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荔枝如何繁殖方法

荔枝如何繁殖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28 11:14:30

A. 怎么种荔枝

我家种荔枝已经将近30年了,已经卖出的荔枝苗、龙眼苗有40多万株。不是什么荔枝核都能培育的,糯米糍、三月红、妃子笑的核是培育不了的,只有槐枝荔枝的核才是培育荔枝苗的最好选择。
1、把荔枝肉吃掉取核,埋放在事先准备的一堆沙子里面,淋湿沙子,沙子要放在潮湿避光的地方,看见沙子开始干就加点水,过一周左右,荔枝核开始发芽,见发芽就可以往地里种植,种植地方的不宜太干不宜太湿,种植前需松土并被太阳晒2天,晒土2天后,在傍晚时分把荔枝核埋土约一食指深就可以,种后记得早晚淋水,早苗不用施肥的,待长到30CM高可以适当施肥。长到40-50CM高就可以嫁接,喜欢什么品种就嫁接什么品种就可以了。
2、楼主说的空心葡萄我知道,那个核很容易发芽的,可以跟荔枝一样培牙后种,也可以直接往地里种,它长大后可以自然结果,可以不用嫁接,种植地要求潮湿近水,不然很难结果。我们这边现在很少能见了,主要长在池塘边和水田边的。空心葡萄有药用效果,把成熟的果切条晒干,泡茶喝对身体有一定好处,具体的请网上搜。
以上如有错漏请各位指点。

B. 荔枝核可以种出荔枝吗

荔枝核能种出荔枝来,不过需要很长时间才行,最短也要六七年的时间,甚至可能要十年以上才行。如果是想要它更快结果,建议用嫁接的方法进行繁殖,大概种植两三年的时间就能开花了。此外,它的结果时间还要根据栽培管理来定,在管理期间必须要保证它的养分充足,所处的环境适宜,这样才会更好更快的结果。

C. 荔枝苗怎么培育

1、施肥

定植后一个月即可开始施肥。两三年内以增加根量、促梢、壮梢为主。掌握“一梢两肥”或“一梢三肥”,即枝梢顶芽萌动时施入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促使新梢迅速生长和长叶;当新梢生长基本停止,叶色由红转绿时,施入第二次肥促使新梢迅速转绿,增粗枝干。

新梢转绿之后施入第三次肥,以加速新梢老熟。定植后第一年根少树小,每株每次用复合肥25克,尿素约15克,氯化钾10克,过磷酸钙50克混合施用。幼树根系少,吸肥能力弱,每年可喷施叶面肥5-6次。

2、浇水

灌水、排水:水分是荔枝树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年荔枝树根少且浅,受表土水分变化的影响大,在土壤干旱,大气干燥的条件下,应注意淋水保湿。雨季防止植穴积水,下沉植株宜适当抬高植位,以利正常生长。

3、除草

荔枝菌根好气,除草、松土有助于土壤疏松通气,能促进根系的发育。幼龄树可结合间作物的管理进行除草松土。夏秋季高温多雨,杂草生长快,土壤也易板结,除草松土次数宜多;冬春气温低,干旱,杂草生长慢,除草松土次数较少。

幼树根浅,因此,根据范围内松土应浅,8-10厘米为宜,根际范围以外可深至15厘米左右。

4、整形

当主杆高30-60厘米时即摘(截)顶,促使分3-4条方位分布均匀的一级分枝(主枝);一级分枝长40-50厘米时再摘(截)顶,促使分生2-3条二级分枝(副主枝),其中前端一条不截顶,使其向外延伸,其下2条再摘(截),形成三级分枝(侧枝)。

主枝和许多大侧枝构成树冠的骨架,故称为骨干枝。三级分枝再摘(截)顶,分生四级分枝。如此再进行2-3次,形成紧凑的树形,增加结果母枝的数量。

5、修剪

幼年荔枝树整形修剪要求幼树能培养出30-40厘米高的主干,3-4条分布均匀的主枝,使其着生角度合适,因此修剪的对象是:交叉枝、过密枝、弱小枝,以及不让其结果的花穗。修剪可用修枝、摘心、拉枝、吊枝、撑开等方法,可剪可不剪的枝条暂时保留,使养分有效地用于扩大树冠。

应在每年的冬季进行一次修剪,将过密的阴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弱枝、枯枝剪掉,使养分有效地用于扩大树冠,并使树冠内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每次新梢老熟后而下一次新梢未萌发之前,把生长过旺的徒长枝、直立枝留20-30厘米进行短截。

6、防寒

荔枝属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冬季气温低易受冷害,尤其是幼年树,发梢次数多,停止生长晚,寒冷前枝叶未能充分老熟,抗寒力低,需注意防寒护树。

冬季来历前用绿肥、杂草等覆盖于根生长范围的表土面,以提高地温,保护根系:用石灰、石硫合剂、植物油、食盐和水按10:1:0.1:0.1:40的比例配制成涂白剂涂抹树杆。



(3)荔枝如何繁殖方法扩展阅读

荔枝分布区气候炎热,年平均温22~25℃,极端最低温2~5℃,年降水量受地形影响,差异大,在海南东南部的迎风坡上,可达2000毫米以上,气候湿润以至潮湿;在西南部为背风面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下,气候干燥或半干燥,旱季长达6~7个月。

土壤为山地砖红壤,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肥力较高,pH值5.5~6.0。荔枝为中性树种,耐一定的荫蔽。常见于海南东南部由青皮、蝴蝶树、坡垒等组成的湿润雨林中,为第二层乔木的重要成分。生长缓慢,年平均高生长约30厘米。花期2~3月,果期6~7月。

D. 如何培育番荔枝苗

番荔枝育苗一般以实生播种繁殖为主,近年来也在试验无性繁殖的方法,如靠接、压条、盾形(丁字形)芽接等。嫁接法常用的砧木有共砧、牛心番荔枝、刺番荔枝等。目前我国番荔枝的主产区,如广西、福建、云南、台湾等地仍用实生播种法育苗。

(1)选种

留种母本树的选择原则是: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留种所用果必须完全成熟;种果的果个要大、果形要正、品质优良;瘤状突起扁平;母株首次开花结的果;丰产、稳产且不裂果。

(2)果实处理及种子贮存

果实采收后,放在室内后熟3~5天,然后取种洗净、充分晒干,除去小粒种子和不饱满的种子,干燥后贮存,如此可保存数年,否则,即使放到来年春天也会失去发芽能力。

(3)播种

广东大部分地区适宜的播种时间在雨水至清明之间;广州南最好秋季播种,秋季采种后晒干及早播种,能使大苗顺利过冬。由于番荔枝种子外皮光滑,角质化,不易吸水。因此,播种前最好晒种或锉擦种脐、种皮,使种胚附近的外皮破裂,从而使种胚容易吸水而发芽。

培育番荔枝的苗圃要选择排、灌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因番荔枝苗期易感染立枯病而死亡。播种前将土壤深耕晒透,施腐熟的有机肥,每667米2加入石灰15~50千克,然后整地播种。苗圃地朝南,以减轻冬季低温对番荔枝苗的危害。

(4)苗期管理

播种后用禾秆覆盖,每天适当喷水,但注意不可太湿;在正常情况下,约20天左右便可发芽出土,40天长出真叶。当大部分种子长出真叶后,要分期分批将禾秆间疏去除,以免压坏幼苗。苗高约5厘米时,可喷布波尔多液(1∶1∶100)防立枯病。11月以后要搭棚盖苗防霜,因番荔枝幼苗不耐低温危害。棚子要早晨揭晚上盖,到第二年春分后即可拆棚,进行移苗分床。如果加强管理,一年后苗高可达60厘米以上,就可以出圃了。

E. 如何繁育荔枝压条苗

广东普遍称为“圈枝”。方法简易,成苗快,结果早,并能保持母树优良性状。

(1)圈枝育苗时间

我国荔枝主产区几乎全年四季均可进行,通常以2~4月“随花剥,随果落”较好,气温逐渐回升,雨水渐多,荔枝渐入旺盛生长活动期,剥皮操作容易,圈枝后发根,成苗均快,在盛暑前落树假植,成活率较高。在采果以后的秋季圈枝也很好,高温、多湿有利于发根,至落叶时,气温已渐降低,台风也较少,假植成活率也高。

(2)枝条选择

圈枝育苗用的枝条,应选自果实品质优良、丰产稳产、生势壮旺、具有该品种特性的壮年结果树,枝龄二三年生,环状剥皮部径粗1.5~3厘米,枝身较平直,生长健壮,皮光滑无损伤、无寄生物附着,能接受到阳光的斜生或水平枝。选用枝条时,还要注意,一株母树不能一下子圈得太多,以不影响母树树冠完整和生长结果为度。

(3)环状剥皮

在入选枝条上,距离下部分枝7~8厘米,在适宜包泥团的部位,环割两刀,深度达木质部,两道割口相距约3厘米,在其间纵切一刀,将两割口之间的皮剥除。为了促进圈枝枝条早发根、多发根,包泥团之前,可在上圈口及其附近涂上5000毫克/千克的吲哚丁酸,也可涂500~1000毫克/千克的吲哚乙酸或萘乙酸。

(4)包生根基质(包泥团或培养土)

凡能通气、保湿的材料都可用作生根基质。常用的有稻草泥条,或椰糠、木糠、苔藓、牛屎干等混合肥泥,也可用疏松园土加入牛粪或磷、钾肥等。预先准备好包裹泥团用的薄膜,长40~50厘米,宽28~33厘米,以及缚扎用的薄膜带或纤维。

如果用稻草泥条为生根基质,包泥时以上圈口为中心,拉紧泥条缠绕,使泥条紧贴枝条不松动,最后绕成一个椭圆形泥团。注意使环状剥皮部上圈口生根部位位于泥团近中部或上方1/3处,抹平泥团表面。包好泥团后,最好让泥团风干一段时间,等到下雨以后,趁泥团湿润时,在泥团外裹上塑料薄膜保湿。多雨季节,若见薄膜内的泥团积水,应于下侧打孔放水,以防烂根。

用椰糠等疏松材料作生根基质的,则先将薄膜一端扎紧于圈口下,成喇叭状。填入生根基质,边添边压实,最后把薄膜包成筒形,扎紧上端即成(图50)。

图51 竹筐假植圈枝苗

F. 荔枝可以扦插吗

荔枝是嫁接。

根据经验,老品种荔枝对水东、小黑三月红、妃子笑等品种具有很好的亲和性,砧木选择本地老品种荔枝作为嫁接砧木。

播种规格:株行距18厘米×12厘米为宜。播种方法:实行单核播种,播种时先按行距开播种沟,沟深3厘米左右,按原定株距将种子平放于沟中,淋水后覆土。覆土厚度以2厘米为宜,太浅种子容易干死,太深幼苗出土困难。

(6)荔枝如何繁殖方法扩展阅读

荔枝树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它的遗传性要求花芽分化期有相对低温,但最低气温在-2至-4℃又会遭受冻害;开花期天气晴朗温暖而不干热最有利,湿度过低,阴雨连绵,天气干热或强劲北风均不利开花授粉。花果期遇到不利的灾害天气,会造成落花落果,甚至失收。

中国荔枝主要分布于北纬18-29度范围内,广东栽培最多,福建和广西次之,四川、云南、贵州及台湾等省也有少量栽培。亚洲东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种的记录。

荔枝主要栽培品种有三月红、圆枝、黑叶、淮枝、桂味、糯米糍、元红、兰竹、陈紫、挂绿、水晶球、妃子笑、白糖罂等十三种。当中桂味、糯米糍是上佳的品种,亦是鲜食之选,挂绿更是珍贵难求的品种。

“萝岗桂味”,“毕村糯米糍”及“增城挂绿”有“荔枝三杰”之称。 惠阳镇隆桂味,糯米糍更为美味鲜甜。

G. 种植荔枝

一)育苗 荔枝的繁殖在过去以空中压条(俗称圈枝)为主,近年嫁接育苗发展迅速。
1.嫁接繁殖
(1)砧木苗的培育 慎重选用与接穗品种亲和力强的砧木(如糯米糍以怀枝砧为佳),然后催芽播种。种子应随采随播,若需贮藏,应将种子洗净,表面晾干后用百菌清、托布津处理,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室温贮藏,以后注意及时抹下水滴,挑出烂、病种子,经4个月以上仍有相当高的发芽率。一般夏季播种、翌年3~4月移植,按行株距10-15cm×5-8cm,每公顷约播种1875- 3000kg,播后覆土或盖上充分腐熟的土杂肥1.5-2cm,以后注意淋水保湿。幼苗出土后搭棚遮荫,防止烈日高温灼伤嫩苗。第一片真叶转绿时,施入稀薄水肥,及时喷药灭虫保梢。翌年3-4月按大小分级移栽,剪除过长主根,按株行距15-20cm每公顷约植16.5万-18万株。移栽后的第一次新梢老熟后歼始施肥.以后每次新梢老熟时都施肥一次,当苗干粗达0.8cm以上时便可嫁接。
(2)嫁接 应从品种纯正、丰产优质的结果树上选择芽眼饱满、皮身嫩滑、粗度与砧木相近,顶梢老熟,未萌芽或刚萌发的、二年生枝条作接穗。接穗不耐贮,若需短期保存,可用湿细沙,苔鲜等埋藏,上盖薄膜保湿。嫁接时间一般以2~1月及9-10月为多,嫁接方法有芽接秆枝接,枝接以合接、切接为普遍。嫁接后30-4Od检查,未成活的及时补接.抹除砧芽。第二次新梢老熟后,从侧边切割薄膜带解缚。接穗萌发第一次新梢老熟后可施肥,以后每次梢期施肥1~2次。旱时淋水,及时灭虫。嫁接苗高40-50cm,砧、穗亲和,具3-4条分枝,未级枝老熟,叶色浓绿,便可出圃。
2.压条(圈枝)繁殖 几乎四季都可进行,以2~5月为多。选择2~3年生,径粗1.5~3cm,生长健壮的枝条,相距约3cn,环割两刀,深达木质部.将两割口间的皮层剥除.15-20d后,包上生根基质,外用塑料膜保护。为促进生根,可在上割口及其附近涂上0.5%吲哚丁酸或0.05%-0.1萘乙酸。经80-1O0d后,生根2~3次,末次恨老熟后,锯离母树假植或定植。
(二)建园
1.园地选择及规划 大面积荔枝园主要建立在山地丘陵和平地,山地丘陵宜在15°~20°以下的斜坡地建园,重点要做好水土保持。平地建国对地下水位较高的围田或沿海地区,必须重视排灌系统的修建、降低地下水位,起墩种植,设置防风林。建立大型荔枝园,一定要进行园地规划。做好品种、分区、道路、排灌系统、肥料基地、防护林及辅助建筑等等的规划。栽植密度根据不同的种植方式而定①永久性定植,一般株行距6-7m,每公顷植210株,早期可利用空地间种中、短期经济作物,达到以短养长;②计划密植,开始栽植密度为4m×4m,每公顷植630株,以取得早期经济效益,当枝条交叉、影响水久树生长结果时即回缩或间疏。目前,每公顷植1500-1800株的小面积试验已有成功的先例,但要较高的技术水平。荔枝从乔化疏植发展成半乔化或半矮化密植是今后的趋势,但如品种选择、树冠控制等很多技术性问题还待继续探索。
2.种植 有春植和秋植,春植2~5月春梢萌发前或老熟后,秋值在9~10月秋梢老熟后进行。植前挖穴并分层埋入绿肥垃圾等有机物,然后整成高于地面约20cm、宽约1m的七墩,地下水较高的园地,宜土墩种植,填土下沉后保持墩高约30cm。种植时小心填上,已大力踩踏根部,植后淋足定根水,树盘盖草保墒,风力较大地区须立支柱,以后适当淋水防旱。30d后检查成活情况井及时补种。
(三)幼年树的管理 应在提高成活率的基础上,增加根量,大根系生长范围并增加绿叶层,培养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骨干枝,扩大树冠.为早结丰产奠定基础。
1.施肥 以勤施薄施为原则。土壤施肥在定植后一个月即可开始,二、三年内,以增加根量、促梢、壮悄为主。宜掌握“一梢二肥”或“一梢三肥”,即枝悄顶芽萌动时施入以氮为主的速效肥,促使新梢正常生长。当新悄伸长基本停止、叶色由红转绿时,施第二次肥,促使枝梢迅速转绿、提高光合效能、增粗枝条、增厚叶片。也有在新梢转绿后施第三次肥,加速新梢老热、缩短梢期、利于多次萌发新梢。施肥量视土壤性质、幼树大小而定,定植后树小根少,每株每次约施复合肥25-30g,尿索20-25g、氯化钾15~20g、过磷酸钙50-75g,单独施或混合施,混施时份量酌情减少。第二年起施肥量相应提高,比上年约增40%~60%。此外,根据树体生长情况,枝梢生长迅速期,酌情喷叶面肥,常用的有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3%~0.5%、硫酸镁0.3%~0.5%、硼砂0.02%~0.05%、硼酸0.05%-0.1%、硫酸锌0.1%~0.6%以及l%~3%过磷酸钙浸出液。
2.灌水、排水 幼年荔枝根少且浅,受表层土壤水分的影响较大。一年生荔枝幼树常发生“回枯”现象,尤以定植后已萌发一、二次新梢又放松了水分管理的高压苗,“回枯”更为严重,故旱天应注意淋水保湿,雨天防止树盘积水。
3.松土、改土 荔枝菌根好气,土壤疏松通气才能促进根系发育。幼龄果园的耕作,多数结合间作进行,一年松土除草六、七次。从第二年起,丘陵山地荔枝园宜行深翻,结合施入有机质肥扩穴改土。水位较高荔枝园,应注重客土培土,加厚土层。
4.间种和地面覆盖 幼龄和青年荔枝园,应充分利用空间间种、套种。土壤覆盖可夏降上温、冬能保暖、防旱保湿,减少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覆盖方法可种绿肥和生草,旱季收割后盖于土面,或埋于根际上层。死物覆盖通常用田间杂草、作物茎秆等盖于树盘,上培薄土。
5.整形修剪 幼年荔枝树整形修剪着重培养3-4条主枝,使其着生角度合适、分布均匀。修剪原则是宜轻不宜重,主要剪除交叉枝、过密枝、弯曲枝、弱小枝,以及不让其结果的花穗,使养分有技地用于扩大树冠。可剪可不剪的枝条暂时保留。修剪时期在新梢萌发前进行。整形修剪可用剪枝、摘心、拉枝、吊枝、撑开等方法。
6.防寒护树 冬季如气温降至-2℃以下,将受冻害.尤其幼树发梢次数多、停止生长晚、寒冷来临之前枝叶未充分老熟,抗寒力低。可及早促使末次梢充分老熟,防止11月以后萌发冬梢;幼树树冠顶部用稻草遮盖防霜冻;荔枝园堆积草皮树叶,根据预测,霜冻来临前熏烟防霜;用绿肥、作物枝叶或垃圾覆盖干根系生长范围的土面,其上再盖薄泥。
(四)影响大小年结果的因素
1.花芽的形成受内在条件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结果母枝良好的生长并积累充足的有机营养,为荔枝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荔枝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索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花芽内脱落酸(ABA)始终保持在较叶芽含量高得多的水平(侯学瑛等,1986)。花芽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逐渐增加,到花器官形成期达到高峰(梁立峰等.1983)。
品种不同花芽分化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早熟型如三月红品种,广州10月中旬日平均气温25.8℃、日平均最低气温22.9℃,降雨量全月163mm,即可进入花芽分化:中、迟熟型品种如桂味、糯米糍花芽分化需要比上述温度低约10℃才能进入花芽分化。广东省山区气候资源技术组(1988)根据广州市郊区、从化、增城、东莞等主产区历年气象资料与相应年份产量分析认为:12月上、中旬Tm(极端最低气温)≤6℃总日数≥3d,或T(日平均气温)≤14℃总日数≥3d,1月上旬Tm≤4℃总日数≥1d.或T≤8℃总日数≥ld则该年为丰收年。
荔枝花序原基体是混合芽,在发育过程中高温促进叶的生长,低温有利于花序的发育。水分也是影响花芽分化的重要因素,适当干旱,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兜耀源等报道(1985)。黑叶品种在1月上旬及下旬的旬降水量与雌性比呈密切正相关,与平均每秒总花量和雄花量一般呈负相关。
2.外界条件对坐果的影响 荔枝开花期对温度反应较敏感,平均气温低于20℃时,大花总日数明显增多,平均气温高于22℃时,花期显着缩短。7℃以下花粉不能发芽.l0-15℃少量发芽.20-25℃最适.30℃以上又有所下降,低温是提高坐果率的限制因子之一。据陈荣木报道(1985),花粉在20-24℃条件下,2h发芽率达85.8%-91.0%,花粉管伸长速度和精核向花粉管先端移动速度适中,授粉受精效果最好。l8℃以下,花粉发芽率低.精核移动的速度极慢。26-27℃时,虽半小时花粉可萌芽,但花粉管伸长速度慢,精核移动速度快,在花粉管未达到一定长度时,先端破裂,原生质外流,受精无效。“少雨则花液杆胶而小实”,据翁树章等测定,盛花期怀枝雄花粉在100%、50%、25%的怀枝花蜜中培养5h(27~29℃)发芽率分别为2.06%、69.81%.、4.78%,蜜糖浓度太高或太低对花粉发芽都不利。“雨多则花腐,花粉浸水1h,花粉管先端破裂,原生质外流.
3.果实脱落 荔枝有多次落果:a.幼果期落果,果绿豆大时大量脱落,主要原因是受精不完全,胚胎发育不良。b.中期落果,果肉生长至种子长度1/3-2/3时,达到高峰.主要原因是激素失调,养分缺乏。c.采果前落果,果实成熟,糖分迅速提高,连日下雨或晴遇骤雨,引起裂果落果。
据向旭等研究(1993),糯米糍荔枝子房ABA从开花当天的最高水平急剧下降,而GAs、IAA和CTK水平在花后不断升高,花后12d达最高值,此时的生理落果与授粉受精不良以及CTK和CAs产生机制未能启动有关,花后17d.正常发育果ABA水平显着升高,时值珠心细胞、珠扎塞消失,胚乳开始解体阶段。至花后22d的幼果生理落果高峰期,肛乳已解体,原胚形成,即将脱落果内源IAA和GAs下降更为剧烈,是导致幼果落果高峰的主要原因。花后40d.部分幼果内源IAA、GAs和CTK水平下降过低,使ABA/ (IAA+GAs+CTK)失去平衡而导致中期落果。花后55d,即将落果的ARA水平以及ABA,(IAA+GAs+CTK)均极显着高于正常发育果,使部分果实的生长发育受严再抑制,从而导致果实发育后期严重的生理落果。张开太(1979)用P32检查址实,幼果因营养失调胚中途死亡者占54%-76%,落果与缺氮、磷有关,如磷素不足,日间温度过高,失水过快,即使发育良好的幼果也会脱落。
(五)结果树的土壤管理
1.营养与施肥 近年我国对荔枝矿质营养的研究增多,并在生产上逐步实施科学用肥。据广东、广西、福建等主产区分析,荔枝老熟秋梢叶片干物质含-1.42%~2.03%、P0.15%-0.38%、K0.78%-l.05%,其比例为1:0.08-0.18:0.51-0.57;花干物质三要素含量分别为N1.8%-2.5%、P 0.3%-0.7%、K l.2% -1.7%,其比例为1:0.27:0.72.果实不同发育阶段营养水平不同,幼果期需N量较多,果宴发育后期刚需K量明显增加。不同品种果实各部分所占比例不同,矿质营养的分配水平也有很大差异每100kg鲜果所含纯量的N为0.14-0.16kg、P0.03kg、K0.13-0.15kg。根据对矿质营养的分析和各主产区荔枝丰产园的施肥经验,近年我国总结出.“以产定肥”的施肥量,如广东提出30年生植株每产100kg鲜果,全年施肥量为:N 1.38kg,P0.8kg、K201.5kg;广西提出15-20年生植株每产100kg鲜果,全年施肥量为:N 1.6~1.9kg、P20 0.8~1.0kg、K20 1.8~2.0kg。
全年施肥主要分为三个时期。①花前期:促进花芽分化、花穗发育、改善花质、提高坐果率、延迟春季老叫衰退,此期氮、磷、钾配合,氮、钾约占全年施用量的20%~25%,磷占25%-30%。②壮果肥:及时补充开花时的消耗、保证果实生长发育所需养分、减少第二次生理落果、促进果实增大、并避免树体养分的过度消耗、为秋梢萌发打下良好基础,此次以钾为主,氮磷配台,钾约占全年施肥量40%-50%,氮、磷占30%-40%。③采果前后肥:恢复树势、促发秋梢、培养壮健结果母枝、奠定翌年丰产基础,此期以氮为主,磷、钾配合,氮施用量约占全年施肥量45%-55%,磷、钾占30%~40%。应重视有机肥的使用,在秋季采果后和冬末春初施入。荔枝以土壤施肥为主,并根据各物候期的实际需要,辅以叶面喷肥。如用0.3%-O.4%尿素.0.3%-O.4%磷酸二氢钾,0.03%-0.05%复合型核苷酸,0.05%-0.1%硼酸,0.02% -0.05%硼砂,0.3%~0.5%硫酸镁。
2.中耕和松土 ①中耕除草:每年中耕除草2~3次。第一次在采果前或采果后结合施肥进行,可促发新梢、加速树势恢复,宜浅耕约l0-15cn。第二次在秋梢老熟后进行,深可15-20cm,以切断部分吸收根、减少根群吸水能力、利于抑制冬梢萌发。第三次在开花前约一个月进行,宜浅,深约10cm。可疏松土层、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吸收。②培土客土,在秋、冬季结合清园进行。于树冠下土面培泥,厚约6-10cm。围田地区用河泥铺干畦面,厚约3-4cm。湿泥切忌堆积过厚,以防生根土层积水缺氧伤根。③深翻改土:于树冠外围土层挖沟,深50-70cm,分层压入杂草、绿肥、垃圾,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根群生长。
3.灌水和排水 水分管理原则上应按关键物候期掌握以下几点:花芽分化前期土壤要较干燥,后期适量供水,以利于花芽的分化和发育;开花期宜少雨多晴,久旱应灌水;果实发育期应保证水分供应,成熟期注意排除果园积水;秋梢萌发期遇早要潜水促梢壮梢。
(六)结果树的树冠管理
1.培养壮健结果母株 良好的结果母枝是夺取丰产稳产的关键环节之一,良好结果母校的要求:①粗度:早热品种如三月红、白蜡、白糖罂,成熟秋梢中部粗度达0.45cm以上为佳:中、迟熟品种如糯米糍、淮枝,以0.4cm以上为佳。枝梢纤弱,开花坐果不良。②长度:依品种、梢次、树势而异,早熟种或枝梢疏而长的品种,如三月红、白蜡等以一次梢15-20cm,二次悄总长25-35cm为宜。中、迟熟品种如淮枝、糯米糍等以一次梢12-18cm,二次悄总长20-25cm为宜。老弱树枝稍偏短,青壮年树枝稍偏长,长度超过一定范围,持果量随长度的增加而减少。③秋梢叶片:生长正常,数量多,充分老熟,叶果比一般为1~4.5:1.④秋梢老熟后不再萌发冬梢。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在加强栽培管理的基础上,促使秋梢适时萌发,具体放梢时间依地区、品种、树势而定。
2.控制冬捎,促进花芽分化 冬梢一般都不能成花或结果不可靠。冬梢的荫发与树势、基枝的老熟程度和气候条什有关,生长状态也较为复杂,因而要根据其生长状况及气候条件分别处理。萌发时期较早、其时气温较高,或枝梢壮健的,在南部地区可通过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老熟,反之应加以控制。其方法:①药物控冬梢:常用药物有40%乙烯利0.08% -0.16%、98% 0.1%-0.12%、或400-500mg/L乙烯利和低浓度B。混合液。②深松土、断细根:对树势较旺、芽饱满、有可能萌发冬梢的树,深锄土层20-30cm,以切断部分水平根、降低吸水能力、提高树液浓度,利于花芽分化。③环割 一般在“立冬”到”冬至”进行.用利刀在骨干枝皮层作环状或螺旋式切割,深达木质部。枝梢生长旺盛,叶色浓绿有光泽的树.可环割二圈,相距约l0-15cm。环割部位祝树体而异,初结果幼年树可在树干或枝径6~10cm的骨干枝进行。壮年树在枝径约l0-15cm的第2-4级枝进行。对生长特别壮旺的糯米糍幼年树,也有采采用螺旋状环剥的,剥皮带宽0.2cm,环剥1.5-2圈,对控梢促花保果有一定作用,但需慎用。④铁丝绞缢:广东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对可能萌发冬梢的中、迟熟品种,用16号铁丝扎直径约3cn.的枝条1--2圈,并扭紧使树皮略微下陷,1月上、中旬解缚,有控梢促花作用。⑤短截冬梢:对已抽出的冬梢,梢长约8cm以下及时短截,程度依萌发迟早而定,冬梢抽出早宜深,抽出迟宜留基部1.5-2cm,以利于残梢基部侧芽分化花枝。
3.加强授粉工作,提高坐果率 荔枝坐果率高低差异极大,一般为雌花的2%-12%。一株19年生淮枝,雌花约达9万朵,如坐果率2%计,其产最仅36kg,若坐果率提高到12%,则产量可达200kg以上,可见生产潜力很大,主要措施:①花期放蜂:蜜蜂的传粉对提高坐果率起重要作用,放蜂的数量与荔枝群体大小成正比,成年荔枝树每公顷放蜂30群,可满足传粉要求。放蜂期应停止喷杀虫农药,避免蜜蜂中毒和蜂蜜受污染。②人工辅助授粉:花粉的采集有湿毛巾沾着法,用湿毛巾在盛开的雄花上拖沾,并将沾有花粉的毛巾放入清水洗下花粉,然后喷于盛开的雌花上;脱粉板法,是用打了数个孔的铁片,孔径4.5-5mm.安装于蜂箱门,下方放一小盒,当蜜蜂进入蜂箱通过圆孔时,脚上的花粉团部分被刮落。盛花期每天早上安装2-3h,每箱可取粉l0-30g;人工采摘法,是人工剪下发育成熟且花药未开裂的雄花小穗贮藏备用。贮藏方法可放入装有硅胶、生石灰等于燥剂的密封容器中,也可装入纸袋放于家用冰箱水果格中,5-12℃贮藏50d仍可使用。人工授粉以气温20~25℃为佳。可在每50kg花粉液中加入硼酸5g。③雨后晴天摇花:盛花期遇阴雨时,天放晴即人工摇花枝以抖落水琳,加速花朵风干和散粉,或防止沤花。④雌花盛开期遇高温干燥,宜灌水喷水,提高大气湿度。
4.保果 荔枝果实在发育过程中落果严重,在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等综合措施的基础上,辅以其他方法保果。①药物保果:用GA20-50mg/L、2,4-5mg/L、萘乙酸5-10mg/L。等药液,分别在谢花后20-40d喷药。②环割保果:幼年和青壮年树环割保果较佳,一般在雌花开后和结果约40d左右分别环割一次,老树弱树不宜进行。
5.修剪 结果树修剪分秋剪和冬剪。秋剪在采果后一个月内进行,也有在两次秋梢的后一次萌发前进行。冬剪在冬末春初新梢萌发前或抽花穗前完成。成年结果树修剪宜较重,使养分集中,保证枝梢生长壮健并提高坐果率;老年树视树势而定,枝梢多而弱时修剪宜重,促使萌发壮健新梢,枝梢少而弱时修剪宜轻。重点工作还要放在根群的复壮更新上。通常是剪除过密枝、荫枝、弱枝、重叠枝,下垂枝、严重病虫枝、落花落果枝及枯枝等。修剪方法用短截和疏剪,剪时宜从树冠内部大枝开始、向树冠外围进行。剪后以枝条分布均匀、树冠下现出“金钱眼”为度。

H. 荔枝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高吗该怎么种植

荔枝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还是高的。

一、荔枝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荔枝是热带植物。荔枝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有利于它的生长发育。阳光能促进同化作用,促进花芽分化,增加果实色泽和风味。但若开花期日照过强,蒸发量大,造成花丝枯萎、柱头干枯、授粉困难。因此,开花期的日照时间要长,不能太强。幼果发育期间,天气宜晴朗,否则日照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营养不良和落果。果实成熟期,更需要晴天,否则果实色泽不鲜,香气淡,含糖量少,品质差。俗话说:“南有荔枝,北有龙眼”,这是果农多年的经验总结。南方、东南、西南日照较多,有利于花芽分化,果实品质较好。

5、整形修剪:由于荔枝长得很快,需要整形修剪一次。夏、秋、冬均可修剪。荔枝的老枝、枯枝和侧枝都需要剪掉,这样可以减少土壤中养分的消耗,促进果实更加鲜美。否则荔枝会徒长,影响荔枝的生长,果实的口感也会大打折扣。

6、浇水施肥:荔枝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荔枝需要大量的肥料。春秋季每3-5天浇水一次,夏季每天早晚浇水一次,冬季每8-10天浇一次水。没有必要使用过多的肥料。春秋两季可每隔一个月施一次复合肥,夏冬两季无需施肥。

I. 南方荔枝树怎么繁殖之环剥脱枝法

南方荔枝树怎么繁殖之环剥脱枝法
1.准备泥土。
一般选用沙壤土混合青苔,如果有牛粪可以选择已经发酵过后的牛粪,按照4:4:2的比例进行加水混合即可。

2.剥皮(圈皮)。
选取枝干较直的枝条,用小刀在枝条适当部位上下各划一圈深达木质部,上下距离圈皮3公分左右即可,接着剥去中间的树皮,用小刀划去形成层,从而起到截断养分输送管道的作用,这样有利于愈合组织的形成。花卉苗木繁殖皆可用此法:环剥脱枝法,最快20天就可出根
3.包裹泥土。
可以提前准备好包裹需要的胶布,裁剪为长宽各25公分左右,挖取一份适量的泥土,包裹在环剥的位置,注意泥土需要和剥皮处夯实,才有利于后期出根。具体包裹后就如图所示。花卉苗木繁殖皆可用此法:环剥脱枝法,最快20天就可出根
4.生根后剪苗。
荔枝苗适合夏季环剥,气温高些反而容易出根,实践中荔枝环剥后最快20天左右就可出根,当然这种情况是在气候比较好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生根后通过观察就可以看出来,如果生根了那么外层就有许多白色的须根,这个时候就可以剪取定植了。一般情况下生根都需要二个月左右。花卉苗木繁殖皆可用此法:环剥脱枝法,最快20天就可出根

阅读全文

与荔枝如何繁殖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雕刻牛字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33
武汉恋爱挽回方法操作步骤 浏览:430
戒掉手机的四个方法 浏览:574
快速有效治疗尖锐湿方法 浏览:225
最简单的方法画hellokitty 浏览:843
反渗透膜解决方法 浏览:485
扯面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浏览:494
文彦博树洞取球方法好在哪里 浏览:854
四川泡洋姜的正确泡水方法 浏览:497
黑檀手串的鉴别方法图解 浏览:818
延迟满足实验研究方法 浏览:160
种植业污染解决方法 浏览:894
论文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浏览:124
孩子学习方法不对该如何 浏览:838
艾莱依真假鉴别方法 浏览:799
在家怎么制作果冻方法 浏览:50
关于氮和硫的化学计算方法 浏览:627
手环核酸检测方法 浏览:417
高层窗户封闭的安装方法 浏览:127
嫩肉粉煮牛肉的食用方法 浏览: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