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工挖孔桩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桩长6米,桩经1.1米,护壁0.075米,扩孔1.9米计算土方量为多少
按护壁内围截面积乘孔深计算;孔深按施工的自然地坪标高至设计的护壁长度计算。护壁不分现浇或预制,均套用安设混凝土护壁定额。
Ⅱ 桩基础的土方工程量怎么计算呢
1、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基础垫层底面积是指垫层与地基相接的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以立方米计算。
2、土方开挖中,根据施工要求的放坡、操作工作面和机械挖土进出施工工作面的坡道等增加的工程量,可包括在挖基础土方报价内。
3、具体放坡系数规定,可参照下图:
Ⅲ 如何计算桩间挖土
1、桩间土方工程量
桩间挖工程量,需要按桩承台挖土方的体积计算,清单不计算放坡,定额按说明要求计算工作面和放坡。然后套挖桩间土方的定额子目。
2、挖桩间土方的深度
挖土深度为设计的基础底或垫层底标高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0.5m范围内的挖土,与桩的长度没有直接关系。
依据
1、施工图纸及配套的标准图集
施工图纸及配套的标准图集,是工程量计算的基础资料和基本依据。因为,施工图纸全面反映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构造、各部位的尺寸及工程做法。
2、预算定额、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根据工程计价的方式不同(定额计价或工程量清单计价),计算工程量应选择相应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施工图预算,应按预算定额及其工程量计算规则算量;若工程招标投标编制工程量清单,应按“计价规范”附录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算量。
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施工图纸主要表现拟建工程的实体项目,分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法及措施,应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确定。如计算挖基础土方,施工方法是采用人工开挖,还是采用机械开挖,基坑周围是否需要放坡、预留工作面或做支撑防护等,应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为计算依据。
Ⅳ 人工挖孔桩土方工程量怎么计算啊
应该分段计算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体积计算。
施工工程量:人工挖桩孔土方工程量按护壁外缘包围的面积乘以深度计算。
当遇到挖淤泥、流砂时,工程量是独立于土方、石方单独计算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和挖土方的一样,挖方断面乘淤泥、流砂段桩长。
一般人工挖孔桩的工程量是包括挖土方(几类的)、挖石方(几类的)和挖淤泥、流砂。中标后在施工过程中才发现淤泥流砂时,一定要做好现场签证,要拍好照。
Ⅳ 挖桩间土方工程量怎么计算,怎么确定挖桩间土方的深度
1、桩间土方工程量
桩间挖工程量,需要按桩承台挖土方的体积计算,清单不计算放坡,定额按说明要求计算工作面和放坡。然后套挖桩间土方的定额子目。
2、挖桩间土方的深度
挖土深度为设计的基础底或垫层底标高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0.5m范围内的挖土,与桩的长度没有直接关系。
桩间挖土是指桩顶设计标高以下的挖土及桩顶设计标高以上0.5米范围内的挖土,挖土时,不扣除桩体体积,相应项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一般打完桩后。
桩顶标高都会低于地面标高(也就是在地面以下),做基础时要将桩头挖出来,这部分的挖土量叫桩间挖土量,由于怕挖土机械损坏桩身,所以一般人工清挖。
(5)桩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工程量计算方法
基本计算
工程量计算之前,首先应安排分部工程的计算顺序,然后安排分部工程中各分项工程的计算顺序。分部分项工程的计算顺序,应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关联因素确定(见第二章、第二节,合理安排工程量计算顺序)。
同一分项工程中不同部位的工程量计算顺序,是工程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分项工程由同一种类的构件或同一工程做法的项目组成。
如“预应力空心板”为一个分项工程,但由于建筑物的开间不同,板的荷载等级不同,因此出现各种不同的型号,其计算方法就是分别按板的型号逐层统计汇总数量,然后再查表计算出相应的混凝土体积及钢筋用量。
再如“内墙面一般抹灰”为一个分项工程,按计算范围应包括外墙的内面及内墙的双面抹灰在内,其计算方法就是按照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规定,将各楼层相同工程做法的内墙抹灰加在一起,算出内墙抹灰总面积。
计算工程量时应注意:按设计图纸所列项目的工程内容和计量单位,必须与相应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中相应项目的工程内容和计量单位一致,不得随意改变。
为了保证工程量计算的精确度,工程数量的有效位数应遵守以下规定: 以“吨”为单位,应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字,第四位四舍五入;以“立方米”、“平方米”、“米”为单位,应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第三位四舍五入;以“个”、“项”等为单位,应取整数。
计算工程量,应分别不同情况,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按顺时针顺序计算
以图纸左上角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进行计算,当按计算顺序绕图一周后又重新回到起点。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各种带形基础、墙体、现浇及预制构件计算,其特点是能有效防止漏算和重复计算。
2、按编号顺序计算
结构图中包括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构件,而且分布在不同的部位,为了便于计算和复核,需要按构件编号顺序统计数量,然后进行计算。
3、按轴线编号计算
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工程量,为了方便计算和复核,有些分项工程可按施工图轴线编号的方法计算。例如在同一平面中,带型基础的长度和宽度不一致时,可按A轴①~③轴,B轴③、⑤、⑦轴这样的顺序计算。
4、分段计算
在通长构件中,当其中截面有变化时,可采取分段计算。如多跨连续梁,当某跨的截面高度或宽度与其他跨不同时可按柱间尺寸分段计算,再如楼层圈梁在门窗洞口处截面加厚时,其混凝土及钢筋工程量都应按分段计算。
5、分层计算
该方法在工程量计算中较为常见,例如墙体、构件布置、墙柱面装饰、楼地面做法等各层不同时,都应按分层计算,然后再将各层相同工程做法的项目分别汇总项。
6、分区域计算
大型工程项目平面设计比较复杂时,可在伸缩缝或沉降缝处将平面图划分成几个区域分别计算工程量,然后再将各区域相同特征的项目合并计算。[1]
快速计算
该方法是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构件或分项工程的计算特点和规律总结出来的简便、快捷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利用工程量数表、工程量计算专用表、各种计算公式加以技巧计算,从而达到快速、准确计算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工程量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工程量清单
Ⅵ 管桩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2.0.1 预制混泥土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包括桩头)计算。
预制管桩一般都按施工图纸里标注的工程量计算延长米,如:PHC-A500(100)-20,共20根的话,工程量为400m;
如果进行招投标需编制工程量清单的话,在清单(如兴安得力)里只能折算成立方(400*3.1415*(0.25*0.25-0.125*0.125)=60m³)。如配有桩尖,则桩尖分型号、规格、图集标准不同按元/个计算。
管桩型号实例:
PTC-500(70)A-C70-8,500mm表示管桩外径,70mm表示壁厚,A表示有效预压应力为4Mpa,C70-表示砼强度,8,单位m,表示管桩长度
管桩按抗弯性能或有效预压应力值分为A型、AB型、B型和C型等,其有效预压应力值分别为4Mpa、6Mpa、8Mpa、10Mpa,其计算值应在各自规定值的范围内,管桩的抗弯性能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主要考虑承受纵向压力,其抗弯性能应满足管桩吊运和堆放要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管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