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砖头还能变成土吗
自然风化或者是敲碎了就又成了土
Ⅱ 能不能将砖头还原成土用什么方法
砖头是泥土经过烧结而成的,性质已经改变了,是无法还原了。倒是可以用粉碎机把砖头粉碎。
Ⅲ 砖头怎么做的
砖头制作流程如下:
方法/步骤
取土。烧砖用的土壤俗称粘土,小编小时成为“胶泥”,有很好的塑性,据说此土形成于大约八万至十二万年前,当时,地球气候温暖湿润,丰富的生物作用使这时期形成的土壤柔和而有粘性。
砌墙用的一种长方体石料,用黏土烧制而成,多为红色,俗称“红砖”,也有青色“青砖”。中国标准粘土砖的尺寸为240×115×53mm,这一尺寸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砖的长宽高之比为4:2:1(包括10mm的灰缝宽度)。砖墙的厚度多以砖的倍数称呼,由于砖的长度为240mm,因此厚度为一砖的墙又称“二四”墙,厚度为一砖半的墙又称“三七”墙,厚度为半砖的墙又称“一二”墙。网上多用砖头来比喻一些过激的调侃。
Ⅳ 砖头的制作方法
烧制时,分无氧和有氧。
有氧状态下,因为泥土中含有铁元素 在高温下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成为三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是红色深红色的 所以砖头看起来就是那样颜色了。。
无氧烧制时,按传统的做法 是封闭砖窑,高温烧制 待快成功时 往里浇水,水在高温下与铁反应
这种做出来的砖头 我们叫青砖! 中国古代大多数的宫殿 寺庙 佛塔……都是用的这样的砖头 因为他比红砖耐用
Ⅳ 如何把砖快速化成泥
您说的这种砖应该就是烧节砖,也就是我们以前用的那种传统红砖。生产这种红砖的原料就是黏土,也可以是页岩。
化掉之后估计不太适合用来种植物,因为土里面的成分已经发生了变化(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Ⅵ 在自然条件下,砖能不能变回泥土,有怎样的原理呢
答案是肯定的!砖经过长时间的分化和侵蚀作用后,会重新转化为泥土成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需时间不一样,有的只需要十几年,有的高达数万年。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得弄清楚泥土和砖的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原理,还有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
泥土成分
泥土的种类有很多,成分非常复杂,比如烧砖用的粘土,主要成分有SiO2、Al2O3和Fe2O3,以及相应化合物的结晶水合物,还有动植物尸体分解后的有机物,还有各种碱金属化学物等等。
Ⅶ 泥土烧成砖头。过程是化学变化吗是由什么物质生成什么物质砖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变回泥土吗
粘土砖烧制砖,通过砖窑堆砌,开始烧制(烧窑);而烧窑有两种方法,即氧化和还原两种。
还原即封闭式烧法,即一窑砖在烧制时,氧化过程是中途会有个开窑充氧的过程。举个例子,氧化铁在烧制还原反应时补充少量氧气,还原成一氧化铁,一氧化铁为青色。若在烧制过程中往窑内不断补充氧气,即在氧化铁还没充分还原成一氧化铁前就氧化成四氧化三铁,颜色就是红色;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砖窑会烧出红青两种不同颜色的砖了。
通过上面解释,你应当知道粘土烧成砖头这是化学变化了。
Ⅷ 一块砖埋在土里要多久能还原土
不确定,但至少100年以上
实际上这是土沁的形成,他一般需要的时间很长,土沁的形成有物理性附着和化学性渗透。物理性就是指土壤介质与釉面之间没有形成新的分子键合或者晶构;化学性就是指与釉面原有晶构发生新键合作用的分子、离子和原子,经过一个相当长时间的空间适应和电子适应过程,与釉面晶格生成了新的晶构。从这点来看物理性的土沁时间短需要几十年,化学性的土沁时间长就需要几百年的时间了。谢谢
Ⅸ 砖碎后能做植物的生长“土壤“吗能再次成型制砖吗
在一般条件下是不可以的。
由于有机质丧失及成分结构变化,不适合作营养土,但无毒。破成小块的红砖可养热带兰呢。当然要补充营养成分。瓷砖好象不行,他的原始成分高岭土就不能养育植物的。烧后更不行。重制砖一般更不可能。
制砖的步骤主要有:
1.取土。烧砖用的土壤取自地表下二尺深的古土壤,这层土壤的颜色略深于地表土,它形成于大约八万至十二万年前。当时,地球气候温暖湿润,丰富的生物作用使这时期形成的土壤柔和而有粘性,是烧制砖瓦的上佳材料。
2.挖掘出来的粘土,在经过长达半年左右的露天堆积过程中,让阳光照射、雪雨冻蚀,使其内部分解松化,再经过手工粉碎、过筛,只留下细密的纯土。
3.将纯土加水滋润,然后反复和炼,或使牛力踩踏,使其变成稠泥,人力翻泥和炼大致要5到6遍,这一工序对最后砖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将泥土翻填进木制的制坯模中,压实后,用铁线弓刮去多余的泥,而成坯形。制坯之前,要在木模下的地下洒一层细沙,以防泥与地面粘连。
5.脱模后的砖坯要放置背阳处阴干,以防曝晒使砖坏出现裂纹和变形。
6.待砖坯完全干燥后(大约一至二个月),便入窑烧制,这个过程是整个制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一般的砖质使用煤炭作燃料,而密实度更高的滤浆砖则用麦草、松枝等慢慢缓烧。
7.经十数天的烧制,坯体基本已被烧结,如这时慢慢熄火,外界空气进入窑内,坯体冷却后则显现红色,这就是我们常见的红砖,青砖则要在窑内转锈,方法是在高温烧结砖坯时,用泥土封住窑顶透气孔,减少空气进入,使窑内温度转入还原气氛,这样,坯体的红色高阶铁氧化物被还原为青灰色的低价铁氧化物,为了防止坯体内的低价铁重新被氧化,在用土密封的窑顶上铁饮水,使水遇高温变成蒸气,吸收窑内热量,窑内坯体在这一冷却的过程中继续保持着还原气氛,直到完全冷却后出窑。由黄土变成的青砖的过程就完成了。
Ⅹ 在自然条件下,砖还能变回泥土吗
关于砖能否变回泥土,这个还是得看条件的。
如果是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那么过上几百年,变化也不大。若在完全密封真空的情况下,保存的时间就肯定可以过万年了。
那如果是在普通的自然条件下呢?又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呢?
先从砖的成分构成来看一下。
各种各样的砖
砖,就是建筑用的小型建材,分烧结砖(主要指粘土砖)和非烧结砖(灰砂砖、粉煤灰砖等),俗称砖头。
粘土砖以粘土(包括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成。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陆续创制了方形和长形砖,秦汉时期制砖的技术和生产规模、质量和花式品种都有显着发展,世称“秦砖汉瓦”。
普通砖(实心粘土砖)的标准规格为240毫米×115毫米×53毫米(长×宽×厚)
多孔粘土砖根据各地区的 情况有 所不同,如KP1型多孔粘土砖,其外形尺寸为240毫米×115毫米×90毫米,外墙厚度一般为240毫米或370毫米。按抗压强度(牛顿/平方毫米,N/mm)的大小分为MU30、MU25、MU20、MU15、MU10、MU7.5 这6个强度等级 。
粘土砖就地取材 ,价格便宜、经久耐用,还有防火、隔热、隔声、吸潮等优点,在土木建筑工程中使用广泛。废碎砖块还可作混凝土的集料。为改进普通粘土砖块小、自重大、耗土多的缺点,正向轻质、高强度、空心、大块的方向发展。
灰砂砖以适当比例的石灰和石英砂、砂或细砂岩,经磨细、加水拌和、半干法压制成型并经蒸压养护而成。
粉煤灰砖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掺入煤矸石粉或粘土等胶结材料,经配料、成型、干燥和焙烧而成,可充分利用工业废渣,节约燃料。
砖变土,可能么?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砖和土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了。烧制成砖后,各种材料的特性也不同了。
在自然的条件下,就是在风吹日晒后,砖也是会被侵蚀的。这个可以从以前用青砖做的房子可以看得出来。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后,青砖的表面就会掉灰,表面也没有那么平整了。
其实也可以从一些历史留下来的痕迹来看,比如南雄。
南雄市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自古就是史上“内接京师、外通岛夷”“商贾如云,货物如雨”的交通要塞和繁华都市,千百年来它承载了人们对历史的全部幻想,在古风遗存比比皆是的古郡里,散落或集群在各个镇村的千年古村落越显丰富和寻味。溪塘村位于南雄东北部的黄坑镇境内,又称莲塘村,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谭大初撰的《溪塘水东陈氏地舆记》载:“雄城东七十里,古志名莲溪。随着溪塘的乡村建设而今仍有浓郁的历史古韵。
保存完好的马头墙显得古旧。
所以说,这些砖在自然条件会在几千间化为尘土,而要完全转变为泥土,还得经历上好几万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