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锦鲤白点病怎么治
小瓜虫,虫体椭圆,柔软可塑,形态多变。本病是由多子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和鳃部引起的,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较常见的寄生虫性鱼病。
治疗方法:(1)根据小瓜虫不耐高温的特点,提高水温至28度,(小瓜虫在水温25度以上不易繁殖,28度开始死亡),予以防治。数天后小瓜虫胞囊就会逐渐破裂脱落,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恒定,病鱼基本功就会痊愈。如再辅以药物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
(2)在溶水量50千克的水族箱中放入黄豆粒大小的呋喃西林粉,稀释后泼洒于水中,药浴病鱼。
⑵ 怎么治疗白点病啊
那是感染了小瓜虫,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热带鱼患此病时,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
白点病的症状: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希望借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
白点病的发生环境: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上下波动小瓜虫繁殖,15—23℃的水温最适于小瓜虫繁殖。
1加温
比较安全的方法
你没说你的是什么鱼
我想应该是金鱼
找个单独的容器
不能太小
起码一个大脸盆
不用治疗小瓜虫的药
最好有个小过滤,需要一个加热棒。
发现小瓜虫开始,第一天隔离,升温至22℃。停食!
第二天,升温至26-28℃,放入盐和黄粉(避免小瓜虫病的继发的局部感染)。
第三天,升温至30℃,清洗过滤的滤棉。
一般在第四天就能发现鱼身上的白点明显减少,但可能会充血。别着急,很正常,属于小瓜虫病的继发症状,所以我们要用盐和黄粉来作为抗菌消炎药物。注意每两天我们要清洗滤棉一次,补加黄粉一次!
一周后,鱼身上的白点基本消失。不过为了能彻底消除,我们还要观察几天。状态恢复的话少量进食。
我是观察3-5天,3-5天后鱼的状态也会恢复,进食正常,此时方可转入大缸!
2使用药物
比如鱼店有白点净
孔雀石绿
硝酸亚汞
都是治疗小瓜虫的特效药
不过毒性强
不注意用量
容易对造成伤害
孔雀石绿和硝酸亚汞
毒性更大
对人体有害
不要碰到皮肤
也不要让小孩玩
其实很多白点净含的成分也多是
孔雀石绿
弄一个大脸盆
起码要有5公斤水的容量
按照包装上的说明比例
加入你买的药物
比如孔雀石绿
有溶液的浓度较低
还有卖小瓶精粉的
加到水变绿就行
颜色不要太深
过量就中毒了
连续3天
每天一次
每次药浴20-30分钟
要加气头爆氧,药浴后继续放到隔离容器中,加黄粉和盐
盐度不超过1%
黄粉加到变色即可
防止病情扩大。
期间严格停食禁喂
注意加药的用量
严格按说明加入
不会对鱼有伤害
白点消失后继续隔离静养3-5日
待状态恢复
逐步少量喂食后
能正常进食
再转入大缸
⑶ 观赏鱼得白点病怎么防治
咱们要对付这种观赏鱼的白点病,其实防大于治。因为这种白点病就好像我们人类的感冒一样,大部分的情况都是由于温度变化过大所导致的。因此在这个冬春交替的季节,气温变化很大,水温变化自然也就比较大。所以这个时候大家一定不要提前就把鱼缸里面的加热棒给撤掉,还是要放着加热棒维持一段时间,直到后面咱们这边整体的气温比较稳定了,再把加热棒给撤掉,这样会更好。
这里是养鱼说,如果你也喜欢饲养观赏鱼,不妨动动手指点个关注,所有养鱼所要知道的都在这儿!
⑷ 海鱼白点病怎么治疗
海鱼白点病治疗方法:
1,将水温捉高到;30℃,寄生虫会因水温低落而导致其胞囊破裂,自动分开鱼体,这种办法对初次沾染白点病的病鱼治疗结果较好,但对二次沾染的病鱼结果不明显,必须同时用药物浸洗才行。
2,将新砖放入尿液中浸泡24小时,晾干后放入水族箱中,10余小时后鱼体上的小白点紧缩,再过10余小时,可见体表的小白点纷纷脱落,结果较好。
3,将病鱼浸在淡水中,它由9份淡水和1份海水兑掺组成,浸洗时间0.5秒~2分钟,应过细观察鱼体的适应程度,见鱼呼吸垂危时应当即移人海水中。
4,将10千克海水放入玻璃缸中,加入0.05克硫酸铜,充氧,浸洗病鱼5~8分钟,24小时后可见体表白点脱落。这种办法对初次得病鱼体结果较好,但对二次沾染的鱼体结果不明显。
⑸ 鱼身上有白点怎么治疗
罗汉鱼
发现罗汉鱼身上长白点,这多半是因为感染了小瓜虫病。这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患病的罗汉鱼身体上会长满这种白色的小点,而且到后期白色的点就会变成一层薄薄的白色网状物。如果不尽早的治疗,罗汉鱼为因此而丧命。
小瓜虫病俗称白点病,主要发生在水温比较低的季节。初期白点会主要寄生在罗汉鱼的鳍部眼部及鳃等各布满约0.5-1.0MM之小白点,然后在渐渐的扩展到全身。患病的罗汉鱼身体会发痒,为缓解不适它会在石头上磨擦鱼体。严重的白点病会大量的寄生在鱼儿的腮部,增加黏液分泌,最后导致罗汉鱼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要治疗白点病的最简单方式就是,在罗汉鱼患病初期可以将水温提高到27-30摄氏度,破坏小瓜虫的生存环境,让那些寄生在鱼体表面的小瓜虫自动的脱落。同时,可以使用0.3%的盐水浸泡鱼体3-5分钟,每天一次,在3-5天后罗汉鱼即可痊愈。
同时,饲养还可以使用以甲烯蓝2-5PPM,连续浸泡患病的罗汉鱼3-20天;或者使用孔雀绿0.05-0.2PPM,每个2-3天药浴1次,连续进行5次左右的药浴,就会发现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了。
值得注意的是,当饲养者发现罗汉鱼身体上存在白点的时候,一定要尽早的进行治疗,药浴罗汉鱼进行杀菌消毒,然后给它提供一个新的、安全的生活环境,让它可以尽快的恢复健康。千万不能随意的拖延治疗时间,而导致罗汉鱼最后大量的死亡哦。
⑹ 面部有白点病怎么治疗
本病目前暂时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对于有治疗需求,并且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可以通过自体表皮移植手术改善症状,但不能根治。
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
手术治疗
自体表皮移植术:目的是使白斑处皮肤颜色接近正常皮肤。就是将自身正常的皮肤移植到病变处。本手术适用于有美容需求,且经专业评估后符合手术条件者。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斑状白化病仅影响皮肤外观,对身体健康和寿命也没有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伴有先天性发育异常,如聋哑、精神发育异常、兔唇、耳朵和牙齿畸形等,如不及时寻求正规治疗,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导致身体异常持续终生,影响正常的工作或生活。
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经过正规手术治疗后,多数患者皮肤白斑可以改善,原白斑的地方颜色出现色素沉着,接近正常肤色。不影响生活质量,对寿命无影响。
⑺ 家里金鱼得了白点病,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白点病治疗:
白点病是由小瓜虫引起的,小瓜虫在30度以上的水温中无法存活,所以只需要将水温升至30度以上即可.
白毛病(体外虫病):
建议你用"黄粉"药进行药浴.
按药上的说明及用药量,直接倒入缸中.三天后换三分之一的水,再补点药,之后每隔三天换三分之一的水,每次补药,直至鱼好为止.
这里要注意:
1,最好提高2度的水温,好了后别忘了再调回来.不提高水温也可以.
2,换水时不要用刚接出来的自来水,自来水接出来后,最好放上两三天,再给小鱼换.因为自来水中含有大量对鱼有害的物质.再一个就是注意换水的水温控制,新水和原缸内的水,水温不要差正负1度最宜.
3,药浴期间停止投喂.
如果没有黄粉,钾基蓝/孔雀石绿(任选其一)也可以.
预防主要是日常水质的管理,水质可以通过换水解决.
换水方法:三天左右换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水,注意不要用刚接出来的自来水,自来水接出来后,最好放上两三天,再给小鱼换.因为自来水中含有大量对鱼有害的物质.再一个就是注意换水的水温控制,新水和原缸内的水,水温不要差正负1度最宜.
每次换完水,加点大粒盐(别加太多),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⑻ 金鱼白点病怎么治疗最快
观赏鱼
观赏鱼的白点病是比较常见的鱼病,所谓白点病其实就是寄生虫,想要消灭观赏鱼身上的白点病应该了解如何用药是非常重要的,盲目的用药不仅治疗不好观赏鱼的白点病,有可能还会造成更严重的鱼病。
一、冷静
看清楚那是否真的白点,再冷静地判断相应的对策。有很多养鱼新手一见到鱼的背鳍或尾鳍有一点白色的物体,或甚至发现鱼有蹭缸的情况出现,就断定那是白点病,以为世界末日来临,又捞鱼又加温 又下药,结果得不偿失。其实鱼鳍上有白点物体,很多时都只是因为“ 打架”或“ 撞击石头及缸壁”所致,而擦身等情况会在鱼鳞因先前受损,或在痊愈时发生,胡乱地加温下药,后果也不用多说。所以先要冷静地作出观察一段时间,在肯定那是白点病后,方才因应环境而作出适当的治疗部署。要知道白点病本身并不可怕,充其量只可以用“ 烦”来形容,真正可怕的是那些只顾心惊而又不懂得去处理的人;现实里导致死鱼的罪魁祸首,往往并不是白点虫,而是人。
二、隔离
轻微病患的鱼留在大缸中治疗,严重病患的鱼捞起放落医疗缸分开治疗。理论上,白点病是适宜整缸处理的。因为就算缸中只有一两条鱼出现白点,有可能小瓜虫在缸中已经经过了一次或以上的生命周期,捞走有白点的鱼不代表水中、草上没有小瓜虫的孢子或缸底上没有它的成虫正在分裂当中,所以最有效和最彻底的方法还是整缸处理。其实,除非在别无他选的情况下,个人一直不主张每次将所有病鱼捞走放在医疗缸治疗。因为病鱼本身巳十分虚弱,就算在医疗缸中水质相似、水温也相同,但始终都会有所差别,而且在一个新的环境之下,或多或少都会使病鱼受惊,令其更加虚弱,进一步减低其抵抗力,治疗上往往会因而更为困难,转缸过程若处理得不好的话甚至会令病鱼比小瓜虫还要先行一步。不过若当中遇有严重病患的鱼,在这种迫不得意的情况下,捞起它们分开治疗还是有需要的,因为这样可避免大缸中轻微病患的鱼受到再进一步的感染,直接令大缸中的病情可以更容易地受到控制。 如果本身已有医疗缸一直在运作着的朋友们,隔离的程序会比较简单,做足对温对水就可以了。
三、加温
慢慢地或分段地将水温调高至28℃或以上,但不要超过30℃。调高水温的目的,就是要加快小瓜虫在鱼体身上的生长速度,催化它们成熟然后脱离鱼体;另一方面,此举也有助缩短水中那些小瓜虫孢子的寿命。不过,有很多养鱼新手一直有个误解,听别人讲话加温,就以为水温越高就等同越好,有些甚至会将水温调高到32℃或以上,殊不知道此举只会令病患中的鱼更容易死亡!其实当水温24℃至26℃时,整个小瓜虫的生命周期只会得约48小时,即2天。过份地加温,只会令病鱼的新陈代谢过快,直接使其更加虚弱,病情严重的鱼会往往因负荷不了以致死亡。再者,过份地高温也会对缸中的水草构成一定的压力,轻则叶黄草溶,重则枯萎,而且还未计对缸中其他生物如虾、螺等的影响。所以切勿盲目地加温,以为此举“ 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另外在加温的同时,大家还要注意水中的溶氧量。要知道当水温越高,水溶氧量就会越低,但生物耗氧量却会增加,而且当鱼因病虚弱时,对氧气的要求会比平常多。因此大缸中最好在关灯后打氧,而医疗缸中则要24小时打氧。
四、落盐
大缸中用不高于0.3%浓度的盐水进行为期约3至5日的药浴,医疗缸中用不高于0.5%浓度的盐水进行约1至2星期的药浴,两者所需的实则时间均要视进展而定。再严重的话,病鱼可以先以1.5%的浓度去进行药浴,时间以半小时为极限,视乎病鱼的大小和体质而定,完成后再放入医疗缸治疗。何为0.3%的浓度?计算的方法很简单,浓度0.1%就是以100g的盐加入100L水当中。举个例子,个缸150L水,要达到0.3%浓度的话 就要放450g的盐,如此类推。至于下什么盐,细盐和粗盐,分别不大,只要不是含碘盐。另外由于现在不是煲汤,放盐时千万不要将盐直接放入缸中,要先要用温水将其完全溶解,才慢慢地、均匀地倒入缸中。假若一个不留神,放多了盐量,令鱼出现沉底无神或大口大口呼吸等症状时,也不需要惊慌,换水就已经可以解决问题。用盐的好处,除了效果显着之外,最大的优点是它十分可靠,并不会对已建立的硝化系统产生任何不良的影响,而且浓度若不超过0.5%的话,对水草本身也影响有限。
五、换水
大缸中隔日换水四分之一,医疗缸则隔日换三分之一,直至疗程完成,而每次换水均要保持盐份的浓度。 其实水并不需要太密地换。换水的目的是要:一)减低水中所含小瓜虫活孢子的数量,二)将死去的小瓜虫成虫或孢子带走而令水质在治疗的过程中得到改善。要明白就算如日常管理中的换水,都会对缸中的生物构成一定程度的压力,更何况是正在生病中的鱼。换水太密或太多只会令病鱼更虚弱,更难快速痊愈。另外换入的水要保持适当的盐浓度,例如大缸中换走50L水,新换入的50L水就要在先前加入150g的盐以维持0.3%的浓度,当然不要忘记加定水剂(除氯和除重金属),而且可能的话,要尽量避免温差的出现,在冬天时最好先为新水加温,等新水达到和大缸一样的温度时,才好加入缸。当完成整个疗程后,即是白点病被完全治愈后,也无需要将大缸内的水一下子全部换走,只需先换三分之一,然后再照平常一样,每星期换三分之一水便可。
六、等
耐性是最好的战友。如同对付任何鱼病一样,治疗白点病最重要的是切忌“心急”,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往往都贪快,又高温又加重药,不要说是病鱼,健健康康的鱼都会死。 那么何时才叫作战胜利呢?要等到再无发现鱼身上有白点的那一天开始计,其间继续疗程,如果在跟着的3日内都没有白点再出现,那就可以开香槟庆祝了;若果不幸地发觉白点再现,也千万不要泄气,可能小瓜虫太强,到时只需再维持疗程一段时间,直致可以开香槟的情况出现为止。另外一个很常出现的误解是,鱼病时要停止喂食。其实这是毫无必要的,因为鱼病时同人生病时一样,虽然未必有胃口,但也需要营养才能增强体质,再而增加抵抗力去应付小瓜虫的攻击。所以千万不要停止喂食,但在喂食的份量上需要减半或以上,避免病鱼因无胃口,令食物过剩而导致水质迅速恶化,或因病时吃得太饱而引发其他如消化不良等病发症。
观赏鱼的鱼病是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才是可以发现的,如果发现的不及时很可能会耽误治疗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平时对观赏鱼的观察必不可少,也是健康的一个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