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厂用电量计算公式
目前国家采用的工业用电的平均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
平均功率因数=总有功电量/(开平方根(总有功电量的平方+总无功电量的平方))
功率因数是衡量用电设备(电网的中间传送设备、配电设备等等,统统可以看作广义的用电设备)的用电效率.
功率因数的原始定义为:
功率因数=有功功率/视在功率,取值为:0~1.00之间,越接近1.00,说明功率因数越高,设备用电效率就高。
电网中大量的感性设备(变压器、电动机等等),因为需要建立工作磁场,所以就要需要大量的感性无功功率,导致电网功率因数低。
电容器工作需要建立电场,也需要无功功率,但是是容性无功功率,其相位正好与感性无功功率相反。所以并联电容器的容性无功,可以补偿(抵消)电动机、变压器等等的感性无功,从而使用电设备对电网的无功需求降低,就提高了功率因数。这是电容补偿的原理。
2. 请问:工厂用电功率因数奖罚是如何计算的
根据月有功电度、无功电度、变损有功电度、变损无功电度代入公式计算的,若考核标准为0.9时,功率因数每高于标准0.01,从电费总额总额(不含有功变损费)奖0.15%,并以此累计,0.75%封顶;每低于标准0.01,从电费总额总额(不含有功变损费)罚0.5%;并以此累计,功率因数0.7以下每低于0.01,罚1%并以此累计。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
3.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如下:
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功率因数cos@(符号打不出来用@代替一下)。
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的平方+无功功率Q 的平方)再开平方而功率因数cos@=有功功率P/视在功率S。
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 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因此供电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也就是因为这个电感性的存在,造成了系统里的一个KVAR值,三者之间是一个三角函数的关系:
〖K_va〗^2=〖K_w〗^2+〖K_var〗^2
一种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一种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简单来讲,在上面的公式中,如果今天的KVAR的值为零的话,KVA就会与KW相等,那么供电局发出来的1KVA的电就等于用户1KW的消耗,此时成本效益最高,所以功率因数是供电局非常在意的一个系数。用户如果没有达到理想的功率因数,相对地就是在消耗供电局的资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功率因数是一个法规的限制。目前就国内而言功率因数规定是必须介于电感性的0.9~1之间,低于0.9时需要接受处罚。
4.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
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cosφ=P/S。
对于公式cosφ=P/S,其中cosφ表示功率因数,P为有机功率,S为视在功率。
即功率因数在数值上等于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
功率因数表示总功率中有功功率所占的比例,那么cosφ≤1。即在任何情况下有机功率都不大于视在功率。
(4)工业用电功率因数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提高功率因数的好处
通过改善功率因数,减少了线路中总电流和供电系统中的电气元件,如变压器、电器设备、导线等的容量,因此不但减少了投资费用,而且降低了本身电能的损耗。
良好的功因数值的确保,从而减少供电系统中的电压损失,可以使负载电压更稳定,改善电能的质量。
可以增加系统的裕度,挖掘出了发供电设备的潜力。如果系统的功率因数低,那么在既有设备容量不变的情况下,装设电容器后,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增加负载的容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功率因数
5. 功率因数如何计算
功率因数的计算方式很多,主要有直接计算法和查表法。常用的计算公式为下表所示:
如何提高功率因数: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自然功率因数是在没有任何补偿情况下,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合理选择异步电机;避免变压器空载运行;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改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在生产工艺允许条件下,采用同步电动机代替异步电动机。
(2)采用人工补偿无功功率。
装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进行人工补偿,电力用户常用的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是电力电容器。
6. 电网中功率因数得计算方法
通常按月(期)抄见电量计算出功率因数。
公式:功率因数=有功电量/(有功电量的平方+无功电量的平方)再开平方。
例;上月抄表有功电量80 无功电量60 求功率因数
公式:COS=P/√P²+Q²=80/√80*80+60*60=80/√6400+3600=
80/√10000=80/100=0.8
功率因数=0.8
7. 怎样计算工厂的用电量
目前国家采用的工业用电的平均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
平均功率因数=总有功电量/(开平方根(总有功电量的平方+总无功电量的平方))
功率因数是衡量用电设备(电网的中间传送设备、配电设备等等,统统可以看作广义的用电设备)的用电效率.
功率因数的原始定义为:
功率因数=有功功率/视在功率,取值为:0~1.00之间,越接近1.00,说明功率因数越高,设备用电效率就高。
电网中大量的感性设备(变压器、电动机等等),因为需要建立工作磁场,所以就要需要大量的感性无功功率,导致电网功率因数低。
电容器工作需要建立电场,也需要无功功率,但是是容性无功功率,其相位正好与感性无功功率相反。所以并联电容器的容性无功,可以补偿(抵消)电动机、变压器等等的感性无功,从而使用电设备对电网的无功需求降低,就提高了功率因数。这是电容补偿的原理。
8.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是什么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是:
功率因数(Power Factor)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 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 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9. 求问企业的工业用电是怎么计算方法的
工业用电是指主要从事大规模生产加工行业的企业用电。三相380V供电,或者直接高压电线进户。在国内,工业用电的计算均实行两部制电价法,并在它的基础上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有些还会有峰谷电价、优待电价、加征费用等额外的附加部分。两部制电价法由基本电价和电度电价这两部分组成。因此,两部制电价的计算方法为:总电费=基本电价×用电容量+电度电价×用电量。此外,100KVA及以上的工业企业都必须遵循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功率因数标准为0.85或0.90,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是以月基本电费与月电度电费之和乘以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比例作为基本计算方法的。一般来说,工业用电电费包括基本电费、电度电费、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和无功电价电费。因此,工业用电电费=基本电费+电度电费+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4-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