胛骨沿胸壁下移,向下旋转,关节盂向下倾斜。随着肌张力增高,肩胛骨后缩,内缘隆起,多靠近脊柱,尤其下角内收,低于对侧。关节盂处空虚,肩峰与关节盂之间明显凹陷,可容纳1/2~1横指,即可诊断。 (3)预防:一旦出现肩关节半脱位恢复较慢,应早期预防。坐位时患肢可放在轮椅的扶手或支撑台上,或采取其他良好的肢位;站立时可用肩托(Bobath肩托),防止重力作用对肩部的不利影响。 (4)治疗:目的在于纠正肩胛骨位置,进而纠正关节盂位置,手法纠正肩胛骨位置,使肩胛骨充分前伸;刺激肩胛骨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活动或增加其肌张力,治疗者站在患者前方,向前抬起患肢然后用手掌沿患肢到手掌方向快速反复地加压,并要求患者保持掌心向前,不使肩后缩;用冰快速按摩有关肌肉,可刺激肌肉的活动,对三角肌及冈上肌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也有效。针灸、电针可能对肌张力提高有一定作用。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下,维持全关节无痛性被动活动,应避免牵拉患肢,而引起肩痛和半脱位。
Ⅱ 脑中风检查方法有哪些
span脑中风检查方法有哪些?中风是危害
老年人
健康的一大疾病,随着
医疗科技
的不断提升,中风的
治愈率
在不断的提高。可
中风后遗症
却让医学界望而却步,不仅仅是治疗的问题,不能及时的发现与诊断中风后遗症也是一大难题。中风后遗症是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为了帮助大家认识中风后遗症,那么脑中风检查方法有哪些?请看下面的介绍。脑中风检查方法有哪些?1、近期出现原因不明的
手脚
麻木或软弱无力,手中拿的物品有时忽然落地;2、突然出现短暂的
双目失明
或复视或视物模糊;3、突然失语或吐字不清或说话困难,但“心里明白”(意识清楚),而且很快
恢复正常
,不留任何
痕迹
;4、近期内出现
记忆障碍
,尤其是近期记忆;5、原因不明的智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常无缘无故地“出差错”;/span
span脑中风检查方法有哪些?上述表现都是在无任何
诱因
情况下,不知不觉发生的,而且历时短暂,仅几秒甚至几分钟。确诊
脑中风后遗症
后要抓紧时间治疗了,推荐
神经组织
靶向修复
疗法
。/span
Ⅲ 脑卒中有哪些检查方法
核磁,CT都是常用的手段
Ⅳ 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方法有哪些呢
脑卒中是一类十分危险的脑血管疾病,发现后应尽快去医院诊治,一刻都不可拖延,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也可以改善预后。我们应该学会一些方法自己去判断是否有脑卒中,以便于及时送诊。如家人出现口语不清、无法控制面部、肢体等表现,我们就需要去考虑是否属于脑卒中。有一些办法可以去初步判断脑卒中: 1、自己说一句话,然后让家人将其重复一遍,看看是否能够流利地表达出来; 2、检查面部表情肌,让家人试着去微笑看一下面部表情机有没有问题; 3、第三个是肢体控制能力,让家人动动手,把手举起来,看看是否有举起障碍。
以上就是笔者的回答,各位还有什么意见与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Ⅳ 脑中风怎么确诊
大多数中风是有先兆症状的。中风的先兆症状包括:1、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的人突然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眼前发黑伴有一侧肢体的麻木无力,常遇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2、反复发作的说话不清、视物模糊、一侧面部或肢体麻木、沉重感、软弱无力、活动不灵活或轻瘫,是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典型表现,是发生脑梗死的先兆。3、突然视物旋转、耳鸣、呕吐、言语不清、取物不准、走路不稳、四肢无力甚至突然摔倒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预示该系统将发生严重的缺血性中风。中风的确诊除了重视先兆症状外,还要配合影像学检查,如头部的CT、核磁共振和血管造影等。
Ⅵ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疾病,是指由于突然发生的、脑部血管急性损伤或病变,而引起的局部或者全脑的功能障碍。一般持续时间为超过24小时或者引起死亡的一系列的临床的综合症,脑卒中它不是指的一种疾病,而是指的一系临床综合类型的疾病,它包括了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而其中脑梗死又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等。
那么当我们身边有人,突发脑卒中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特别是看到家里老人突然的晕倒在地上,意识丧失、或者出现意识障碍半身麻木,很多人看到这个现象我们一定要警惕是不是中风。那么当身边的人遇到这种突发状况的话,就应该快速地拨打120,并且跟医生说明病人的基本情况,还有要保持病人呼吸道的通畅。
Ⅶ 发生了脑卒中以后需要做哪些检查
如果出现了脑卒中,首先应该去做头ct,其次可以考虑做头部核磁的检查,另外也应该做一些相关的抽血化验,包括血常规生化选项,血糖的检测,血脂方面的检测等等。建议脑卒中发生后应该及时的送医进行检查,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多进行有氧体育锻炼,戒烟戒酒,不要吃过于油腻或过于甜的食物。
Ⅷ 脑卒中如何筛查
脑卒中筛查对疾病发现脑卒中,避免脑中风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脑卒中筛查人群主要是包括高龄,家族史病人,肥胖、高血压及低血压、糖尿病、喜欢吃盐食、锻炼比较少、吸烟、作息时间不规律、头晕、肢体麻木等特点的人群,在筛查的项目上,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头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复筛。脑卒中筛查是脑卒中防治的前提和基础,由于脑卒中能让人在短时间内出现偏瘫、失语、甚至死亡等严重危害,所以及时筛查脑卒中十分重要。
Ⅸ 脑中风该怎么检查
这是几个比较常规的检查:
1、血常规。
通过这项检查,患者可以准确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对确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脑中风发病初期,一般无特殊变化。白细胞不高,这一点与脑出血不同。当合并感染时,如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感染,则白细胞增高。
2、尿常规。
这项检查对查清患者是否并发了其他疾病,尤其是肾脏疾病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一般情况下,脑中风对尿常规并无影响。当患者有肾小动脉硬化并存时,尿常规可有异常。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男患者,尿中可有脓球、蛋白。
3、大便常规。
这项检查是脑中风患者就诊的时候需要重视采用的,对全面的去除病症危害具有很大的意义。患者大便一般无变化,脑中风患者检查大便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寄生虫和其他肠道疾病,检查大便潜血以发现胃肠道的出血。
Ⅹ 脑卒中筛查查什么
风险因素分得更细 以前脑卒中危险因素有8个,而新修订的则细化为4+12。即4项主要危险因素和12项一般危险因素。如果有两项主要危险因素,或1项主要危险和两项以上一般危险因素,或者以前有过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患者,都应该进行脑卒中筛查。 4项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年龄超过50岁。12项一般危险因素:房颤、心脏病;呼吸睡眠暂停;脑卒中家族史;吸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膳食中油脂过多;肥胖;男性;牙龈经常出血、牙松动、脱落;缺血性眼病和突发性耳聋。 筛查要先评估再检查 正确步骤应是,在门诊做完危险因素评估,如有必要,再做血常规、血生化十项、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四项、血沉、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脑血管超声、心电图等检查。查完后如需要,再做脑血管CT、核磁、脑血管造影等。 然而,很多人就想查一查,没去脑卒中筛查门诊评估,而是直接跑到医院相关科室,述说自己的情况,要求医生开检查。结果常常是不仅浪费了自己的钱,还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 专家提醒,有意识来筛查没错,但检查前要先看看自己有没有3项以上的危险因素。而脑卒中筛查门诊中的第一步,正是让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自检。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最大特色之一,就是细化了结果,分为5级,并规范了每级的应对措施,以便规范治疗。 一级:血管没问题,也没有风险因素或风险因素数量没有达到上述标准的,属于正常人群定期自查。 二级:血管没问题,但风险因素达到上述标准的,属于轻危人群控制原发病。 三级:血管有问题的,如动脉粥样硬化相对稳定,属于中危人群长期吃药控制防止恶化。 四级:出现血管狭窄的,属于高危人群长期吃药控制。 五级:血管狭窄程度非常严重的,属于极高危人群建议根据病情选择手术,如颈动脉剥脱术和支架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