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显存容量公式是什么
当显卡进行2D应用的时候,那么它一般需要最少的显存容量计算公式应该是:显存容量=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颜色位数/8bit。
假设当时的显示分辨率是1024×768×32,那么它需要的显存容量是1024x768x32bit/8bit,大约在3M左右,这是2D模式下最低的要求;对于3D应用而言,显存容量的计算公式就是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颜色位数×3/8bit,同样在1024x768的环境下,GPU需要占用的数据处理量为 10M左右。这仅仅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理论分数而已,假如算上大容量的纹理数据和Z-Buffer数据,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了。
Ⅱ 显存宽位的计算方法
大家知道显存带宽=显存频率X显存位宽/8,那么在显存频率相当的情况下,显存位宽将决定显存带宽的大小。比如说同样显存频率为500MHz的128位和256位显存,那么它俩的显存带宽将分别为:128位=500MHz*128∕8=8GB/s,而256位=500MHz*256∕8=16GB/s,是128位的2倍,可见显存位宽在显存数据中的重要性。
显卡的显存是由一块块的显存芯片构成的,显存总位宽同样也是由显存颗粒的位宽组成,。显存位宽=显存颗粒位宽显存颗粒数。显存颗粒上都带有相关厂家的内存编号,可以去网上查找其编号,就能了解其位宽,再乘以显存颗粒数,就能得到显卡的位宽。这是最为准确的方法,但施行起来较为麻烦。
显存带宽是指显示芯片与显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它以字节/秒为单位。显存带宽是决定显卡性能和速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要得到精细(高分辨率)、色彩逼真(32位真彩)、流畅(高刷新速度)的3D画面,就必须要求显卡具有大显存带宽。目前显示芯片的性能已达到很高的程度,其处理能力是很强的,只有大显存带宽才能保障其足够的数据输入和输出。随着多媒体、3D游戏对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分辨率、32位真彩和高刷新率的3D画面面前,相对于GPU,较低的显存带宽已经成为制约显卡性能的瓶颈。显存带宽是目前决定显卡图形性能和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显存带宽的计算公式为:显存带宽=工作频率×显存位宽/8。目前大多中低端的显卡都能提供6.4GB/s、8.0GB/s的显存带宽,而对于高端的显卡产品则提供超过20GB/s的显存带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购买显存带宽大的显卡,这是一个选择的关键。
Ⅲ 显存是怎样计算的
不是计算,而是显卡上本身的存储器,或者带TC的就是有动态显存技术,原始显存大小最好用CPU-Z看
Ⅳ 显存速度计算公式
显存运行频率(MHZ)=1000/NS数,比如1NS的显存运行频率为1000MHZ,DDR,DDR2,DDR3等效频率×2,所以1NS显存等效频率为2000MHZ,如果是GDDR5显存则要×4,如果是1NS的GDDR5显存则等效频率4000MHZ。
1000/纳秒数,不是1000/显存频率,这里算出的是显存的额定工作频率。但是不一定是你显存的当前运行频率,要看当前运行频率可以用GPU-Z看。
Ⅳ 显存 是怎么算的啊!!!
显存是显卡上很重要的一个部件,可不要小看了这小小的几块芯片,它们对显卡的性能好坏可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就给大家简单讲一下关于显存的一些参数。
目前显卡上被广泛使用的显存就是SDRAM和DDR SDRAM了。 SDRAM:SDRAM可以与CPU同步工作,无等待周期,减少数据传输延迟。优点:价格低廉,在中低端显卡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DDR SDRAM:DDR是Double Data Rate是缩写,它是现有的SDRAM内存的一种进化。在设计和操作上,与SDRAM很相似,唯一不同的是DDR在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能传输数据,而SDRAM则只可在上升沿传输数据,所以DDR的带宽是SDRAM的两倍,而DDR比SDRAM的数据传输率也快一倍。如果SDRAM内存的频率是133MHz,则DDR内存的频率是266MHz。优点: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能传送数据,理论上有着SDRAM双倍的性能,因此在中高档显卡上应用广泛。
反观曾经辉煌的SGRAM几乎已经销声匿迹。究其原因,一是成本问题。现在的显卡显存大多数都在32M以上,显存成本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SDRAM和DDR SDRAM相对SGRAM在制造成本拥有相当大的优势,运用在大容量显存的显卡中,能有效降低成本。二是现在的各种主流显卡芯片,如GeForce3/GeForce2系列,Radeon系列等在设计上均对SDRAM和DDR SDRAM进行了优化,这些主流的显示芯片搭配SDRAM和DDR SDRAM可以获得不俗的效能。基于性价比的考虑,使用单颗容量偏小并且价格较贵的SGRAM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除了显存的种类以外,显存还有一些重要的技术参数,例如速度、实际工作频率、数据位宽度、生产商等值得我们去关注。
速度:显存的速度一般以ns为单位。常见的显存有7ns、6ns、5.5ns、5ns、4ns甚至3.8ns的显存。其对应的额定工作频率分别是143MHz、166MHz、183MHz、200MHz和250MHz。额定工作频率的计算方法是非常简单的,显存速度的倒数就是显存的额定工作频率。当然,对于一些质量较好的显存来说,显存的实际最大工作频率是有一定的余量的。例如曾经倍受广大DIYer青睐的三星6ns SDRAM就可以超到190MHz以上的运行频率,5.5ns SDRAM可以超到205MHz。时至今日,显存超频风仍然不减。在测试一块显卡性能好坏的时候,超频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不过,我们并不提倡纯粹为了高速而牺牲稳定性的做法,寻找性能和稳定性的最佳平衡点,才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
实际运行频率和等效工作频率。刚才我已经提到,显存的额定工作频率等于显存速度的倒数。现今最快的显存是用在GeForce3上的3.3ns DDR显存,如此算来显存的额定工作频率也只有303MHz。但是我们经常看到运行频率333MHz、400MHz甚至460MHz的显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这些频率是等效工作频率。DDR显存因为能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能传送数据,因此,在相同的时钟频率和数据位宽度的情况下显存带宽是普通SDRAM的两倍。换句话说,在显存速度相同的情况下,DDR显存的实际工作频率是普通SDRAM显存的2倍。同样,DDR显存达到的带宽也是普通SDRAM显存的2倍。例如,5ns的SDRAM显存的工作频率为200MHZ,而5ns的DDR显存的等效工作频率就是400MHZ。
数据位宽度和显存带宽的计算方法。数据位宽度指的是在一个时钟周期之内能传送的bit数,它是决定显存带宽的重要因素,与显卡性能息息相关。当显存种类相同并且工作频率相同时,数据位宽度越大,它的性能就越高。显存带宽的计算方法是:运行频率×数据带宽/8,之所以要除以8,是因为每8个bit(比特)等于一个Byte(字节)。以目前的GeForce3显卡为例,其显存系统带宽=230MHz×2(因为使用了DDR显存,所以乘以2)×128/8=7.36GB。数据位带宽是显存也是显卡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在显卡工作过程中,Z缓冲器、帧缓冲器和纹理缓冲器都会大幅占用显存带宽资源。带宽是3D芯片与本地存储器传输的数据量标准,这时候显存的容量并不重要,也不会影响到带宽,相同显存带宽的显卡采用64MB和32MB显存在性能上区别不大。因为这时候系统的瓶颈在显存带宽上,当碰到大量像素渲染工作时,显存带宽不足会造成数据传输堵塞,导致显示芯片等待而影响到速度。目前显存主要分为64位和128位,在相同的工作频率下,64位显存的带宽只有128位显存的一半。这也就是为什么Geforce2 MX200(64位SDR)的性能远远不如Geforce2 MX400(128位SDR)的原因了。一些显卡厂商中对64位显存避而不谈,采用不告知政策,所以大家在购买显卡时一定要问清楚这一问题。
生产商。目前显存颗粒的制造商主要以日本、韩国和台湾的为主。日本的如Toshiba(东芝)、Hitachi(日立),韩国的主要是三星和现代(HYUNDAI,目前已经改名为Hynix),台湾的代表是Winbord、EliteMT、EtronTech(钰创)等。目前市场上的显卡主要就使用了三星,现代,钰创,ESMT等几个品牌的显存。应该说这几个正规大厂生产的显存,其性能和质量都是有保证的,无论是稳定性还是超频性能都是相当不错的。例如目前风头正劲的钰创显存是由台湾晶豪设计,着名的台积电代工生产,采用了0.15微米的先进加工工艺,其DDR模块常用于GF3等高端产品上。
显存颗粒上的标志:显存颗粒上的标志向我们直观的显示了颗粒的一些技术数据,因此,掌握识别它们的一些基本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显存参数说明。
EliteMT的SGAM显存编号:
-5.5Q代表显存的速度为5.5ns,对应的运行速度=1/5.5=183MHz;9929S表示封装日期为99年第48周;第二行中的3232表示容量为32MB,数据带宽为32bit。
三星SDRAM显存编号。
K4S代表三星生产。64代表显存类型(64=SDRAM,6D=DDR SDRAM);第一个32代表容量为32MB;最后一个32代表显存的数据带宽为32bit。E代表工作电压为3.3V(SDRAM显存工作电压均为3.3V,DDR显存工作电压为2.5V),TC-50代表显存的速度为5ns,即额定工作频率为200MHz。
EtronTech(钰创) DDR SDRAM显存
EM代表EtronTech(钰创)显存,65代表容量为64MB,16代表数据带宽为16bit。T代表工作电压为2.5V,S代表种类为DDR SDRAM。4.5代表显存速度为4.5ns,额定工作频率为230MHz。
其实显存颗粒上的标志无非告诉了我们这么几个参数:类型、容量、速度、数据位宽度等等,要做到举一反三应该是不难的。只要我们把这些都弄明白了,以后在购买显卡的时候就不会再被那些在显存颗粒上做文章的JS给蒙骗了。
Ⅵ 电脑显存怎么算
显存频率*位宽/8
ok
例如
300mhz的显存,如果显存位宽为128bit,那么显存带宽应该是:
300mhz
*
128bit
/
8
=
4800mb/s
=
4.8gb/s
Ⅶ 关于显存容量、分辨率的计算
显存与系统内存一样,也是多多益善。显存越大,可以储存的图像数据就越多,支持的分辨率与颜色数也就越高。以下计算显存容量与分辨率关系的公式:
所需显存=图形分辨率×色彩精度/8。
例如要上16bit真彩的1024×768,则需要1024×768×16/8=1.5M,即2M显存。
对于三维图形,由于需要同时对Front
buffer、Back
buffer和Z
buffer进行处理,因此公式为:所需显存(帧存)=图形分辨率×3×色彩精度/8。
例如一帧16bit、1024×768的三维场景,所需的帧缓存为1024×768×3×16bit/8=4.71M,即需要8M显存。
Ⅷ 怎么计算显存
每一个像素点 * 颜色位数 * 每一秒刷新的次数
1920 * 1080 * 60 * 32 = 398131200 (bit) = 497664000(byte) = 486000(KB) = 474.6(MB)
8 bit = 1 byte 1024 byte = 1 KB (K byte) 1024 KB = 1 MB (M Byte)
Ⅸ 显卡显存是如何计算的
我们在选购显卡时,首先考虑的是显卡的芯片类型,其次就是显存。不同类型的显存之间的性能差距非常之大,以市场上常见的GeForce
7300GT为例,采用TOSP封装GDDR1颗粒与采用BGA封装的GDDR3颗粒之间的性能最大会相差1倍,即使是同为GDDR3颗粒,不同显存类型之间也有着很大的性能差距,可见显存是我们在选购显卡时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GDDR1颗粒和GDDR2颗粒已经很少有显卡采用,而GDDR4颗粒由于价格与产能等因素制约,也很难在主流显卡上也难觅其身影。所以我们来重点解读一下主流BGA封装的GDDR3颗粒。目前主流的GDDR3颗粒品牌主要有三星(SAMSUNG)、海力士(HYNIX)、QIMONDA(原英飞凌)等,GDDR3颗粒采用BGA(Ball
Grid
Array
Package)封装技术,主要有8Mbit
x
32Bit、16Mbit
x
32Bit等规格。其实显存颗粒上的编号已经提供了这颗显存的基本信息,例如生产厂商、生产周期、封装类型等,但对于选购显卡而言,我们只需要了解其中的显存容量、位宽、速度即可。教你如何识别三星显存的编号信息
三星显存颗粒
以三星显存颗粒为例,如图所示,其中的55代表这颗显存的容量256Mbit,32代表了单颗位宽为32Bit,“BC-14”则代表了显存速度为1.4ns,大家可以对上上面的公司,计算出该款延时速度的显存的理论运行频率。这里我们要指出的是,在三星颗粒中55、56代表了容量256Mbit,而51、52代表容量为512Mbit。大同小异,Hynix及QIMONDA显存颗粒编号定义Hynix
GDDR2显存颗粒Hynix颗粒和三星颗粒表示方法类似,56、57代表了容量256Mbit,而51、52代表容量为512Mbit。“FP-25”同样表示该显存颗粒的延时数值,为2.5ns。Qimonda
GDDR3显存相比之下QIMONDA颗粒要直观一些,256代表容量256Mbit,512代表容量为512Mbit。Hynix、QIMONDA颗粒显存位宽和速度表示方法同三星颗粒,如上图中“512”后的“32”代表的就是单颗显存位宽为32bit。最后一个问题:
Ⅹ 求问显存多少怎么计算
你好!第一个是笔记本独立显卡的截图, 根据型号来看一般是2G显存。第二个图是核显型号,一般是通过共享内存作为显存最大一般为1G。
可以通过GPU-Z来检测显卡的具体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