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戊烷,1-戊烯,异戊二烯,怎样用化学方法区别
可采用加成氢气的方法区分,能加的为后两者,加的最多的是戊二烯,其次一戊烯,无变化的是戊烷
❷ 有机化学,如何鉴别1,3-戊二烯与1,4-戊二烯
用顺丁烯二酸酐鉴别; 如果你的1,3-是顺式的话,是可以的,通过D-A反应,生成沉淀; 但是如果是反式的就不行了
❸ 鉴别13庚二烯和15庚二烯,用化学试剂的方法
鉴别13庚二烯和15庚二烯,用化学试剂的方法
1,3-庚二烯是共轭二烯烃,性质和1,3-丁二烯相似,而1,5-庚二烯中两个双键离得较远,两个双键之间影响很小,这样的二烯烃叫共轭二烯烃,性质和单烯烃相似
共轭二烯烃和孤立二烯烃的最简单的鉴别方法:测定二者的折射率,共轭二烯烃的折射率高于孤立二烯烃
原因:光线穿过真空的速度与穿过透明物质的速度之比称为该物质的折射率.实际测定时以空气为相对标准,即光线在空气中的速度与在透明物质中的速度之比称为该物质的折射率.光在物质中减速是因受分子中电子,特别是结合得不太紧的价电子的干扰而引起的.而这种干扰是与分子的极化直接相联的.分子越极化,折光率越高.说明该分子易极化,由于共轭体系π电子云易极化,因此它的折射率也比相应的孤立二烯烃高.
❹ 用三种化学方法鉴别二烯烃,烯烃,烷烃
1.分别加入冷、稀的高锰酸钾碱性溶液,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烷烃;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烯烃、炔烃和共轭二烯烃.
2.向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三种烃中分别加入顺丁烯二酸酐(利用双烯合成反应,只要是能够生成沉淀的反应都可以),能够生成沉淀的是共轭二烯烃;不能产生沉淀的是烯烃、炔烃.
3.向不能生成沉淀的两种烃中分别加入铜氨溶液(或者银氨溶液),生成红色沉淀(或者白色沉淀)的是炔烃,无现象的是烯烃.
❺ 13–环己二烯与环己烯用化学方法怎么辨别,区分
加入顺丁烯二酸酐,有白色沉淀的是1,3-环己二烯(Diels-Alder反应),环己烯不反应.
❻ 用化学方法鉴别1,3-戊二烯与1,4-戊二烯。
这个是竞赛题还是大学有机化学题?
加入顺丁烯二酸酐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1,3-戊二烯,因为1,3-戊二烯属于共轭二烯烃,可以与顺丁烯二酸酐发生双烯合成反应(D-A反应),而1,4-戊二烯不属于共轭二烯烃,不能发生该反应。
会发生类似于如图的反应:
❼ 用化学方法鉴别1—戊烯,1—戊炔,1,3—戊二炔,戊烷
戊烯——含有不饱和键(从加成,氧化角度)、戊缺——含有不饱和建、1,3戊二炔(类比共轭——1,3、1,4加成)、戊烷(饱和烃——取代)
首先最容易辨别的是戊烷(饱和烃易取代、难氧化),
可分别取试剂加入酸性高锰酸钾等氧化性试剂看颜色变化。
其余三种均不饱和,可发生加成反应。分别取试剂一定量(V),加入溴水,同样看颜色变化(从量上判断),烯烃的消耗量低。
双烯烃和炔烃可加入溴水,待反应完全
待反应完全后分别取反应试液滴加氢氧化钠和乙醇混合液加热,发生消去反应,收集气体或观察现象(戊缺消去产生的量更大)
具体分析可追问
❽ 有机化学,2,3-戊二烯怎么写,2,3-戊二烯是有两种结构,但是怎么区分,用R与S还是用其他字母或方法标记
这个属于同分异构类型中的手型异构(镜面异构)。也就是结构式上的顺反异构,2,3戊二烯结构式就是图片上的结构式,其异构类型的另一种结构式就是沿烯烃键中间横向对折,将其中一方的碳碳键与碳氢键互换位置,就形成另一种异构体,标记直接在名称后面用“顺”或“反”
❾ 1-丁炔 2-丁炔 1,3-戊二烯化学法区分
解析:
1-丁炔、2-丁炔 室温下为气态
1,3-戊二烯 室温下为液态
银氨溶液 或 亚铜氨溶液 可鉴别三键位于端点的炔烃与一般炔烃:
[Ag(NH3)2]OH + HC≡C-CH2-CH3 → AgC≡C-CH2-CH3↓ + 2NH3 + H2O
(白色沉淀)
[Cu(NH3)2]OH + HC≡C-CH2-CH3 → CuC≡C-CH2-CH3↓ + 2NH3 + H2O
(砖红色沉淀)
CH2=CH-CH=CH-CH3 + Br2 → CH2Br-CH=CH-CHBr-CH3
或
CH2=CH-CH=CH-CH3 + Br2 → CH2Br-CHBr-CH=CH-CH3
(溴水由黄色褪为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