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5G物联网设备,防止黑客入侵是首要问题
5GIoT设备预计2023年将达到4900万台,研究人员启动了一些程序来防止IoT成为渗透的黑洞。开放标准被认为可以推动物联网设备的互操作性,从而使网络安全软件可以在整个网络中查询设备。许多供应商甚至希望在物联网节点中安装应用程序或代理。毕竟所有移动设备都允许这样做。但是,产品所基于的这些方法,API或标准都没有得到广泛采用。由于对物联网的控制和可视性很少,即将到来的5G设备浪潮将使安全专业人员感到紧张。
为了应对5G可能加剧已经很复杂的IoT安全问题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启动了旨在加快研发工作的计划。
5G将很快重新定义网络安全性,国内知名黑客安全专家,东方联盟创始人郭盛华指出,5GIoT设备的数量将从今天的350万台增加到2023年的4900万台。5GIoT设备的新世界将为漏洞管理,威胁搜寻和事件响应带来巨大挑战。
指望物联网固件开发人员挽救我们是不切实际的。由于制造和运输硬件的单位成本,设备固件的资金大大少于传统软件。固件开发也是复杂且高度专业化的,因此常常将安全性放在首位。
不管它们多么安全,物联网设备最终都将在CISO的管理之下。尽管安全运营中心(SOC)过去一直具有监视数据流出的选项,但IoT并非总是如此。
新的蜂窝式车辆到所有(C-V2X)网络将拥有1公里的范围。C-V2X将实现车辆,基础设施和周围设备之间的连接。虽然对消费者来说很棒,但它为流氓IoT节点和受损汽车提供了大量可供访问的网络。研究人员预测,到5G联网汽车的份额将从2020年的15%增长到2028年的94%,届时5G将被大量用于C-V2X。
保护本地数据网络将不是唯一的问题。东方联盟安全研究人员指出:“由城市运营商部署的摄像机,或用于确保建筑物安全,提供入侵者检测,提供最大可寻址市场的摄像机”。尽管许多将成为消费类设备,但预计IoT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信息安全分析师的问题。(欢迎转载分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贰’ 5g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关键技术1:高频段传输。
移动通信传统工作频段主要集中在 3GHz 以下,这使得频谱资源十分拥挤,而在高频段(如毫米波、厘米波频段)可用频谱资源丰富,能够有效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现状,可以实现极高速短距离通信,支持 5G 容量和传输速率等方面的需求。
关键技术2:新型多天线传输。
多天线技术经历了从无源到有源,从二维(2D)到三维(3D),从高阶 MIMO 到大规模阵列的发展,将有望实现频谱效率提升数十倍甚至更高,是目前 5G 技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关键技术3:同时同频全双工。
最近几年,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吸引了业界的注意力。利用该技术,在相同的频谱上,通信的收发双方同时发射和接收信号,与传统的 TDD 和 FDD 双工方式相比,从理论上可使空口频谱效率提高1倍。
关键技术4:D2D。
传统的蜂窝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是以基站为中心实现小区覆盖,而基站及中继站无法移动,其网络结构在灵活度上有一定的限制。
关键技术5:密集网络。
在未来的 5G 通信中,无线通信网络正朝着网络多元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方向演进。随着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数据流量将出现井喷式的增长。
关键技术6:新型网络架构。
目前,LTE 接入网采用网络扁平化架构,减小了系统时延,降低了建网成本和维护成本。未来5G 可能采用 C-RAN 接入网架构。
‘叁’ 还有知道的,5G标准是怎么来的,由谁制定的有了解的么
5G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负责制定的。3GPP是一个标准化机构。目前其成员包括中国、欧洲、日本、韩国和北美的相关行业机构。
‘肆’ 中国电信在5G网络安全有哪些做法
您好,中国电信将从网络安全、云安全、数据安全能力以及严格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等各个环节入手,致力于打造安全可靠的5G网络和产品。
‘伍’ 5G刚出来,中国电信在5G网络安全有哪些做法
中国电信将从网络安全、云安全、数据安全能力以及严格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等各个环节入手,致力于打造安全可靠的5G网络和产品。
‘陆’ 5G技术最新研发进展是什么
没有创新,一个行业就会停滞不前,一个企业家就会故步自封,而从4G发展到5G,其实也正是一个创新的故事。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在刚刚开幕的上海2017世界移动大会上,全球最大的通信行业组织之一GSMA会长葛瑞德(Mats Granryd),用英文写下了这句话,这是他对5G发展的未来愿景。
5G网络同样能让普通用户受益匪浅。除了多样化、不卡顿的各类多媒体娱乐外,智能家庭设备也会接入5G网络,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除上述应用外,众多物联网应用也将成为5G大显身手的领域。尽管目前物联网尚未大规模应用,但业界普遍认为,物联网中接入的设备预计会超过千亿个,对设备数量、数据规模、传输速率等提出很高的要求。由于当前的3G、4G技术不能提供有效支撑,所以物联网的真正发展离不开5G技术的成熟,同时也将成为推动5G技术发展的动力之一。
‘柒’ 5G作为万物互联的新型关键基础设施,其应用是不是在对网络安全提出更高挑战
不管是什么时候都是一个很好的挑战。
李爱东当天透露,将坚持市场拉动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加快制定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纲要,同时完善产业财税、金融、科技等领域配套政策,减轻网络安全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地方层面,北京市日前表示,将进一步聚焦5G应用安全、融合安全领域等问题,设计5G新应用模式下的安全监管策略,建设5G安全监测和管理相关技术平台,构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全生命周期立体防御体系。河北省日前提出将加强5G通信网络、重要信息系统及数据资源保护,构建综合防御体系。支持企业发展攻击防护、漏洞挖掘、入侵发现、态势感知、可信芯片等5G安全产品。
‘捌’ 5G智慧生活安全如何保障
试想一下,站在家门前,却因连不上智能门锁而被拒之门外;又冷又饿到家,却发现智能电饭锅没有接到指令,还是一锅生米;由于控制失灵,空调忽冷忽热,电灯忽开忽关,烤箱不能自动断电……
朱巍认为,有关部门应加紧出台法律,明确界定能获取的用户信息和不能获取的用户信息。还应关注智能硬件的安全问题,避免让这些生活工作的帮手成为网络安全的“地雷”。“在信息安全防护上,5G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可以说,由于设备总量增多,人们对物联网的依赖性增加,物联网终端的重要性越来越高,5G面临的安全性问题会更加突出。这对科研工作者和研发工程师们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陈江说。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