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社会研究方法中影响信度的因素

社会研究方法中影响信度的因素

发布时间:2025-08-02 13:35:06

‘壹’ 定量研究是一种怎样的研究方式,有哪些特点

量化研究是一种使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工具来研究社会、经济和自然现象的方法。

一、概念

量化研究就是通过统计调查法或实验法,像自然科学那样建立研究假设,收集精确的数据资料,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和检验的研究过程。量化研究主要应用于相对比较成熟的社会科学领域,旨在进一步推进研究领域有关主题的细化和深入。

4.在研究的具体方法上,通过问卷、测量、实验等方式收集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5.在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上,强调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对研究对象一视同仁,无区别对待研究问题;

6.在研究的重点上,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影响和原因,研究结果的呈现简单明了,没有质性研究的深度剖析。

四、量化研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理念精神

量化研究遵循的是实证主义的方法。实证主义的社会研究方法主要是师法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早在十八世纪,经验主义大师休谟就已明白地指出要将对自然界研究的成果回归到人的本身,来发展“人的科学”。

十九世纪法国古典社会学大师孔德创立实证主义哲学体系,他指出“人类进化已进入实证时期,建立理性和科学性的确切知识是此时期的特点”,而只有以“观察、实验获得的经验性知识才是真正的科学知识”。

以后又有社会学大师斯宾塞、杜尔凯姆等实证主义者的进一步推动,实证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典范。

量化研究遵循实证主义的方法,而“实证主义”即以经验的确切资料为科学基础的哲学系统,实证主义的社会研究,实际上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在社会研究上。

透过经验与观察的科学方法,掌握心智世界的规律,从而充分理解人的心智与行为之关系,这就是社会科学研究中量化研究的基本理念与精神。

‘贰’ 437社会工作实务是统考还是自主命题理是统考吗

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郑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
学考试。《社会工作实务》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
知识。社会工作实务方法部分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了解个案工作、
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实务方法的涵义与适用范围,了解实务方法的各种工作模
式及工作技巧,了解社会行政、社会政策及社会工作实务的内容、基本理论与方
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部分要求考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过程,了解具体的
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了解资料分析的方法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
二、考试形式
硕士研究生入学《社会工作实务》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
试卷结构(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实务方法
(一)个案工作
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命题学院(盖章):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437 社会工作实务
2.个案工作的理论与主要模式
3.个案工作的过程、原则和技巧
4.
1.小组工作的涵义、特点与功能
2.小组工作的理论和主要模式
3.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和过程
4.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1.社区工作的涵义、特点与目标
2.
3.
4.
1.
2.社会行政的内容
3.
(五)社会政策
1.社会政策的概念与类型
2.社会政策的要素与基本理论
3.社会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变动
4.我国的主要社会政策
(六)儿童社会工作
1.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特征及其功能
2.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七)青少年社会工作
1.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2.青少年社会福利的基本内容
3.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八)老年社会工作
1.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2.老年社会工作的实务
(九)残疾人社会工作
1.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内容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和方法
3.中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
(十)家庭社会工作
1.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和任务
2.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
3.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
(十一)医务社会工作
1.医务社会工作及相关概念
2.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
3.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与实务方法
(十二)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1.贫困的基本概念
2.反贫困的国际经验
3.中国的反贫困与社会工作发展
第二部分: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1.
2.
(二)测量
1.测量的水平
2.概念的操作化
3.信度与效度
(三)抽样
1.概率抽样
2.非概率抽样
(四)定量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实验法
(五)定性研究方法
1.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
2.访谈法
3.焦点小组
4.观察法
(六)变量的统计描述与分析
1.描述频数分布
2.分布趋势
3.列联表
(七)撰写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类型与结构
2.研究报告的写作
四、考试要求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试卷务必书写清楚、符号和西文字母运用得当。答
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五、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1.《社会工作概论》(2014年10月第三版),王思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社会政策概论》(2014年10月第三版),关信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社会研究方法》(2013年8月第四版)

‘叁’ 社会科学研究如何贯彻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急~~~~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是有目的地对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类各种社会行为科学研究的方式和手段。它包括调查研究方法(survey research)、实地研究方法(field work)、实验法(experiment study)、文献法(documentary study)等,其中调查研究法和实地研究法是社会研究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

2、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方法是社会研究尤其是社会学研究最常见用的方法。是一种量化研究方法,也叫“调查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这种研究方式最大的特点是运用概率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或者针对总体的所有个体,采用问卷调查或登记材料的方法收集资料,并在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把调查结论推论到样本所在总体。他的作用在于能够对大量样本调查或总体全体成员调查的基础上,反映社会的一般状况;能够客观地、精确地分析社会现象;资料精确、可靠,调查结论的概括性程度相对较高。

网络的解释:社会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社会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材料的方法。社会调查方法是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或实验等科学方式,对有关社会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借以发现存在的社会问题,探索有关规律的研究方法。

3、信度:信度是测量的可信性或一致性,也就是说社会测量中采用相同的方法和指标或“量器”对同一对象或概念、变量重复测量后的结果的稳定性。

4、效度:效度就是测量的准确性或有效性,也就是说在社会测量中采用的测量方法和指标或“量器”能否准确地测量出概念或变量的特征和内涵。

二、简答

1、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及社会研究的分类标准。

体系的构成: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主要是由社会研究的方法论、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社会研究的技术和工具三层次构成的。方法论(哲学、科学、逻辑学)、基本方式(调查《普遍,抽样》、实地《参与观察、个案研究、社区研究、》文献《内容分析方法、二次分析方法、统计资料分析法、》实验实地《(自然)实验、实验室试验》)、技术和工具(社会测量技术、资料收集技术、资料整理和分析技术、观察记录表、量表、测验表、问卷或调查表)。

分类标准:(1)根据研究方式可分为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实验研究;

(2)根据研究性质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3)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4)根据研究的时间性可以分为横剖研究和纵贯研究;
(5)根据社会研究的应用领域可以分为行政统计调查、学术性研究、民意研究、市场研究等。
2、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基本原则:(1)问卷设计必须以研究假设或研究设想为指导;
(2)问卷必须能够取得受访者的配合;
(3)必须保证收集资料的可靠、正确和方便。
(1)口语化,公正客观,切题,逻辑一致性,完整
步骤:(1)提出研究假设或设想、指标;
(2)设计问卷草案;
(3)试测或专家讨论;
(4)修改和付印。
一、论述
1、经典实验设计:是一种包括前侧和后侧、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变量的标准化实验方式,实验组与控制组要能有效的分离,其成员具有比较高的同质性,尽可能避免其交流。实验结果=(y1-x1)-(y2-x2),例如,某社工组织为了提高农民工对艾滋病和性病的认识,选择相邻较远的A、B两个建筑工地进行实验研究,两个工地的农民工素质基本上差不多,其中A工地为实验组、B工地为控制组。实验变量是由社会工作者向农民工开展各种生动的性健康教育,包括展览、看录像、个别访谈和交流等。实验前对两个工地的农民工进行性健康知识的测量,A、B两工地农民工的分数差不多,平均分数分别为50分和52分。社会工作者在A工地对农民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性健康教育,再用原来的测量表对AB两工地农民工进行性健康知识测量,平均分数分别为75分和55分,实验结果(性健康教育的有效性)=(75-50)-(55-52)=22.即A工地农民工进行性健康教育后,他们的性健康知识平均分数要高出B工地农民工22分。因此,对农民工实施性健康教育后,可以提高他们对艾滋病和性病的认知水平。
2.(1)随机应答技术(Randomized Response Technique,简记为RRT)是指在调查过程中使用特定的随机化装置,使被调查者以一个预定的基础概率P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中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回答,除被调查者以外的所有人(包括调查者)均不知道被调查者的回答是针对哪一个问题,以便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最后根据概率论的知识计算出敏感问题特征在人群中的真实分布情况的一种调查方法。 这一技术的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证被调查者的隐私不会被泄漏, 从而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
(2)沃纳随机化回答模型
Ø 要调查的敏感性问题,列出正反两个问题。
Ø 然后由被调查者随机抽取一张来回答"是"或"否",至于卡片上具体是什么问题,调查者无权过问。
(3)西蒙斯模型(Simmons model)
Ø 在于调查人员提出的随机化问题是两个不相关的问题,其中一个为敏感性问题,另一个为非敏感性问题B,这样的处理使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进一步提高。
Ø 步骤:随机抽取部分人进行调查;按比例:A组为P,B组为1--P(60% 40%);回答是或否;统计“是”的概率(公式:r=Ra P+(1--Ra)(1--P) 注:Ra为回答A为“是”的概率。
二、操作
ANOVA(方差分析)
提示:方差分析前提条件:1、两个相互独立的正态分布;2、两个总体方差相同。
P>0.05接受原假设 没有显着差异

‘肆’ 如何理解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三大层次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三大层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法论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基础,其中哲学方法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最基本的方法论。方法论决定和影响着在社会研究中如何去观察研究社会现象,以及采用什么具体方法和专门的技术工具。同时,具体方法和技术、工具的发展将促进方法论本身的发展。不同的研究方式与不同的方法论之间存在某种内在 联系,各种不同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与不同的研究方式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比如,调查研究的方式往往需要运用抽样的方法、需要设计问卷的技术、需要运用计算机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存在哪些主要的差别?如何理解二者之间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请说明理由。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象征的描述和理解。
1.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二者基于不同的范式。定量研究源于实证主义,接近于科学范式;定性研究从属于人文主义的自然范式,力图对社会生活的自然场景加以整体的理解和解释。
2.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定量研究与演绎过程更为接近,目标是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强调价值中立,常常是对已有理论的检验;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注重现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认为事实与价值无法分离。其逻辑方式本质上是归纳的过程,即从实地研究中所获得的经验材料中归纳出具有理论特性的命题和阐释框架。
3.在理论与研究的关系上定量研究则用于理论检验;定性研究通常用于理论的构建。
4.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侧重于对社会事物的精确测量和计算,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常使用调查、试验、文献研究,获得数量化的资料便于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变量的因果关联;定性研究侧重于对行为主体的意义以及行为过程的描述和阐释。强调行为背景因素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强调研究程序、方手段的灵活性和特殊性,常使用实地研究,获得具体的实地资料。
5.总的来说,定量研究在结果上具有概括性和精确性,但对社会生活的理解缺乏深度;定性研究可以获得深入理解社会生活的丰富细致的资料,但难以推及整体的社会运行状况,这是研究过程的两种途径,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
陈述社会研究的一般程序,画出这一过程以及主要内容。
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研究遵循着一套比较固定的程序。从大的方面看,我们可以将社会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选择问题的阶段:从程序上看,选择研究问题是一项社会研究活动的起点,是整个研究工作的第一步,研究问题一旦确定,整个研究活动的目标和方向也就随之确定。众多的因素决定和制约着研究问题的选择。例如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客观条件等,选题方面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取研究主题,即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领域中,根据研究者的兴趣需要和动机确定一个研究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进一步明确研究的范围,集中研究的焦点,将最初比较笼统、宽泛的研究领域具体化、精确化。(2)研究设计阶段:研究设计阶段的全部工作就可以理解成为现实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所谓道路选择,指的是为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它涉及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所谓工具准备,主要指的是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准备。(3)研究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因而有的书中也称为资料收集阶段。(4)资料的处理与分析阶段:资料分析阶段在有的书中也称为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研究所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5)结果的解释与报告: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研究报告,评估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第2章 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
1、理论检验的步骤:(1)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2)由理论导出一组概念化的命题(3)用可检验的命题形式即假设的形式重述概念化命题(4)收集有关资料(5)分析资料(6)评价理论。
2、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通常可将理论化分为三个层次,即宏观理论、中层理论和微观理论。由于实践上的原因,研究者在一项具体研究中所涉及的,通常并不是宏观意义上的理论,而是那种相对简单、相对具体、相对小型的理论,即那些中观层次的理论和微观层次的理论。
3、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是构成理论的基本要素。
4、概念是建构理论的“砖石”和“基本材料”,正是由逻辑地联系起来的概念形成理论。
5、在社会研究中,理论也可以是由变量语言构成的,其目的是描述不同变量及其不同属性之间所存在的某种逻辑关系。
6、直接由概念构成的是命题,而理论则是由一组命题所构成的。如果把概念成为建筑理论大厦的“砖石”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命题说成是建筑理论大厦的“预制板”。
理论的结构要素包括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理论的结构要素包括: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1)概念是构建理论的“砖石”和“基本材料”,正是由逻辑的联系起来的概念形成理论。(2)在社会研究中,理论也可以说是又变量语言构成的,如果把概念称为建筑理论大厦的“砖头”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命题说成是建筑理论大厦的“预制板”。(4)在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命题形式是假设,即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第三章 选题与文献回顾
1、阅读文献时,应对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特别注意:(1)每一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背景。即了解各个不同的研究分别是从哪一点出发的,他们各自的目标是什么。(2)该研究的方法。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式、抽样设计、样本特征、资料分析方法等等。(3)该研究的主要结果。包括它在讨论部分所提出观点、所作的推论等等。(4)自己对该研究的评价。包括你所认为的该研究的特点和独到之处,也应包括你所认为的该研究所存在的主要不足,特别是在方法上、研究效度或信度上的不足。
2、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将最初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这是选择研究问题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3、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是使研究问题明确化的两种方法。
4、文献回顾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与某一问题领域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它可以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还可以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
第四章 研究设计
1、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2、描述性研究的目标是发现和概括总体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它具有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等特征。
3、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是解释原因,是说明关系。
4、最常见的分析单位类型是: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它们都是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在做出研究结论时,要注意防止犯与分析单位有关的区群谬误和简化论错误。
5、社会研究在时间维度上可以分为横向的和纵向的。纵向研究中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和同组研究。
第五章 测量与操作化
1、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测量的四个要素是:测量的客体、测量的内容、测量的法则、数字或符号。
2、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它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操作化是社会研究中由理论到实际、由抽象到具体这一过程的“瓶颈”。
3、操作化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意识澄清与界定概念;二是发展测量指标。
4、测量层次分为四种,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
量。四种测量的层次由低到高,逐渐上升。高层次的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的所有功能,它即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可以测量的内容,也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所无法测量的内容,同时,高层次的测量还可以作为低层次测量处理。
5、测量的效度即准确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测量的效度具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表面效度、准则效度和构造效度。
举例说明操作化在社会调查中的地位和作用。
含义: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比如,将抽象概念“同情心”转化为“主动帮助盲人过街”、“主动给讨饭者钱物”、“主动向灾区捐款”,就是操作化的一个例子。
操作化在社会研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存在于研究者头脑中的各种概念、意识,研究者用以构建其理论大厦的各种基本变量,都只有经过了合适的操作化之后才会在普通人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社会中显现出来。从另一方面看,操作化也是具有定量取向的社会研究的关键一环。尤其是在解释性研究中,若要对任何有关社会现实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操作化往往是不可回避的前提。这就是说,只有通过操作化的过程,将思辨色彩很浓的理论概念“转变成”、“翻译成”经验世界中哪些人人可见的具体事实,假设检验才成为可能。
因此,可以说操作化是社会研究中由理论到实际、由抽象到具体这一过程的瓶颈。从理论思维的天空,到经验研究的大地,有着相当的距离。而这种操作化的过程,就是沟通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具体经验事实的一座桥梁,它为我们在社会研究中实际测量抽象概念提供了关键的手段。
第6章 抽样
1、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或者说,抽样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抽样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这些样本值去估计和推断各种总体值。抽样作为人们从部分认识整体这一过程的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伍’ 北大社会学考研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含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2007年考试科目:
101政治
201英、203日、210法、211德任选一门
645社会学理论
807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分支学科研究方法
本专业招生总数中含深圳研究生院40人,拟接受推荐免试生比例20-50%。
招生目录:
http://www.pku.e.cn/cgibin/websql/zhcx/graate/yjs/zs_ss_fx.hts?xsh=031&zydm=030301

导师介绍:http://www.disa.pku.e.cn/teacher/index.html

此科目没有提供参考书目.以下可以参考:
一, 社会学理论
1,《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主编,人大出版社(精读)
2,《社会学概论》,王思斌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
3,《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
4,吉登斯,《社会学》,北大出版社(通读)
5,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
二, 社会学方法
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
2,《社会统计学》,卢淑华主编,北大出版社(精读)
3,《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郭志刚,人大出版(统计学部分考试时的概念以这本书为准)(通读)
4,《社会研究方法基础》,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通读)
三, 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
1,《农村社会学》,李守经
2《发展社会学》,张涿主编,社会科学出版社
3,《人口社会学》,佟新着,北大
4,《劳动社会学》,刘艾玉,北大 5,《整合社会心理学》,夏学銮,河南人民出版社(精读)
6,《中国社会思想史》,王处辉,中国人民大学2002
7,《城乡家庭 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杨善华,浙江人民出版社
四, 杂志 《社会学研究》和《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卷

阅读全文

与社会研究方法中影响信度的因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50k高手训练方法 浏览:46
小胃病中医治疗方法 浏览:355
综合力学习方法和技巧 浏览:795
路基纵向裂缝怎么修补三种方法 浏览:144
负压风机接电方法图片 浏览:944
画纸的安装方法 浏览:783
手持扫描仪的使用方法 浏览:218
ig541钢瓶检测方法 浏览:696
划双眼皮手术方法如何 浏览:41
比较两个式子的大小常用方法 浏览:896
片剂压片时常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浏览:154
电动车中轴弯的解决方法 浏览:180
打空调电钻正确方法和技巧 浏览:16
建立信心的训练方法翻译 浏览:114
哑铃腹肌锻炼方法视频 浏览:627
鱼刺卡喉正确处理方法 浏览:352
湿疹上药流水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352
背女孩的正确方法图解 浏览:293
ps4真假鉴别方法 浏览:127
华为照片隐私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