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类文化学研究方法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种:跨文化比较分析和实地调查。早期的研究者主要依赖航海者、探险家和传教士的民族志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到了19世纪末,实地调查的重要性被提升,F.博厄斯和B.K.马林诺夫斯基等学者为此做出了显着贡献。实地调查现在是文化人类学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而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也更为严谨和全面,开始广泛使用数理统计和电子计算机来处理民族志资料。
文化人类学在多个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它有助于消除迷信,打破神学思想的束缚,促使人们以客观和科学的态度认识自身行为,减少民族间的偏见,增进相互理解和团结,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部落自然法”这一概念,描绘了各民族间共享的普遍原则。维柯以“本性即生育”为核心,研究了地中海沿岸民族的原始文化,发现宗教、婚姻制度和丧葬制度(类似于我国“周礼”的祭礼、婚礼和葬礼)在不同民族历史中具有的共同性。维柯认为,这些是人类文化生活的根基,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也是区分人类与动物、彰显人性的主要特征。这些共同的来源,即“部落自然法”,由所有人的自然理性规定,是自发且必然的习俗或倾向。它源自不同民族之间共享的认识,是人类起源方式决定的普遍人性基础。
人类学研究领域两大分科之一。1901年,美国考古学家W.H.霍姆斯创用这一专称,旨在研究人类的文化史,以区别于研究人类自然史的体质人类学 (physical an-thropology)。在英国称为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目前西方有把二者合并为社会文化人类学(so-ciocultural anthropology)的趋势。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相当或相近。在欧洲大陆,人类学一词专指体质人类学,民族学一词指社会文化方面的研究。
㈡ 中国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该国家文学的研究方法有比较研究法、回归民间法、文化学研究方法。
1、比较研究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不同的民间文学作品,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从而深入理解其内涵和特点。
2、回归民间法:是一种强调民间文学的特性和价值的研究方法,主张从民间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民间文学,不仅是从文学的角度。
3、文化学研究方法:是一种将民间文学置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民间文学与其所处文化环境的关系,来理解其内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