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认识下面这种鸟吗它叫渡渡鸟.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后回答问题.非洲的岛国毛里求斯,曾有两种特有的生物
(1)渡渡鸟与大颅榄树种子的发芽有关!渡渡鸟吃下大颅榄树的果实,可以将果实消化掉,将种子外面的硬壳也消化了一层,这样种子就容易萌发.没有了渡渡鸟,大颅榄树的种子无法萌发,所以大颅榄树患了不育症; (2)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是食物链(网)的重要环节.一个环节的缺损将影响许多环节.如果不能加强对物种的保护,就还会制造出与大颅榄树相似的悲剧. 故答案为:(1)渡渡鸟吃下大颅榄树的果实,可以将果实消化掉,将种子外面的硬壳也消化了一层,这样种子就容易萌发.(2)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是食物链(网)的重要环节.一个环节的缺损将影响许多环节.如果不能加强对物种的保护,就还会制造出与大颅榄树相似的悲剧. |
② 大颅榄树的火鸡治其不育症
1981年,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也来到毛里求斯研究这种树木。这一年,正好是渡渡鸟灭绝300周年。坦普尔细心地测定了大颅榄树年轮后发现,它的树龄正好是300年,就是说渡渡鸟灭绝之日,也正是大颅榄树绝育之时。
这个巧合引起了坦普尔的兴趣,他到处找渡渡鸟的遗骸。一天,他终于找到了一只渡渡鸟的遗骸,遗骸中还夹着几颗大颅榄树的果实。原来渡渡鸟喜欢吃这种树木的果实。
一个想法浮上他的脑际:也许渡渡鸟与种子发芽有关!可惜世界上没有渡渡鸟了,不过他想,像渡渡鸟那样不会飞的大鸟还有,吐绶鸡就是一种。他让吐绶鸡吃下大颅榄树的果实,几天后,种子排出体外,果实被消化掉了,种子外边的硬壳也消化了一层。坦普尔把这些种子栽在苗圃里,不久,种子长出了绿油油的嫩芽,大颅榄树的不育症被治好了,这种宝贵的树木终于绝境逢生。
原来渡渡鸟与大颅榄树相依为命,鸟以果实为生,它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杀灭了渡渡鸟,实际上也扼杀了大颅榄树的生机。
③ 渡渡鸟是怎么灭绝的
毛里求斯的国鸟—已经灭绝的渡渡鸟
在印度洋西南部,有一个岛国,名叫毛里求斯,由毛里求斯岛、罗德里格斯岛等组成,面积为2,040平方公里,人口975,203人,首都为路易港。毛里求斯四面环水,同大陆隔离,境内奇峰兀立,林木葱郁,流水潺潺,百鸟欢唱。岛上的动植物在千万年的进化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同临近的大陆完全不同的独特的物种。
1505年葡萄牙航海家来到该岛时,为之取名“蝙蝠岛”。1598年荷兰人又来到该岛,并以荷兰莫里斯王于的名字命名该岛为“毛里求斯”。1715年毛里求斯被法国占领,1814年成为英国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八年之久。1968年3月12日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独立时,采用红、蓝、黄、绿四色国旗,在国徽上绘有渡渡鸟的图案,使之成为毛里求斯的国鸟。这既不因其外貌美丽,也不因其习性独特,而是因其重要的象征作用。
毛里求斯岛上过去鸟类很多,后来大多遭到了灭绝的命运,很多种类连标本都没有留下来,人们只是从残留的遗骨和航海者的记述中才知道一些它们生活的情况,渡渡鸟就是其中最着名的一种。渡渡鸟又名“愚鸠”,是毛里求斯的特产,也是毛里求斯的象征。它是一种巨型鸟类,体长100—110厘米,和火鸡的大小差不多。体羽主要为灰白色,脸部裸露部分为红色。眼睛白色。嘴黑色。腿、脚为黄色。它的外形有点像鸽子,但颈部较短,嘴尖钩曲,尾羽卷曲。身躯臃肿,翅膀退化,善于奔走,不能飞翔。性格温顺而笨拙,栖息于林地中。叫声似“渡渡”。以树木果实为食。营巢于林间草地上。每窝仅产1枚卵。
在15世纪以前,岛上的渡渡鸟数量还是很多的。但自从欧洲殖民者相继在这里定居之后,不仅他们带来的猪、狗、猴、鼠等动物开始捕食渡渡鸟的卵和雏鸟,而且他们也开始对大片森林进行砍伐和对肉味细嫩鲜美的渡渡鸟进行大肆猎杀,终于导致渡渡鸟于1690年前后绝灭。
现在,岛上栖息的一种名叫卡尔瓦利亚树的热带树种也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卡尔瓦利亚树高30米,现在只剩下几十棵,树龄都在300年以上。树上每年落下的是一些多皱的李子一般的果实,里面包着种子,但这些种子并不发芽,所以就不能生长出幼树了。科学家发现,卡尔瓦利亚树濒临绝种的原因,并不是由于自身的遗传问题,而恰恰同渡渡鸟的灭绝有关。因为这种树的种子藏在外壳十分坚硬的果实内,幼芽自身不能破壳而出,只有渡渡鸟才是它的天然盟友。渡渡鸟最喜欢吃这种树木的种子,但并不将它完全消化,而是使其外壳变薄,然后排出体外,经过这番折腾的种子才能发芽生长。所以,渡渡鸟与这种热带树是相依为命的,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了。从渡渡鸟的灭绝而到卡尔瓦利亚树的濒临灭绝,说明了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重要关系,更说明了保护动植物种的生存,对于保持生态平衡是何等的重要!
虽然渡渡鸟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可是在毛里求斯岛上却到处可以 “遇见”它,因为在国徽、钱币、纪念品、艺术品、广告和俱乐部的名牌上,都能看到它的形象。这些都在提醒人们,要热爱和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不要让它们再重演渡渡鸟的悲剧。
参考资料:http://www.xpxx.cn/kp3/dongwu11.htm
④ 渡渡鸟 阅读答案
(1)文章利用倒叙的手法写文章,让文章更加生动。
(2)承上启下,用作过渡句。
(3)渡渡鸟吃下种子磨软后种子才可以发芽。科学家把火鸡饿了一星期,逼迫它吃下种子。种子排出体外就把它种了下去。
(4)我们知道人只有一次生命,但我们更应该知道 动物也只有一次生命。东西失去就不可以再回来了,我们做是之前应该先考虑一下。
⑤ 渡渡鸟的种群现状
灭绝时间:17世纪末
灭绝原因:主要是荷兰水手停靠毛里求斯时带到岛上的猪和猴子对渡渡鸟的灭绝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例如:猴子会吃渡渡鸟幼鸟和鸟蛋
曾经的生活地点:毛里求斯
特征:大约1米高,体型较大,性迟钝,不会飞
食物:水果,种子
事实特征:仅生活在毛里求斯岛屿,位于印度洋马达加斯加岛屿东部,
但研究发现使用挖掘发现的两具骨骼化石中包含着的DNA样本可以使渡渡鸟重新复活。 自然灾害
科学家在非洲岛国毛里求斯发现一个大型的渡渡鸟墓穴,这为人类解开渡渡鸟灭绝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科学家表示,现有的证据显示,这些鸟类动物死于一场自然灾害,而当时人类尚未登上这个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海岛。
研究人员根据最新找到的证据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埋藏丰富化石的地层显示,自然灾害使渡渡鸟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
墓穴发现者克里斯蒂安·弗·库恩表示,虽然这一最新发现并没有对人类猎杀理论进行反驳,但科学家相信渡渡鸟的大规模死亡可能是由飓风或洪水引起的,而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要早于人类迁徙到该岛的时间。
库恩说,这些动物尸体至少有500年的历史。“可能是一场飓风或接二连三的飓风、也可能是洪水或海平面突然猛涨,致使这些动物最终死在岛上。”库恩表示。
2006年6月,科学家在毛里求斯东南部地区一家糖厂附近发现了大量渡渡鸟完好遗骨和其它动植物的化石,其中包括现已灭绝的毛里求斯大海龟、鹦鹉和一些树的种子。
考古发现
在毛里求斯南部的考古挖掘现场,渡渡鸟研究项目科学家朱利安·胡姆表示:“这是一个极好的考古发现。一块完整的骨骼保存下来,实属难得,而我们在这里挖掘出整个渡渡鸟的骨架。”胡姆表示,他们还挖掘出毛里求斯大海龟的骨骼,这种巨龟灭绝的时期与渡渡鸟相同。另外还有几百种树木种子,它们也早已在这里失去了踪影。专家说,这些化石将帮助他们推断出在人类发现渡渡鸟之前的1万年中的渡渡鸟世界的情景。尽管以前也曾在毛里求斯发现过渡渡鸟的骨骼,但只是偶然发现,他们并没对附近的渡渡鸟化石或其他关于渡渡鸟生活环境的线索给予太多的关注。
胡姆说:“这次的发现比以前的意义更加重大。这次我们获得了所有可以拼凑成一个完整骨架的骨骼。”他在说这番话时,他背后的一组科学家正在筛土,以搜寻更多的骨头化石。他说:“在这之前,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早期荷兰探险家发现的单块的骨骼。”
墓穴发现地业主克里斯蒂安·弗·卡恩表示,虽然这一最新发现并没有对人类猎杀理论进行驳斥,但科学家相信渡渡鸟的大规模死亡可能是由龙卷风或者洪水引起的,这些天灾发生的时间要早于人类迁居的时间。弗·卡恩说:“这里曾生活着众多的大型和小型动物,这也就暗示了此地曾突然发生一场自然灾害。大规模墓穴中并没有发现家畜的踪影,也就是说,天灾发生的时间要早于人类迁居的时间。墓穴中发现的动物遗骨至少有500年的历史,可能是一场龙卷风或者接二连三的龙卷风、也可能是洪水或海平面突然暴涨,致使这些动物被困于此。”
“渡渡鸟研究计划”的科学家6月在东南部地区的一个糖厂附近发现了大量渡渡鸟遗骨和其它动植物的化石,其中包括现已灭绝的毛里求斯大海龟、鹦鹉和一些树的种子。参与该项计划的研究人员表示化石的发现可能帮助他们再现1万年前人类尚未发现的渡渡鸟世界,找出它们灭绝的原因。
研究细节
这项工程的下个阶段将对所有化石进行分类,以确定哪些属于什么动物或植物。毛里求斯古生物学者安韦利·贾努说:“通过这次发现,我们可以推想出人类在这里出现前的周围环境。”过去,科学家一直认为,渡渡鸟的灭绝可以说首开工业社会导致地球生物大灭绝的先河,而“逝者如渡渡”也成为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语。
对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鸟——渡渡鸟来说,科学家几乎对它们一无所知好像有些不可思议。迄今为止,科学家还不知道它如何生活,吃什么,每次产下几个蛋,就连它是胖是瘦还都不清楚。这也是一支科学探险队决心深入毛里求斯展开调查,揭开渡渡灭绝之谜的原因。毛里求斯是印度洋上的偏远岛国。渡渡鸟17世纪晚期开始灭绝前在这里生活了数百万年。令人费解的是,它们在欧洲水手发现它们后只过了80年,就从地球上完全消失了。
渡渡鸟是一种不会飞的大鸟,仅产于非洲的岛国毛里求斯。肥大的体型总是使它步履蹒跚,再加上一张大大的嘴巴,使它的样子显得有些丑陋,幸好岛上没有它们的天敌,因此,它们安逸地在树林中建窝孵卵,繁殖后代。弗·卡恩说,自在他的地方发生了死亡事件——渡渡鸟灭绝后的200多年时间里,科学家就一直认为渡渡鸟的绝迹不能排除人类因素。
可是,对于这样的解释,很多科学家并不以为然。英国和荷兰科学家于是加入到挖掘唯一一个渡渡鸟坟场的工作中。数百或数千只渡渡鸟的尸体在这块湿地里保存了1万多年。如果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保存完好的渡渡鸟,就可以从这个以前从未被人动过的坟场里找到许多渡渡鸟灭绝的线索。
这里是毛里求斯的玛里·奥克斯松斯地区,以前是一片干燥的沿海森林,后来变成沼泽。科学家2012年透露,他们认为该地区有多种动物的大量尸体,例如巨龟、渡渡鸟、其他灭绝的鸟类和爬行动物。伦敦国家历史博物馆博士后研究员、帮助组织这次探险计划的朱利安·胡姆解释说:“这一发现十分重要,因为它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渡渡鸟的生活情况。我们将首次可以回答一些问题,像有多少只渡渡鸟在毛里求斯岛上生活和它们吃什么等。我们通过年轻的渡渡鸟尸体,或许能知道它们是如何繁殖的以及关于它们父母的一些情况。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它吃什么以及它的嘴上长着巨大钩状喙的原因。据分析,那可能是一种性的显示。渡渡鸟或许用这种不寻常的喙去掘草根吃。这些都是我们想要解答的问题。”
科学家因此认为,打猎和任意猎杀是造成渡渡鸟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但是老鼠、猪和其他家畜等外来物种的入侵同样不容忽视,它们加速了渡渡鸟的灭绝。大鸟产在地面上的蛋和那些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幼鸟很容易遭到攻击,变成外来物种的食物。另外,栖息地的破坏也是个关键因素。到1680年,也就是毛里求斯岛被声称是荷兰领土只过了80年,最后一批渡渡鸟死了。如今,人们只能通过保存在欧洲博物馆的几个虫蛀标本依稀看到它们的样子。最着名的要数牛津大学里的渡渡鸟标本,但有些部分腐烂严重,最后不得不能通过这种标本获得灵感。
一直让科学家不解的问题是渡渡鸟的体重。在1598年第一支荷兰探险队画的一幅图中,渡渡鸟很瘦,而且动作灵敏。但是一个叫海恩德里克·迪尔克斯·乔林克的水手最早记录了渡渡鸟的情况,他在1598年率领一支探险队来到毛里求斯。乔林克写道,这些大鸟的翅膀比鸽子的还短,正因为如此,它们不能飞翔。科学家通过乔林克的记录在渡渡鸟深受水手喜爱的原因上获得一条重要线索。他说:“这些特别的鸟有个非常大的肚子,它能让两个男人美餐一顿,事实上这也是渡渡鸟身上味道最美的地方。”哈默恩·莱斯特兰奇爵士1683年在伦敦描述过这种鸟。他在一家商店外面悬挂的布上看到一种陌生的鸟,当时把它误认为是家禽。于是,莱斯特兰奇开始调查,想弄清楚那究竟是什么。他后来的描述是证明在英国有活的渡渡鸟的有力证据。莱斯特兰奇爵士表示:“它被关在一个小房间里,是一种很大的家禽,比最大的火鸡还大。管理人员称它是一只‘渡渡鸟’。它在小房间里产下几个像鹅卵石一样的蛋。”十七世纪的油画把它刻画成一种非常肥的动物,甚至胖到无法站立的地步。在17世纪,很多人偏爱丰满的鸟,而有关它们的油画流行一时。正是在奇想和流行的驱使下,这个时代反映的渡渡鸟信息常常不准确。事实上,这种鸟也可能胖,也可能瘦。换句话说,随着季节变化,它的体重会有所改变。例如,在多雨季节,渡渡鸟可以吃到许多成熟果实,体重增加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在干旱季节,脂肪能使它生存下来,这是适应环境的结果。被关起来的渡渡鸟吃得过多,这是它们看上去比其他具有相似体形和尺寸的鸟更胖的原因。
19世纪,学者们对渡渡鸟是否存在的怀疑持续了很长时间,同时认为这些保存并不完美的标本是精心制作的赝品,认为这些标本都是由许多不同动物的不完整骨骼制作而成的。直到1865年有人发现了约300个渡渡鸟骨骼,这种疑问才烟消云散:渡渡鸟在第一批欧洲人去毛里求斯很久以前就死了。不幸的是,这次挖掘是在使用一种很不科学的方法下进行的。许多标本都被错误得处理了,使科学家对渡渡鸟真实情况的分析更加困难。英国军队在20世纪40年代用工地上的碎石把这个发现渡渡鸟骨骼的地方埋了起来。胡姆和他的同事们决定寻求许可,好使他们对工地碎石下面的骨骼展开挖掘工作。这个坟场成为探索神秘渡渡鸟更多知识的重要地点。
探索队于2012年12月宣布,他们发现了“古生物界的黄金”。胡姆和他的同事们找到一层从来没有人动过的骨骼,年代可追溯到1万多年!胡姆表示:“这是新材料,它完全没有受到人类污染物的污染。我们想去收集这些保存完好的骨骼。”之后,出现很多猜想,其中一种希望是科学家或许会首次发现一只渡渡鸟的完整骨架,这能帮他们了解渡渡鸟在地面上是如何运动的:是摇摇摆摆地走?还是跳跃而行?
灭绝的故事
16世纪后期,带着来复枪和猎犬的欧洲人来到了毛里求斯.不会飞又跑不快的渡渡鸟厄运降临。欧洲人来到岛 上后,渡渡鸟就成了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从这以后,枪打狗咬,鸟飞蛋打,大量的渡渡鸟被捕杀.就连幼鸟和蛋也不能幸免.开始时,欧洲人每天可以捕杀到几千只到上万只渡渡鸟,可是由于过度的捕杀,很快他们每天捕杀的数量越来越少,有时每天只能打到几只了。
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残忍的杀害了,从此,地球上再也见不到渡渡鸟了,除非是在博物馆的标本室和画家的图画中。
奇怪的是,渡渡鸟灭绝后,与渡渡鸟一样是毛里求斯特产的一种珍贵的树木---大颅榄树也渐渐稀少,似乎患上了不孕症.本来渡渡鸟是喜欢在大颅榄树的林中生活,在渡渡鸟经过的地方,大颅榄树总是繁茂,幼苗茁壮.到了20世纪80年代,毛里求斯只剩下13株大颅榄树,这种名贵的树眼看也要从地球上消失了。
大颅榄树的状况使科学家们深感焦虑,抢救大颅榄树成了一个紧张的课题.科学家们通过种种实验与推想分析,可是几年过去了,没有任何进展.1981年,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也来到毛里求斯研究这种树木,这一年正好是渡渡鸟灭绝300周年.坦普尔细心地测定了大颅榄树的年轮后发现,它的树龄正好是300年,就是说,渡渡鸟灭绝之日也正是大颅榄树绝育之时。
坦普尔通过细致的发现,在渡渡鸟的遗骸中有几颗大颅榄树的果实,原来渡渡鸟喜欢吃这种树木的果实.最后坦普尔推断出,大颅榄树的果实被渡渡鸟吃下去后,果实被消化掉了,种子外边的硬壳也消化掉,这样种子排出体外才能够发芽.最后科学家让吐绶鸡来吃下大颅榄树的果实,以取代渡渡鸟,从此,这种树木终于绝处逢生.渡渡鸟与大颅榄树相依为命,鸟以果实为食,树以鸟来生根发芽,它们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毛里求斯岛上几乎到处是茂密的热带森林,岛上有一特有树种——卡伐利亚树Calvaria tree,也称为大颅榄树;这是一种高大的热带乔木,树高可达100英尺,树围14英尺,属于山揽科卡伐利亚属。该树木质坚硬细密,曾经是岛上大量出口的优质木材资源。几百年前,它们的踪迹遍布全岛,而今却已寥寥无几,且都是百年老树。
1982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学教授斯坦雷·坦布尔,在岛上对卡伐利亚树作了几个月的深入研究。他惊奇地发现,尽管此树年年开花结果,却没有一颗种子发芽,而且这种现象已持续了几百年。
他翻阅了历史记载,发现人们早就注意到这一奇怪现象了。20世纪30年代,一些当地的植物学家担心卡伐利亚树会灭绝,曾经采集了这种植物的种子,用各种方法进行种子处理,试图促使它们发芽。可是,一切努力都失败了。这些植物学家失望地写道:“看来,在岛上残存的那几棵卡伐利亚树死去之后,它们就要在地球上灭绝了。人类眼看着这种珍贵树种走向灭绝,竟不知道究竟是为什么。”坦布尔教授想起了在该岛一度生存过但已灭绝的鸟类--渡渡鸟。坦普尔细心地测定了大颅榄树的年轮后发现,它的树龄正好是300年,就是说,渡渡鸟灭绝之日也正是大颅榄树绝育之时。
坦布尔教授的假设被证实了:卡伐利亚树果核的发芽依赖于渡渡鸟的肠胃;渡渡鸟灭绝了,卡伐利亚树也因无法繁殖后代而走向灭绝。它们就这样相依为命,结成“生死之交”。
毛里求斯已采用科学方法磨薄卡伐利亚树的果核,并成功地培育出大量树苗;或者让吐绶鸡来吃下大颅榄树的果实,以取代渡渡鸟,从此,这种树木终于绝处逢生。 对于它们的灭绝,科学家曾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16世纪后期,带着猎枪和猎犬的欧洲人来到了毛里求斯,不会飞又跑不快的渡渡鸟厄运降临。欧洲人来到岛上后,渡渡鸟成了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从这以后,枪打狗咬,鸟飞蛋打,大量的渡渡鸟被捕杀,就连幼鸟和蛋也不能幸免。开始时,欧洲人每天可以捕杀到几千只到上万只渡渡鸟,可是由于过度的捕杀,很快他们每天捕杀的数量越来越少,有时每天只能打到几只了。17世纪,荷兰定居者开始开拓殖民地,而渡渡鸟正是在这一时期走向灭绝的。对食肉动物毫无经验的渡渡鸟并不惧怕进行猎杀和破坏其生存环境(森林)的人类定居者。过往的船只同时带来了大量老鼠,它们疯狂地偷食地面巢穴中的鸟蛋,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渡渡鸟的灭绝。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残忍地杀害。从此,地球上再也见不到渡渡鸟了,除非是在博物馆的标本室和画家的图画中。
在渡渡鸟被人类发现后二百年的时间内,终于彻底地消失了,关于渡渡鸟灭绝的准确时间,大部分学者认为是在1681年,但也存在许多其他争论。
澳大利亚皇家植物园的大卫·罗伯茨(David Roberts)博士认为,“渡渡鸟的灭绝时间应该是1662年水手Volkert Evertsz最后一次亲眼见到渡渡鸟。”罗伯茨指出,在1662年以前,有历史记载的上一次见到渡渡鸟的时间为1638年,在24年之前,所以到17世纪60年代,渡渡鸟的数量很可能已经少之又少。
但是,渡渡鸟专家朱利安·休谟(Julian Hume)根据一份当时的狩猎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渡渡鸟灭亡的时间应该为1693年,更准确一点讲,至少有95%的可能性是灭亡于1688年至1715年间。
最后一只已知的渡渡鸟,是在渡渡鸟这个物种被人类发现后不到二百年的时间内,被人类杀死的。
渡渡鸟的灭绝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直到1865年,路易斯·卡罗(Lewis Carroll)的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中提及了这种善良可爱而又命运悲惨的动物,随着这本书的畅销,渡渡鸟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确定地位
渡渡鸟在鸟类族谱中的位置终于被确定下来了。一项新的研究将遗传学和地质学证据结合起来,揭示了这种着名鸟类的进化史,并追随着其祖先的足迹,从东南亚开始穿过印度洋,抵达非洲沿岸的岛屿,人们在这里发现了它们,并将其猎杀殆尽。尽管鸟类学者怀疑渡渡鸟—一种生活在毛里求斯岛上、肥胖而不会飞翔的鸟类是某种生长过度的鸽子,但却一直难以确定它在进化树上的位置,更不必说了解这种鸟类的地理起源了。
英国牛津大学的Beth Shapiro、Alan Cooper等人从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渡渡鸟标本皮肤上收取了DNA样本——正是这只鸟赋予了刘易斯·卡罗尔灵感,促使他在故事《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中加入了一只渡渡鸟。研究人员还采集了另一种体大且不会飞翔的已灭绝鸟类矾鸫的DNA样本-这种鸟类来自毛里求斯附近西印度洋上的罗德里格斯岛,另外还有35种现存家鸽和野鸽的DNA样本。他们分析了DNA序列,绘制出一棵显示进化关系的进化树。
亲缘关系
结果证明渡渡鸟和矾鸫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二者都恰好位于家鸽及野鸽族谱的中间位置。这两个物种显然在大约2500万年前就彼此分离了,这比毛里求斯岛和罗德里格斯岛的形成时间要早得多。(地质学家估计这两座岛的年龄分别为700万年和150万年。)因此研究人员断定:两种鸟类必然是在迁移到这些岛屿上之前,于另一块大陆上彼此分离的。地质学证据表明,这片如今包括毛里求斯和罗德里格斯的列岛最初是在2500万年前升出海平面的。由于这两种已灭绝鸟类与东南亚地区的鸽类亲缘关系最为接近,所以作者认为这些鸟类的祖先可能是从那里进化并迁移到新形成的列岛,而后迁移到上述岛屿上的,它们在这里从太平盛世迅速走向了最后的终结。3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这项研究。
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法国图卢兹大学进化生态学家Christophe Thébaud表示:该项工作表明,了解一些关于过去大陆排列状况的知识对于正确推断生物史来说至关重要。Thébaud和他的学生Ben Warren说,他们已经发现尽管毛里求斯岛和罗得里格斯岛更靠近非洲,但岛上的其它鸟类和植物看来也起源于亚洲,说明渡渡鸟和矾鸫并非仅有的跨洋跋涉者。 虽然渡渡鸟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可是在毛里求斯岛上却到处可以 “遇见”它,因为在国徽、钱币、纪念品、艺术品、广告和俱乐部的名牌上,都能看到它的形象。这些都在提醒人们,要热爱和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不要让它们再重演渡渡鸟的悲剧。
毛里求斯国徽上有渡渡鸟的形象;
法国着名啤酒商Brasseries de Bourbon的产品标识有渡渡鸟的形像;
芬兰环保协会的标志上有渡渡鸟的形象。
日本游戏及动画《神奇宝贝》(Pokémon)中,全国图鉴第84号借用了渡渡鸟的名字,不过其形象与鸵鸟较相近。
美国动漫《冰河世纪》(Ice Age)中,有一桥段展示渡渡鸟的生活习性。 据外媒10日报道,一组有500年历史的渡渡鸟骨骼化石日前现身英国一家拍卖行,为80年来首次有完整的渡渡鸟骨骼出售。
这次被拍卖的是渡渡鸟的腿骨和骨盆。这种不能飞行的鸟已于17世纪中期灭绝,遗留下来的骨骼化石大部分都由博物馆拥有。这次的卖主据信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位渡渡鸟骨骼的私人拥有者之一。
这组骨骼是由一位英国校长在渡渡鸟灭绝后220年在毛里求斯发现的。这两块保存状态极佳的骨骼将在西萨塞克斯郡的一家拍卖行出售,总值预计超过3万英镑。
上一次有完整的渡渡鸟骨骼出售已经是在1934年的伦敦。稍早些时候,一块渡渡鸟的股骨碎片在伦敦一家拍卖行卖出了8000英镑。
1598年,荷兰水手在印度洋上首次发现渡渡鸟。而在1662年,即仅仅64年之后,人类最后一次看见渡渡鸟,该物种宣告灭绝。
⑥ 用火鸡代替渡渡鸟进行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就是代替实验对象并对实验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假设
⑦ 树与鸟的生死之交一文用哪些说明方法
在靠近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印度洋上,有一个美丽富饶的火山岛国--毛里求斯。早在16世纪,欧洲殖民者踏上该岛之前,岛上几乎到处是茂密的热带森林。如今,该岛上的原始森林已所剩无几,其中卡伐利亚树行将灭绝,这是毛里求斯岛上的一个着名植物之谜。卡伐利亚树是一种高大的热带乔木,树高可达100英尺,树围14英尺,在植物分类上属于山揽科卡伐利亚属。卡伐利亚树是岛上特有的树种,几百年前,它们的踪迹遍布全岛。这种树的木质坚硬细密,曾经是岛上大量出口的优质木材资源。可是今天,岛上残存的卡伐利亚树已寥寥无几,而且都是一些百年老树。
1982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学教授斯坦雷·坦布尔,在岛上对卡伐利亚树作了几个月的深入研究。他惊奇地发现,尽管这种树年年开花结果,竟没有一颗种子发芽,而且似乎几百年来没有发过芽。
他翻阅了历史记载,发现人们早就注意到这一奇怪现象了。例如,20世纪30年代,一些当地的植物学家担心卡伐利亚树会灭绝,曾经采集了这种植物的种子,就用各种方法进行种子处理,试图促使它们发芽。可是,一切努力全都失败了。这些植物学家失望地写道:"看来,在岛上残存的那几棵卡伐利亚树死去之后,它们就要在地球上灭绝了。人类眼看着这种珍贵树种走向灭绝,竟不知道它究竟是为什么。"
坦布尔决心深入研究这个奇怪现象。他是一位鸟类专家,很自然地联想起岛上许多吃植物种子果实的鸟类。但是,除了长尾小鹦鹉偶尔吃一点不成熟的卡伐利亚树果实,没有别的鸟类吃这种大型果实。
坦布尔想起了在毛里求斯岛上一度生存过但已灭绝的鸟类--渡渡鸟。渡渡鸟是岛上特有的鸟种,和鸽子是近亲。它们是大型地栖性鸟类。高1米左右,体重可达30磅,几乎不会飞。原先岛上的渡渡鸟很多,欧洲水手踏上该岛后,大肆捕杀这种鸟类。同时,他们又引进了岛上本来没有的家畜,家畜毁坏了渡渡鸟的巢,吞食鸟卵,使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到1681年,岛上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杀死,从此这种珍贵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
由于渡渡鸟是在科学家能对它进行详尽研究之前灭绝的,因而鸟类学家只能根据遗留下的渡渡鸟骨骼和岛上居民留下的记载,来推测它们的生活方式。坦布尔认为,渡渡鸟是吃植物果实种子的,它的体型很大,足以吞下卡伐利亚树的果实。于是,一个大胆的假设便在坦布尔的头脑中产生了;在渡渡鸟和卡伐利亚树同时大量存在的年代里,渡渡鸟吞食卡伐利亚树果实,果核经过渡渡鸟肠胃的"处理",变得容易萌发了,从而使卡伐利亚树得以繁殖后代。
这个假设是凭空杜撰出来的吗?不是的。鸟类虽无牙齿,却有两个胃,腺胃和肌胃。腺胃分泌消化液,肌胃通过强有力的收缩,对食物进行研磨和消化。火鸡的肌胃可以把小铁钉弄弯,把轴承钢珠磨损。早期登上毛里求斯岛的探险者,在宰杀和吃食渡渡鸟时,发现它们的胃很发达,胃中的玄武岩石块,有高尔夫球那么大,这是它们研磨食物的"工具"。
今天已经没有活着的渡渡鸟了,坦布尔决定用火鸡替代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在现代鸟类中,火鸡的食性和体型与渡渡鸟比较接近。所以,坦布尔用火鸡代替渡渡鸟进行实验。他给火鸡强行喂饲卡伐利亚树的果核。果核经过火鸡的肠胃,一部分被粉碎了,另一部分完整的随粪便排出,果核果然磨薄了不少。坦布尔试种了十颗经火鸡肠处理"的果核,结果有三颗发了芽!
然而,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渡渡鸟的体型比火鸡更大,肌胃也更强有力,经过火鸡的肠胃, 坦布尔又做了第二个实验。根据鸟类体型与肌胃压力的比例关系,他测算出渡渡鸟肌胃的最大压力为800磅左右。坦布尔用压力研磨机来模拟渡渡鸟的肌胃。他把卡伐利亚树的果核放入研磨机中,逐步增强压力。研磨机的压力从400磅、500磅,一直增加到800磅,仍有相当一部分果核未被压碎。研磨机的压力高达1400磅时,果核?全军覆灭",全部被粉碎。由此看来,相当一部分的卡伐利亚树的果核,可以顺利通过渡渡鸟的肠胃。
坦布尔的假设被证实了。卡伐利亚树果核的发芽依赖于渡渡鸟的肠胃;渡渡鸟灭绝了,卡伐利亚树也因此无法繁殖后代而走向灭绝。卡伐利亚树和渡渡鸟就是这样相依为命,结成了"生死之交"。
坦布尔揭开了卡伐利亚树行将灭绝之谜。科学的进步,使卡伐利亚树再也不会重步渡渡鸟的后尘了。如今,毛里求斯已采用科学的方法磨薄卡伐利亚树的果核,成功地培育出大量树苗。但是,教训是深刻的,地球上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物种的灭绝,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今天,也许它毫无用处,一文不值,然而明天随着某种科学发现,它会突然身价万倍,价值连城。生态系统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存在着一条条食物链。只要食物链的某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食物链皆受其害。在自然界,还有许多类似的动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动物与植物这样互相依存,结成生死与共的盟友。所以我们要尽力保护每一种动物和植物,不让它灭绝,以维持生态平衡。
⑧ 阅读材料,回答47-50题毛里求斯有两种特有的生物,一种是渡渡鸟,另一种是大栌榄树.渡渡鸟喜欢在大栌榄
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其中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这包括: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栖息地缩小和破坏已成为我国一些动物数量减少、分布区面积缩小、濒临灭绝的最重要原因;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例如:滥捕乱杀和滥采乱伐使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影响,外来物种的引入使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农、林、渔、畜牧业品种结构单一化,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等.《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告诉我们: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目前人为的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将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的根本危机,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
故选:A
⑨ 靠鸟的粪便传播种子都有哪些
不是靠鸟粪便传播,是让鸟帮助带走种子传播,不过有的必须经过鸟的消化才能发芽。据我所知有苦炼树,松树,大颅榄树(专门靠渡渡鸟消化过了才能发芽,差点和渡渡鸟一起灭绝了,后来用火鸡代替渡渡鸟这树才能繁殖)野生葡萄,桑葚,榕树等等,其实有果肉的种子都是靠动物传播的,一般这种种子都有果核,肉只是用来吸引动物吃的,不然种子没成熟之前为什么味道都是酸涩的,颜色也不鲜艳,一切都是为了吸引传播者,就像花粉为什么是甜的花朵为什么都那么多彩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