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角形计算公式
设这条横线为a,
则tan15度=10/a,
∴a=10/tan15度,查三角函数表求出tan15度的值,再计算a的值
㈡ 下三角行列式计算公式是什么
下三角形列式计算公式是:a11•a22•…ann。
三角形行列式是一种特殊的行列式,行列式分别称为上三角形行列式和下三角形行列式,亦称上三角行列式和下三角行列式,统称三角形行列式。
下三角矩阵:
一个矩阵称为下三角矩阵如果对角线上方的元素全部为0。类似地,一个矩阵称为上三角矩阵如果对角线下方的元素全部为0。
许多矩阵运算保持下三角性不变:
1、两个下三角矩阵的和下三角。
2、两个下三角矩阵的乘积是下三角。
3、一个可逆的下三角矩阵的逆是下三角。
4、下三角矩阵与常数相乘是一个下三角矩阵。以上性质对上三角矩阵也成立。
㈢ 三角形计算方法
普通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S△=1/2*ah(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
(2)S△=1/2*ac*sinB=1/2*bc*sinA=1/2*ab*sinC(三个角为∠A∠B∠C,对边分别为a,b,c,参见三角函数)
(3)S△=√〔s*(s-a)*(s-b)*(s-c)〕 【s=1/2(a+b+c)】
特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面积: S=ah/2
(2).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则(海伦公式)(p=(a+b+c)/2)
S=√[p(p-a)(p-b)(p-c)]
=(1/4)√[(a+b+c)(a+b-c)(a+c-b)(b+c-a)]
(3).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1/2 * absinC
(4).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
S=(a+b+c)r/2
(5).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
S=abc/4R
(6).根据三角函数求面积:
S= absinC/2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R为外切圆半径。
㈣ 手机用计算器,计算三角函数怎样列式
12''=1/5'=1/300°
12'=1/5°
30°12'2''=[30+(1/5)+(1/300)]°=
sin30°12'12"=sin[30+(1/5)+(1/300)]°=0.503070227
如果你用的是casio计算器,那么先计算30+1/5+1/300,然后按sin键计算正弦值。
不过在算之前要确保是在角度制下算三角函数值
按mode键,当出现选择comp,sd,reg时,选择第二个,即sd,这样,算的角度是以“°”为单位的。否则,将是以弧度为单位。
㈤ 三角形边长计算公式
解:三角形的顶点一般以大写字母表示。
根据已知条件和三角函数定义有:
tanA=BC/AB
即,BC=AB*tanA=AB*tan5(度)=8*0.08748
故,BC=0.6998=0.7
又,cosA=AB/AC
即,AC=AB/cosA=8/cos5=8/0.9962=8.03
答:BC=0.7(约)(长度单位)
AC=8.03 (长度单位)
㈥ 上三角下三角行列式计算公式
上三角下三角行列式计算公式为a11xa22xann,主对角线(从左上角到右下角这条对角线)下方的元素全为零的行列式称为上三角行列式。一个n阶行列式若能通过变换,化为上三角行列式,则计算该行列式就很容易了。行列式分别称为上三角形行列式和下三角形行列式,亦称上三角行列式和下三角行列式,统称三角形行列式。每个行列式都可以只运用行或者列的性质化为一个与其相等的上(下)三角形行列式。上(或下)三角形行列式都等于它们主对角线上元素的乘积。
㈦ 三角形的有关计算公式
平面上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ABC+∠BAC+∠BCA=180°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其他两内角的任一个角。
勾股定理:a^2+b^2=c^2, 其中a和b分别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c为斜边。
正弦定理:a/SinA=b/SinB= c/SinC=2R (R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S△=1/2ah (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
(2)S△=1/2acsinB=1/2bcsinA=1/2absinC (三个角为∠A∠B∠C,对边分别为a,b,c,参见三角函数)
(3)S△=√〔p(p-a)(p-b)(p-c)〕 〔p=1/2(a+b+c)〕(海伦—秦九韶公式)
(4)S△=abc/(4R) (R是外接圆半径)
(5)S△=[(a+b+c)r]/2 (r是内切圆半径)
(6) | a b 1 |
S△=1/2 | c d 1 |
.| e f 1 | 〔| a b 1 | ....| c d 1 | ....| e f 1 |为三阶行列式,此三角形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a,b),B(c,d), C(e,f),这里ABC选区取最好按逆时针顺序从右上角开始取,因为这样取得出的结果一般都为正值,如果不按这个规则取,可能会得到负值,但只要取绝对值就可以了,不会影响三角形面积的大小〕
(7)S△=c^2sinAsinB/2sin(A+B)
(8)S正△= [(√3)/4]a^2 (正三角形面积公式,a是三角形的边长) [海伦公式(3)特殊情况]
㈧ 三角形的计算方法
假设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的面积S可由以下公式求得:s=根号下(p(p-a)(p-b)(p-c)),公式里的p=(a+b+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