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进行语文拓展阅读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不仅仅需要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大量地也是必须的课外阅读拓展。但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课的课外阅读几乎成了一纸空文,情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各学科的课程负担过大,极大地压缩了课外语文阅读的拓展;初中生却因为自身和老师指导不利,很少甚至不会进行课外阅读学习,最终导致了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拓展这一关键学习过程的缺失。那么怎样才能够进一步强化语文学科,推进语文课程新的改革,加强在课堂之外的语文学习呢?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简单探究。一、 加强合理、科学有效的学科指导。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这句话的本意是说作为学习的人本身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忽略师傅(教师)存在的意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对于我们语文学科来说,学生由于本身的知识积淀很少,课堂时间也非常有限,他们对于语文的了解往往是支离破碎的片段,不可能很明白自身怎样去开展语文学习,特别是课外阅读的知识拓展。那么,语文到底应该学习些什么,该去怎样去学,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去指导了。中学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手中的课本,我们的教学也并不只限定在课堂,我们要从课堂这一语文学习的一点出发,用点连线甚至是连成一个语文学习的整个知识网。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不断强化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在“授之以鱼”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要“授之以渔”。中学阶段语文学科的知识也是非常庞杂的,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学生也可以不知道,那么解决这种矛盾的关键就是怎样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学习,主要的是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课外阅读来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尽可能的拓展语文知识,丰富自己的视野。一般来说,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只有学生了解到了语文的重要,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中学阶段学生对于语文课的学习往往是处于一个比较感性的阶段,也就是单纯的兴趣阶段。那么语文教师最为重要的就是善于在平时利用学生学习的这一特点,从课堂知道课外生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我们在学习古代诗歌单元,学生可能已经学了李白、杜甫、苏轼等等的个别作品,甚至对其中的某些诗人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这个时候我们的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外的阅读拓展了,像李白的、杜甫的、王维的等等,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之外还能够继续追寻,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够进步。总之,教师合理、科学有效的引导课外阅读是拓展语文学科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二、 把课外阅读培养成一种学习的习惯。 在中学教育阶段,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往往是开始阶段信心百倍,但随着时间、阅读内容的增长,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淡,最终是课外阅读活动的慢慢缺失。那么怎样才能使这种学习不断的延续、发展呢?其实习惯是最为重要的。试想一下,如果学生能够把课外阅读培养成一种自觉学习的习惯,那么学习的效果会是很明显的。任何事情都是一步一步形成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尤其是语文课外阅读的拓展也是这样的。把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拓展,仅仅让学生作为一种任务去完成的话,那么长久下去势必成为一种学习的负担,最终也会慢慢失去。其实能够把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进行下去的原动力了就是兴趣,怎样激发兴趣甚至使之保持成为一种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们经过努力,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在课堂理解的基础上又在课外通过阅读获得了更多的相关知识,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只是一味地指导学生去拓展而不运用,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就会受到挫伤,他们甚至会怀疑学习的作用,这样的情况长久的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引到知识这个宽阔的海洋之中,我们还要能够把学生从茫茫的海洋之中引领出来,让他们能够在其中有一个方向,有一种冲浪般的快感。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及时、有效的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课外知识竞赛等等形式的活动,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这种习惯。我想只要我们坚持激发这种学习兴趣,学生不但会喜欢上阅读,那么最终也会使之成为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的。三、 结合实际,合理评价、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体验,那些课外知识丰富、文章又写的好的学生其语文成绩却并不是太好,这一现象从一定的侧面也反映我们的现行语文课程评价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科考查内容过于呆板,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对于课外拓展知识的考查很少,可以说是一种“画地为牢”,我们自己把自己束缚住了。一方面,我们强调学生要进行大量地课外阅读来拓展语文知识;可另一方面,我们却极力的为自己在画圈,把对语文知识的考查放在一个圈内进行,我们不可否认现行这种方式确实也有它的合理性,但其也在极大程度上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知识拓展的一种漠视。因此,中学阶段要巩固好语文知识的课堂到课外的拓展,考查、评价也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只有做好这一步,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做好课外知识拓展,也才能最终达到语文学习所要求的结果。四、 阶段性、有步骤的推动课外阅读。凡事都是循循渐进的 ,语文学习尤其是课外阅读也是同样的道理。中学语文的课外阅读需要一定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在初中阶段,我们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去有选择的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水平较低和较好的也必须相互区别,因人而异;高中阶段,学生的自学能力相对要好一些,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老师最大的任务就是有步骤的去规范,为他们学习以及快速的提高提出一个可行性方案,让他们能够合理、充分地利用时间的同时,集中最大的精力、花费最少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我们每一步骤、每一阶段的安排上,语文教师一定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及时指导,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展置身于语文学习的重要位置,从综合的角度考查语文学习的效果。课堂,其实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一个起始点,它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终点,课堂之外的课外阅读拓展则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只有抓好课内和课外这两个同等重要的学习环节,那么我们的教学才是完整的,我们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系统的。
‘贰’ 如何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
一、 掌握方法,开阔视野。
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收集各种有用的材料,应用所学的语文技巧,随时随地把握学习语文的机会。但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搜集到有关的资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教师要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一是先弄清楚要搜集的资料是属于哪一类的,再有目的地进行寻找;二是带学生到学校阅览室阅读,教师加以指导;三是列出参考书的书名,让学生到图书室借书;四是提供信息,指导学生到书城、罗湖少年活动中心或上网查找。五是方法灵活多样,可采取主要内容概括法、摘句法、复印法等。并把学生搜集来的有关资料张贴在教室“Our 园地”上,供全班学生阅读,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有利于进行现代科学教学。
二、紧扣课文,搜集资料。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如:学习《长城》、《桂林山水》一课,让学生查找有关长城、桂林的历史、传说、歌曲、图片等资料;学习《开国大典》一课,一方面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中华历史五千年》,一方面让学生收集有关解放战争的故事、革命家的生平或相片;学习《狱中联欢》一课,要求学生阅读《红岩》小说,并搜集革命烈士的资料;学习《小英雄雨来》一课,让学生阅读抗日战争的有关故事。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及责任感。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独立地学习语文,面向世界、认识世界,创造个人的世界,发挥个人的潜能,培养足够的能力和信心。
三、交流信息,开拓思路。
为了达到延伸课堂教学的训练目标,要求学生把搜集来的资料,在课堂上汇报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他们会看到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理清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会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相辅相成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有利于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学会关心,使学生的个性、差异、自主、潜能得以充分发展,使学生的气质现代化、观念现代化、思想现代化。而且,课堂语文训练和课外语文生活实践的强有力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善读无字生活的习惯,和生活处处皆语文的大语文学习习惯。有了这些习惯,学生就会对课本以外的自然、生活、社会等大范围的、多角度的生活内容广泛涉猎、获取,必将为课堂语文学习作良好的铺垫,从而实现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最终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
四、辅助引导,互相探索。
学生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个体,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独立发现人们已经发现的各方面语言文学知识,教师应在教学中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但这种引导应该是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它应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相适应。这种支持应该作为学习的支架,在学生需要时提供,而在学生可以独立思考、独立探索时就要撤消,以免限制和束缚学生的建构活动。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们一方面要分析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需求,同时又要考虑应在何时提供何种支持,在何时撤消,在何处多给引导,何处应少给引导。外在的引导和支持应随着学习的进行而逐渐动态地减少,随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逐渐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探索。学生一旦体验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课堂教学就成了课堂生活,语文魅力的证同效应也就应运而生了。学生为自身的学习承担了比以往更多的权利和责任,教师充当“促进者”、“塑造者”,通过对话与学生互相探讨,向学生提供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和参与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学生角色和学习环境的新概念也使得原来注重个体的学习方式让位于提倡学生间互相探讨、互相促进的合作学习。
‘叁’ 想要孩子多学习一点课外知识,丰富眼界,该怎么做
想要孩子多学习一点课外知识,丰富眼界,该怎么做?
建议让孩子学习一些中华好诗词。中华好诗词博大精深,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多彩;通过诗词可以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人文文化,历史沿革;通过学习中华好诗词激发孩子对中华好诗词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水平。在学习中华好诗词的时候,不单单是会读、会背,还要了解诗词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情况,诗词的含义和寓意。
除了以上方式,家长还可以给孩子看一些益智类的节目。比如说,一些英文电影电视剧,动物世界,国家地理什么的。孩子大都都是喜欢看电视的,只要找到他感兴趣的内容,完全可以达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效果。
‘肆’ 如何有效的拓展知识面
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专业基础,才有可能建立起事业的大厦。知识面不够宽,将造成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适应性差,竞争力差,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创造性。这就要求毕业生除了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运用外,还应掌握或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相近的若干知识和技能,并建立起较为有效的、合理的知识结构。也就是说我们头脑中的知识不仅要专、精,而且要广、博。而这些对学历层次低,在人才市场上竞争力相对较弱的中专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广大同学应十分珍惜在校期间宝贵的学习时间,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将来求职做好充分的准备。拓宽知识面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处理好专业课和课外阅读的关系。专业课是学生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应该用心学好。但仅做到这点是远远不够的,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要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抓住时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各种课外知识。第一要广泛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或相近的专业知识,以巩固和拓展自己的专业水平;第二要设法学习并掌握与现代化的管理和办公自动化有关的知识,如计算机应用、外语、语言文字等;第三要学习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综合能力;第四在可能的条件下,还可以通过自学考试,函授等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和择业过程中的适应能力 。
‘伍’ 如何开展课外延伸
一、 课外延伸的前提条件
课外延伸能使学生的视野逐步开阔、能力逐渐加强,但课外延伸是由课内走向课外、从课堂走向社会的过程,加上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所以进行课外延伸必须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作为保障。
1、丰富的课外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像教科书以外的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纪念馆、各种展览、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话题都可作为课外学习资源。这些课外学习资源中,与我们关系最密切最容易用到的有:报刊、网络、图书馆。在学生面对这些丰富的课外资源时,家长和老师要给足学生收集资料的时间,相信学生,并给予适当的引导,鼓励支持有多种的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课外延伸的过程中,个别学生能收集到自己需要的资料,但往往看到学生拿着满满几页纸的资料而自己念都念不通顺,某些资料与自己收集的目的关系不大。这样收集、这样延伸有什么价值呢?学生收集到资料后能先内化为自己的所得,然后再在同学中交流,这样才能体现其作用。因此在开始实施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选择的收集,学生学会一些方法之后再放手让学生去做。
二、对课外延伸的利用
1、服务课堂,深化理解
与教材中的课文有关的课外知识很多,完全可以发动学生去收集,启发学生阅读兴趣,不仅增长了学生见识,也有助于理解课文。如教学了《小珊迪》这一课,我让学生们去读一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读完后,学生纷纷向我表示,现在她们有较好的学习条件,她们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再如教学的《赤壁之战》,学生倍感兴趣,就借此机会让学生去读一读《三国演义》这本名着。并利用阅读欣赏课谈谈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2、综合类型,培养能力
课外延伸并不局限于收集资料,教师可以布置些综合性强的活动让学生去做。比如:做环保方面的手抄报、设计组织一次秋游活动、写调查报告等。这样的综合活动不但让学生学会围绕某个方面思考收集资料,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的购物活动是这样的:让学生自己带自己家里可以卖的小商品来卖,也可以购买自己需要的别的同学卖的商品,跟父母商定价格范围,真正开展一次购物活动。学生热情高涨,卖商品的同学千方百计推销自己的商品,买商品的同学想方设法讲低价钱,不但锻炼了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陆’ 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理解和阅读技巧
1、放弃从头到尾的顺序阅读,借助书籍目录,找到自己感兴趣、想读的哪一部分,直接从那里切入阅读。这样读书也是有很多好处的,比如快速获取你想知道的内容,提高阅读的满足感,也避免一开始阅读就产生厌恶的情绪。
2、在阅读之前,学着根据自己的目标、需求(想明白xx知识、解决xx问题),提出几个问题,然后以书籍为载体,解答问题为目标去阅读。这样提出问题是为了让你有一个明确的阅读目标,读的时候有侧重点,知道该留意哪些内容,同时也更专心更投入。读完之后再回答一下之前提出的问题,检查一下目标有没有达成。
3、改变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学会用快速阅读的方法阅读。快速阅读其实就是一种根据材料、需要、时间、精力和内外部环境,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阅读的方法。我通常也是以一分钟两三千字的速度进行阅读,读的过程中找到感兴趣的地方、对我重要的地方、看不懂的地方,然后才放慢一点速度来阅读,对于二次读过发现的精华内容,再进行一遍精读。
快速阅读的能力,一方面需要不断的阅读和积累,也就是多读,多读可以完善你的识文基础(词汇、知识背景、阅读技巧等),从而提高你的阅读速度。另外也是可以专门的训练提升的。比如“精英特快速阅读训练”,通过软件来训练掌握快速阅读的技能,掌握到一两千字每分钟一般都非常容易就可以做到。
‘柒’ 初高中学生应拓展哪些课外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找兴趣,要从有趣的科普(扫盲)作品开始,这个阶段就是找兴趣的领域。第二阶段是找一些大家的作品,不枯燥。每个人都很无聊,高中能放松的话那两个阶段应该够了。一般来说,必要钻得太深。找准大方向,打好基础最
我自己是数学系的。用我的话来说,我高中除了离散题(集合,序列)外,还学了一个勾股定理和运算。比如我们讨论函数,用的是勾股定理和四则运算。三角函数也是勾股定理。几何,也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可以解决一切(因为讨论的是点与线的位置关系)。不等式也是勾股定理。知识也是一样,只不过高中的知识直接告诉你从的知识可以推断出什么。所以高中和的知识明确的界限。只是能不能灵活运用而已。
‘捌’ 有没有人能教我怎样拓展课外知识
1.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2. 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战国·屈原);中国第一部教育着作是《学记》
3.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语录体着作:《论语》;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5.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6.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7.第一部大网络全书是:《永乐大典》;第一部农业网络全书《齐民要术》
8.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9. 第一部科普作品,笔记体的综合性学术着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10.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1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12.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
1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1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鲁迅)
15.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包身工》(夏衍)
1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17. 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18.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19.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
20.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氢弹: 1967年6月17日。
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同步卫星: 1984年4月发射试验。
21.世界第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长的运河:中国的京杭运河(1794公里)。
22.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中国第一大岛屿:台湾岛
23.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的皇帝: 秦始皇(公元前246~210年)。
24. 中国历史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1662~1722年),在位61年。
二
1.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2.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3. 宋词分为: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
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果戈里 中国的鲁迅
5. 大李杜:李白 杜甫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司马相如
6.中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 澳门
三
1.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2.科考三元: 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 三国:魏 蜀 吴 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4.中国三大国粹: 京剧 中医 中国画 三原色:红 绿 蓝
5. 三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6.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7.巴金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8.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 ◇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9.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三班:班彪 班固 班昭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10.长江三峡是指: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11.中国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12.中国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13.书塾教本 “三百千”指: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14.鲁迅的三部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15.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 杨朔 秦牧
16.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四
1.古代秀才四艺:琴 棋 书 画
2.国画四君子:梅 兰 竹 菊 书四库:经 史 子 集
3.书法四体:真(楷) 草 隶 篆 文房四宝:湖笔 徽墨 宣纸 端砚
4.兄弟四排行:伯(孟) 仲 叔 季 古代祥瑞四灵:龙 凤 麒麟 龟
5.中医四诊: 望 闻 问 切 戏曲四行当:生 旦 净 丑
6.四书是:《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7.四史:《 史记》《汉书》《 后汉书》《三国志》
8.汉字的的四种音调(四声)指: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9.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生 殿士-进士
10.四大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 孟姜女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
11.我国京剧四名旦:梅兰芳 程砚秋 荀慧生 尚小云
12.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13. 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14.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 欧阳修 苏轼 黄庭坚
15.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16.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征明 周文宾
17.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询 元-赵孟頫
18.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19.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 浙江普陀山 四川峨眉山 安徽九华山
20.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 江西龙虎山 四川青城山 安徽齐云山
21.中国古代的四京:东京-汴梁 西京-长安 南京-金陵 北京-顺天
22.中国四大古都:东都洛阳、南都南京、西都西安、北都北京。
23.四大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24.黄山四绝: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25.中国的四大名绣是: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26.明清时代中国四大古镇: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
27.中国的四大名楼是:黄鹤楼 岳阳楼 腾王阁 蓬莱阁
28.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 沈阳文溯阁 承德文津阁 杭州文澜阁
29.四大名亭:安徽滁县醉翁亭、北京陶然亭、湖南长沙爱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
30.四大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应天府书院。
31.世界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32.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国 古埃及 古印度 古巴比伦
33.中国的四个直辖市: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34.中国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海南)
35.中国的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从北到南)
36.中国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37.中国四大盆地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38.古典四大名着:《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
39.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40.四美人图:西施浣纱(沉鱼),昭君出塞(落雁),貂婵拜月(闭月),贵妃醉酒(羞花)
41.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
五
1.五胡: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2.春秋五霸指:齐桓公 晋文公 宋襄公 秦穆公 楚庄王
3. 五岳:东岳泰山(1545米)、西岳华山(2160米)、南岳衡山(1290米)、北岳恒山(2017米)、中岳嵩山(1440米)
4.五经:《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 》
5.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6.五常(五伦):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
7.五谷:稻 麦 黍 菽 麻 古代音乐的五音:宫 商 角 徵 羽
8.五官:耳 目 口 鼻 皮肤 五脏:心 肝 脾 肺 肾
9.五味:甜 酸 苦 辣 咸 五毒:蝎 蛇 蜈蚣 壁虎 蟾蜍
10.死的五称:天子-崩 诸候-薨 大夫-卒 士-不禄 平民-死
11.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赵树理
12.中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西藏 新疆 宁夏 内蒙古 广西
13.五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按大小)
14.世界五大宫:中国的故宫 美国的白宫 英国的白金汉宫 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
六
1.六艺经传指: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2.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 乐 书 数 射 御
3.汉字造字六书: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4.诗经六义指:风 雅 颂 赋 比 兴
5.六部:户部 吏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6.六亲:父 母 兄 弟 妻 子
7.六朝: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都建都建康(南京),史称六朝。
8.六畜:马 牛 羊 狗 猪 鸡
七
1.七夕指:农历七月七日
2.竹林七贤: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阮咸 王戎 刘伶
3.建安七子: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千 阮瑀 应玚 刘桢
4.战国七雄:赵 魏 韩 齐 秦 楚 燕
5.七情: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6.七大古都:北京 西安 洛阳 开封 南京 杭州 安阳
7.彩虹七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8.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八
1.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2.扬州八怪指:郑燮 李方膺 李鱓 金农 罗聘(石涛) 黄慎 高翔 汪士慎
3.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4.神话八仙:铁拐李 汉钟离 吕洞宾 张果老 何仙姑 蓝采和 韩湘子 曹国舅
九
1.九族指:高祖 曾祖 祖父 父 本身 子 孙 曾孙 玄孙
2.九州指:冀州 兖州 青州 荆州 扬州 梁州 雍州 徐州 豫州
3.太阳系九大行星: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十
1.新中国十大元帅是:朱德 彭德怀 林彪 刘伯承 贺龙 陈毅 罗荣桓 徐向前 聂荣臻 叶剑英
2.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3.十恶不赦的十恶指:谋反 谋大逆 谋叛 恶逆 大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义 内乱
4.十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5.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6.十二生肖: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犬 猪
‘玖’ 有哪些增加学生知识的方法
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要让学习贯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课堂教育是最高效快捷的学习方式,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增加学生的知识呢? 今天我们来着重说说一些常用的方式方法。
总之,增加学生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余时间,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发扬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在业余活动的时候,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与人分享的美好品质。
‘拾’ 如何拓宽知识面
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持之以恒地坚持,相信你也可以收获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