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国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美国: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 美国家长们认为,除营养和知识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尊重。因为他们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和孩子讲话,美国家长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孩子不肯吃饭时,美国家长从不硬逼,而是婉转地说:“你看萝卜馅饼在等着你,你不吃它,它就不高兴了。”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很少动辄指责孩子,而是说:“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如果孩子要换衣服,他们也是以商量的口气说,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带孩子外出串门时,如果主人拿出什么东西给孩子,美国家长不会像大多数中国家长那样,提前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他不要”等,而是由孩子做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需要一概满足,对于主人没有主动提供的东西而孩子又想要,家长一般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解释和说明。比如,当孩子想要主人家珍贵的玩物时,家长就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需求而不顾别人的感受,从而让孩子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 不少中国家长喜欢“人前教子”,常在别人面前指责、训斥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而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犯罪,因为对孩子当众的指责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英国: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的时候。如果孩子还小,中国家长们就会一笑了之,抢着帮他把问题处理掉,或者干脆让孩子放弃。 英国家长却不这样认为。麦克的儿子查理今年10岁,这个小男孩不但会自己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修理家里的水管、电器,就连修汽车也能说个头头是道。在中国,这些知识可能二十几岁的大小伙子也未必了解。 查理第一次做事,是在2岁的时候,他看到麦克正在洗碗,感到很好奇。于是麦克把查理抱到洗碗池上。查理马上跳进洗碗池里干了起来。这是在洗碗,同时也等于是在洗澡,衣服裤子全都湿了,碗不但没有洗干净,而且还摔碎了一个。 麦克没有制止他,一直站在旁边,看着查理的一举一动。开始,查理还在笑,慢慢地,他觉得这一点也不好玩,油污涂了满身,凉水粘在身上……他求助似的看了看麦克,麦克把头转到了窗外……终于,他忍不住地哭了起来。 直到这时,麦克才把他抱出来,换了干净衣服,把他放到洗碗池边,然后,在查理的注视下,一个个地把碗洗干净。接着,把查理的玩具碗筷放到了水池里。 麦克的想法很简单:“要给孩子失败的机会,面对失败,一次次改正错误,直到成功,这不只是教孩子学习并掌握能力、同时也是教他一种人生态度。 澳大利亚:教给孩子生存能力 澳大利亚有钱人家的孩子,一般从小就被家长送去学开船,教练常常把船泊在浅滩上,船底船身难免会沾满沙子。猫头的工作就是用抹布、清水把它们清洗干净。11岁那年,他趴在船身上,在太阳下一天干上6个小时,整整干了一个暑假,他妈妈也不会因心疼而阻拦。因为在她的观念里,猫头有权也有能力安排自己的时间。 鱼生那阵子上课时老打盹,问他原因,他自豪地说:“我每周四上午5点到7点在我家的街区送报纸,一次可以挣14块钱!”班上其他男孩羡慕不已。 澳大利亚的孩子们都特别能忍耐,他们从小被教育:身上不舒服可以告诉家长去看医生,但不可以没完没了地抱怨、呻吟,抱怨是没出息的表现。冬天里女生们都清一色穿裙装校服,小男生则穿短裤西装。即使是星期天,家长也不给孩子们穿厚衣服,他们仍是一副短装打扮在公园的草地上跑来跑去。澳大利亚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长大后敢做敢当,有能力,有创造力,同时还要有从小锻炼出来的、不怕寒冷饥饿劳累的健壮的身体。 以色列:让孩子不断提问 都说犹太人做生意很成功,教育孩子是不是也有一套?我不自觉地观察利娅和拉米尔。利娅是以色列人,因老公在美国工作,她也带着儿子拉米尔在美国生活。 原来,每个犹太人在很小的时候,几乎都会被长辈提问。利娅小时候,她爸爸就让她每天都问别人十个她不懂的问题。如果没有人回答她,就自己去找出答案。 我忽然发现了我一直在探寻的秘密所在犹太人崇尚创新,认为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并不耻发问,自己所积累的知识自然就越来越多。 读了上面的文章,心中感慨良多,每个事例都是针对中国父母而写。 美国人关注孩子的自尊,我们则认为孩子小,应该接受家长的管教,自尊是成年以后的事,所以我们训斥孩子像吃饭一样容易和平常,殊不知这样损害了多少孩子美好的心灵和愿望。 英国人允许孩子失败,而我们看到孩子失败就大发雷霆,大骂孩子笨,没出息,窝囊废,把孩子贬得一无是处,使孩子沮丧不已。而我们看到垂头丧气的孩子会自鸣得意,认为自己教育成功,孩子认错听话了。可是这恰恰是最大的失败,而后果则不堪设想。 澳大利亚的教育方式更无法为我们接受,不考大学就等于失去了与别人平等竞争的机会,什么都能耽误,就是学习不能耽误,高考指挥棒使得家长们疲于奔命,孩子心力交瘁。考上大学的孩子有很多缺乏生存能力,照样找不到工作,成为家庭的负担,有的不适应社会,自闭,抑郁,甚至轻生,象牙塔里的天子骄子跳楼身亡的事情何止一件?难道不能引起我们的反思吗? 以色列注重发展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学会提问,就是学会探究、思考,学会解决问题。我们总是让孩子记忆、计算,反复训练,但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让孩子学会思考。这是孩子成长的关键,也是国家发展的关键,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强健的民族。
‘贰’ 国外孩子们如何学习钢琴的
小孩子对形状各异、能发出不同音色的乐器远不就充满了好奇心的,乐器学习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发的热情与兴趣,但是这种好玩的兴趣很快被乐器学习中家长存在的功利思想所转移。大多家长将乐器学习的关注点放在结果上,不断地要求孩子学会演奏曲子,于是孩子渐渐地在枯燥、机械的训练中甚至是在家长的逼迫下对乐器学习失去了兴趣。那么如何保持孩子学乐器的热情呢?
方法1:兴趣
在乐器学习中要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利用孩子喜爱的故事游戏,如一首乐曲在练习之前配上一个动听的故事,孩子在练习中仿佛走进故事情节,让故事中的主人公陪伴孩子练习。乐器能发出奇妙的声音,带给孩子快乐与好奇心。
方法2:激励法
家长和老师要认识到,乐器学习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会弹多少乐曲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乐器学习增添孩子对音乐的喜爱,甚至是保持一生的爱好与兴趣。在乐器学习中善于运用鼓励与激励法,可以更好地保持孩子对乐器学习的兴趣。
方法3:游戏法
乐器学习要讲求方法与策略,不要让乐器学习变成机械式的训练,要符合孩子的特点,让孩子在游戏中去尝试与体验。如家长和老师可以与孩子一起探索用不同的方法,让乐器发出声音。也可以一起即兴玩奏创编新的节奏等,在积极地探索中获得更多的音乐经验。
方法4:因材施教
1.对性格倔强的孩子,引导他学习乐器时,家长和老师可能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家长和老师要与孩子共同商讨决定建立学习的规则,什么时间练习,练习多长时间,并且严格执行。
2.对于好动的孩子,引导他学习乐器时,要仔细发现他们在乐器学习中的长处,并进行具体的鼓励,如:这一小节演奏起来很难,你却练得很好,很认真。要经常鼓励他们的长处,要让孩子感受到被欣赏。性格好动的孩子玩性太大,学习乐器的时候,很难长时间坚持,所以需要家长和老师经常陪同孩子进行乐器学习。
‘叁’ 外国小孩是如何学习英语的
Conquer English 成功征服英语20个好习惯
1、将英语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不要学英语,而要生活在英语当中!
2、把难单词、难句子制作成海报,贴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不知不觉就掌握了!
3、不读英语就难受!不读英语就“寝食难安”!让读英语变成“最大的爱好”!
4、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声喊英语”!喊出一天的活力和辉煌!喊出一天的充实和成功!
5、入睡前一定要大喊英语十分钟!让英语进入潜意识,做梦也在学英语。
6、“一日三餐前后”狂读五分钟英语,否则就不配吃饭,这叫“一日三餐法”!饭前读英语反思人生,饭后读英语有助消化!这是一个伟大的习惯!我要在全国普及这个习惯!
7、跑步喊英语!既锻炼了身体肌肉,又锻炼了口腔肌肉!两个肌肉都发达的人绝对有“非凡的竞争力”!具体做法:在出去跑步前,先抄写一段英语放在口袋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李阳英语背诵宝典365》这套教材中拿一张卡片。
8、一看到公园,就跑进去大声喊英语。充分享受美景,充分呼吸新鲜空气!
9、“四个一”原则:每当我读英语或说英语的时候,我都会做到一抬头、一挺胸、一收小腹、一用力!这样,我的英语马上就会变得地道、好听!
10、平时说英语、练英语的时候一定要元音特别饱满!这样可以训练自己的非凡气质。
11、有空就疯狂练习辅音。要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就必须做到:元音饱满悦耳、辅音准确清晰。比如,我经常拿一张纸放在嘴巴前面苦练爆破音:newspaper,popular,possible.我经常咬下嘴唇,苦练[v]这个音,夸张地朗读drive,vegetable,five等单词。
12、尽量多地听录音!这是最有效、最便宜的学习方法!听得越多,语感就越好!而且你的英语发音就越好听。
13、看到的、听到的,都尝试翻译成英文,随时随地训练自己的“口译能力”!
14、每天有计划的训练自己的“翻译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翻译一篇小短文。学习英语的最高目标就是:中英文自由转换!这也是社会最需要的能力,当然这也是为你自己创造最大价值的能力!这个能力很难获得,一定要每天坚持练习!先准确翻译单词,然后是句子,其次是短文。
15、随时随地携带“疯狂英语财富本”,疯狂收集好单词、好句子、好文章!尤其是名言警句!
16、疯狂收集好文章,将所有让自己心动的文章反复朗读,最好能脱口而出!因为只有背诵课文才是征服英语的最终解决之路!
17、出门前,立刻制造一个小卡片或小纸条,随身携带,疯狂背诵!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18、要养成一种伟大的习惯:善于利用一天当中大量的、被忽略的、被浪费的一分钟、两分钟!你一旦有了这个伟大的习惯,你的一天将是别人的两天,甚至三天!
19、要养成随身携带英语书的习惯!我在窗边、厨房、客厅,甚至厕所都放了英语书,快速看上一两分钟就足够了!什么都怕天天做,什么都怕坚持!
20、要养成热爱丢脸的习惯!管它说好说坏,只管疯狂地说!只有这样才会越说越好!You must enjoy losing face!
‘肆’ 国外父母怎样培养孩子大胆独立
如何锻炼孩子的大胆独立?相信在育儿过程中,你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勇敢一些,大胆一些,独立一些,这些要素是孩子走向社会必备的素质,那么,接下来看看美国人的家教理念。
培养孩子大胆独立
试试美国爸妈的教育理念
1、自立训练从幼儿开始
美
国很多孩子从婴儿时期就独居一室。孩子长到三四岁,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长就给买一种很小很暗的灯,彻夜亮着,以驱逐孩子对黑夜的恐怖。晚上睡觉前父母到孩
子房间给孩子一个吻,说:“孩子,我爱你!晚安!做个好梦!”就回自己的卧室了。孩子就抱个布狗熊、布娃娃之类的玩具安然入梦。
2、决不总是围着孩子转
美
国人很爱孩子,但不会总是抱着、盯着孩子。六七个月的孩子就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点就自己学用刀吃饭。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上、地上,但父母决不
喂,总是让孩子自己吃。孩子做游戏也是自己一个人做或跟小朋友一块做,很少缠着父母。父母外出旅游,把很小的孩子就交给祖父母或花钱寄放别人家,请人带几
天。家里办晚会或去参加别人的宴会,也看不到家长总牵着自己的孩子。
3、让孩子接受锻炼
工程师杰姆斯带着3
岁的儿子到城外10公里的乡下看望父母。吃过晚饭,天已黑,进城的公共汽车已经停开发。如果住下,明天再回城也合乎情理,而杰姆斯却带着儿子步行回城。儿
子走一段,他背儿子一段,就这样模黑回家。为什么这么做?杰姆斯回答说:为了使儿子从小熟悉黑暗和吃一点苦。
4、教孩子适应环境
约翰-柏拉姆夫妇假日里常带着8岁的儿子与5岁的女儿到山区旅游。每遇山涧需渡过时就叫儿子观察水势,寻找最浅、水流较缓的涉水点,然后由父母决定是否可
行。如果选择不当,就讲明道理,并教孩子怎样识别水深及流速。上山时,他们从不乘坐缆车,而由孩子选择登山路线。途中遇到陡崖峭壁,让孩子判断决定有无危
险,是否攀登,并问孩子该怎样保证安全。经过多次跋山涉水的实践,孩子自然不怕山高水急,也敢冒险了。
5、进行自我保护训练
时装设计师密契尔有一个10岁的女儿和一个7岁得男孩,他带他们上街时,随时随地教给孩子交通规则并嘱咐其他注意事项,说明怎样走危险,怎样才安全。许多家长还叮嘱孩子记住必需的电话号码,如:父母的单位电话、警察局电话、消防电话、医院电话等。
家有好baby小编温馨提示: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做,之所以不做,是因为观念的问题。以前的家教注重家庭、亲情,是沿袭和互相依赖的文化,而现在的社会更要求独立和创造性。美国人的家教理念非常适合我们揣摩和学习。
‘伍’ 外国人是如何应对做事不专心的孩子的
在幼儿园里面,最让老师们头疼的,并不是那些不适应幼儿园、总爱哭闹的孩子,而是那些上课坐不住、做事不专心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往往会给老师们来带很多的麻烦。
‘陆’ 国外有哪些带娃的小技巧,学习以后能让宝妈晚上睡个整觉
很多的人都十分盼望自己能够有个宝宝,总是十分羡慕别人一家三口推着婴儿车在公园散步。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抚养照顾孩子是由多么辛苦,宝宝一哭起来就会没完没了,哄她半个小时也不见得会停,除非她自己哭累了睡着了,你才有机会休息。很多人电视剧看多了,以为现实生活中也和电视上的差不多,要是你问问自己的父母,他们肯定会笑话你的。电视上的那种温馨画面并不现实,实际生活中养孩子是要吃很多苦的。在这我就给大家支几招哄孩子的技巧给各位吧,这在国外可是很流行的。
但是父母要注意千万不要因为这样而觉得宝宝很烦,父母要学会找出宝宝哭的真正原因,是因为饿了,还是哪里不舒服了,这对父母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很多时候宝宝在半夜就会醒来,然后在那里哭,都是因为肚子饿了。但父母最好不要半夜又给宝宝喂奶,这样对宝宝的身体很不好的,宝宝是不需要吃宵夜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哄哄宝宝让他继续睡,如果要解决这类问题父母就应该白天的时候就喂饱宝宝,这样宝宝就不会半夜就醒来了,也不用在半夜给宝宝喂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