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眼底检查的方法有哪些
眼底检查
ocular funs examination
利用检眼镜检查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及视神经乳头等眼球后部的方法。分直接和间接两种。①直接检眼镜检查法。所见是放大16倍的正像。镜的构造包括照明系统和观察系统,灯光由一小镜反射入被检眼内,检眼者可通过装有可调节屈光不正的系列镜盘检查眼底。检查眼底前,应先行彻照法检查屈光间质有无混浊,查眼底应循序查视乳头、黄斑部和视网膜。一般由后极至周边部。②间接眼底镜检查法。所见是放大4倍的倒像。所见眼底范围大,立体感强,可同时看清眼底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病变,利用巩膜压迫器,还可检查极周边的眼底。其工作原理与低倍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相同。检查时充分散瞳,检查者戴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者与被检者相距约40厘米,将光线射入瞳孔区,检查者在手持一凸透镜(通常用+20D),置于被检眼前,前后调节距离,即可看清眼底。其工作距离远,还可戴此镜在直视下作手术。另外还可利用裂隙显微镜加三面镜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眼底。后者由于注入的染料随血液运行可动态地观察眼底变化。当视网膜毛细血管与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受损时,可发生染料渗漏而显示出用检眼镜发现不了的情况。
2. 检眼镜的具体使用方法
检眼镜可分为直接检眼镜和间接检眼镜两种。
直接检眼镜可直接检查眼底,不必散大瞳孔,在暗室中进行检查,检查者眼睛必须靠近的眼睛,用右眼检查患者的右眼,右手拿检眼镜,坐在或站在患者的右侧,左眼则反之,医者的另一手牵开患者的眼睑,先将检眼镜置于患者眼前约20cm,用+10D镜片检查患者的屈光间质是否透明,检查屈光间质后,可开始检查眼底各部分,转动透镜片的转盘可矫正医者和患者的屈光不正,若医者为正视眼或已配矫正眼镜,则看清眼底所用的屈光度表示被检眼的屈光情况。一般先令患眼向前直视,检查视乳头,再沿网膜血管检查颞上、颞下,鼻上、鼻下各象限,最后令患眼向颞侧注视,检查黄斑部。眼底病变的大小,以视乳头直径表示,以透镜的屈光度测量病变的凹凸程度,3D相当于1mm。有的检眼镜附有绿色滤光片,对视神经纤维及黄斑观察更佳。
间接检眼镜使用时须充分散大瞳孔,在暗室中检查,医者接通电源,调整好距离及反射镜的位置,开始先用较弱的光线观察,看清角膜、晶体及玻璃体的混浊,然后将光线直接射入被检眼的瞳孔,并让被检眼注视光源,一般用+20D物镜置于被检眼前5cm处,物镜的凸面向检查者,检查者以左手持物镜,并固定于患者的眶缘,被检眼、物镜及检查者头固定不动,当看到视乳头及黄斑时再将物镜向检查者方向移动,在被检眼前5cm处可清晰见到视乳头及黄斑部的立体倒像。检查眼底其余部分时,应使被检者能转动眼球配合检查,检查者围绕被检者的头移动位置,手持的物镜及检查者的头也随之移动。所查的影像上下相反,左右也相反。为检查眼底周边部,如检查6点方位,检查者位于被检者的头顶处,令患眼向下看6点方位。检查眼底的远周边部,则必须结合巩膜压迫法,金属巩膜压迫器戴在检查者右手的中指或食指上,将压迫器的头置于被检眼相应的眼睑外面,必要时可表麻后,自结膜囊内进行检查,操作时应使检查者的视线与间接检眼镜的照明光线、物镜的焦点、被检的眼位、压迫器的头部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检查时应注意随时嘱患者闭合眼睑以湿润角膜,当怀疑有眼内占位性病变时,切忌压迫检查。
为了便于保存资料,应绘制眼底图像,此图为三个同心圆及12条放射线组成。最外圆为睫状体与玻璃体基础部,最内圆为赤道部,中间圆为锯齿缘。12条放射线表示按时钟方位的子午线,12点方向对着患者的脚部。
3. 眼科检眼镜的保养方法
眼镜是需要这样保养的:
1、不时不要用手去触摸镜片,这样留下指纹而弄脏镜片,摸久了还会磨花镜片。
2、镜片弄脏了,不要顺手用衣角或比较硬的纸张来擦。可用口在镜片哈气后,镜片被水蒸气弄模糊后,用柔软的纸巾再擦,最好用专门擦眼镜的布去擦。
3、擦镜片时大家要注意,要顺一个方向去擦,避免来回擦易损伤镜片。睡觉时,镜片要用擦眼镜布包好,放在眼镜盒里,以免灰尘。
4、擦眼镜的布,也要时不时的清洗,可用肥皂或洗衣液洗干净晾干后放在盒子里。
5、眼镜光靠擦是不行的,可以一周或半个月洗一次,最后用洗洁精清洗,可防水蒸气挡住视线。清洗的方法是:先要把镜面上的灰尘用水冲洗干净,再使用中性肥皂或清洁剂清洗,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净后用眼镜布擦干即可!
4. 如何判断眼睛的视网膜脱落了
如果眼前突然出现大量的飞蚊、某一方位有持续闪光感应该立即去医院进行眼底检查。
“早发现和早治疗是视网膜脱离治疗的关键”,飞蚊与闪光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如果眼前突然出现大量的飞蚊、某一方位有持续闪光感应该立即去医院进行眼底检查。
”同时,视网膜脱离还会导致中心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例如视力突然下降或某一方位总有幕状物遮挡。此外,视网膜脱离如果累及黄斑区,还会导致视物变形和显着的视力下降。
(4)检眼镜的使用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首先,严格控制用眼的时间,尤其是近距离用眼的时间。成年人建议用眼40分钟休息5~10分钟,未成年人高度近视要更加重视,用眼20~30分钟建议休息5分钟及以上,年龄越小越要严格控制。
第二,注意用眼的距离和姿势:眼睛离物体或屏幕40cm或者以上,电脑屏幕略位于眼睛水平位置的下方;用眼姿势保持端正,歪着头看东西容易导致近视度数加深。
第三,注意用眼习惯及卫生。对于散光患者而言,不要一直用某一个眼位看东西,不要一直盯着手机看,也不要经常用手揉眼,否则可能导致散光加重。
5. 眼底检查法的检查方法
1.检查宜在暗室中进行,病人多取坐位,检查者坐位或立位均可。检查右眼时检查者位于患者的右侧,用右手持镜,右眼观察;检查左眼时,则位于患者左侧,左手持镜,用左眼观察。
2.正式检查眼底前,先用彻照法检查眼的屈光间质是否混浊。用手指将检眼镜盘拨到+8 -- +10(黑色)屈光度处,距受检眼10--20cm,将检眼镜光线射入受检眼的瞳孔.正常时呈桔红色反光。如角膜、房水、晶体或玻璃体混浊,则在橘红反光中见有黑影。此时令病人转动眼球,如黑影与眼球的转动方向一致,则混浊位于晶体前方,如方向相反,则位于玻璃体;位置不动,则混浊在晶体。
3.检查眼底:嘱患者向正前方直视,将镜盘拨回到“0”,同时将检眼镜移近到受检眼前约2cm处观察眼底。如检查者与患者都是正视眼,便可看到眼底的正象,看不清时,可拨动镜盘至看清为止。检查时先查视神经乳头,再按视网膜动静脉分支,分别检查各象限.最后检查黄斑部。检查视神经乳头时,光线自颞侧约15度处射人;检查黄斑时,因病人注视检眼镜光源;检查眼底周边部时,嘱病人向上、下、左、右各方向注视、转动眼球,或将检眼镜角度变动。
观察视神经乳头的形状、大小、色泽,边缘是否清晰。观察视网膜动、静脉,注意血管的粗细、行径、管壁反光、分支角度及动、静脉交叉处有无压迫或拱桥现象,正常动脉与静脉管径之比为2;3。观察黄斑部,注意其大小、中心凹反射是否存在,有无水肿、出血、渗出及色素紊乱等。观察视网膜,注意有无水肿、渗出、出血、剥离及新生血管等。
4.眼底检查记录;为说明和记录眼底病变的部位及其大小范围.通常以视神经乳头,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行径.黄斑部为标志,表明病变部与这些标志的位置距离和方向关系。距离和范围大小一般以视神经乳头直径PD(1PD=1.5mm)为标准计算。记录病变隆起或凹陷程度,是以看清病变区周围视网膜面与看清病变隆起最高处或凹陷最低处的屈光度(D)差来计算,每差3个屈光度(3D)等于1mm。
6. 对高度近视者进行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时,应如何使用屈光度盘
关于你说的这个建议你去专业的眼科医院去挂一个号,然后咨询一下专业的医护人员。或者是去一些综合性的三级医院也是可以的。
7. 检眼镜的种类及应用方法是什么
检眼镜可分为直接检眼镜和间接检眼镜两种。直接检眼镜可直接检查眼底,不必散大瞳孔,在暗室中进行检查,检查者眼睛必须靠近患者的眼睛,用右眼检查患者的右眼,右手拿检眼镜,坐在或站在患者的右侧,左眼则反之,医者的另一手牵开患者的眼睑,先将检眼镜置于患者眼前约20cm,用+10D镜片检查患者的屈光间质是否透明,检查屈光间质后,可开始检查眼底各部分,转动透镜片的转盘可矫正医者和患者的屈光不正,若医者为正视眼或已配矫正眼镜,则看清眼底所用的屈光度表示被检眼的屈光情况。一般先令患眼向前直视,检查视乳头,再沿网膜血管检查颞上、颞下,鼻上、鼻下各象限,最后令患眼向颞侧注视,检查黄斑部。眼底病变的大小,以视乳头直径表示,以透镜的屈光度测量病变的凹凸程度,3D相当于1mm。有的检眼镜附有绿色滤光片,对视神经纤维及黄斑观察更佳。
间接检眼镜使用时须充分散大瞳孔,在暗室中检查,医者接通电源,调整好距离及反射镜的位置,开始先用较弱的光线观察,看清角膜、晶体及玻璃体的混浊,然后将光线直接射入被检眼的瞳孔,并让被检眼注视光源,一般用+20D物镜置于被检眼前5cm处,物镜的凸面向检查者,检查者以左手持物镜,并固定于患者的眶缘,被检眼、物镜及检查者头固定不动,当看到视乳头及黄斑时再将物镜向检查者方向移动,在被检眼前5cm处可清晰见到视乳头及黄斑部的立体倒像。检查眼底其余部分时,应使被检者能转动眼球配合检查,检查者围绕被检者的头移动位置,手持的物镜及检查者的头也随之移动。所查的影像上下相反,左右也相反。为检查眼底周边部,如检查6点方位,检查者位于被检者的头顶处,令患眼向下看6点方位。检查眼底的远周边部,则必须结合巩膜压迫法,金属巩膜压迫器戴在检查者右手的中指或食指上,将压迫器的头置于被检眼相应的眼睑外面,必要时可表面麻醉后,自结膜囊内进行检查,操作时应使检查者的视线与间接检眼镜的照明光线、物镜的焦点、被检的眼位、压迫器的头部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检查时应注意随时嘱患者闭合眼睑以湿润角膜,当怀疑有眼内占位性病变时,切忌压迫检查。
为了便于保存资料,应绘制眼底图像,此图为三个同心圆及12条放射线组成。最外圆为睫状体与玻璃体基础部,最内圆为赤道部,中间圆为锯齿缘。12条放射线表示按时钟方位的子午线,12点方向对着患者的脚部。
8. 验光师怎样使用泰立瑞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
被检查者散瞳后,操作者使用智能手机,打开设备光源,将检眼镜镜头移向被检者,约5cm位置,看到被检者眼底红反射,可利用配套软件,进行正像切换,对眼底图像进行动态视频录制,会看到超过50度的视野范围,动态视频及高清图像均可留存,并存储云端,并支持数字眼科报告的生成和打印。同时,支持操作者发起眼底图像的远程会诊,由在线专家对所传病例做出及时的诊断。
9. 请教,眼底镜跟直接检眼镜是1个东西么
是的。眼底镜是一种检查眼底的仪器,观察眼睛底部的情况,对于很多眼部疾病都有很好的帮助。
正确使用眼底镜:
第一步
检查应在暗室环境中进行;若检查者本人戴有眼睛,需取下眼镜检查;对年纪较大或需要详细检查眼底的患者,条件允许时检查前最好散瞳(排除散瞳禁忌证)。检查右眼时,右手持镜,站于患者右手边,用右眼观察,同法检查左眼。
第二步
眼底镜上的轮盘可调整度数,初学者检查前需练习单手持镜,将眼底镜紧贴在鼻梁近内眦部或额头(调整在适用于自己的最佳位置,开始时务必贴紧面部),使视线能够顺利通过小孔,并用单手食指调节轮盘,增加或减少度数,此步骤需熟练掌握。
第三步
首先使用侧照法检查屈光介质有无浑浊:手持眼底镜,方法同第三步,距离患者眼前10~15 cm,将轮盘调至“+12D~+20D”(即黑色刻度8或10),查看角膜和晶状体,然后用“+8D~+10D”观察玻璃体。
正常时观测到瞳孔区呈现橘红色反光,若红色反光中有黑影出现,嘱受检者转动眼球,若黑影移动方向与眼球运动方向一致,表明浑浊部位在晶状体前方;若移动方向相反,则表明浑浊在晶状体后方。
第四步
由于每个人屈光度数的不同,要看清眼底需调节眼底镜上的轮盘,而大多数人由于近视或白内障原因,屈光度多为负,所以开始检查时,一般先将轮盘调节至“0”刻度,然后向红色方向旋转。
第五步
检查眼底时,嘱咐患者平视正前方。由于眼底镜遵循了“三点一线”原理,如同打靶一样,初学者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未将眼睛、眼底镜检查孔与患者的瞳孔放在同一条直线上,而看不到眼底。
10. 医生怎么检查眼底
医生查眼底 通常有二种镜子
一种是 直接检眼镜,医生会拿着它,贴近你的眼部,观察,通常都是用这种,但这种观察范围有限,无法观察到周边部,优点是不用散瞳
二 是间接检眼镜,你会看到,医生头上带上象头盔似的光源,这种光非常亮,让你都睁不开眼的感觉,医生手拿镜片 放在你眼前,借助头上光源来看眼底,缺点是 要散瞳,优点是可以充分检查你眼底视网膜的各部分,而且有立体感,所以 大医院的医生都会用这种检眼镜来检查
或者说 只有用这种检眼镜方法来查,才算是真正查了一次眼底,通常小医院或体检是不会这种方法查的,因为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