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什么是常规养分分析方法

什么是常规养分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5-09-01 18:35:05

① 土壤养分含量是怎样测定的

土壤化验应由专门的实验室完成,测定项目依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异。对大多数果园而言,测土的目的是指导果园施肥,常见的测定项目包括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等即可。若果园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症状,建议测定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若怀疑土壤存在其他障碍,可以测定土壤盐分、pH、质地等指标。

北方果园土壤营养诊断时不同测定项目常用的测定方法见

测土化验时通常的测定项目与方法

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相比,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受施肥的影响相对较小,测定其含量可以反映土壤的基本肥力性状。由于其含量变化相对较小,因此,可每隔3~4年测定1次。而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与施肥特别是化肥的施用有密切联系,建议每1~2年测定1次。

国内外的研究发现,采用上述方法测定土壤有效磷、钾和微量元素含量时,测定结果一般与果树生长间的关系密切,可以反映土壤中这些营养元素的供应状况;而土壤有效氮(碱解氮)的测定结果与果树生长间的关系往往较差。因此,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以2摩尔/升KCl提取的无机氮(包括铵态氮和硝态氮)作为果园土壤氮素营养诊断指标。

对不同养分,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取,工作效率低,不适应大量样品分析需要。因此,国外一些学者提出了土壤联合提取剂的概念,即采用一种提取剂提取几种营养元素。联合提取剂与可以一次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的等离子发射光谱(ICP)等现代仪器结合,大大地提高了分析工作效率。

最早的联合浸提剂为1941年美国学者Morgan提出的醋酸钠浸提法

国外使用的一些土壤养分联合提取剂

1955年Mehlich提出0.05摩尔/升HCl+0.0125摩尔/升H2SO4提取土壤有效养分,即“双酸提取剂”,后人称该法为Mehlich-Ⅰ法。被用于酸性土壤有效磷、钾、锌、铁、铜和锰的提取。1977年Mehlich推出了Mehlich-Ⅱ号联合提取剂,其组分为0.2摩尔/升NH4Cl+0.2摩尔/升HOAc+0.015摩尔/升NH4F+0.012摩尔/升HCl(pH2.5),可以同时提取土壤磷、钾、钙、镁、锌、铁、铜和锰含量。1983年Mehlich推出了Mehlich-Ⅲ号联合提取剂,其组分为0.2摩尔/升HOAc+0.05摩尔/升NH4NO3+0.015摩尔/升NH4F+0.013摩尔/升HNO3+0.001摩尔/升EDTA。可以同时提取土壤磷、钾、钙、镁、锌、铁、铜、锰和钠9种元素,适用于酸性、中性土壤;除钙外,也适用于石灰性土壤和碱性土壤。因此,Mehlich-Ⅲ号联合提取剂是国内外应用较多的联合提取剂。

除Mehlich-Ⅲ号联合提取剂外,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Soltanpour和Schwab(1977)研制出NH4HCO3-DTPA浸提液用于碱性土壤的测试,能同时从土壤中浸提磷、钾、锌、铁、铜和锰,可用于同时测定该浸提液中所含的6种养分。加拿大Hunter(1984)提出的联合提取剂为:(0.25摩尔/升NaHCO3+0.01摩尔/升EDTA+0.01摩尔/升NH4F,这一联合提取剂可以同时提取土壤有效磷、钾、铜、铁、锰、锌的含量。

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因此,对分析结果的时效性有较高的要求。先进快速的分析仪器等离子发射光谱、流动分析仪等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一需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分析效率,国外一些学者提出,土壤样品风干时,可采用热风吹干代替常规的阴干法;称样时用体积法,即用勺子取一定体积的样品代替常规的重量法;比色时用刻度试管,代替容量瓶;对一些提取方法,可以适当缩短振荡时间。

应指出的是,对传统经典测定方法的改进或操作步骤的调整,应以严格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即改进的方法或步骤应与传统经典方法或作物的反映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否则,测定方法再简便或快速,也缺乏实际意义。

测土的目的是对土壤养分供应状况进行相对比较,因此,对一个地区测土施肥而言,土壤有效养分的测定方法应该统一,测定步骤应该规范。否则,测定结果会缺乏可比性。

② 果树营养诊断的方法及应用范围有哪些

答:目前果树营养诊断的方法及应用范围:
(1)果树缺素外部症状鉴定
在果树营养诊断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最原始和最常用的方法是果树外部症状的鉴定,其做法是通过生产上缺素症状观察或田间试验、培养实验中果树某种营养元素盈亏状况。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较粗放,精确度不高,鉴定者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只能应用于出现典型症状的情况下。当树体缺乏某些营养元素而不表现典型(潜在缺乏)症状时,容易误诊。因此,这种方法只作参考。
(2)田间试验法
田间试验是诊断果树需肥的基本方法,也是校验其他诊断方法的基础,特别是长期的定位试验,更能表示果树对肥料的实际反应。果树田间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可以通过土壤施肥,也可通过根外追肥。田间试验不足之处是费力、费时、费事;而且在一个地区试验点过少时,代表性差,其试验结果的推广应用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3)培养试验法
培养试验又称盆栽试验,按其培养介质可分为水培、砂培和土培试验。由于试验条件能通过人为严格调控,故可得到相当准确的数据,常用于探索未知或印证野外调查及田间试验结果。此方法对探索各种营养元素的功能、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一些关于果树施肥原理的研究特别有用,也适于进行各种诊断方法的研究。培养试验要求条件严格,方法繁杂,费用大,其研究结果只能作为理论探讨,不能在果树生产上直接推广应用。
(4)生物化学诊断法
当树体某些营养失调时,将影响某些生化过程的速度和方向,影响某些生化产物的积累与消耗。而某些酶活性增加或减少,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内在变化较之外部症状能更早地表现出来。因此,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诊断方法。但树体内在的生化过程是受许多内在和外界环境因子所影响,因此需进行更复杂更深刻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分辨出哪些情况的生化变化是由于营养失调所造成的。
(5)原子示踪法
这种方法适于研究树体中几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运转和分配规律,有助于探索树体内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对研究树体营养与果树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肥料形态、组分、性质和它们的利用率以及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和进入树体的过程等都十分便利。但它只是一种提高果树营养理论的有效手段,而不能直接指导具体果园的施肥实践。
(6)微生物测定法
许多国家应用微生物学的方法测定果园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盈亏状况。这种方法只适宜作为辅助测定方法。
(7)植物显微化学鉴定法
把果树某些组织制成切片加以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种生化产物的存在与否或其数量多少,或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因缺钙、镁、铁等营养元素而引起的叶子或果实超微结构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显微化学鉴定法,它可以作为营养诊断的辅助方法。
(8)树体中有效养分的常规分析法
①压汁法:此法为树体组织汁液速测法。把果树新鲜枝、叶、果实的汁液挤压于白磁盘或滤纸上,加入一定浓度的化学试剂,使其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某种颜色,然后用点滴分析标准液或标准试纸进行比较,找出鲜组织中某种有效营养元素的含量。
②浸提法:将果树特定部位的样品磨细或捣碎,用浸提液提取出可给态养分,用比色法或点滴法进行测定。
上述两种方法,在果树营养诊断研究上应用较为广泛,由于是从树体上直接测得有效养分含量,故可靠性大。同时,分析样品系由田间试验直接采取,分析测定结果可与果树的产量、品质、抗性等相对照,从而找出诊断结果与树体生长结果间的相关性。但是这两种方法也有局限性,因为有些元素的可给态含量经常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时这种速测法属半定量分析,精确性较差,并且在测定时需用新鲜样品,时间性要求较严格,因此,不能同时进行大批量样品测定。
(9)叶分析法
多数果树营养学者认为,叶分析是当前较成熟的简单易行的果树营养诊断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诊断的结果来指导施肥,能获得较理想的经济效益。这种方法是用仪器分析法做叶子的全量分析,它包括了树体汁液中的可溶组分和全量成分。其特点是:
①叶子是果树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②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时,能在叶子营养元素组成上及时反映出来。
③在一个特定的时期,这种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
④叶子测定结果与果树的生长发育以及外部形态有明显的相关性。
⑤叶子取样只是树体的很小部分,不致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因此,可在生产上直接应用。
(10)果园土壤诊断法
用无机化学分析方法来诊断果树营养的研究过程中,用浸提液提取出土壤中各种可给态养分,进行定量分析,简言之,就是土壤养分测试,以此来估计土壤的肥力,确认土壤养分含量的高低,能间接地表示果树营养的盈亏情况。但是通过多年的探索以后,果树学家都认识到单以土壤分析来指导果树施肥,常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对果树来说,只诊断土壤的营养很不全面,因为土壤分析只能表示养分的供应状况,不能反应树体的营养需求状况,因此要正确地指导果树施肥,必须首先进行树体营养诊断,并以此作为主要依据。
Lundegordh比较600多个田间试验的叶分析和土壤诊断的结果,认为叶诊断比土壤诊断能更好地反映植物的营养状况。仝月澳、周厚基等研究我国苹果水心病多发区,果园均为石灰性土壤(淡栗钙土、栗钙土、褐土、砂姜黑土等),土壤的游离碳酸钙含量为3%~13%。尽管土壤含有丰富的钙,但果实还是由于缺钙而发生水心病。果实喷钙可以减少水心病。这说明,树体营养状况未必与土壤营养是一致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土壤诊断是不可取的。果园土壤营养诊断对新定植果园和苗圃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制定果园管理和施肥的依据,对成龄果园而言,一是它能表示出各种营养元素的供应状况,因而有助于印证树体营养诊断的结果;二是果树的外部症状观察和叶分析的结果,只能显示果树现实的营养状况,不能预报当调整了现实营养失调以后,可能再发生的限制因子是什么,而土壤诊断则可提供一些提示和线索;三是它能帮助我们找到树体缺素的诱因。因此,树体和土壤营养诊断可相互补充,两者综合起来一起应用时才有最大的实用价值。
近30多年来,由于使用各种自动化精密分析仪器,因此分析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人们可以对取样技术、样品处理技术、测试技术以及确定营养诊断指标等,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并通过大量测试数据的数理统计,肯定了可靠性及明确了各种影响因子,这样叶分析已成为指导测土配方施肥的营养诊断方法。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常规养分分析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能断路器使用方法 浏览:727
滑门衣柜安装方法 浏览:327
探究指导方法有哪些 浏览:754
点痤疮的中药治疗方法 浏览:781
黄芪多糖使用方法 浏览:765
气压撑杆安装方法 浏览:241
正确测胎动方法 浏览:582
立时得胶水使用方法 浏览:187
岩石原石鉴别方法 浏览:168
锻炼喉咙痛的方法 浏览:205
什么是常规养分分析方法 浏览:197
硅胶表带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485
餐饮托盘的使用方法 浏览:285
最简单的铜钱雕刻方法 浏览:980
猪胃出血的治疗方法 浏览:257
胃溃疡大小测量方法 浏览:777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的最佳表示方法 浏览:347
网上学的锻炼方法 浏览:941
动态热力分析方法有哪几种 浏览:613
红色粉调色技巧和方法 浏览: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