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省考综合分析训练方法

省考综合分析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25-08-20 09:17:51

❶ 2022省考申论答题技巧之综合分析——要素分析题的推断方法

要素分析题是申论综合分析类型题中的典型题型,显着的特征便是作答任务中,动词是分析,宾语明确,比如让你分析原因、分析优势等。如:

根据“给定资料2-3”,分析H企业与S企业发展成功的原因。

根据“给定资料1”,分析M村互助合作社运作方式的优势。

这类题我们采取的答题方法是,在概括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断。我们知道,概括相对来说简单,是认识的深入,概括的内容是材料中已知确定的。而推断则相对较难,是认识的全方位,推断的内容是从材料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基于此,这里给同学们介绍两种推断常用的有效方法。

一是要素间可以相互转换,主要是通过对策推断问题及原因,通过问题及原因推断对策。比如让我们分析原因或问题,我们也要多关注材料中出现的对策,通过对策可以进行推断。如材料中出现对策完善基础设施,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存在的问题或原因是基础设施不完善。

例如分析导致我国现代建筑普遍能耗较高的主要原因。材料如下:

我国建筑特点、建筑技术和产业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德国、丹麦等欧洲国家有很大不同。为此,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标准体系,很有必要。

这道题题干是让我们分析原因,而在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没有直接原因可以概括,但是最后一句是对策,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标准体系很有必要,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还没有此类标准体系。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这句对策来推断出原因,我国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标准体系。这是第一种方法,要素间可以相互推断。

二是通过对比推断各类要素。即是题干问的是A,而材料里说的是B,我们就要把B和A进行对比,进而推断出A的答案内容。

例如分析M村互助合作社运作方式的优势。材料如下:

M村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3万亩耕地将近一半是蔬菜地。农民想种植有机蔬菜,但前期投入成本大,资金周转不灵。商业贷款利息高、借贷周期长,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道题题干问的是M村互助合作社,而这段材料里说的是商业贷款利息高、借贷周期长,所以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推断出,互助合作社贷款利息低、借贷周期短。这是第二种方法,通过对比来进行要素的推断。

当然,做此类综合分析题除了讲究答题方法技巧之外,还需要大家能够通过不断学习积累来培养自己综合分析能力,这样才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

❷ 2022年省考申论综合分析题做题技巧

综合分析题是申论考试重点考察的题型,考生在考试的过程中需要能够根据所给出的材料,按照题目的要求,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系统全面的分析材料,寻找出符合题意的信息要点。究其本质,这一模块主要就是测查考生是否能够从政府工作的思维路径来分析社会问题,能否具有透过现象本质的能力来运用逻辑思维来提出解决社会问题。从其题目的设置上来说,综合分析题型就是在概括归纳题型的基础上,对考生逻辑能力的升华考察,总结起来说就是概括归纳+分析逻辑。接下来笔者从申论综合分析四种题型来给予考生一些做题的技巧。

一、要素分析题做题技巧:概括归纳+(要素)推断逻辑

要素分析题的命题方式是让考生对某一要素进行分析,其做题方法主要沿用概括归纳的做题方法,即在概括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断。也就意味着考生在做要素分析题时,最主要是对题目所要求分析的某一要素进行概括总结,大部分的关键信息都是以一种直接的形式出现(即已知),考生沿用概括归纳的做题方法提炼信息即可。少部分隐藏的要点信息,则需要考生结合题目的要求对材料进行推断而获得,这也是其被纳入分析题的原因之一。推断(即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的方法有两种:(1)问题、原因、对策之间互推。(2)对比推断。通过推断的方法,就可以寻找到剩余的要点信息。总结:即概括归纳题目中的要素+推断与题目相关的要素

二、词句理解做题技巧:概括归纳+(概念-表现-原因-影响-对策)整理逻辑

词句理解题型其命题方式为让考生解释对某一特定的词或者句子的概念、含义。或者谈理解。词句理解的命题形式决定了其做题方法,命题人想要考生通过对从材料的解读,分析并提炼出材料中对该词或者句子的概念以及与该词相关的要素信息。做题方法为解释词或句子的表层含义(概念+表现)+深层含义(原因+影响+对策)。考生在做题时可以直接先对材料信息进行表层含义和深层次含义的概括归纳,然后按照从概念、表现、原因、影响、对策的逻辑顺序整理材料,即可得出词句理解的答案要点信息。总结:即概括归纳申论常见要素+按概念-表现-原因-影响-对策逻辑顺序整理相关要素。

三、评价分析题做题技巧:概括归纳+(表态-论证-结论)分析逻辑

评价分析题型其命题形式为让考生对某一社会事实或者观点进行评价,命题人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命题人对该社会事实或者观点看法的理解和见解(并不是一般考生所理解的自己的想当然的看法),并要求考生观点明确。其做题方法为表态+论证+结论。其中表态和结论是一致的,考生需结合题目和材料发表自己正确的态度(支持、反对或是辩证看待),最为主要的部分还是对支持自己的观点理由的概括归纳总结。总结:概括归纳支持考生表态的理由+(表态-论证-结论)分析逻辑。

四、比较分析题做题技巧:概括归纳+(要素)对比逻辑

比较分析题型其命题形式为让考生对两个不同的对象之间进行比较。此类题目考生在审题时需要注意题目的设置,如果是直接进行比较,考生需要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果是比较不同,考生只需比较不同点即可。其做题方法为(1)明确比较要素(2)将要素进行逐个比较并得出小结论(3)总结得出最终结论。常见的比较对象之间的要素有主体、对象、目的、方式、内容、效果等。总结:概括归纳需要比较的要素+对比要素之间的关系。

(注意:当综合分析题的材料中出现问题,总结时需要简单提对策)

❸ 申论综合分析题如何作答呀,太难了

一、作答原则不可少
众所周知,综合分析题包含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解释型、评论型和启示型,但是从近几年的国考的试题来看,最常考的还是解释型的综合分析,所以这一定是小伙伴们要着重练习的。
无论学习作答何种类型的综合分析,相信大家在上课的时候一定听过申论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材料中有什么答什么”,听到这句话在很多小可爱们看来,说没说一样,但是小编在这里还是要说“材料中有什么答什么”。这看似是一句空话,但这正是我们答好综合分析题致胜的法宝。这其实还是在重申作答整张申论试卷的原则——材料为王,并不需要自己想破头另外再组织语言,只需要把材料中认为重要的话工整地抄在试卷上即可。
二、作答思路最重要
作答思路,其实就是明白到材料中去找什么的过程。每种题型都是有自己的作答思路的,综合分析题也不例外。因为综合分析题类型很多,所以需要各位考生稍微花一些心思区分一下。
(一)解释型综合分析
既然说是解释型的综合分析,必然是有需要解释的内容,有明显的标准词,比如:含义、解释、理解,分析,所以大家看到这些词时,就不要怀疑自己,对的,就是解释型的。可能是解释一个句子,也可能是解释一个词组。作答思路如下:
1、解释作答对象
2、多角度分析
3、提出对策
Ps:解释作答对象并不需要每个词都解释哦,有以下几种情况:(1)解释题干抽象性词汇,如: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2)如果作答对象是多个句子,要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如: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明显的是两个句子,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要说清楚哦!(3)如果作答对象本身意思明确,高度概括材料核心内容,如:从某种意义上讲,那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和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
(二)评论型综合分析
评论型综合分析也是有明显的标准词的哦,比如:看法、认识、评价、观点、怎么看。和解释型综合分析不同的就在于不需要解释作答对象,要发表对作答对象或观点的看法。作答思路如下:
1、提出观点
2、多角度分析
3、提出对策
但是要注意的是,亮明观点时不是想知道“你认为”,是“出题人认为”,所以表明观点时可以依照两种方法,一种是进行是非判断,判断材料的明显倾向;另一种是价值判断,高度概括材料的核心内容。
到这里呢,咱们先小结一下。介绍了那么多,我们会发现评论型和解释型综合分析作答思路唯一的不同就在于第一步上有略微不同。对很多小可爱们来讲,作答第一步不难,难就难在多角度分析上,我们该分析什么呢?不管如何分析,我们分析的一定是围绕着作答对象或题干的关键词分析的,最常见的是材料中会分析和关键词有关的原因,影响,问题,本质,目的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准确地把他们找出来,原因写一起,问题写一起,影响写一起就可以了。但是呢,有时候出题人也会和小可爱们开一个玩笑,材料中根本就没有问题,原因,影响,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就是在考验我们的逻辑了,所以作答这类题时,读这篇文章时候有一定的高度,不要深陷材料情境中,尤其是国考中,材料都会有一个很严谨的逻辑,多关注段落的主旨句或核心句,按照材料顺序把核心句子抄下来就是你的答案。
最后一步,提出对策,也不难啦。都做过提出对策题,针对分析时找到的问题或原因推出对策,一般对策做法提出一两句即可哦!
(三)启示型综合分析
通过题干中出现的诸如启示,借鉴等词汇就可以判断出是启示型的综合分析。这种类型的题答题思路更是简单:总括句+具体启示(做法)。启示就是从别人的做法中你领悟到点什么,别人做得好的直接拿过来就是你得到的启示,别人做得不好的给你一个警示作用,所以还是根据他的问题推出对策,又回到了提出对策题这个原点。总括句是不是听着也有那么一丢丢耳熟,没错,就是归纳概括题和提出对策题中的段旨句,提炼出对策的核心关键词即可。

❹ 省考考试中怎么样才能答好综合分析题

  1. 条理清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

    1)结构上,①根据具体情况,答案按照“总——分”、“总——分——总”、“宏观——微观”等;②使用能够区分层次的词汇,如: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一是……,二是……,三答是……,四是……等。

    2)内容上,有一定逻辑思维。

  2. 观点明确

    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明确予以陈述,不能模棱两可。

  3. 分析合理

    找准、找全分析对象;分析要合乎事理,符合逻辑;结合材料,不添加个人判断答。

阅读全文

与省考综合分析训练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机应用的安装方法 浏览:97
手机橡皮擦的使用方法 浏览:686
去霉斑用什么方法好 浏览:593
h100i安装方法 浏览:612
水泥试验的方法步骤过程 浏览:653
三维重建有哪些方法 浏览:182
安卓手机usb连接选项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34
长高的物理方法有什么 浏览:200
下鼻甲肥大的治疗方法 浏览:178
用什么方法能使晒黑的皮肤变白 浏览:780
大基数减肥的正确方法 浏览:351
加密币金额计算方法 浏览:850
盐城木地板检测方法 浏览:385
血细胞分析仪染色方法 浏览:796
省考综合分析训练方法 浏览:641
物理快速降血压的方法 浏览:671
鞋柜如何制作方法 浏览:576
橡塑保温板鉴别方法 浏览:192
耳鸣耳痛按摩方法吃什么药 浏览:681
食用自制植物发酵方法 浏览: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