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得了脑梗怎么治疗
脑梗的患者在急性期时一定要卧床休息,治疗主要就是选择溶栓的治疗方法,可以应用尿激酶或者是肝素,来进行治疗,同时还要对脑水肿进行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就是甘露醇,或者是干果糖,利尿剂等,从而要降低患者的颅内压以及眼压,还要改善脑代谢以及加强血容量,脑血栓脑梗的患者很有可能存在着高血压,或者是糖尿病,所以还要坚持的服用药物来进行对症治疗,除此之外,还要在饮食上进行调理,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要避免吃动物油,动物脂肪等。
‘贰’ 脑梗塞最佳治疗方法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们日常中经常见到的一种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症状是胸闷,气短或严重的呼吸困难这些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面对这些心脑血管疾病,我们必须照顾好我们的日常生活,控制好休息时间不能熬夜。脑梗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治理心脑血管疾病呢?
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应该要注意给患有心脑血管的人保暖,因为冠状动脉一到冬天就容易收缩和痉挛,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和可能发生栓塞,因此需要保暖。高危患者可以接受有效的抗血栓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药物。睡眠期间,人类神经系统处于抑郁状态,缺乏活力。早晨醒来时,突然大幅度运动会导致神经兴奋性突然增加,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人员认为,性格不好的人通常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容易患心脏病。此外,急躁的人容易生气,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进而促进心脑血管急症发生,所以我们应该心平气和,不要轻易生气。
‘叁’ 脑梗死患者自己如何调理
如果自己调理最多就是多补充营养。扶起来走走。坐一坐。预防褥疮等。但对于功能性训练比较难。如果可以加人也可以学习,在家买一套功能训练的设备,自己在家进行肌张力增强抗张力等,分离自主训练。
‘肆’ 脑梗塞的病人应该怎样调理
中风偏瘫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
1、按摩与被动锻炼
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2、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
在上述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3、逐步加强功能锻炼,达到生活自理
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在进行功能性康复锻炼的同时应坚持可靠的药物防治,还可配合针灸,按摩等。注意除应树立患者康复信心外,陪护家属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灰心,半途而废。只要坚持大多数缺血性脑中风病人是能收到理想效果的。
4、动作锻炼
(1)洗脸动作:
(2)更衣动作:
(3)洗澡动作
(4)进食动作
(5)排便训练
(6)家务劳动
‘伍’ 脑梗塞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们日常中经常见到的一种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症状是胸闷,气短或严重的呼吸困难这些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面对这些心脑血管疾病,我们必须照顾好我们的日常生活,控制好休息时间不能熬夜。脑梗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治理心脑血管疾病呢?
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应该要注意给患有心脑血管的人保暖,因为冠状动脉一到冬天就容易收缩和痉挛,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和可能发生栓塞,因此需要保暖。高危患者可以接受有效的抗血栓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药物。睡眠期间,人类神经系统处于抑郁状态,缺乏活力。早晨醒来时,突然大幅度运动会导致神经兴奋性突然增加,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人员认为,性格不好的人通常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容易患心脏病。此外,急躁的人容易生气,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进而促进心脑血管急症发生,所以我们应该心平气和,不要轻易生气。
‘陆’ 脑梗有哪些好的调理方法
1.脑梗死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尽量减少脑梗死复发几率;2.饮食上,首先要保证营养均衡,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问题,要严格控制盐分、脂肪和总热量;3.要积极康复,针对受影响功能的不同,请康复医生制定一套恢复计划,包括胳膊腿的活动能力、语言能力、吞咽功能等的康复;4.除了有计划的康复之外,每天还要有适当的锻炼,中等强度大约30分钟;5.保持好心情愉快,有利于恢复,如果心情实在抑郁,自己不能排解,也可以辅助应用一些抗抑郁药物及心理治疗;6.尽量保持一个好的睡眠;7.如果需要,可以口服阿司匹林及他汀进行二级预防;哪些人需要服用我之前的问答里有详细介绍;8.定期到医院复查一下血糖、血脂等情况,和医生见见面,说一说最近的感觉,安排下一步的治疗。脑梗死发生后,一定要保持积极心态,积极康复锻炼,做好二级预防,减少脑梗死的后遗症及复发几率
‘柒’ 脑梗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梗塞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营养神经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也可以通过针灸和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有利于恢复。在疾病的早期,比如发病6小时内可以通过溶栓治疗的方法或者是植入支架治疗,如果超过了溶栓治疗时间只能是通过药物保守治疗,比如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降脂药改善脑循环等一些药物,以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药物去调理。
拓展资料: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前者称为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占本病的40%~60%,后者称为脑栓塞占本病的15%~20%。此外,尚有一种腔隙性脑梗死,系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脑部动脉深穿支闭塞形成的微梗死,也有人认为少数病例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崩解导致的微栓塞引起,由于CT和MRI的普及应用,有人统计其发病率相当高,占脑梗死的20%~30%。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75%,病死率平均10%~15%,致残率极高,且极易复发,复发性中风的死亡率大幅度增加。
治疗方法:1.急性期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尽量卧床休息加强皮肤口腔呼吸道及大小便的护理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如起病48~72h后仍不能自行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以保障营养供应。应当把患者的生活护理、饮食、其他合并症的处理摆在首要的位置。另外大多数患者患者亲友及部分医务人员期望的是有更好的药物使患者早日康复,而忽视了其他治疗方面,如患者的饮食。由于部分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吞咽困难,若不给予合理的营养能量代谢会很快出现问题,这时即使治疗用药再好也难以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2.脑水肿的治疗
甘露醇临床常用20%的甘露醇高渗溶液。甘露醇是最常用的有效的脱水剂之一。
10%甘果糖(甘油果糖)可通过高渗脱水而发生药理作用还可将甘油代谢生成的能量得到利用进入脑代谢过程,使局部代谢改善通过上述作用能降低颅内压和眼压,消除脑水肿增加脑血容量和脑耗氧量改善脑代谢。
利尿性脱水剂如呋塞米(速尿)利尿酸钠可间断肌内或静脉注射。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等,其分泌和生成受促皮质素(ACTH)调节具有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休克作用。
人血白蛋白(白蛋白)人血白蛋白是一种中分子量的胶体在产生胶体渗透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液体保留在血管腔内。
3.急性期溶栓治疗
血栓和栓塞是脑梗死发病的基础,因而理想的方法是使缺血性脑组织在出现坏死之前恢复正常的血流。脑组织获得脑血流的早期重灌注,可减轻缺血程度,限制神经细胞及其功能的损害。
‘捌’ 脑梗患者在生活上有什么要注意的有什么好的调理方法吗
脑梗患者在生活上不要干太重的活,不要生气,不要激动,在饮食上也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少食油腻生冷的东西,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运动,但是运动幅度不要太大,都是可以起到调理的作用。
‘玖’ 脑梗如何治疗
脑梗塞是常见的脑部疾病,这种疾病是可以治疗的。脑梗塞的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确定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实施以分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在一般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可酌情选用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降颅压等措施。通常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期(1~2周),恢复期(2周~6 个月)和后遗症期(6 个月以后),3-6小时又称为超早期。重点是在<6 小时的时间窗内溶栓治疗及急性期的分型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不宜脱水,主要是改善循环;大、中梗死应积极抗脑水肿降颅压,防止脑疝形成。
1、溶栓治疗
“时间就是大脑”----急性脑梗塞,时间至关重要,而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时间窗很窄,救治的关键是能否在发病的最初的3-6小时内得到正确的溶栓治疗(在发病的3-6小时内称超早期溶栓),可以拯救缺血脑组织,避免缺血脑组织坏死,防止复发和并发症。
已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发病 3h 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的静脉溶栓疗法,不仅显着减少了患者死亡及严重残疾的危险性,而且还大大改善了生存者的生活质量。对脑 CT 无明显低密度改变、意识清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6h 之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是比较安全、有效的。
① 尿激酶:100 万 IU ~150 万 IU,溶于生理盐水 100~200ml 中,持续静滴 30min。
② rtPA:剂量为 0.9mg/kg ( 最大剂量 90mg),先静脉推注 10% (1min),其余剂量连续静滴,60min 滴完。
溶栓治疗疗效固然明显,但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用,要注意适应症为:年龄 18~75 岁;发病在 6h 以内,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 1 小时,且比较严重;脑 CT 已排除颅内出血。 而有颅内出血;近 3 个月有心肌梗死史 ;已口服抗凝药,且 INR>1.5;48 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 超出正常范围) ;血小板计数<100,000/mm3,血糖<2.7mmol/L(50mg); 以及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者均忌用。
溶栓治疗后 24 小时内一般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24 小时后无禁忌证者可用阿司匹林 300mg/d,共 10 天,以后改为维持量50~100m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