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视频中的花是什么花
从视频中我看应该是朱槿,又叫月月红,是牡丹花中的一个种类。主要有红,粉,黄,分双瓣,单瓣,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广西,广东,云南等地。
Ⅱ 遗像花的做法视频
摘要 一、剪一条长黑色绸,宽窄长短参考遗像框大小而定,沿着布边剪开最好,不容易脱丝,或者直接缝成桶状;
Ⅲ 请看视频,问这是什么花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QwNTQ4NDA4.html (花盆口径约6厘米)
薄雪万年草[1],学名:Sem hispanicum,景天科景天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广布南欧至中亚地区。
中文学名
薄雪万年草
拉丁学名
Sem hispanicum
别称
矶小松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蔷薇目
科
景天科
属
景天属
种
薄雪万年草
亚种
无
分布区域
广布南欧至中亚地区,归化在美国东北和日本东南地区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长习性
3分布情况
4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管理养护
5园林观赏
1形态特征编辑
多年生草本,根是须根性,茎匍匐生长,接触地面容易生长不定根。叶片棒状,表面覆有白色蜡粉。叶片密集生长于茎端,茎部的下位叶容易脱落。开花期夏季,花朵5瓣星形,花色白略带粉红。[2-3]
2生长习性编辑
喜全日照,半日照也能生长,但叶片排列会较松散,耐旱性强,生长迅速。怕热耐寒,台湾栽培不易开花。
3分布情况编辑
分布南欧至中亚,也归化在美国和日本,中国多地栽培。[2]
4栽培技术编辑
繁殖方法
薄雪万年草的繁殖可结合换盆进行分株,方法是将丛生的植株分开,分别栽种即可。也可在生长季节进行扦插,插穗长短要求不严,沾土就能生根成活。[2]
管理养护
介质
薄雪万年草
略干再浇水,亦可适应湿度较高的环境,介质使用砂质壤土或一般培养土均可,耐贫瘠;可不必施肥,长期生长;会有基部叶片脱落使茎部裸露的现象,可进行修剪,促进再度分枝生长,剪下的茎可以作为繁殖材料进行扦插。
生长期可放在室外阳光充足之处养护,即使盛夏高温季节也不要遮光,以使得株型紧凑美观。在半阴处虽然也能生长,但株型松散,影响观赏性。光照不足则会造成植株徒长,使得叶与叶之间的距离拉长,看上去稀松难看,而且植株长势孱弱,很容易引起黑腐病等病症,使得整盆植株腐烂,全军覆没。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避免积水,也不要长期雨淋,这些都是为了避免植株腐烂。由于其性耐瘠薄,栽培中施肥与否要求不严。冬季置于光照充足之处,控制浇水,保持土壤不结冰即可。夏季高温季节要求有良好的通风,避免闷热潮湿的环境,以免造成植株腐烂。薄雪万年草生长迅速,应注意及时掐掉影响美观的枝条,当生长过密时要进行分盆,以保持株型的美观。其肉质茎较脆,很容易断,换盆时应小心,避免把较长的枝条弄断,影响观赏效果。[2]
平常以绿色为主,日照时间增加及温差巨大会使整株变为粉红色,并且株型也会保持的很漂亮。缺光后会长的很难看,长时间缺光容易引发病虫害。[3]
5园林观赏编辑
薄雪万年草是一种清秀典雅、富有野趣的小型多肉植物,因其耐旱性好,能够在土壤较少
薄雪万年草
的地方生长,尤其适合点缀山石盆景或直接种植于山石上,其层次丰富,或如远观的微缩版针叶林,或像一道道绿色溪流跌宕于峰壑之间,展示着不同的风采,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也可作为树桩盆景的盆面点缀植物,满盆翠绿,更是清雅宜人。而有屋顶花园的人家更可以将其作为屋顶绿化植物,具有植株生长密集,覆盖性良好,生长迅速,耐强光曝晒、耐干旱等优点,不需要过多的打理就能够生长良好。此外,还可用小盆栽种,点缀于阳光充足的庭院、阳台、窗台等处,自然清雅,苍翠欲滴,给人们带来绿色的享受。[2-3]
Ⅳ 求36种小花朵钩法视频
这种视频在视频软件上面就可以找到,比如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都可以搜的到。
开始编织,首先用钩针拉花8针,然后紧锁到第一针拉花的针孔里面,钩出了一个小的花心洞洞,接下来在这个空洞里面直接锁针16针。
然后紧锁到第一针锁针的针孔里面,钩成一个大圈圈。在第一针针孔里面钩拉花10针,然后紧锁到第二针针孔里面,然后从第二针针孔里面拉花10针,紧锁到第二针针孔里面。
这样循环一直钩完1圈,钩出一个大大的黄色花样花朵。从第二步骤的一个花朵的底部针孔里面下针,先拉花4针。
然后紧锁到花瓣的顶端,然后再紧锁到接下来的花瓣顶点,最后紧锁到第三个花瓣的顶点里面,最后拉花34针。
紧锁到第三个花瓣的顶点处。这样就钩出一个大一点的花瓣。根据这个钩花瓣的方法将其他6个花瓣钩完。
Ⅳ 视频中是什么花,花期是几月
雏菊,又名马头兰花、延命菊,春菊、太阳菊等。是菊科植物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厘米左右。 雏菊原产于欧洲。原种被视为丛生的杂草,开花期在春季。
栽培技术
雏菊较耐移植,移植可使其多发根。不需作株形修剪和打顶来控制花期。
播种育苗
雏菊种子很小,每克种子有4900-6600粒,多在9月份播种。而浙江地区一般在7月份下旬即开始播种,主要在7月下旬-8月中旬播种为多。此时播种元旦为盛期。
播种选用疏松、透气的介质。介质经消毒处理,最好再用蛭石覆盖,薄薄一层,以不见种子为度。因雏菊种子很小,不宜点播,所以一般用撒播,当苗长有2-3片真叶即可移植一次。播种用介质pH值在5.8-6.5为宜,EC值在0.5-0.75较适宜,播后保持18-20℃的温度,80-90%的湿度,5-8天发芽。在江浙一带还可春播,但育苗长势和开花都不如秋播苗。所以一般不用春播。
第一阶段
播种后保持18-22℃的温度和80-90%的湿度。5-8天胚根长出。发芽后仍要保持介质的湿润,不需喷肥,需要给予光照,但发芽时光照不能太强,仍要适当遮荫。在7-8月份,中午前后仍要遮荫进行降温。
第二阶段
此阶段湿度在70-80%,能使其根扎入介质吸收养分供其子叶的伸展,温度控制在16-20℃等到第一对真叶展开即可开始施肥,以翠姆水溶性肥料为主。此阶段过后即可开始用288或128穴盘进行一次移植。
第三阶段
此阶段为苗的快速生长期,要防止介质过湿。由于气温的高低和蒸腾的大小,一般2-3天浇一次液肥,而不再浇水。这是种苗生产中的一种较科学的水肥管理方法。如按传统方法,以隔时间段浇一次肥,则浓度相对加至70-100ppm。但在浇水或肥之间应让介质稍干一下,利用干湿交替来促进苗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当苗长有2-3对真叶,苗高3-100px,根系发育基本完全,即可进行下一阶段的炼苗。
第四阶段
此阶段苗的根系已长好,已有3对真叶。可考虑上盆前的炼苗过程。温度同上一阶段,湿度略有降低。此阶段水分控制尤其重要。施用翠姆水溶性肥料,否则苗很容易徒长。所以要有充足的阳光,加强通风,控制温度和湿度,防止其徒长。
田间管理
移植上盆
苗经过炼苗即可上盆。此时苗已有3对真叶。如果用的是穴盘育苗,根系已经充满穴盘。上盆多用300px口径的营养钵。上盆后不用再换盆。上盆时可加入复合肥充当基肥。上盆后及时浇透着根水。光照调节:雏菊也喜阳光,包括在生长期和开花期。光照充分可促进植株的生长,叶色嫩绿,花量增加。
温度控制
上盆后移至保护地越冬,可防止盆花在冬天受冻害。雏菊在5℃以上可安全越冬,保持18-22℃的温度对良好植株的形成是最适宜的。而在实际中很难做到。雏菊10-25℃可正常开花,温度低于10℃时,生长相对缓慢,株形减小,开花延迟。如温度高于25℃,花茎会拉长,生长势及开花都会衰减。在5-6月份,气温升高,生长势及开花不够理想,所以一般都用秋播苗来避开5月份以后的气温升高环境。
水肥
雏菊喜肥沃土壤,单靠其介质中的基肥是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的。所以每隔7-10天追一次肥,可用花卉肥,也可用翠姆大量元素水溶肥进行点施或溶于水浇灌。所以有条件的可用翠姆水溶性肥交替使用。但在冬天应减少肥的用肥量,在浇水肥前应让介质稍干,湿润但不能潮湿。因其是基叶簇生,如不通风,基部叶片很容易腐烂,感染病菌。生长季节给予充足的水肥,长得既茂盛又可延长花期。
Ⅵ 苹果电脑花了怎么办 (有视频)
苹果电脑花屏死机的解决方法:
:1、因为大家不是专门维修的,所以遇到的故障经验比较少,首先先判断比较简单的屏幕碎的,通过图片看看屏幕碎了什么样,因为屏幕是分层的,很多时候屏幕内部碎了 表面玻璃并没有碎,所以普通用户有时候不会判断,直接上图片。这个判断比较简单,一般来说只要见过碎屏以后及基本不会判断错了,遇到很多人把这种花屏归结于显卡问题的,以后大家直接鉴定完毕了。
5、花屏说完了 下边开始说黑屏了。其实花屏是较容易判断的,黑屏才是笔记本维修中不太好判断的故障,因为很多故障都可能造成黑屏 例如内存、主板、连接或者显卡屏幕等都可能造成黑屏,先看一个显卡芯片较常见的黑屏现象,叫做黑屏有背光的灰屏。看图片,就是笔记本背光已经开启了,但是屏幕没有图像,具体原因就设计笔记本主板设计和芯片组信号还有屏幕接口EDID信号等,本片是简单版就不说这些了。
上边说了一些比较明显的故障判断,如果故障现象无法判断是就需要进一步的判断了:
1、先定格死机再开机黑屏或者花屏的一般是显卡芯片的问题。
2、外接显示和内屏显示都有问题时肯定是显卡芯片的问题,但是外接显示正常不能排除显卡芯片出问题。
3、有过0x000000EA或0x00000116蓝屏代码的基本是显卡芯片出问题,这两个是显卡芯片基本专有的故障代码。
4、笔记本正常运行时可调电源电流是要不停跳变的,如果电流不动了黑屏或者花屏是可以排除屏幕和屏线故障可能行的,因为屏幕或者屏线问题不会导致电流不变化,只有主板或者显卡芯片的故障才会导致电流不动了。
Ⅶ 花的所有种类。
第六、送花给老人,不宜送难种或易凋谢的花卉;最好避免送一年生的花卉,如矮牵牛、三色堇、报春花等。最好送小盆栽,或者送一些长寿耐开的花,如长寿花、报岁兰、万年青、常春藤等;在颜色方面,尽量送喜气、热闹的颜色花卉,不要送全白或太过素雅的花朵。而菊花,在台湾和法国,都是用到丧礼上,而在日本,菊花则是极受崇敬的花。
Ⅷ 花的组成结构
(一)花的组成部分:花一般由花梗、花托、花被(包括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几个部分组成。
1. 花梗:又称为花柄,为花的支持部分,自茎或花轴长出,上端与花托相连。其上着生的叶片,称为苞叶、小苞叶或小苞片。
2.花托:为花梗上端着生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膨大部分。其下面着生的叶片称为付萼。花托常有凸起、扁平、凹陷等形状。
3.花被:包括花萼与花冠。
(1)花萼:为花朵最外层着生的片状物,通常绿色,每个片状物称为萼片,分离或联合。
(2)花冠:为紧靠花萼内侧着生的片状物,每个片状物称为花瓣。花冠有离瓣花冠与台瓣花冠之分。
离瓣花冠:即花瓣彼此分离的花冠。花瓣上部宽阔部分,称为瓣片,下面狭窄部分,称为瓣爪。属于此种类型的花冠,从基数性划分有:三数性的花冠(如葱)、四数性的花冠(如菘兰)及五数性的花冠(如梅)。从形状上划分有:蝶形花冠(如槐)、距形花冠(如延胡索)及兰形花冠(如白及)。
合瓣花冠:即花瓣彼此联合的花冠。花瓣联合的下方狭窄部分称为花冠管部,上方宽阔部分称为花冠舷部,花冠管部与花冠舷部交会处称为花冠喉部,而花冠舷部外侧未联合部分则称为花冠裂片。属于此种类型的花冠,除亦可从基数性进行划分外,主要是从外形上进行划分,这些花 冠是:钟状花冠(如党参)、壶状或坛状花冠(如滇白珠树)、漏斗状花冠(如裂叶牵牛)、高脚碟状(如迎春花)、轮状或辐状花冠(如枸杞)、钉状花冠(如密蒙花)、管状花冠(如红花)、唇形花冠(如丹参)、有距唇形或假面状花冠(如金鱼草)、及舌形花冠(如蒲公英)。
此外,既有花萼又有花冠的花称为重被花(如月季),仅有花萼或花冠的花称为单被花(如芫花),即无花萼又无花冠的则称为无被花(如杜仲)。
(3)花被的排列:
1)镊合状排列:即花被片彼此互不覆盖,状如镊合的(如桔梗)。
2)包旋状排列:即花被片彼此依次覆盖,状如包旋的(如木谨)。
3)覆瓦状排列:即花被片中的一片或一片以上覆盖其邻近两侧被片,状如覆瓦的(如夏枯草)。基本属于此种排列方式,但较特殊的,尚有下列两种排列。
真蝶形排列:即花瓣5片,上方1片宽大如旗的称为旗瓣,两侧2片稍小,附贴如翼的称为翼瓣,下方两片最小,相对着生如船龙骨状的称为龙骨瓣,具有此种形状的花冠,且旗瓣覆盖着翼瓣,翼瓣覆盖着龙骨瓣的,为真蝶形花冠(如葛)。
假蝶形排列:即花瓣5片,亦有旗瓣、翼瓣、龙骨瓣之分,但其覆盖情况则是翼瓣覆盖着旗瓣,同时亦覆盖着龙骨瓣的,为假蝶形花冠(如云实)。
4.雄蕊群:由一定数目的雄蕊组成,雄蕊为紧靠花冠内部所着生的丝状物,其下部称为花丝,花丝上部两侧有花药,花药中有花粉囊,花粉囊中贮有花粉粒,而两侧花药间的药丝延伸部分则称为药隔。
(1)雄蕊的类型:
1)分生雄蕊:即雄蕊多数,彼此分离,长短相近(如桃)。
2)四强雄蕊:即雄蕊6枚,彼此分离,4枚较长,2枚较短(如油菜)。
3)二强雄蕊:即雄蕊4枚,彼此分离,2枚较长,2枚较短(如茺蔚)。
4)多体雄蕊:即雄蕊多数,于花丝下部彼此联合成多束(如金丝梅)。
5)二体雄蕊:即雄蕊10枚,于花丝下部9枚彼此联合,另1枚单独存在,形成2束(如葛)。
6)单体雄蕊:即雄蕊多数,于花丝下部彼此联合成管状(如黄蜀葵)。
7)聚药雄蕊:即雄蕊5枚,于花药,甚至上部花丝彼此联合成管状(如半边莲、旋覆花)。
(2)花丝的着生:雄蕊花丝在药隔上的着生方式与位置有:
1)底着:即花丝着生在药隔基部(如莲)。
2)背着:即花丝着生在药隔近基部(如白花曼陀罗)。
3)丁着:即花丝着生在药隔中部(如石蒜)。
4)个着:即花丝着生在药隔顶部,花药叉开形如个字(如地黄)。
(3)花药的开裂:雄蕊花药开裂的方式有:
1)孔裂:即花药顶部孔状开裂(如龙葵)。
2)瓣裂:即花药中部瓣状开裂,并能自动开启如盖(如豪猪刺)。
3)纵裂:即花药由上至下纵向开裂(如蒲草)。
(4)雄蕊的花粉粒:
花粉粒在显微镜下,具有多种不同的形态特征,并对花类药材种属的鉴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1)花粉粒的组成:常见的有:单粒(如一般被子植物),四分体(如石南科植物),花粉块(如部分兰科植物)。
2)花粉粒的形状:常见的有:圆形(如月季);椭圆形(如蜡梅);三角形(如丁香),五边形(如三色堇)。
3)花粉粒的表面常见的有:光滑的(如银杏)。
具槽的:包括单槽的(如黄精),三槽的(如蛇莓),多槽的(如薄荷)。
具萌发孔的:包括单萌发孔的(如扁豆),三萌发孔的(如丁香),多萌发孔的(如瞿麦)。
具突起的:包括细小突起的(如细辛),刺状突起的(如旋覆花)。
具网纹的:包括细网纹的(如水寥),粗网纹的(如蒲公英)。
具气囊的:(如马尾松)。
5.雌蕊群:由一定数目的雌蕊所组成,雌蕊为花最中心部分的瓶状物,相当干瓶体的下部为子房,瓶颈部为花柱,瓶口部为柱头,而组成雌蕊的爿片则称为心皮。若将子房切开,则所见空间称为子房室,室的外侧为子房壁,室与室间为子房隔膜,子房壁或子房隔膜上着生的小珠或小囊状物为胚珠,胚珠着生的位置为胎座,胎座的上下延伸线是为腹缝线,而腹缝线的对侧则是背缝线。
雌蕊的类型很多,依心皮的联合状况划分有:
(1)离生心皮雌蕊:即心皮2个以上,各自于边缘愈合成分离的雌蕊,所成子房为单子房(如乌头)。
(2)合生心皮雌蕊:即心皮2个以上,彼此愈合成1个合生的雌蕊,所成子房为复子房(如藜芦、黄精、葱)。
依子房位置划分有:
(1)子房上位:即雌蕊子房着生于凸出或平坦的花托上,而侧壁不与花托愈合。由于花的其它部分的基部位于子房下面,所以又称为花下位(如白花曼陀罗)。
(2)子房周(中)位:即雌蕊子房着生于凹陷的花托上,而侧壁不与花托愈合。由于花的其它部分的基部位于子房四周,所以又称为花周位(如桃)。
(3) 子房下位:即雌蕊子房着生于凹陷的花托上,而侧壁与花托愈合。由于花的其它部分的基部位于子房上面,所以又称为花上位(如丁香)。
依胎座的类型划分有:
(1) 边缘胎座:即心皮1枚,自行于边缘愈合成单室子房,胚珠着生于子房内侧壁的腹线上(如扁豆)。
(2) 侧膜胎座:即心皮数枚,彼此于边缘愈合成单室子房,胚珠着生于子房内侧壁的腹缝线上(如龙胆)。
(3) 中轴胎座:即心皮数枚,彼此愈合成多室子房,胚珠着生于子房的中轴上(如白花曼陀多)。
(4) 中央胎座:即心皮数枚,彼此愈合成单室子房,胚珠着生于子房的中央。包括:
1)特立中央胎座:为胚珠多枚着生于子房中柱上的中央胎座(如过路黄)。
2)顶生胎座:为胚珠1枚着生于于房室顶上的中央胎座(如芫花)。
3)基生胎座:为胚珠1枚生于子房基部的中央胎座(如红花)。
至于胚珠,其下端有珠柄胎座相连,胚珠外有珠被1~2层,珠柄末端与胚珠会合处为合点,合点相对的另一端有小孔为珠孔,胚珠的珠被以内的中心部分为珠心,珠心中有胚囊,胚囊中有卵细胞、极细胞、反足细胞与辅助细胞。以后卵细胞将受精形成胚,极细胞将受精形成内胚乳、而整个胚珠则最终将成为种子,内、外珠被则转变成为内外种皮,至于珠被内的其余组织或细胞,则将在胚与内胚乳成长过程中渐次退化或被吸收,如有残留则统称为外胚乳。
胚珠的类型:主要是由珠柄轴与胚珠轴间的夹角来确定的。珠柄轴,即珠柄在胎座上的着生点(或其脱落后脐点)与合点间的连线。胚珠轴,即合点与珠孔间的连线。
直生胚珠:为珠柄轴与胚珠轴间的夹角近于平角的胚珠。
横生胚珠:为珠柄轴与胚珠轴间的夹角近于直角的胚珠。
弯生胚珠:为珠柄轴与胚珠轴间的夹角近于锐角的胚珠。
倒生胚珠:为珠柄轴与胚珠轴间的夹角近于零度的胚珠。
Ⅸ 蝴蝶兰花老怎么繁殖有视频吗
蝴蝶兰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繁殖法、花梗催芽繁殖法、断心催芽繁殖法、切茎繁殖法和组织培养法五种。
一、播种繁殖法
此法能繁育出大量优良的种苗,而且不易传染病毒和其他病害,还能利用杂交的手段来培育更优良、更新奇、更多花色花型的新品种。
1、自然播种法
将已开裂蒴果散发出来的种子播于亲本植株的花盆中,这是由于亲本植株的植料中或许存在有蝴蝶兰种子发芽时所必要的共生菌。自然播种法简单易行,无需复杂的无菌程序和操作工具,适用于一般家庭蝴蝶兰种植者,但此法成功的机会甚微,极少应用。
2、无菌播种法
方法是先将未裂开的成熟蒴果洗净,然后置于75%∼90%乙醇或氯仿中浸2∼3秒,再用5%∼10%的漂白粉溶液或3%的双氧水浸5∼20分钟。取出种子在同样的消毒水中浸泡5∼20分钟,然后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溶液,取出种子,再用细针将种子均匀地平铺于已制备好的瓶中培养基表面。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2000∼3000勒克斯,每天10∼18小时,温度保持在20∼26℃。9∼10个月后,小苗长出2∼3片叶子便可出瓶上盆栽植。此法是一项科学性较强的工作,一般在组织培养实验室里进行,或在规模大、管理严格的组培工厂里进行。
二、花梗催芽繁殖法
许多品种的蝴蝶兰在花凋谢后,其花梗的节间上常能长出带根的小苗来,剪下另行种植就能长成一株新的蝴蝶兰。可采用人工催芽的方法确保蝴蝶兰的花梗长出花梗苗,用于繁殖。方法是先将花梗中已开完花的部分剪去,然后用刀片或利刃仔细地将花梗上部第一至第三节节间的苞片切除,露出节间中的芽点;用棉签将催芽剂或吲哚丁酸等激素均匀地涂抹在裸露的节间节点上;处理后将兰株置于半阴处,温度保持在25∼28℃,2∼3周后可见芽体长出叶片,3个月后长成具有3∼4片叶并带有气生根的蝴蝶兰小苗;切下小苗上盆,便可成为一棵新的兰株。
三、断心催芽繁殖法
兰株因冻害、虫害、病害以及人为等因素而致使其生长点遭到破坏后,经过一段时间,会从兰株近基部的茎节上长出1∼2个新芽。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繁殖蝴蝶兰。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茎顶最高的心叶抽掉,注意要将茎尖生长点破坏,使其无法向上生长;伤口晾干或用杀菌剂涂抹消毒灭菌,经过一段时间即能在近基部的茎节上长出2∼3个新芽;待新芽长大并有根系从基部长出时,就可切下另行种植,成为一棵新的植株。
四、切茎繁殖法
切茎繁殖法的原理是破坏茎尖生长点,以诱发潜伏芽生长。蝴蝶兰植株的叶腋处虽有潜伏芽1∼3个,但多不能萌芽成株。可待植株不断向上生长、茎节较长后,再将植株带有根的上部用消毒过的利刃或剪刀切断,植入新盆使其继续生长,下部留有根茎的部分给予适当的水分管理,不久就可萌生新芽1∼3个(依植株本身的性状及管理方法而定)。如植株的茎较长,亦可考虑分切多段,只要每段有2∼3节节间或长2∼3厘米以上并有根一条以上者,就有可能长成一棵新的植株,但如果植株的根茎均已干枯死亡,则此法无效。
五、组织培养法
采用组织培养法来繁殖蝴蝶兰,可以获得与母株完全相同的优良的遗传特性。通过这种方法产生的蝴蝶兰苗通过称为分生苗或组织苗。用于进行分生培养的植物组织(外植体)可以是顶芽(茎尖)、茎段(休眠芽),也可以是幼嫩的叶片或根尖,但目前最常见的是采用蝴蝶兰的花梗。因为选用花梗作为外植体,不仅不会损伤植株,而且诱导容易。较老的花梗或已开花的花梗主要取其花梗节芽,而幼嫩的花梗除了花梗节芽外,花梗节间也可作为培养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