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学前教育大专毕业论文主题网络设计图
论文常被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论文格式封面论文常指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1]。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直观的说,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
结构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2]。
题目
1.题名规范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2.命题方式
简明扼要,提纲挈领。
3.英文题名方法
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
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
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
摘要
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3]。
摘要的规范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1.关键词规范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
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
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
论文正文
要点
⑴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Ⅱ 谁能告诉我写毕业论文的具体写作思路。。学前教育专业
论文格式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着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Ⅲ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怎么写开题报告
学前教育中,教师专业的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极为重要,对其进行相关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学前教育专业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借鉴。
一、论文题目
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
从2001年开始,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幼儿园教育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目前的幼儿教育改革将教育价值取向推至更多的关注幼儿自身的经验,强调幼儿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重视每个幼儿之间的差异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园教师角色的要求是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这对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与行为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转变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实施,全国上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在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的新形势下为保障教师队伍质量和幼儿健康成长,教育部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标准明确了教师在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领域中应当具有观察幼儿.的能力,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问题己成为幼儿教育实践者、研究者和决策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教师行为是直接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事实上,教师对儿童行为的发现、评估和引导既体现着教师行为的改变,也反映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教师观察行为的改善成为改进教师行为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观察是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而有效的教育的前提之一。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及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兴趣倾向和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符合幼儿发展特点与学习需要的教育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从而保证教育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其次,观察能力是有效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是区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专家型教师不会冲动地做出教学决策,而是客观冷静、全面深入地观察和倾听幼儿,然后依据观察到的信息理性地做出判断和行动。最后,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手段之一。观察是教师用以搜集幼儿资料、分析教育方法,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学习和改进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通过观察,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幼儿发展与教育的实践知识,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促进自身的教学反思,从而推动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然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由于教师专业的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的双重缺失,导致教师观察的专业品性不足,既不能真实反映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又不能为教师做出适宜的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幼儿园对教师的观察记录只有量的规定并无质的要求,也没有发挥观察记录应有的反思与交流的功能,使得教师观察记录因没有讨论和反思而流于形式,以致于教师将观察记录视为额外的负担,而非对自己工作有益的做法?。
如此观察失去了 龄听童声、解读童心的意义,使以儿童为本的先进教育观念在现实中遭遇困境。目前国内对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的讨论相对不足。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行为的现状究竟如何,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行为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基于此,本研究把视点投向幼儿园教师,试图通过对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观察行为的探讨,呈现其观察行为的现状及总结出教师观察行为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问题
确立研究问题是一项研究的开端,研究问题确立的恰当与否对研究过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③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对个案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进行考察, 了解教师对观察的认识,观察的过程与结果,观察应用的基本情况,探究影响教师观察行为的因素,研究者确立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以此作为研究最终的结论依据。
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属于学前教育领域一个微观的研究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必然依托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实际,因此,真实的实践情境将是进-步形成具体研究问题的依据。
问题一,教师对观察的认识情况。
1.教师对观察含义有何认识?
2.教师对观察价值有何认识?
3.教师在观察中的困难是什么?
问题二,教师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1.教师是在什么情境下进行观察?
2.教师观察时的行为表现如何?
3.教师观察后的反应是什么?
问题三,教师观察后的表现
1.教师观察后如何思考与分析?
2.教师如何利用观察信息跟家长交流?
3.教师如何利用观察所得改进教学?
问题四,教师观察行为的影响因素
1.教师自身的因素
(1)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观察意识?
(2)教师的信念对观察行为有何影响?
(3)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其观察行为有何影响?
2.幼儿方面的因素
(1)幼儿的突发状况对教师观察有何影响?
(2)幼儿的问题行为对教师观察有何影响?
(3)幼儿的兴趣需要是否影响教师观察?
3.幼儿园方面的因素
(1)幼儿园是否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
(2)幼儿园为教师观察提供了哪些资源?
4.家长方面的因素
(1)家长与教师的关系是否影响教师对幼儿的观察?
(2)家长对教师观察结果的看法如何?
四、研究意义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根据D .Medley0979)的观点,教师教学有效性研究是从教的角度研究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历史教师是有效教学研究的切入点。自20世纪60年代起,有效教学的研究由研究有效教师的特征或品质转向着重研究有效教师的教学行为。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但并不能决定学生的学。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只有被学生感知、接受、配合、反应,并通过学生表现出有效的学习行为时,其效果才能体现出来。在本研究中,教师观察行为是将幼儿作为行为主体的教师行为,它关注的是教师对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的理解及应对。在教师教学行为研究基础上展开对教师观察幼儿的行为研究,是对有效教学行为研究的有益补充,通过透视幼儿的表现来增进教师对教学行为有效性的认知及调节。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一直是教育领域探讨的焦点问题。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被赋予新的内涵。对于幼儿园教师应具有怎样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以往教育理论界已有相当丰富的论述,而对于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的探讨稍显薄弱,这种缺失有碍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本研究将细致考察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的基本特征与影响因素,致力于探讨如何改进教师观察行为,相信这能对丰富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体系尽一份绵薄之力。
有利于引起幼儿园教师对观察幼儿的重视,激发幼儿园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思考。教师对教育中发生的各种现象进行仔细地观察,有助于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改变视而不见 见惯不惊的麻木状态,保持教师的工作热情。有利于教师从个案幼儿园的观察现状中吸取经验,促进高效的教师观察,提高教师观察能力,使幼儿在教师观察中获得更多发展;同时也对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五、研究方法
对一项研究而言,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研究的需要。一般来说,量的方法比较适合在宏观层面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预测,而质的研究比较适合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量的研究从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出发,收集数据对其进行验证,而质的研究强调从当事人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看法,注意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意义建构。i本研究的问题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属于微观层面对教师观察的认识、运用等现象的研究,研究关注的是教师对观察幼儿的看法、做法以及是何种因素在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教师观察行为的理解及其意义建构的探究,符合质化研究的要求。因此,为了探究幼儿园教师怎样看待观察行为,教师如何观察幼儿,教师如何应用对幼儿的观察及什么在影响着教师的观察行为等描述性、解释性问题,本研究釆用质的研究取向。
抽样指的是根据研究的需要对有关的人、时间、地点、事件、行为、意义等进行选择的行为。丨本项研究的被研究现象是发生在当下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行为,与之相对应,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场景中发生观察行为的教师。受研究时间、地点和经费所限,为了能够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研究者选择了一所公立幼儿园的教师为样本。由于本次研究关注的是对教师观察行为获得比较深入细致的解释性理解,因此研究对象的数量比较小,研究主要釆用了分层目的型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方式。
分层目的型抽样,是指研究者首先将研究现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层,然后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目的性抽样。目的在于了解研究现象中不同层次的具体情况,进而对研究现象的整体异质性进行探究。②就本研究现象教师观察行为而言,任职年限不同会使得教师形成不同的教育教学经历和经验,经验的累积会造成教师行为成熟度和自动化程度的差异。因此,本研究在研究对象的抽样上分别选取了3年以下、3-10年以及10年以上的各个教龄层次的教师。其次,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师在观察的内容上会有所区别。
六、论文提纲
摘要
Abstract
目 录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观察
2.教师观察行为
3.幼儿园教育活动
(二)教师观察的相关研究
1.观察的价值
2.观察的维度
3.观察的类型
4.观察的过程
5.观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三)幼儿园教师观察的相关研究
1.观察的价值
2.观察的内容
3.观察记录中存在的问题
4.改进策略
三、A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考察
(一)教师对观察的认识
1.观察是了解幼儿的途径
2.教师的观察是旁观者清
3.观察儿童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师观察了什么
1.观察幼儿的兴趣
2.观察幼儿的学习效果
3.读懂孩子的需求
(三)教师如何观察
1.调动一切感官搜集信息
2.记录,让教学看得见
(四)教师观察的结果
1.积极正面回应幼儿
2.搭建鹰架帮助幼儿发展
3.及时与家长沟通
4.反思与教学行为的改善
(五)是什么影响着教师的观察
1.幼儿意外状况容易引起教师关注
2.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有余力观察幼儿
3.教师的主观倾向影响教师观察
4.幼儿园支持教师观察
5.幼儿教育工作本身影响教师观察
四、对A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研究的结果
(一)教师观察行为的特征
1.教师对观察认识具有模糊性
2.教师观察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联
3.教师观察的记录停留在感官层面
4.观察促进教师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影响因素
1.教师对观察方法掌握能力
2.教师的知识经验储备
3.幼儿对教师观察的影响
4.幼儿园对教师观察行为的支持
五、建议
(一)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观察技能
1.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2.优化观察记录方式,提高i己录的准确性
3.明确观察记录的基本要求,确保纪录与评价的客观性
(二)加强学习,改善教师知识结构
1.通过反思促进知识的发展
2.阅读专业书刊
(三)幼儿园为教师观察提供支持性环境
1.改善管理制度
2.提供技术性支持
3.形成重视教师观察的氛围
(四)教师为观察争取有利条件
1.检视自己的工作习惯
2.减少可能的干扰因素
参考文献
附录
Ⅳ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幼儿多元智力理论从哪几个方面
摘要:本文介绍两类论文的摘要写作方法: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发表于期刊/会议的学术论文。前者要适当论述背景、论文工作目标、论文工作内容(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及验证等)以及工作效果;后者则要求开门见山,描述所解决的问题、手段/方法以及结果。
〇、绪
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涉及两类论文写作:
发表于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的学术论文,通称“小论文”;
临近毕业时需要完成的毕业论文,通称“大论文”;
其中“大论文”的撰写方式,可参见本人博文《软件工程方向硕士论文撰写指南》。本文主要说明两类论文的“摘要”撰写方法。
两类论文虽然形式及内容上都有较大不同,但是一些基本原则是一脉相承的。
一、毕业论文(大论文)摘要写作方法
1.1 常见问题
研究生毕业论文,尤其是硕士毕业论文,摘要一般都要500字以上。按照《读者》杂志每千字稿费150元计,这毕业论文的摘要怎么也值75块钱。可是实际上,很多论文的摘要都只能算是“赔钱货”。
这些“赔钱货”大多是这样的:
通篇都是“为啥要做论文所述工作”,写得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至于到底做了啥,根本不提或者只有几句;
像“领导发言稿”:“在XXX的英明决策下,我充分发挥了X员的主观能动性,......,克服万难,完成了本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运行效果良好,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
像“科普文章”:“本文利用了J2EE技术,这是由Sun公司(现在已经被Oracle收购)创建的一种企业信息化开发技术,并且使用IBM WebSphere作为容器,构建了可以扩展的体系结构。J2EE是一种跨平台技术,能够一次编写,多次运行......”
1.2 摘要的目的
大论文摘要,是对毕业论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叙述,使得读者能够仅仅依据摘要,即可了解作者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手段。
所以,在撰写大论文摘要时,要不时地问自己:
读者知道我要做什么吗? ---------------------- do WHAT?
读者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 HOW to do?
1.3 摘要的结构
对于计算机/通信领域的硕士毕业论文来说,论文摘要的结构大致可分为3个部分,其中1、2两个部分所占篇幅不超过摘要的50%,第3部分所占篇幅不少于摘要的50%:
1.3.1 第一部分. 论文工作的背景
i. 论文的来源,可能包括:来源于何种项目、何种部门?由谁实施
ii.论文工作实施所要达到的目标,可能包括: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1.3.2 第二部分. 论文工作所使用的技术方法
i. 论文使用了哪些技术?只需简单罗列即可。
ii.论文遇到了/解决了哪些技术问题及困难?
1.3.3 第三部分. 论文工作的具体内容
i. 如果是软件开发项目,则按照需求分析、[架构/方案设计]、概要/详细设计、[实现]、[测试]、部署实施(注:中括号中的内容可选)的次序说明所做工作;
ii.说明分析设计的结果,要列出结果的内容。例如“分析了XX局资产管理系统的需求,其中功能需求包括资产录入、资产核对、资产报废等,对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和安全需求做了描述;”,“设计了系统方案,其中包括利用EJB实现5个功能模块、以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协议对外提供数据交换接口、利用开源数据库MySQL存储资产信息;”,“设计了5个功能模块,主要包括资产录入界面、资产管理模块、数据库封装模块、......”
iii.说明实现的步骤方法。例如“利用jQuery、JSP实现了基于web的界面,利用EJB实现了5个功能模块的业务逻辑、利用iBatis实现了数据库读写,......”
iv.说明测试的内容。例如“设计了15个测试用例,测试了系统的5项功能、数据库访问性能以及系统安全性,其中5项功能测试均已通过,1项性能测试无法满足要求,需要改进”
v. 说明部署实施的内容。例如“本系统在xx市政务系统中部署运行”。【特别注意】在这一部分,绝对不能对自己的工作做任何评价。评价你的论文工作的水平,是论文评审专家、答辩委员会、论文的读者才能做的,你自己是没有资格评价自己的论文的。例如:“该系统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符合xx业务平台维护管理实际需要,获得公司内部各级相关人员的一致认可,同时也为今后的xx系统建设提供了一个可参考和借鉴的模式”这类文字是绝对不能出现在摘要以及论文正文中的。
1.4 摘要的段落
一般情况下,大论文的摘要分成三段,分别对应上一节“摘要的结构”中1、2、3三个部分,也就是俗称的“摘要三段论”。过多或者过少均不合适。
下述例子的主要问题是:
1. 段落划分不合理;
2. 起承转合僵硬,不符合中文行文习惯。
【错误的例子】
摘 要
近些年来有线数字电视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基于双向传输网络的互动电视成为引领新时代电视业发展的新潮流,有线数字互动电视系统广泛采用了IP技术进行传输并能够为用户提供点播、直播、回看和各种增值业务,使用户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各种各样定制化服务。作为互动电视这个新型庞大系统的运营商来说,如何能够有效针对网络中传输的各种码流进行统一监测就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因为各种点播业务发生的时间随机,充满了不确定性,如何实时地掌握各个链路的流分组的状态和发现问题时准确的定位发生问题的节点正是本论文所要研究的重点。
本文使用了J2EE技术、Flex技术、C++语言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可以对整个网络的TS over IP流进行检测管理的系统。
首先对整个码流监测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其中功能需求包括MonitorServer管理平台和DataCollector数据处理程序两部分,还以示意图的形式给出了系统的界面需求。
在系统设计部分对码流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进行了设计,对系统数据库的表和字段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列举出相关字段含义。然后分别对MonitorServer的实时监测模块、查询统计模块和业务配置模块,DataCollector的调度模块、配置模块、HTTP长连接模块、HTTP短连接模块、汇聚模块和入库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包括处理流程和相关类的设计等。章节的最后介绍了各个子模块之间的通信协议的设计,整个协议是基于XML实现的。
在系统的实现章节中,本文给出了部分核心模块的算法设计和代码实现,并以文字的方式阐述了相关调用过程。
接下来的章节阐述了整个系统的部署环境和最终的运行结果,展示了最终的用户界面。
最后,对本文和作者在课题期间的工作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方向。
【正确的例子】
摘 要
近些年来有线数字电视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基于双向传输网络的互动电视成为引领新时代电视业发展的新潮流,有线数字互动电视系统广泛采用了IP技术进行传输并能够为用户提供点播、直播、回看和各种增值业务,使用户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各种各样定制化服务。作为互动电视这个新型庞大系统的运营商来说,如何能够有效针对网络中传输的各种码流进行统一监测就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因为各种点播业务发生的时间随机,充满了不确定性,如何实时地掌握各个链路的流分组的状态和发现问题时准确的定位发生问题的节点正是本论文所要研究的重点。
本文使用了J2EE技术、Flex技术、C++语言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可以对整个网络的TS over IP流进行检测管理的系统。
首先对整个码流监测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其中功能需求包括MonitorServer管理平台和DataCollector数据处理程序两部分,还以示意图的形式给出了系统的界面需求。基于前述需求分析,设计了码流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详细说明了系统数据库的表和字段并列举出相关字段含义;分别对MonitorServer的实时监测模块、查询统计模块和业务配置模块,DataCollector的调度模块、配置模块、HTTP长连接模块、HTTP短连接模块、汇聚模块和入库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包括处理流程和相关类的设计等;此外,介绍了各个子模块之间的通信协议的设计,整个协议是基于XML实现的。在系统的实现章节中,本文给出了部分核心模块的算法设计和代码实现,并以文字的方式阐述了相关调用过程。继而,在随后的章节阐述了整个系统的部署环境和最终的运行结果,展示了最终的用户界面。最后,对本文和作者在课题期间的工作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方向。
1.5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绝对不允许使用Google Translate直接翻译中文摘要。这种翻译出来的摘要,是不可能被导师或者匿名评审专家通过的。
英文摘要不必全部直译。只要中文摘要中主要的流程、方法、结论、成果保持直译,其它内容采用意译的方式也无不可。
英文摘要不要使用长句。中文摘要的长句,完全可以通过意译,或者句子切分,翻译为英文短句。摘要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连词的使用。
英文摘要写不好,说明工程硕士阶段的英语水平不过关,是未达到工程硕士毕业要求的。以下的示例,几乎每个句子都有语法错误,到处充斥着不知所云的词汇,是绝对不会被通过的。
【错误的例子】
It’s root in a large-scale and complex information system of a mixed farming corporation. It’s designed to complete the compositive and union test in all of the system. To attemper the progress of union test is significant, in union test of whole system, since the scale which the organization and staff participated is large. There ar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taff management, role management, application privilege management, data privilege and so on.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stem, it’s emphasis on self-acclimatization. With the self-developed system emergence in each of large corporation, in software, a general tendency is adapt self-platfor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the progress, it will offer the function which can operate out-line to make data transfer convenience.
二、学术论文(小论文)摘要写作方法
【TBD】
【以下文字内容来源于一封翻译公司的广告邮件】
摘要写作顺序:
第一句:讲一下你这篇文章的研究意义(但是有的杂志不需要这句话)。
第二句:以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To investigate...., 或for thepurpose of....开头来讲述你这样研究的目的。
第三句:.... was carried out .... with ...treatment. 讲述你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
第四句:The resulted showed that ......, 讲述你这样研究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
第五句:The result of the present work implied that... 讲述由你的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
另外,在摘要中不要用到参考文献,如果一定要用的话,那么一定要将全部的细节写出来。要始终记住一点,Abstract 是一个独立的部分,换句话说,别人不看你的文章,只看你的Abstract 就能了解你的研究工作。
【以下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http://www.chddh.com/xuesheng/782.html】
论文摘要怎么写
摘要:简洁、具体的摘要要反映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展示论文内容足够的信息,体现论文的创新性,展现论文的重要梗概,一般由具体研究的对象、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组成。
对象——是论文研究、研制、调查等所涉及的具体的主题范围,体现论文的研究内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问题的提出,研究方向的确立与目标的定位。
方法——是论文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原理、理论、条件、材料、工艺、结构、手段、程序,是完成研究对象的必要手段。
结果——是作者运用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效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等,是进行科研所得的成果。
结论——是作者对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等,是结果的总结,显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实用性、创新性,体现论文研究的价值与学术水平,是决定论文被检索的窗口。
中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1.摘要以主题概念不遗漏为原则,中文摘要字数为200-300字,英文摘要为100-150words
2.用重要的事实开头,突出论文新的信息,即新立题、新方法、结论与结果的创新性等
3.叙述要完整,清楚,简明扼要,逻辑性要强,结构完整,删去背景与过去的研究信息,不应包含作者将来的计划,杜绝文学性修饰与无用的叙述
4.摘要中涉及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的,尽量列出他们的名字
5.不以数字开头,中英文必须对应
举例:
题目:声带振动功能模式识别
摘要:应用小波变换估计传导语音的谐波噪声比(具体方法),研究了不同发声方式、发音及声带病变对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影响,并与口腔语音的谐波噪声比进行了对比研究(具体对象),发现发不同元音时,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变化范围是5bB,口腔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变化范围为20dB;不同发声方式的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变化范围可达18dB,口腔语音的变化范围为12dB(具体结果)。结果表明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能够更好地反映声带振动模式,是一种研究声带振动功能和模式及喉部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具体结论)。
关键词:口腔语音;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小波变换
(2)英文摘要实例
THEME:Identification of vocal cords vibration functions and modes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estimation of harmonic to noise ratio (HNR) in transmitted sound signals(具体对象)by wavelet transform(具体方法). When normal and laryngeal pathological subjects phonate sustained vowels in breathy, falsetto, leakage and pressed modes in normal loudness, these HNRs in transmitted sound signals were estim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HNR in human voice(过去时态). It is pointed that for normal subjects in a variety of vowels, the 20 dB. For normal subject in a variety of phonation modes, the variation of HNR in transmitted sound signals exceeds 18 dB and in human voice signals in within 12 dB(具体结果).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HR in transmitted sound signals could more accurately image vocal cords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uld be an effective measurement for studying vocal cords vibration and clinical laryngeal disease diagnosis(具体结论)(现在时态).
Keywords: human voice; transmitted sound; harmonic to noise ratio; wavelet transform
中文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简短而全面的概括,能够让读者迅速总揽论文的内容。与题名一样,摘要也是各种数据库中常见的检索对象。
摘要是整篇论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作者而言,一旦论文刊登在期刊上,论文摘要就将作为印刷版或电子版的摘要总集的一部分,开始其活跃而又长久的“生涯”。就读者而言,与某篇心理学论文的第一次接触多是从阅读其摘要开始的。多数人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对所需的文献进行搜索,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只有摘要部分。在翻阅学术期刊时,大部分人也是首先阅读论文的摘要,然后再依据摘要来决定是否阅读整篇论文。因此,摘要既要具有高度的信息浓缩性,又要具有可读性,还要结构完整、篇幅简短以及独立成篇。一篇好的摘要应具备以下特点:
准确性。摘要应能准确反映论文的目的和内容,不应包含论文中没有出现的内容。如果该研究主要是在以前的某个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以前研究的扩展,那么,就应该在摘要中注明以前研究的作者姓名和年份。将摘要与论文的层次标题进行对比是核实摘要精确性的有效方法。
独立性。摘要应自成一体,独立成篇,所以要对特殊的术语、所有的缩写(计量单位除外)、省略语做出说明,拼写出实验和药品的名称(药品采用通用名称)。新术语或尚无合适中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在引用其他出版物时要包括作者的姓名和出版日期(在论文的参考文献表中要充分说明文献资料的出处)。
简练而具体。摘要中的每一个句子都要能最大限度地提供信息,且尽可能地简练。摘要的长度一般不超过300字。摘要的开头要提出最重要的信息(但不要重复题名)。它可以是目的或论题,也可以是结果或结论。摘要里最多只需包括4个或5个最重要的观点、结果或含意。
节省摘要篇幅的方法:
(1)不要把本学科领域中的常识性内容写入摘要,但也不要过于深奥,令一般读者难以明白;切忌把应在前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
(2)一般也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婴儿问题解决行为的特点与发展》,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对婴儿问题解决行为的特点与发展进行了研究。”
(3)除实在无法变通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4)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着作。
(5)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式,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非评价性。报告研究结果而不是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不要在摘要中对论文内容做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连贯性和可读性。采用条理清晰、措辞有力的形式写作。尽可能地使用第三人称来取代第一人称。避免使用缺乏实质信息的“万金油”语句(例如:“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或者“由此推断...”)。
Ⅳ 学前教育如何进行毕业论文选题
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学前教育属于应用型学科,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只有行之有效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才能有力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及综合能力得到的提升。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论述。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
引言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面对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学前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一、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高校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而对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而言,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复合性、应用性就一定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教学,学生才能有效地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指导于实践,从而服务于实践。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幼儿教师供不应求的背景情况下,更应加快步伐培养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而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具有显着的实践性,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不仅体现在对从业资格证的要求,同时也强调从业人员的实际教学水平,这要求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始终贯彻实践第一的观念,重视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落实到专业教学当中。学生在实践教学深入到幼儿园,体会现实中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活动,以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前教育专业不仅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同时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予以重视。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实践训练不充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组织学生进行校内的实践训练。校内实训可以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把理论方面的内容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很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教学课程与社会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缺乏一个合理的教学安排,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对此不够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实训的优先级较低,实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实训质量较低;此外,该专业的实训实际上与真正的社会实践有很大的差别,目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都是安排在一个模拟的环境当中,而不是真正的学前教育环境,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缺乏真实感受,导致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二)技能训练不全面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训练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的重要组成途径。而很多人普遍将幼儿教师与能歌善舞、琴棋书画相联系。这些技能只是幼儿教师的显性技能,除此之外,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除了具有显性技能更应具备扎实的隐性技能。比如,口语表达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以及与幼儿交流互动的策略、与家长进行交往的技巧、教育机智等。而学校在学前专业课程训练中往往只注重学生显性技能的培养,而忽视隐形技能的培养。
(三)专业见习不够深入在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的许多专业都开展了专业的见习活动。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其见习的环境就是各级各类幼儿园,学生真正进入幼儿园以后,能够进行具体实在的学前教育工作,这样使得学生能够从根本上明确自己专业的职责,让学生真正明白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然而,实际的见习活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造成的。多数地方本科院校没有见习保障机制,见习时间设置的不合理,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见习时间,很多学生刚熟悉完陌生的环境,还没来得及真正地投入到幼儿园工作当中,见习期已满。这样一来,学生真正了解幼儿园工作的时间并不充裕,专业见习不够深入,无法从实践当中发现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不足。
(四)专业实习缺乏指导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安排中均有自主实习的环节,学生自己安排自己的实习计划,只需要在实习结束后交给学校一份报告。这种实习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偷懒的现象,同时,由于实习过程中缺乏相关的实习指导,很多学生在自主实习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不认真对待的情况,影响了实习效果。(五)理论教学不能有效联系实践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而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大形势下,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杜威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轻视实践教学的方法,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为了使学生能够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真正为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成手型幼儿园教师奠定基础。
三、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改进策略
Ⅵ 求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应该先搜集资料,再确定题目,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再开始书写正式的论文。
(一)毕业论文资料的组成
1、毕业论文评语。
2、毕业论文(包括:封面、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
(二)毕业论文资料的填写
毕业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论文资料袋、毕业论文评语、毕业论文封面(用计算机打印,一律用A4打印纸)。
毕业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版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兰黑墨水。
(三)毕业论文资料的装订
毕业论文按统一顺序装订:封面、论文题目、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谢辞、参考文献,装订成册后与开题报告等一起放入填写好的资料袋内上交学院。
二、毕业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封面
(二)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毕业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三)摘要
摘要又称内容提要,摘要应反映论文的精华,概括地阐述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为宜。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四)关键词
关键词是论文中出现的中心词,一般3-5个为宜。
(五)正文
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意义、理论依据,基本观点,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手段,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必要的数据和图表,以及研究得出的结果与对结果的讨论等。正文字数一般4000以上,但对具有独特见解的论文不限字数。撰写正文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所述。
(六)结论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应包括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
Ⅶ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2、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应用。
3、学前教育政策与管理。
4、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师。
该学科的必修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外教育思想史专题、专业文献导读、学前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动态研究、学前教育课程专题研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
(7)学前教育毕业设计研究方法手段扩展阅读: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扎实的科学人文素养,掌握较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
具有较强的幼儿保育能力、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较强的实践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具有学前教育职业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潜质,善于沟通与合作,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教师或教育工作者。
Ⅷ 幼教毕业论文中的设计方案的内容主要从哪些方面写
你的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
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通过顺利。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2、目的意义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3、成员分工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具体职责,要人人有事干、个个担责任。组长负责协调、组织。
4、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研究方法要写明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则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6、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Ⅸ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选的题目有很多,下面就学前教育的给些参考题目举例如下:
1、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小学化”倾向研究
2、同伴冲突中教师介入行为的研究
3、同伴违反规则背景下幼儿的行为反应及其动机研究
4、退缩型幼儿的个案研究
5、文化变迁下离异家庭儿童的个案研究
6、小班幼儿绘画兴趣培养策略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研究--某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为
8、一线教师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
9、影响幼儿规则形成的因素研究
10、游戏教学活动中促进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策略研究
11、幼儿教师对观察记录的运用现状研究
12、幼儿进餐拖延行为的个案研究
13、幼儿一日活动中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
14、幼儿园家园互动的现状调查
15、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活动的环境创设策略研究
16、幼儿园实习生教育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17、幼儿园小班游戏活动中教师管理行为的现状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学前教育
Ⅹ 毕业论文学前教育3000字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局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
●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具体说来:
1.内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2.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
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
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
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着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
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着、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
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要写清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