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汉语形态的研究方法

汉语形态的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13 11:06:51

1. 汉语的语言形态变化

我学过现代汉语,对于你的问题我略通一二.可是因为怕说错了惹笑话,所以还是翻了翻课本查询.以下是黄柏荣老师与廖序东老师主编的《现代汉语》中的原文:
(现代汉语)词的形态可分两种:一 指构形形态,例如重叠:“研究”重叠为“研究研究”,“老实”重叠为“老老实实”,是动词、形容词的形式和语法意义不相同的形态变化;二 指构词形态,例如就加词缀,“凿”这个语素,可单独构成动词,加词缀“子”就构成另一个词“凿子”(名词),这就是构词形态.

呵呵,和印欧语系的语言很不一样呢.

2. 汉语形态变化是什么意思

所谓形态变化,主要指名词、形容词、动词的性数、格、时、人称的变化.
通过词的形式变化来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词的形式在形态上的有语法意义的变化.

3. 现代汉语的特点分别从语法、语音、词汇方面与英语相比较并举例

一、语音:

1、 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

汉语每一个音节不仅有元音和辅音,还有声调,而且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像“bā (八) ““bá(拔) 、bǎ (靶) 、bà(爸)”声调不同,意义也不一样。

2、在汉语普通话里,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基本声调。这与印欧语系一些非声调语言相比,确实是汉语一个很大的特点,也正是外国学生一个很大的学习难点。

二、语法:

1、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属于非形态语。

人们在语言研究中,按照形态分类法,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四大类,即:曲折语、孤立语、胶着语和多式综合语。

人们认为汉语是没有内部屈折变化,缺少严格意义的构词形态,属于孤立语(也有不同看法)。英语属于形态语,它是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比如:

2、英语名词有数的变化 (table—tables); 人称代词有格的变化 (主格I—宾格me);形容词有比较级的变化 (good—better—best);

数词有基数词和序数词的变化 (one—first, two—second); 动词有时态的变化 (do,did, done, doing)。汉语的词没有这种形态的变化 。

但这并不是说,汉语语法极其简单。汉语主要是通过词序和虚词来展现语法意义的。

三、语序:

我们知道,人类语言中常使用的语法手段有三种:

1、语序或词序;

2、虚词;

3、 形态。

汉语是缺少形态变化的,所以语序在语言单位组合中是十分重要的,“狗咬人”和“人咬狗”语序不一样,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

汉语语序组合的一般规律是,修饰成分在被修饰的成分前面;支配的用在被支配的前面;状语用在动词前面。这与很多国家语言的语序是不一样的。

另外,从语言类型分类法来看汉语属于分析语类型。汉语的词没有语法范畴的形态变化,词在句中的语法意义,主要是靠词序和虚词来决定的。

现代汉语虚词的数量不是很多,大约有800多个。但它在汉语中,使用的频率却是相当之高。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的统计,虚词 “的”和 “了”,在汉语所有词的使用中,是使用最多的两个。

虚词主要以其语法意义左右着句子结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表达。我们从下面这个例句中,可以看到虚词的语法作用。

“李强老师去买报” 这句话,全是实词,没有虚词,由于它按照一定的词序排列,所以表达了一定的意义。如果我们加上不同的虚词,它的意义就变了。请看:

李强老师去买报。

李强的老师去买报。

李强和老师去买报。

李强让老师去买报。

李强为老师去买报。

李强或老师去买报。

四、汉语的量词极为丰富。

量词的使用是汉语很突出的一个特点, 汉语量词很多,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1975年编写的《现代汉语量词手册》中,收录的量词有500多条。

中国人说话,在数词、指示代词和名词之间一定要加量词,如,一本书、两张报、五辆汽车、这个学生、那盏灯等等而且每个名词都有固定的量词与其搭配。

这对于相当多母语量词没有汉语这么丰富的学生来说,真是感到很是困难,他们记不住哪个量词与哪个名词搭配。

所以在说话时常常出错,其表现之一是不用量词,说出来的汉语句子,数词与名词连着,没有量词。

另外一点是,量词和名词搭配得不对,或以“个”盖全。

5五、汉语是单音节性很强的语言。

有人认为,汉字是一个个方块字,每个字是一个音节,又有一定的意义,所以说汉语是单音节语。这种说法是不够确切的。

在现代汉语里,汉语词汇的发展更加双音节化,以单音节为基础,出现了大量双音节词。

汉语词的音节数和其它语言相比,是少的。汉语普通话只有400多个音节,加上四个声调和儿化韵,也不过1600多个音节左右,这比起有10,000多个音节的英语来说,真是少得多。

当然音节少,必然出现若干个字共为一个音节的现像,也就是说有大量的同音词。比如,在《现代汉语词典》里,“x ī”这个音就有“西、希、夕、昔”等77个字。

另外,汉语词所含的词素是少的,也就是说,汉语词比较短。在汉语词中,大量的词是单音节或双音节,如,“人、天、日、走、说、朋友、道路、出发 ”等。

三音节词和四音节词,数量较少,如,“图书馆、总司令、自由泳、核武器、研究生院、自来水笔、铅保险丝”等。

六、汉语崇尚简略,重在会意,保留着古汉语的一些成分。

由于汉语历史悠久,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着古汉语的一些文言成分和许多习惯用法。比如,“老年之家”不能说成老年的家,“三分之二”不能说成三分的二。

另外,汉语很早就出现了言、文分家,形成了口语和书面语不同的词汇和文体特点。

汉语又崇尚简略,重在会意,能省则省,能略则略,如:“你不去,我去。”(省略“如果”);“昨天他买一电视机。”(省略量词)这些省略都是有条件,有一定语境的,不能滥用。

(3)汉语形态的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并列短语:

由两个以上的词并列组成的短语。有的用连词和、或、并且等连接,有的不用。

1、个人和集体赞成或反对。

2、讨论并且通过了。

3、多快好省。

4、伟大、光荣、正确的。

偏正短语:

由中心词(正)和对中心词起修饰作用的词(偏)两部分组成的短语。“偏”在前,“正”在后,两者之间有的用助词“的”、“地”连接,有的不用。

1、精妙的对联。

2、好孩子。

3、不断地提高。

4、认真学习。

述宾短语:

由动词(述)和被动词支配的词(宾)两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宾”在后。又称动宾短语。

1、看书。

2、洗衣服。

3、联系实际。

4、建设中国。

述补短语:

由动词或形容词(述)和对动词或形容词补充说明的词(补)两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补”在后,两者之间有的用助词“得”连接,有的不用。

1、写得简明扼要。

2、好得很。

3、看完。

4、看不完。

5、交代清楚。

主谓短语:

由被陈述的词(主)和陈述的词(谓)两部分组成的短语。“主”在前“谓”在后。

1、(他写)的对联。

2、(意义深远)的大会

3、(我们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介宾短语:

由介词和宾语组成的短语。“介”在前,“宾”在后。

他(在教室里)看书我(从去年)就开始练习书法了



4. 解释汉语的形态格局

这位同学是在准备明天的【普通语法学】考试吧......
目前查到的资料如下,仅供参考:
汉语的形态格局
4.3 形态格局及其分类。形态格局的含义。综合形态格局:异根形态;内部屈折形态;附加形态;重音形态;声调形态;重叠形态。综合——分析形态格局:冠词形态;前置词和后置词形态;助动词形态。分析形态格局:词序形态;虚词形态;语调形态;变换形态。
采取综合形态格局的语言称为综合语,如俄语。采取分析形态格局的语言称为分析语,如汉语。而许多语言则是采取综合——分析形态格局,称为综合——分析语,如英语。
4.4 汉语的形态格局。实词虚化、词序、虚词、语调、变换等为主,其他为辅。汉语形态格局的研究必将丰富普通语法学的内容。

5. 汉语是属于没有形态变化的

我学过现代汉语,对于你的问题我略通一二.可是因为怕说错了惹笑话,所以还是翻了翻课本查询.以下是黄柏荣老师与廖序东老师主编的《现代汉语》中的原文:
(现代汉语)词的形态可分两种:一 指构形形态,例如重叠:“研究”重叠为“研究研究”,“老实”重叠为“老老实实”,是动词、形容词的形式和语法意义不相同的形态变化;二 指构词形态,例如就加词缀,“凿”这个语素,可单独构成动词,加词缀“子”就构成另一个词“凿子”(名词),这就是构词形态.
呵呵,和印欧语系的语言很不一样呢.

6. 中国话的汉语的形态

和人类其他种类的语言一样,汉语有古代和现代两个形态,有口头与书面两个体系。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都是汉语,时代上没有截然的时间界限。
汉语在口头上分方言与官腔,语音体系庞杂。随方言流行的地域不同而各具情采,声韵优美。汉语的官腔,一般随中央政府驻地的变迁而更换。现代汉语的官腔叫“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准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7. 汉语形态变化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的说法不科学。因为“缺乏”“缺少”是应该有而没有,我们可以说“这个孩子缺锌”,但从不说“这个孩子缺乏尾巴”。这个观点曾经受到一些人的批评。
准确地说,应该是:“汉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汉语有形态变化,但不丰富。比如汉语中某些动词和形容词能够重叠,这就是形态变化。但这种形态变化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动词和形容词都能重叠。

8. 汉语言的研究方法

汉语的音节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声调3部分。打头的音是声母,其余的部分是韵母,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把声调也看成音节的组成部分,是因为汉语的声调是辨义的。例如“汤、糖、躺、烫”4个字的声母都是t,韵母都是ang,只是因为声调不同,意义就不一样,在语言里分别代表4个不同的语素,在书面上就写成4个不同的字。 声母都是辅音。最复杂的韵母由介音、主要元音和韵尾 3部分组成。韵尾有的是辅音,有的是元音。北京音的辅音声母有23个。介音有i、u、ü3个。辅音韵尾有[n]和[ŋ],元音韵尾有i和u。在组成音节的声母、介音、主要元音和韵尾 4部分里,只有主要元音不能没有,其余 3部分都不是必须出现的。这种情形可以从表 1音节的成分举的例字里看出来。北京话的声母见表 2北京话声母,北京话的韵母见表 3北京话韵母。 1918年由当时的教育部颁布的国语注音字母是利用汉字字形制定的一套拼音字母。这套字母把主要元音与韵尾合在一起用一个符号表示(例如:ㄠ=[au],ㄢ=[an]),体现了传统的声母韵母两分的精神。注音字母广泛流传,影响很大。台湾省一直沿用至今。 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表2北京话声母、表3北京话韵母)。自1978年开始,中国人名地名一律改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取代了威妥玛式等各种旧拼法。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拼音的要领是:“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音时要牢记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 声母n、l及零声母与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都有拼合关系。 声母f、g、k、h、zh、ch、r、z、c、s只同开口呼、合口呼相拼。 声母j、x、q只同齐齿呼、撮口呼相拼。 开口呼、合口呼韵母同除去j、q、x外的其他声母都有拼合关系。 撮口呼韵母只同j、q、x、n、l及零声母有拼合关系。 拼音时还要注意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要读声母本音,不要念呼读音(教学中,在声母后面配上不同的元音,而发出的音叫呼读音);要把韵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再临时拼合;要看清调号,读准调值。 常用的拼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声韵两拼法——把韵母当作一个整体,拿来跟声母相拼。如:h-ào→(浩)。 声母两拼法——先找准声母发音部位,摆好发音的架势,然后一口气念出韵母,拼成音节。如:拼读bā(巴),先闭上双唇,憋住一口气,摆好发b音的姿势,然后一口念出a,成为音节。 三拼连读法——是把带介音的音节分析成声、介、韵三个部件,拼音时连读成一个音节。如:q-i-áng→qiáng(强) 声介合母和韵母连接法--是把声母和介音(介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拼音部件,再同随后的韵母相拼。如:gu-āng→guāng(光)。

9. 理论联系实际举例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一)形态变化不发达、不普遍。 汉语中,形态变化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是很少。有的词类虽然具有某种形态上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是所有的同类词都具有,也不是所有的场合都通用。例如:

1
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一般是ABAB,如:商量商量、照顾照顾;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方式一般是ABAB,如:干干净净、舒舒服服。但是少数双音节形容词也有ABAB的重叠方式,如:雪白雪白、通红通红。此外,不是所有的双音节动词和形容词都具有ABAB和AABB的重叠方式。如:动词“担心”“喜爱”,不能说成“担心担心”“喜爱喜爱”;形容词“美丽”“聪明”,也不能说成“美美丽丽”“聪聪明明”。

2
“们”可以表示复数,但是它太缺乏普遍性。“他们是工人。”其中“他们”虽然是复数,却不能说成“他们是工人们。”

3
汉语的动词不随人称、性、数、时的变化而变化。如:“是”──“我是学生。”“你是学生”“我们是学生”“他们是学生。”无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还是单数或复数,对动词“是”没有任何影响。

4
汉语的动词、代词等也不随句中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如:“研究”──“研究语言”“研究正在进行”“注重研究”“研究的方向”。无论“研究”在句中做主语、谓语、宾语,还是修饰限制词语,都没有词形上的变化。

再如:“我”──“我吃饭”“他来看我”“我朋友” ,无论是主格、宾格,还是所有格的意义,都没有词形上的变化。

(二)汉语十分重视词序和虚词

由于汉语形态变化不发达、不普遍,形成词序和虚词在汉语中特有的地位。

首先,词序不同,表达的意义就不同。如:“我喜欢他”“他喜欢我”;“不很好”“很不好”。

其次,用不用虚词和用不同的虚词,意思也完全不同。如:“看书”“看的书”;“我把他摔倒了”“我被他摔倒了”。

此外,汉语语法还有一些其他特点。如:繁多的量词——不同的事物配有不同的量词;庞杂的补语──动词除了与表示时态意义的“了”“着”“过”配合外,常常还要跟适当的补语结合起来使用。另外单双音节对组词造句也有相当的影响。如:“进行学习”可以说,“进行学”却不行;“美丽富饶的宝岛”“又美又富的宝岛”可以说,“美、富的宝岛”一般却不能说。

10.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1、文献法

文献法是一种既古老,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无论哪一种社会活动想要留下永久的痕迹都离不开各种文献。人类活动与认识的无限性和个体生命与认识的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我们在研究逝去的事实时必须借助于文献。

2、比较研究法

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比较研究贯穿于教育研究的全过程。无论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或是在理论研究中,比较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基该方法。

3、归纳综合法

归纳综合法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实例法,借助于给出的一组输入/输出实例逐步导出适于一类问题的程序;另一种是“轨迹”法,通过所给实例的执行轨迹,逐步导出程序。

4、实证研究法

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5、定量分析法

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阅读全文

与汉语形态的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疆无人机鉴别方法 浏览:631
化学反应中常用方法 浏览:578
失眠做梦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180
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通则 浏览:795
干洗衣服的方法和工具技巧 浏览:472
食用菌糖制品制作方法 浏览:330
如何克服怒气的方法 浏览:945
pro胸肌训练方法大全集 浏览:350
笔记本电脑开机键失灵的解决方法 浏览:659
如何做爆米花儿童简单方法 浏览:329
婴儿两个月不喝奶瓶的解决方法 浏览:155
我的世界模组视频制作方法 浏览:767
热冷交换方法有哪些 浏览:898
牛油果柑的种植方法 浏览:949
肝多发性治疗方法 浏览:530
网课培训的课时计算方法 浏览:171
演化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963
如何缓解胃癌的有效方法 浏览:624
孕妇手麻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155
oppo手机第一次最好的充电方法 浏览: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