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选择一个检验的统计量类型
当一个检验可以用符号检验和秩和检验时,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数据的类型和假设检验的要求。
符号检验通常用于两个分类变量之间的比较,例如判断一个广告是否有效。如果我们有以下数据:
* 广告A的点击次数为100,广告B的点击次数为50
* 广告A的有效性比例为80%,广告B的有效性比例为60%
则可以使用符号检验来比较这两个广告的有效性。符号检验可以告诉我们,在显着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广告A是否比广告B更有效。
秩和检验通常用于连续型变量之间的比较,例如判断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否有差异。如果我们有以下数据:
* 治疗组的平均分数为70,对照组的平均分数为60
* P值小于0.05,表示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
则可以使用秩和检验来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秩和检验可以告诉我们,在显着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是否存在显着差异。
因此,选择符号检验还是秩和检验取决于我们需要比较的是分类变量还是连续型变量,以及我们的假设检验要求是什么。
② 生化仪器通过什么方法来判断用哪一种方法检测样本
常见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方法有:终点法、动力学法、免疫比浊法、固定时间法、双试剂法等,具体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来做简单介绍,不求深入研究,只求有所了解和区别。
终点法:在反应到达终点,即在时间-吸光度曲线上吸光度不再改变时,选择一个终点吸光度值,用于计算结果。结果计算公式:待测物浓度CU=(待测吸光度AU-试剂空白吸光度AB)×K。 K为校准系数。
动力学法(即连续监测法,速率法)
:又称速率法,是在测定酶活性或用酶法测定代谢产物时,连续选取时间-吸光度曲线中线性期(各两点间吸光度差值相等)的吸光度值,并以此线性期的单位吸光度变化值计算结果。
免疫比浊法:当光线通过一个浑浊介质溶液时,由于溶液中存在混浊颗粒,光线被吸收一部分,吸收的多少与混浊颗粒的量成正比,这种测定光吸收量的方法称为透射比浊法。
固定时间法(两点法):指在时间-吸光度曲线上选择两个测光点,此两点既非反应初始吸光度亦非终点吸光度,这两点的吸光度差值用于结果计算,有时也称此法为两点法。
计算公式为:CU=(A2-A1)×K。
双试剂法:
液体单试剂:将某种生化检验项目所用到的试剂科学地混合在一起,组合成一种试剂。应用时只需将检测标本和试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即可进行相应的生化反应,然后再采用适当方法检测结果。
液体双试剂:将某些生化检测项目所用到的试剂,按照用途科学地分成两类,分别配成两种试剂。通常第一种试剂加入后,可起到全部或部分消除某些内源干扰的作用。第二试剂为启动被检测物质反应的试剂。两种试剂混合后才共同完成被检测项目的生化反应,然后用适当方法检测结果。
单试剂存在抗干扰能力差的特点,会带来分析误差。而双试剂准确性较高,消除了样品的内源性干扰,在终点法测试中,能消除样品空白(脂浊、溶血、黄疸等干扰物质)、比色杯等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测定的准确性,并且试剂稳定:试剂1(R1)、试剂2(R2)分开保存,提高了试剂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