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法一:实现价值理论的自然科学化
实现价值理论的自然科学化就是以自然科学的基本公理作为假设前提,把人类社会的价值运动辩证地还原为一般的物理化学运动,并采用自然科学方法对各种价值现象进行客观和精确的分析。具体途径:从能量角度看价值,从物理学角度定义价值,并实现对于价值的统一计算。
2、方法二:建立社会科学与价值理论广泛而深入的联系
在价值理论实现了自然科学化以后,就要将价值理论延伸到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所有社会现象都可以找到它的价值动因,所有社会规律都可以采用一定的价值变化规律来描述。
建立社会科学与价值理论广泛而深入的联系的具体途径:从价值角度看世界,由最大有序化法则推导出广义价值规律,并把它推广应用到其它社会科学领域。
社会科学的性质
1、概念化。将关于事物的朴素印象,上升至对事物必然性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需要借助概念。概念化即意味着学术化,是跨越日常经验至学术经验的必须手段。概念化须符合逻辑推演,符合形式逻辑。
2、理论化。社会科学是对经验的抽象、概括和简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说,社会科学应当形成对经验更有概括力的认识,应当使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机制,更加低成本地掌握和运用社会规律。
3、范式。一套具有共识性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构成社会科学范式。社会科学范式提供一整套的认识、解释经验现象和理论问题的框架和路径。
4、学科化。科学范式与教育体制、研究制度及其它科学制度结合形成学科。社会科学的学科化,可以使社会科学相对独立地发展演化,使理论具有相对自主演进的可能,使社会科学研究较低成本地组织起来。理论的重大突破往往是对新经验的回应,而不是理论自我演进的结果。
B. 为什么说以实践为基础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与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回答实践 提出的种种问题.
3、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
4、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科学理论不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5、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 总结经验,要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6、调查研究室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调查研究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7、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理论是否正确,在理论的范围内不能解决;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发展的.
C.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1、怀疑方法2、观测方法3、定性方法4、定量方法5、统计方法6、信息方法7、第十四章黑箱方法8、系统方法9、过程方法10、评价方法11、理解方法12、预测方法
D. 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要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
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结合前人的基础,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对已有人类社会知识的怀疑、否定、否定之否定,最后达到超越。它不是对现成知识的拼凑,重复已知的东西。
要揭示人类社会运动的内在本质与规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求异思维,要善于鸡蛋里头挑骨头,要有“问题意识”。
E. 一个完整的社会科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步骤
1、选题。好的选题相当于成功了一半。选题看似容易,实则很难。难就难在需要把观察到社会经济现象用十几个字概括出来,不仅要考虑问题是否定位的准,背景是否吃的透,还要考虑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选题确实是起到方向性作用的。所以选题对研究的成败至关重要。
2、回顾。主要是回顾现有的研究对所选问题的解释,通过大量的阅读、分析,把握研究的现状和动态,防止在研究方向上走了弯路或进了死胡同。
3、设计。主要是设计研究路线、方法。对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苦难要有一个通盘考虑。
4、研究。食材备好,这是个烹饪的过程。高明的厨师不仅要会精选食材,还要精于烹饪,掌握好火候种种。
5、总结。
(5)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基础扩展阅读:
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1、复杂性
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它们受众多自然和社会变量的制约,而这些变量之间往往又是彼此相关的、非线性的关系。
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一般都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社会事物的产生往往由偶然的事件或个别人物作为导火索,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社会科学往往又较多地涉及“应该”“愿望”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判断较强地依赖于观察者的思想动机,受到众多内外变量的制约,表现出较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
人们很难从这些随机因素背后找出必然性因素,很难从思想动机中发现其客现动因,这就给社会科学进行精确、客观的分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而只能大量地采用定性分析的手段。
2、依赖性
一般社会事物都是建立在众多自然事物的基础之上,或者与众多自然事物相联系,因此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自然科学如果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社会科学就难以在精确性和客观性上取得重大突破。
3、难验证性
社会事物一般有较长的运行周期,且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有些社会事物的运行容易产生巨大的利益冲突,并会引起一些不可预测的灾难,因而难以进行重复性实验,许多社会科学的假设、预言难以在短期内和较小范围内得以验证。
4、主观性
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特别是感情因素)的制约,而这主要取决于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利益关系(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各种社会科学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
这种由利益关系所引起的“先入为主”的主观因素(特别是民族感情和阶级感情),诱导人们形成非中性的、非客观的、非理性的观察态度,这就容易形成代表不同民族利益和阶级利益的“社会科学”,而且互不妥协,各自为政,从而严重阻碍着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
F. 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研究方法基础两本书哪个好
《社会研究方法基础》
《社会研究方法基础(第4版)》是同一作者在《社会研究方法》基础上改写的版本,作为美国大学的通用教材,已经被翻译介绍到了世界上许多非英语国家。《社会研究方法》在过去的30多年里已经出版了11版,《社会研究方法基础》也出版了4版。
《社会研究方法基础》的目标在于给对社会科学没有任何了解的读者介绍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初级方法,从搜集资料到运用资料,从基础理论到操作技巧,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对所有希望了
解社会科学的读者而言,是一本难得的入门读物。精简后的编译版本更适合非社会研究方法专业的教学30—40课时的教学。
G.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历史还是哲学
材料基础是历史(学);指导思想是哲学。
H.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具体有哪些
社会科学研究的三大方法:
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方法;
2、个体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3、实证性与评价性相结合的集成研究方法。
三大方法是对社会科学中三个基本关系(定性与定量、个体与整体、事实与价值)的辩证解决,是既体现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精神,又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相结合的,因而,它们可以构成适应现代社会整体化趋势的方法论基础。
(8)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基础扩展阅读
马克思曾预言:“科学只有从自然科学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统一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
一百多年来,人类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均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尤为突出,不仅深入到了自然界的宏观领域、宇观领域和微观领域,还深入发展到了人类机体(包括大脑)和人类社会领域,而且这两个方面仍在不断地进行相互渗透、相互整合。
社会科学(包括思维科学)越来越多地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许多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已经卓有成效地应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之中,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的这种不断地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称之为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