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在唱歌时让气息流畅
(A) 呼吸和气息
大家学过物理,都知道声音产生物理原因是外界因素冲击物体,物体产生振动从而产生长短不同的声波,声波引起周围空气振动从而产生声音,因此,歌唱的动力来源就是呼吸,好的气息运用可以使声带物理特性得到比较好的发挥,从而演唱出好听而完整的歌曲。因此气息的运用是歌唱的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呼吸的几种方法用通俗的词语命名)
1. 叹气式吸气:
大家知道,叹气在*常生活中是很普通的现象,它是放松的也是向下的。它有利于吸气肌肉群的放松,以便更好的吸入气息。具体做法是先叹后吸,你心里主要想着叹气,而不是吸气。当 气息随着“叹”被排出后,也就是呼气肌肉群的工作做完了,接着吸气肌肉群就会立即开始工作 --吸气,这个循环是自动完成的。如果你脑子里想的是吸气,就会使你的吸气肌肉群总处于一 种工作状态,无法放松,气息也就难以正常的被吸入。注意:叹到那里就吸到那里,不要人为地 做强制性的动作。唱的过程中要保持叹气的感觉,每个乐句都是如此,形成良好的呼吸循环。下 面,结合歌曲的演唱来练习一下叹气式吸气。准备唱之前尽量把气叹(吐)完,当气被自然吸入后就开始唱。
2.闻花式吸气:
闻花式吸气方法容易使气吸得深,而且没有吸气时的抽气声和多余的动,也较容易体会和掌握。闻花时,因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别愉悦,辨别花香时又要求特别认真和用心,是一种既放松又兴奋的感觉。具体吸气时是:上身完全放松,腰围很舒服地向往松开,随即胸部也有舒张感,体内空间增大使气息很自然地流进去。这样的吸气既松畅又适度,吸后人很兴奋,胸有宽敞感。用这种吸气的感觉来歌唱,气息通畅,声音圆润。
闻花式可开口,也可闭口,闭口时嘴不能闭的太紧,太紧会影响进气的速度和灵活性。单纯练习吸气时,可采用闭口吸气。歌唱时最好自然张开嘴与鼻子同时吸气为佳。不论是闭口还是开口与鼻子同时吸气,最关键的是要体会气息流入体内时的感觉。
3.惊讶式吸气
惊讶式吸气,就是利用人在惊讶时,生理作出的快速反映,达到快速吸气的目的。这种吸气既吸的快又吸得深,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间完成收缩与放松的循环,能锻炼呼吸器官的快速灵活性。这种吸气也称为“喘气”。表现悲愤和激昂情绪效果较好。
(呼吸几种方法部分参考了中央音乐学院论文)
为什么要以这样的名称来命名这样呼吸方法呢,主要是让大家能以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状态来把握歌唱呼吸的要求,但是有一点要说明,歌唱的呼吸绝对是特殊的呼吸,不能完全等同于生活中的呼吸。气息的运用如何才是最高境界,个人认为能够服务于歌曲情绪,达到收发自如乃是最高境界。因此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气息要求,大体主要有一下几种:
(1)快吸慢吐:有些歌曲乐句之间切换快,气口小,但乐句发展又很长这就要求快吸慢吐,例如红* ,这要求呼吸时要有充分的兴奋度,横膈膜要积极有劲,吐气时要有均衡匀整。这是最有难度的一种情况。
具体作法是:急速吸气,略停顿后,缓缓呼出。可以这样体会:想象一位久别的很要好的朋友,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惊奇地倒抽一口气,几乎喊叫出来,就停止在这种状态上。几秒后,仿佛有一股外部的力量将小腹向后推压,感到小腹在与这股外来力量的对抗中,气息缓缓呼出。这时横膈膜有力地起着支持作用。(2)慢吸快吐:有些歌曲乐句之间写得很短小,气口大,但乐句发展又很小,演唱时呼吸有时间做好准备,但吐气时要迅速不拖沓。明确而直接。
(3)慢吸慢吐:这个情况主要出现在一些慢版情歌中,由于歌曲进行的速度不快,整个旋律写得比较长,所以可以充满吸气,慢慢吟唱。这中间的难点是不能随便动气,虽然这种情况对气息要求不算太难但是一动气,就会产生音准不对节奏不对或者声音感觉不到位的情况。笔者偶尔也有这个毛病。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对气息的坚持度和稳定度要求较高。
(4)快吸快吐:这个情况主要在一些快节奏歌曲。甚至力度上有要求。
相对于以上三个,这个相对容易些。
这是歌唱呼吸几种情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根据自己熟悉的歌曲并符合上述情况的片段或者创作一些符合四种情况的练声曲进行练习,慢慢体会不同情况下,呼吸的心得和感觉。还有一些简单的方法也可以达到训练气息的作用,如一些加大肺活量的运动,但是肺活量大并不一定气息就用的好。肺活量大要配合气息的科学使用那就是如虎添翼了。
(B) 吐字和元音
大家都知道歌声最终唱出来的是歌词,那么吐字也是歌唱技术的一个方面。 歌唱语言总的要求是:声母准确又灵巧,韵母形态保持好,自然适时来归韵,阴阳上去要记牢。轻重缓急须分清,语气语势处理好。 字头必须咬准,但又不能咬死。当字头咬住后,应当自然及时地过渡到字腹。字腹吐清后,应当适时地收声归韵,一定要注意三者衔接,过渡自然、顺畅,成为一个整体。另外,拼音要唱准,如“l”和“n”,“平舌”和“翘舌”,“f”和“h”,“前鼻韵”和“后鼻韵”要区别开,声调准确。
每个字都是有韵母发出的,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要好好的练习一些基础的韵母,而在唱歌是将尾音字归结到这个字的韵母上去,如笔者最擅长的“I ”(念一)元音在笔者的《认错》这首歌曲里面就有比较好的运用,将字词归结到韵母上是一个将复杂事情简单化的方法,这也是我们平常说的“归韵”。
(C ) 共鸣和颤音(又叫泛音)
我们人体发声的主要器官是我们的声带,但是如果只靠声带来发声,我们的声带就显得十分之脆弱了。人的身体是个大的结构,是个大腔体,如果声带产生声音,通过一定震波和身体其他部分产生相近频率的共振将大大加强声音的质量和亮度,这就是共鸣。
人体的腔体有很多,如鼻腔,头腔,腹腔等等。一般我们共鸣比较好的是使用头腔共鸣,因为头腔共鸣可以产生相对理想的效果,我们在演唱时可以想出自己的声带和嘴巴等发声器官和头部是相通的,声音是往上抛出的!
训练共鸣可以结合韵母方法来训练,如啊元音适合练头腔共鸣,M音适合练鼻腔共鸣,当你感受自己身体部分和声带产生微小的麻麻状态就说明共鸣在产生。
至于我们通常使用到很多的颤音唱法,也是共鸣的作用,由于共鸣产生,其他腔体引起共振,但又不完全和声带的频率不一致,所以会产生略不同于声带的音高,两种音响效果打在一起就会产生细小的声音波动,这就是颤音。
训练颤音(泛音)的方法也是训练共鸣,有了共鸣再加上一些气息的配合就会自然产生颤音(泛音)。
(D) 心理调控和松弛状态
演唱是一项非常高级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有了正确的生理状态是前提,但是正确的心理状态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心理状态的不佳会直接导致演唱生理状态的变化。所以演唱时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非常关键的。
不管是录音时还是演唱时,经常会有朋友感觉到自己很紧张,状态不好,包括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这时候心理状态的调整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可以采取联想的方法,多联想自己生活中与歌曲内容表达基本吻合的生活场景,尽量让自己有一个生活中的心理状态。其次可以演唱一些简单短小的练声曲或者哼鸣曲,充分放松声带。还可以打打哈欠,将喉头放下,回归到很松弛的状态。同时暗示自己紧张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放松下来状态才能好。
歌唱呼吸的训练方法 ...
训练腹部的对抗力量,即气息的保持力量<向外>和气息的支持力量<向里>也称气息的控制。 换句话说,就是根据表现和声音大小、强弱等,有计划的运用气息。这是重点介绍几个不发声的歌唱呼吸训练方法:
倒灰式呼吸法
我们大家都有这个常识,如果你端着一撮子灰,直着腰一下把灰倒在地上,结果会是什么样呢?铺撒到地面的灰,会马上形成一股气柱向上升。我们借助这种倒灰的感觉,吸气要像灰一下子倒在地,吸得又深又广。哦民,则像从地上弹回来的那股气柱,保持住吸气的感觉,成倒T字拧成一股气柱向上钻出。每个乐句都要如此,形成良性的呼吸循环,这样在歌唱中就可以克服气浅、气僵的问题了。吸的气浅而僵,就不会得到好的声音效果。
下支点吸气法
下支点是在横膈膜处<中山装第四个扣子处>,也是我们指的腹式呼吸的位置。在吸气时,感觉直接在"下支点"处吸,好像气没有通过鼻、口、气管似的,每次吸气都要这样做,就可以做到腹式呼吸的吸气状态了。当然,我讲只是感觉,而并不是真的是那样,吸气怎么可能不通过鼻、口、气管的呢?这里只是用感觉、假设和比喻,来启发学唱者掌握科学方法。
溶化式吸气法
这种吸气的方法是在歌唱者处于比较紧的张状态下应用的。因为溶化式的吸气方法容易吸得深,没有声音和明显的动作,也容易体会和掌握,只是在感觉四肢都早溶化的时候,腰椎和颈椎不要放松。吸气的进修,不要嘴闭得太紧,这样会影响进气的速度和灵活性。在吸气的同时,嘴要自然地张开,与鼻子同时吸气为最佳。
高位置吸气法
怎么吸就怎么唱,吸的状态,在吸气的过程当中,气息似乎是通过鼻子和口腔中的上牙、上腭到横膈膜这个地方,这是一个抛物线角度,是高位置。所以在演唱时可以按吸气状态去唱,就能达到高位置和深的气息为一个整体的声音。如果在吸气的时候放得很低,气似乎是通过下牙、舌面,只用口腔来吸气,那么,气必然就吸得浅,还会有动作,有声音,用这样吸气的方法唱出来的声音,肯定是横、白、浅、紧,音域狭窄,很难解决唱歌中的高音问题。
射击瞄准时保持气息法
在歌唱时,里声音向外唱的同时还要保持吸气的状态,形成内外对抗,它不仅可以保持吸气的深度,又能使歌唱时气息均匀、流畅、持久。用射击瞄准时吸气状态练唱,这也只是一种感觉,这种状态当过兵的人都很熟悉,易于体验。借此达到在歌唱中保持气息平稳的目的。在练唱的过程中,气息越是不够用,就越是保持向里吸气的状态,问题就可以缓解下来,使别人听起来气息有用之不竭的感觉。
以上几种无声歌1唱呼吸训练法,便于在各种情形下自我训练。呼气时,如能再加上S的音,由10秒一直到20秒,再坚持到30秒钟的时候,便是很好的成绩了。
既然要求呼吸长而有力,就必须要求学唱者有强健的身体。据说,大歌唱家卡卢索每天早起都要作军队式的体操,或用哑铃作简单的运动。
最好找一个专业的老师,指导一下,才不会误入歧途,不会把声带损害,要注意唱歌时不要多用自己的声带,要让自己的声音传的远而稳,注意运用气息,否则会使声带生茧
B. 声乐的练声方法和技巧~
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歌唱建筑的基础,因此必须明确 呼吸的重要性,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这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很多歌唱者声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时喉头不找开、不稳定造成的,而正确的喉头位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获得稳定、流畅声音效果的关键。
3、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动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动地表现歌曲和情感和内容。
4、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每一种人声的音域,大约为二个八度。
声乐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2006年中国又出现了原生态唱法。通常声乐指美声唱法。
关于发声训练的原则是每一个练声者必须首先注意的。训练的原则包括:一、练声要在具体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说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二、要结合练声者的具体发声条件。三、要结合有声语言艺术和普通话语音特点的规律,要强调以字带声,不能音声背字。四、训练的幅度要大于使用的幅度,五、训练中要做到状态积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除此,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基本功训练与实践应用紧密的联系起来。要通过练功和播音、朗诵、演讲实践两方面来提高嗓音质量和发声能力,不可以失之偏颇。
关于练声的地点,应该选择在噪音比较小混响短,也就是没有明显回音的地方,比如田野,河边,播音室等等,在这些地方练声都是可以的。由于发声环境影响听觉反馈,所以最好不要频繁地更换练声地点。天气不好气温比较低的时候,应该选择在适当的室内场地练声。
练声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常规练习和特殊练习两个部分。所谓常规练习就是每天都要进行的,针对发声各方面控制能力的发展所编排的练习。所谓特殊练习呢,是针对发声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所进行的练习。
网络-练声
网络-声乐
C. 播音发声技巧
1、呼吸,要有一定的呼吸储量,要口鼻共同呼吸。呼吸要深,要用丹田呼吸,将两肋打开,小腹收紧,肚皮始终是硬的,这就是气息支撑。不要管自然条件多么困难,也要把气沉下去。胸腔共鸣能产生磁性的声音。练习24个葫芦48个瓢。
2、紧张实际是口唇的紧张,在朗诵之前要做些口唇练习,如:将舌头在口腔内360度大循环十五次左右。
3、正确的呼吸,气息短,坐姿不正确会造成紧张。坐如钟,头背一线,双脚自然垂直,深呼吸时要深,不要耸肩。
4、补气的方式:偷气,抢气,就气。边听边读边体会。
5、停顿除为了休息换气外,更是为了充分表达朗读者的思想情感。停顿包括语法停顿和语意停顿。语法停顿包括自然段落,标点符号的停顿,要显示条理分明。
D. 怎么用气息播讲有声书
其实波音也是一门技术工种,如果你不会播音的话,很可能会读的不那么清晰。
E. 练声时怎样体会到气息感觉
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唱的非常棒的,就算嗓子很不好,也可以通过自我的锻炼逐渐培养出来的.
其实唱歌到达一定阶段,可以说,逐渐的少用嗓子.有些人唱歌时,用手压着嗓子,不让嗓子向上,其实是有原因的.但这并不是正确的唱歌方法,因为嗓子如果压低,不向上去的话,就不会唱到开叉,但是若是用手去压,就对嗓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也起不到实质的效果,而并非是你真正的会唱歌.但并非所有歌都要一定压住嗓子唱,如:同一首歌,女声细调版,就要将嗓子提起才会唱的那么细.
会唱歌的人都知道唱歌是要用气唱,而如何用气就是唱歌好坏的关键.而气却又是从哪来的呢?如何练气呢?其实气是从丹田而发,而提气上冲,嗓子只是过声,并不是用嗓子用力喊,所以嗓子的使用率要比不会唱歌的人少.而从嗓子过气后,冲入脑门,脑门与后脑,以及鼻发生共振,从而达到真正的唱歌.鼻音的大小可自我调整.但脑门的共振却是非常大的,若达到一定阶段,唱久后,脑门就会痛.而吸气却并不需要十分急促,就象闻花香一样,轻轻的切均匀的吸气.
而丹田气,实际上有很多的的锻炼方法,如练武功,每天不停的唱也可以,天天象疯子一样大喊也可以.但我这里是一种大家都没听过的练气方法,用枕头(里面放满沙子)然后放在自己的小肚上,躺下练声,唱歌等...大约不久就会渐渐感觉到自己的丹田气.
下面也是一个比较重要常识,就是唱歌前一定要开腔.所谓开腔就是,如大喊,或是象学声乐那种吊嗓子,也就是从低音到高音...升降调...只有开腔后,嗓子才能达到比较好的状态,否则有时会有种唱不开的感觉.
所谓少用嗓子并非不用嗓子,而是巧用嗓子.嗓子用的巧妙,甚至可以模仿N多人的声音,就想吴克群那种,不过说实话,也许现场版就没那么特象,因为每个人的嗓子斗会有多少限制,并不能达到完全和别人一样的音调.很多地方的那种歌手,都是什么歌都可以唱,并且都很象.但实际上这样并不好,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风格.并且模仿别人的同时会伤害自己的风格,所以要坚持自己的风格.
把方法给你说说
首先,把肺里的气全部呼出去,要呼的干净
然后,并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说的单田
用力使单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单田上,要用力
在鼓起的时候要渐渐用力,不要一下鼓起来
从开始用力到用力到极限,大约用五秒钟时间
然后到最强的时候,持续五秒钟
最后,渐渐放松,也不要一下放松,大约五秒时间
整个过程,注意不要呼吸。
这是一个循环,每天这样练功,两个小时,半年的时间
你的唱功一定会很实力,但中间不要停止,特别是第一个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坚持下来
练气也不能纯粹追求气流的大小长短,而是要结合“声”来完成。可以经过一些物理的方法来帮助达到一定的目的,但最终目的是找到一种正确的声气结合的“感觉”,用这种感觉来歌唱最舒服、动听。正因为是一种“感觉”所以有的人找了许久也未能撑握,而有的人一个小时已能抓住。有的老师、讲授也知道如何运用自如,但其也不一定知道要传授给学生的是一种正确的歌唱“感觉”,因没有人提出这个理论。但我们只要看的相关书刊或听相关的讲师讲多了就知道,对练气的方法真是五花八门,有各种各样的练习方法,其目的都一样,都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只是时间慢了点,而我们带着要 意识去找那种正确的"声气结合"的感觉当然就快多了,因为我们不是为练气而练气,而是为了寻找歌唱感觉而练气。
第一步,寻找“有气”的感觉。
1、 行楼梯法。你家是否住三楼以上,是,好办,你平时可以边唱歌边上楼,回到家里时候你会感到很累,很“自然地”深吸了一口气,抓住这种“感觉”,下次深吸一口气后,发一个尽可以长的“啊…”音,寻找用气发声的“感觉”,再下次,自然吸气后唱一句自己最喜爱的乐句,寻找用气唱歌的“感觉”。
2、 长音法。吸一口气,自然地发一个“啊…”,尽可能地延长(可以在不同音调上),你忍无可忍了,你就会停下来,接着你就会口鼻一起吸一口气,抓住这种“吸气”的“感觉”。
3、 躺床法。躺在床上,双腿自然放直,双手张开放在腹上,吸一口气,发一长音,忍无可忍时你会停下来并自然鼻口一起深吸气,抓住这种吸气的“感觉”,这时放在腹上的双手也助于你感觉到吸气入腹,然后结合发声练习;这一方法很好,特别是要学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者,用这一方法更好,要坚持一段时间,直到牢固。
4、 其他一些常用方法。其他一些练声方法中当然也不乏有很多优秀的方法,但假如单纯地把练声从声气结合中分开来练,就不在我的理论之中,不接纳,也不借鉴,如狗喘气法等。
看到这里,请先别往下看,可以选择看一下电影或听听歌,放松一下,要按以上方法练习一段时间后,再学习第二步。
第二步,寻找“够气”的感觉。
经过第一步的学习后,有的性急的朋友就后问,怎么搞的,我不觉得唱歌有怎么不同呀,还没唱两句我就没气了,高音时更没有气,只是吸气多了点。请先别急,等学完本课后你就有一大长进了。
目的“感觉”:尽可能让最少的气(气流)唱出最长最动听的乐句。
1、 拉橡皮条法。找一条50厘米的橡皮条,尽量要有好的弹性。自然站直,双脚分开一脚掌长,左脚稍向前,重心在左脚(座姿要座直),双手拉住橡皮条两端在面前慢慢拉开,至橡皮条将拉尽时放,再重复慢慢拉开。好了,现在来做发声练习。吸一口气,在慢慢拉开橡皮的同时,轻轻发出一个“U”(呜)音,在橡皮将要拉尽时要有气有声保持,在放回橡皮时同时吸气,重复以上练习。注意,声音要保持连惯圆滑,有保持有控制地呼出,始终保持有足够的气支持,尽量不能让肚子瘪下来。反复练习到有“感觉”时,抓住这种感觉来进行唱歌练习。
2、 双手插腰法。自然站直,双脚分开一脚掌长,左脚稍向前,重心在左脚(座姿要座直),双手轻插腰,张口用口鼻一起吸气,然后有控制地把气向前呼出。吸气时感觉到腹部向两边胀起,呼气时尽量还是保持腹部向两边膨胀的“感觉”(只是一种控制的想象),重复练习。现在用“U”(呜)代替呼气。注意,声音要保持连惯圆滑,有保持有控制地呼出,始终保持有足够的气支持,尽量不能让肚子瘪下来。
好了,以上方法看起来简单,但要真的撑握却不容易,要坚持练习,找到正确“感觉”还要巩固,娴熟运用。
注意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要用真声,声音无论大小不能“虚”,在高音区可以,真假声结合,但始终要饱满,有力,有根(气)。先气后声,声收而气犹存,第一个音都要有气包裹着送出来。
到目前,只要你真正撑握了以上学过的“二讲”,并且你有一定的感情表现力,只要你生理发声没有问题,你就完全可以成为一名了不起的“通属”歌手了。试试吧
F. 请问朗诵怎样吸气的
朗诵时吸气一般用于感情比较激昂或气势比较大的一句话的开头。
用大吸气来表达这种激昂的情感,大吸气有点像“闻”或深呼吸时的感觉,倒吸气,一般要作为一种表达的技巧使用的,以口吸气,并且要发出吸气的声音,多用于表达惊讶、恐怖、悲伤等感情。
在做吸气练习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肩胸放松是很重要的,要做到“兴奋从容两肋开,不觉吸气气自来。”作呼气练习时心里应自然松弛,不能为了延长使用时间而憋气、紧喉,用练习吸气的方法吸气至“八成”满。
(6)有声书如何练气息的最好方法扩展阅读:
朗诵者不同的呼吸方法:
1、偷气,当句子较长,意思不能中断,不允许中间停顿换气时就得偷气。偷气吸得少,动作要快而且小,不能让听众感觉出来,即快而不露换气。一般在一个句子完了之后,可以换口气给自己一个喘气的机会,也给听众一个喘息和思考的时间。一般来说换气比偷气时间稍长。
2、补气,句子比较长,中间有逗号等标点,或感情要转入高潮,为了表达更激昂的感情,积蓄力量,中间要补气,这个动作和时间比换气要快、要短,比偷气又慢些、长些。
3、提气,要把气调到上胸部,而是下面要用丹田拉住,上面又好像已把气从丹田提起来,或提出来似的。这时的气息控制力比较强,一般播比较振奋的好消息,比较兴奋的内容时,常用提气的方法,但是切忌一激动气就浮上来或吊到嗓子眼上去的毛病,一定要用丹田拉住。
4、挺气,一般用于抒情的、亲切的内容,气好像被托着一样,比较轻,比较柔和。
5、沉气,小腹放松,气下沉,出来的声音比较深沉、饱满,多用于表达内在、深沉、凝重的感情和内容。
G. 怎样练出动听的播音腔
关于正确发音:
从事语言表达的艺术家,应该在忠于生活语言的基础上,对书面或自己的腹稿,提纲进行第二次创作。从无声变为有声的,从文字的变为口头的。这就需要有良好的发声状态,标准的语音,完美的吐字归音。我们的语言不能再大自然的生活语言,而是要高于生活语言的艺术语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播,正确的用声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做到:
①气息下沉,保持声音宽厚,通畅
②喉部放松避免声音捏、窄、挤、僵
③吐字归音要做到:字头咬住弹出,部位准确;
字颈要定型标准,过渡柔和;
字腹要拉开立起,圆润饱满;
字尾要归音到位,完整自如。
④弹性声音,声音的伸缩性和可变性
下面就对播音时的气息控制,共鸣运用,吐字归音,声音弹性变化训练进行描述。
口部训练篇
一 口的开合训练
张开嘴打哈欠,闭嘴如啃苹果。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头自然平放。
二 咀嚼练习
张口咀嚼和闭口拒绝结合进行,舌自然平放
三 双唇练习
双唇闭拢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及左右转圈。
四 舌头练习
舌尖顶下齿,舌面逐渐上翘。舌根与软腭接触打响。
注:口部训练需要反复,长期的练习,对于吐字归音有很大的帮助
3)Peng-pa-pi-pu-pai 体会气上下贯通,力度加强
共鸣控制训练
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时需要一定的共鸣作为基础,以达到宽厚,圆润明亮,集中地用声目的。在你播音时,感到不费力,自然,舒展。就是运用了共鸣。好的用声者使用在声带上的能量只占总能量的五分之一,而五分之一的力却用在了控制发音器官的形状很运动上面。
在产生共鸣的过程中,共鸣器官把发自声带的原声在音色上进行润色,优美。调节共鸣器官可以丰富或改变声音色彩,同时起保护作用。因为良好的共鸣减轻了气流对声带的冲击,延长了声带的寿命。
播音,主持节目时,大部分采用中音区,而中音区的形成又在口腔上下,这样就决定了用声的共鸣重心在口腔上下,以口腔共鸣为主。胸腔底座是基础,要多一点,发高音时增加呼吸量,发挥一下鼻腔,头腔的的作用。
声音圆润集中,需要改变口腔共鸣条件,发音时双唇集中用力,下巴松,打开牙关。喉部放松,提额肌,颊肌,笑肌,在共同运动时,嘴角上提。张口吸气或用“半打哈欠”感受喉部,舌根,下巴放松。这时口腔共鸣会加大,在打开口腔时,同时也要注意唇的收拢。
口腔共鸣训练
双唇用喷法,舌头用弹法,要有意识集中一点发,似子弹从嘴里喷出,集中栅格直打到硬腭前端送出,注意鼻咽要关闭,不产生泄漏。
①ba-da-ga ba-da-ga
Pa-da ga pa-ta-ka
②ba da ga pa ta ka
Pa ta ka ba da ka
③peng pa pi pu pai
pai pu pi pa peng
声音弹性训练
有声语言负载量大,信息量大。我们播音创作要适应思想感情多变的要求。要想感情真挚动人,就需要在自然地基础上逐步培养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声音,使得声音和感情统一起来,是声音适合感情的变化,适应作品的内容的需要。也就是声音应该有伸缩性和可变性,即声音的弹性。
声音弹性的训练:
1 ,扩展音域,加大音量,控制气息。注意声音的高低,强弱,虚实,刚柔,厚薄,明暗等变化。
2.刻意夸大,声音运动幅度大,用丹田气。
吐字归音训练
普通话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即字头,字颈,字腹,字尾,字神,在播报中,播音员吐字清晰,声音饱满是最基础的要求。
①字头:咬住弹出,部位准确 气息饱满 结实有力 短暂敏感 干净利落
②字颈:定型标准 过渡柔和 肌肉紧张 次于声母 音短气弱 准确自然
③字腹:拉开立起 气息均匀 音长声响 圆润饱满 窄韵宽发 宽韵窄发 前音后发 后音前发 圆唇扁发扁唇圆发
④字尾:尾音清短 完整自如 避免生硬 突然收住 归音到位 送气到家 干净利索 趋于鲜明
⑤字神:阴阳上去 高低转降 达到字音规范,字正腔圆。
补充:
克服大舌头的方式也十分巧妙!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拼音法拼读出来。也就是zh ong=中、yi ang=央,依次类推。这几个字所包含的拼音涵盖了平仄和抑扬,是最简单的音准练习!
总之,说词达意,音准第一。在音准的基础上,再来把我们的声音一点一点优化吧。相信持之以恒的练习,你会发现其实你就是生活中的主播!
H. 播音主持气息练习
一、气息和语声 1、发音器官:动力系统、振动系统、吐字系统、共鸣系统。 1)动力系统:由与呼吸有关的器官组成,他提供使声带发声振动的动力--气息。动力系统主要包括肺、气管、隔膜、胸廓, 以及参与呼吸的肌肉群。经过锻练,我们可以控制气息的深浅、多少、快慢及长短。气息运用如果能做到“深、匀、通、活”,将对有声语言的传播提供有力的动力保证。 2) 振动系统,包括喉和声带。喉原音:喉头内的声带是人发音的振动体,是声源,提供咬字器官和共鸣器官加工的声音。a、 虚声:声带分开,气流通过。b、 实声:声带紧闭,气流通过时振动声带,发出的是虽亮但偏紧而生硬的实声。c、 虚实声:声带轻松靠拢,气流通过,发出的是柔和的虚实结合的声音。 3) 吐字系统,吐字器官是由能够形成具有意义的语言的口腔和鼻腔构成,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口腔中唇、舌、齿、硬腭、软腭等。它们的不同接触,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元音和辅音。吐字器官要做到准确、有力和灵活,这是播音员和主持人应该努力做到的。 4) 共鸣系统,由与发音有关的一些腔体组成,主要有口腔、咽腔、鼻腔、胸腔、颅腔等。共鸣器官的作用,是把声带振动发出的喉原音经由吐字器官构成的语音,加以扩大和美化,最后传出体外,被旁人所接受。在有声语言活动范围里,主要应运用好口腔这个共鸣器官,使声音比较圆润集中,比较响亮清晰而不费力。 发音的生理过程:人的发音,是由动力系统提供气息,气息振动声带发出喉原音,再经过吐字器官的加工,微弱、缺少变化的喉原音就形成了丰富多变、会功能的语言,与此同时,共鸣系统扩大和美化了这些语声,最后传出体外,进入人类话语交流传播过程。声音练习是综合考虑,科学练习的过程。 二、气息对语声的支持 1、学会胸腹联合呼吸呼吸三种方式:腹式呼吸、胸式呼吸、胸腹联合式呼吸。1)腹式呼吸:通过横隔肌的上下移动,带动肺部的扩大或收缩进行呼吸。在卧位可以直观地看到呼吸过程中腹壁凸起与平复,这是人在平静状态下主要的呼吸方式。 2)胸式呼吸:一般不是正常状态下的呼吸,它音位紧张,或惊恐,或病体沉重,导致横隔收缩发生障碍,只能靠双肩耸起扩大胸腔上部,所以也叫“锁骨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的气息十分短浅、无力,因而累及声音也纤细、微弱。 3) 胸腹式联合呼吸:是横隔升降与胸廓张缩相结合的一种呼气方式。 好处: a、气量大,进气无声,速度快。b、由于对呼气有效的控制,能够达到稳健的语言状态。c、对气息深浅、多少和快慢的控制,有利于感情的表达。d、有利于嗓音的保护。 2、胸腹联合呼吸的吸气要领吸气总要求:吸气无声、吸气到位。一般采取站姿和坐姿两种方式。 a、 站姿:两脚同肩宽或取两脚稍有前后的小丁字步,重心在两脚之间,自然站立,两眼平视,下颌微收,两肩放松。b、 坐姿:坐于硬凳椅的前1/3,腰部挺直,胸部微含,两眼平视,下颌微收,两肩放松。 吸气要领:两肩放松,两肋打开,横隔下降,小腹站定,吸气到位。 a、小腹站定:口鼻进气的同时小腹保持“微收”的状态。 b、吸气到位:气息下沉吸到肺底。 胸腹联合呼吸有慢吸和快吸两种基本状态: a、慢吸:“沁人心脾”闻花练习,做闻花的想象,任意想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卉,把花香慢慢吸入肺底,这时会感觉到躯干下部渐渐向四周扩张,腰带渐紧。 b、快吸:兴奋从容两肋开,不觉吸气自然来。 吸气时,精神兴奋从容,口鼻微微张开,两肋有意识地用力向外扩张,不用强求吸气就可以获得较深的气息。吸气到位后,要屏息片刻,不吸也不呼,这时可以体会到小腹与两肋之间一种对抗的感觉,这个感觉非常重要,它是胸腹联合呼吸方式中控制呼吸的基本感觉。 三、胸腹联合呼吸的呼气控制 呼吸要领:开始呼气时,两肋不能立即放松,要与小腹收缩的动作形成对抗,这实际上是吸气肌肉群与呼气肌肉群的拮抗动作,这个力量可以拉住在小腹收缩动作中回弹上升的横隔,减慢横隔回弹的速度,做到 “两肋有控制地回缩,横隔有控制地上升”从而控制呼出的气息均匀、稳劲而持久。这样,说话不至于前重后轻、头高尾底,可以有效的解决句尾几个字让人听不清,以及气息浮浅上提的问题。 按胸腹联合呼吸的吸气要求进气,不要吸到十成满,有七八成即可,而后两肋保持张开的状态不动,也就是吸气肌肉群仍保持工作状态并不立刻放松,这时呼气肌肉群在有吸气肌肉群牵制的情况下开始工作,小腹渐渐收缩,同时稳定地数数:1、2、3……随着呼气力量的加强,两肋开始有控制地一点一点地放松,切忌一下子放松,两肋是一种且战且退的状态,这就是胸腹联合呼吸时的控制力量所在。练习时,一开始在两肋不动情况下,也许只能数到3,慢慢地,控制能力强了,可以数到7、8,而后再慢慢放松两肋,练到这个程度,就证明你已经掌握了胸腹联合呼吸的呼气控制了。但两肋并不是一直不放松,那样气息就僵了,一般在拮抗状态下数到5、6就可以了,因为它避免了在一开口时随着两肋的迅速放松及小腹的收缩而使气息大量冲出,正确的呼气控制能够使气息平稳而较为持久地使用。这个数数练习,男性一口气能数到35左右,女性一口气能数到25左右,就很不错了。这种在胸腹联合呼吸控制下一口气数二十几个数的练习,不要自欺欺人中途偷气,因为那样是无法体会和锻练对呼气的控制的。 四、气息控制的总体要求 胸腹联合呼吸是播音主持人运用气息的基础要求,对于具体稿件或节目应视情况而定,所以气息的深浅、多少、快慢,应视实际需要灵活运用运用。但“深、通、匀、活”就是我们对于气息控制的总体要求。 1、深:指气息下沉,不提、不浅。 气息深可以防止说话声音发飘、发虚 练习方法: 1)用胸腹联合呼吸法发单元音a、o、e、i、u、ü,吸气七八成,控制着两肋与小腹形成的拮抗力拉住横隔,获得均匀而持久的气息,缓缓地发出单元音的延长音。 2)叹气练习:像平时叹一大口气那样,但要带着声音叹息,在声音落到底部,即提起的那口气叹下去时,就在这个位置和音高位置发延长音a。 注意:不要压喉;中途不要卡音;气不要上提,音高不提高。 2、通:指气息在胸腔里运动没有任何障碍,喉不紧,胸不紧,声音不在喉部卡住,也不在胸部憋住。 检验方法:可用夸张四声来检验,用胸腹联合呼吸发发音,依次发bā……bá……bǎ……bà……的延长音,每个音程尽可能加大。四声不同的音高主要靠气息的运动来调节,一个是小腹的松紧变化,另一个是胸部支点的变化。 胸部支点: 声音的高低起伏反映在气息上会在前胸有不同的着力点、紧张点,这时由于音高不同所需要的气息压力不同的表现。 做夸张四声的练习,目的是用声调的高低升降变化,体会气息上下走通的感觉。一方面,从胸部支点的上下移动体会气息的运动;另一方面,从声音来检验气息是通的,还是憋在胸部,僵持在某一点上?或是卡在了喉部?必须防止又喉部肌肉的卡和松控制气息发出卡紧、发扁的所谓四声。 3、匀:指发声时气息的均匀和持久。 气息匀强调的是控制呼气的力量,而非前强后弱,或忽大忽小,或虽然气足但气短。 练习: a、 数数; b、单元音的延长音; c、 中等语速说绕口令; d、 记录速度读新闻。 3) 活:指根据感情的需要,气息位置深浅、气流量大小、气息运动速度快慢有变化,而且变化灵活。 气息达到活的程度必须有气息的深、通、匀做基础,而且要通过大量情感色彩丰富、状态多样的句段、古诗词、现代诗、散文等材料的练习才能做到。 练习: 数数,要求每个句号力的内容用一口气说完,句子短,用气少,吸气就少一些,状态比较放松,控制意识也弱;句子长,尤其说最后一句一二三四五六七……苹果、葡萄、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时,必须进气深、进气多、进气快,而控制意识强,勇气均匀,才能一口气说完。 一、一个一。 一二,二一,一,一个一。 一二三,三二一,二一,一,一个一。 一二三四,四三二一,三二一,二一,一,一个一。 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四三二一,三二一,二一,一,一个一。 一二三四五六,六五四三二一,五四三二一,四三二一,三二一,二一,一,一个一。 一二三四五六七,数了半天一棵树,一棵树上七个枝,七个枝上七样果,苹果、葡萄、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气息控制的练习,难度较大,呼吸动作看不见,摸不到,但是,明白了其中道理,在练习中动脑琢磨,通过自己细心体会,坚持练习,定然成效自现。
I. 如何进行朗诵的发声训练
1、声音训练
不论在何种场合,音量都要适中,不可太大或太小。要根据听众的多少和场所的空间大小来确定自己的音量,要使在场的所有听众都能毫不费力的听清你的朗诵。
要根据朗诵的氛围和内容来确定音量的大小。比如:朗诵纪念性,追悼性的内容,音量不宜太大,朗诵祝贺,声讨,动员性内容,音量可以大一些。
2、音质训练
音质,又叫音色,是由于波形和范音的不同造成的声音的属性。它主要决定与共鸣器,是声带音通过共鸣启发声音变和变调的产物。当人的某个或某些发音器官有缺陷或发生病变,音质就会发生变化,声音会变得不中听。
过重的鼻音是因为鼻腔的共鸣声太响亮造成的。要克服这种毛病,主要方法是,发音吐字时嘴要张到位,舌头要用力一些,以减少鼻腔共鸣。
(9)有声书如何练气息的最好方法扩展阅读:
朗诵的技巧:
1、朗读的基调
朗读每一篇作品又要有一个基调,也就是说文章给人的一个总体的感觉。如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以慷慨激昂的语调,白居易的《琵琶行》以低沉哀婉的语调表达出感伤的情绪。每种人都有自己的气质,文章和诗歌也一样。
2、停顿的技巧
适当的停顿可以引起听众的注意,一般表示感情的转换,内容的场景转换。从内容上说,有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和结构停顿。
3、重读的技巧
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
4、语调的技巧
语调的高低、强弱、抑扬等变化,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昂上调,声音先低后高。降抑调,声音先高后低。弯曲调,开始和结尾的声音都较低,中间升高一些,或者由高转低再升高。平直调,声音几乎保持同样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