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施工工程中怎么做工程预算
1 按施工顺序计算
按施工先后顺序依次计算工程量,即按平整场地、挖地槽、基础垫层、砖石基础、回填土、砌墙、门窗、钢筋混凝土楼板安装、屋面防水、外墙抹灰、楼地面、内墙抹灰、粉刷、油漆等分项工程进行计算。
2 按定额顺序计算
按当地定额中的分部分项编排顺序计算工程量,即从定额的第一分部第一项开始,对照施工图纸,凡遇定额所列项目,在施工图中有的,就按该分部工程量计算规则算出工程量。凡遇定额所列项目,在施工图中没有,就忽略,继续看下一个项目,若遇到有的项目,其计算数据与其它分部的项目数据有关,则先将项目列出,其工程量待有关项目工程量计算完成后,再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墙体砌筑,该项目在定额的第四分部,而墙体砌筑工程量为:(墙身长度×高度-门窗洞口面积)×墙厚-嵌入墙内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件所占体积+垛、附墙烟道等体积。这时可先将墙体砌筑项目列出,工程量计算可暂放缓一步,待第五分部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及第六分部门窗工程等工程量计算完毕后,再利用该计算数据补算出墙体砌筑工程量。
这种按定额编排计算工程量顺序的方法,对初学者可以有效地防止漏算重算现象。
3 按图纸拟定一个有规律的顺序依次计算
(1)按顺时针方向计算
从平面图左上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计算。
(2)按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计算
以平面图上的横竖方向分别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依次计算。此方法适用于内墙、内墙挖地槽、内墙基础和内墙装饰等工程量的计算。
(3)按照图纸上的构、配件编号顺序计算
在图纸上注明记号,按照各类不同的构、配件,如柱、梁、板等编号,顺序地按柱Z1、Z2、Z3、Z4…;梁L1、L2、L3…,板B1、B2、B3…等构件编号依次计算。
(4)根据平面图上的定位轴线编号顺序计算
对于复杂工程,计算墙体、柱子和内外粉刷时,仅按上述顺序计算还可能发生重复或遗漏,这时,可按图纸上的轴线顺序进行计算,并将其部位以轴线号表示出来。如位于A轴线上的外墙,轴线长为①~②,可标记为A:①~②。此方法适用于内外墙挖地槽、内外墙基础、内外墙砌体、内外墙装饰等工程量的计算。
建议按清单编号或定额编号顺序列项,这样可以避免漏项。计算时可先看哪一部分可引用于其他部份,对其他引用最多的优先计算。
工程量计算小经验及自己的工作实际的体会和感受。
图纸是有一定规律的,在做预算过程中,是以识图的过程为主线进行,也就是识一张图做一张图,做完一张图扔一张图,图扔完也就证明图识完了,预算也就做完了。因此,做预算必须会识图,并要掌握一定的识图的顺序。
首先
识图做预算有几个原则:
1、一次只看一张图,一张图尽量不看第二次
2、控制大量,调小量,预算是控制总量的基础上,随着识图的深入修改调整完成的。
3、先独立,后整体,主要的意思是先算独立的,不相互扣减的,后算有复杂扣减关系的。
4、从识图的顺序上: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建筑;先室内,后室外;先主体,后屋面等等
其次
根据上述原则把图分成五部分:地下、主体结构、主体建筑、屋面和室外零星,对应每一部分确定计算什么,按定额分项和计算规则确定要什么就识什么,识图达到能够准确计算工程量为止。其实不叫识图,而是边看图边计算工程量,工程量计算完后图也就识完了。
最后
根据计算规则要求的扣减关系进行汇总,并把整图全盘进行通读,查看有没有漏计算的,有没有重复计算的,有没有计算错误的等等。 安装最好按照系统从大头计算到小头,或者从小口径计算到大口径。同时,将对应相同口径的附属全部列计。
工程量计算小经验:
1、良好的识图能力:
良好的识图能力要求能迅速建立起构件及建筑物的空间印象。能通过多张图纸迅速查找需要的数据,能发现图纸中的矛盾及错误,能在脑海中勾勒出每个细部的构造等等。
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从传统的分离式到华南地区的梁、柱表,再发展到现在的平法,表示方法多样,且设计院出图也有一些习惯的表示方法。
㈡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建筑面积如何计算
摘要 一、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㈢ 施工图纸算量的步骤
第一,施工顺序。
根据施工的先后来计算工程量。
比如,拿到图纸后,首先计算建筑面积,接着就是平整放线、挖土方、运土、垫层、基础、 回填土、然后到地上就逐层计算混凝土柱、混凝土墙、混凝土梁、混凝土板,待混凝土工程结构算完后,开始计算砌体 、 门窗 、圈梁、过梁、构造柱、主体结构完成后,在计算零星项目和二次结构,如女儿墙、压顶、栏板、雨篷 这些算完之后,在算室内地面、墙面抹灰、天棚抹灰、踢脚线抹灰、室内算完了, 在计算室外抹灰、散水、明沟、台阶、花池、坡道、最后计算屋面工程 、楼梯以及栏杆、阳台栏杆、护窗栏杆、烟道、风帽、沉降缝、涂料油漆等等。
这种以施工先后为顺序的计算思路,对从事过施工员或者技术员的人员来说,非常易懂,总的来说就是先干什么就先算什么,而且有利于及时跟随施工进度提供材料计算和两算对比分析。对于没有施工现场经验的同志来说,就比较难了,因为此顺序需要知道现场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才能把握住。
第二,定额顺序。
就是拿到图纸,首先翻开定额书,按照定额书的目录先后进行工程量计算,看看定额书上的子目先后排序,再查找图纸中是否有该子目对应的工程量需要计算,有就根据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没有就跳过去,再看下一个子目,这种方法不需要有现场施工经验,只要顺着定额书逐条进行查找计算对应工程量就可以了,把定额书翻到底,工程量也就计算完了,此顺序的优点是不容易漏项,但容易造成重复的翻阅图纸缺点,浪费很多翻图纸的时间。而且不利于跟随施工进度提供计划。
拓展知识:
施工图,是表示工程项目总体布局,建筑物、构筑物的外部形状、内部布置、结构构造、内外装修、材料作法以及设备、施工等要求的图样。
施工图按种类可划分为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水电施工图等;施工图主要由图框、平立面图、大样图、指北针、图例、比例等部分组成。目前我国的施工图画法已趋于成熟。
存在意义
为了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管理,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工作内容
建设单位报请施工图技术性审查的资料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作为设计依据的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及附件。
2、审查合格的岩土工程勘察文件(详勘)。
3、全套施工图(含计算书并注明计算软件的名称及版本)。
4、审查需要提供的其它资料。
施工图技术性审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地基基础和结构设计等是否安全。
3、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4、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
5、是否符合作为设计依据的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要求。
㈣ 房屋建筑各种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前,应确定下列各项资料:
土壤及岩石类别的确定:土石方工程土壤及岩石类别的划分,依工程勘测资料与《土壤及岩石分类表》、本章说明中的鉴别表对照后确定。
地下水位标高及排水(降)水方法。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起止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岩石开凿、爆破方法、石碴清运方法及运距。其他有关资料。
(4)主体结构施工识图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钢、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钢、钢筋混凝土建造。如一幢房屋一部分梁柱采用钢制构架,一部分梁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构架建造。
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包括簿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先进施工方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建造的。
混合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如一幢房屋的梁是钢筋混凝土制成,以砖墙为承重墙,或者梁是木材制造,柱是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小梁薄板搂混合二等,其他的为混合一等。
㈤ 如何根据施工图计算工程量(详细,越详细越好)
1、按顺时针顺序计算
以图纸左上角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进行计算,当按计算顺序绕图一周后又重新回到起点。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各种带形基础、墙体、现浇及预制构件计算,其特点是能有效防止漏算和重复计算。
2、按编号顺序计算
结构图中包括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构件,而且分布在不同的部位,为了便于计算和复核,需要按构件编号顺序统计数量,然后进行计算。
3、按轴线编号计算
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工程量,为了方便计算和复核,有些分项工程可按施工图轴线编号的方法计算。例如在同一平面中,带型基础的长度和宽度不一致时,可按A轴①~③轴,B轴③、⑤、⑦轴这样的顺序计算。
4、分段计算
在通长构件中,当其中截面有变化时,可采取分段计算。如多跨连续梁,当某跨的截面高度或宽度与其他跨不同时可按柱间尺寸分段计算,再如楼层圈梁在门窗洞口处截面加厚时,其混凝土及钢筋工程量都应按分段计算。
5、分层计算
该方法在工程量计算中较为常见,例如墙体、构件布置、墙柱面装饰、楼地面做法等各层不同时,都应按分层计算,然后再将各层相同工程做法的项目分别汇总项。
6、分区域计算
大型工程项目平面设计比较复杂时,可在伸缩缝或沉降缝处将平面图划分成几个区域分别计算工程量,然后再将各区域相同特征的项目合并计算。
7、快速计算
该方法是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构件或分项工程的计算特点和规律总结出来的简便、快捷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利用工程量数表、工程量计算专用表、各种计算公式加以技巧计算,从而达到快速、准确计算的目的(见第三章,分项工程量快速计算方法与技巧)。
㈥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建筑面积如何计算
建筑面积是按各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几何尺寸进行计算。
㈦ 需要建筑工程算量计算规则
图纸是有一定规律的,在做预算过程中,是以识图的过程为主线进行,也就是识一张图做一张图,做完一张图扔一张图,图扔完也就证明图识完了,预算也就做完了。因此,做预算必须会识图,并要掌握一定的识图的顺序。我把自己多年做预算的经验和想法说出来供大家讨论:
首先、识图做预算有几个原则:
1、一次只看一张图,一张图尽量不看第二次
2、控制大量,调小量,预算是控制总量的基础上,随着识图的深入修改调整完成的。
3、先独立,后整体,主要的意思是先算独立的,不相互扣减的,后算有复杂扣减关系的。
4、从识图的顺序上:
先地下、后地上;
先结构,后建筑;
先室内,后室外;
先主体,后屋面等等
其次,根据上述原则把图分成五部分:地下、主体结构、主体建筑、屋面和室外零星,对应每一部分确定计算什么,按定额分项和计算规则确定要什么就识什么,识图达到能够准确计算工程量为止。其实不叫识图,而是边看图边计算工程量,工程量计算完后图也就识完了。
最后,根据计算规则要求的扣减关系进行汇总,并把整图全盘进行通读,查看有没有漏计算的,有没有重复计算的,有没有计算错误的等等。
安装最好按照系统从大头计算到小头,或者从小口径计算到大口径。同时,将对应相同口径的附属全部列计。
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点这方面的体会和感受。
一、良好的识图能力
良好的识图能力要求能迅速建立起构件及建筑物的空间印象。能通过多张图纸迅速查找需要的数据,能发现图纸中的矛盾及错误,能在脑海中勾勒出每个细部的构造等等。
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从传统的分离式到华南地区的梁、柱表,再发展到现在的平法,表示方法多样,且设计院出图也有一些习惯的表示方法。
二、充分掌握定额的工作程序、子目的包括内容。
在对各专业图纸研究过程中,应随时了解设计人员意图及图纸表达内容,对施工前已发生设计变更也应做到心中有数。充分掌握定额的工作程序、子目的包括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做出预算编制分项和计算出相应工程量,合理地套用单价,防止出现漏计、重计、错套等错误。
三、统筹安排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的计算要有明确的思路,先算哪部分后算哪部分,统筹安排计算工程量,提高计算效率,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以外墙中心线长度为基数,可计算与之有关的分项工程量。
四、深入理解工程量计算规则
工程量的计算有明确的计算规则,因而必须对计算规则有相当透彻的理解。而在实际各方核对工程量数据的过程中,常发生争议的现象,这大多是因为对计算规则的理解不同所致。
在理解计算规则的过程中,要结合对图纸、建筑工程的特点及对施工过程的了解。对计算规则上的规定需要反复推敲,比如单层建筑物终建筑面积,无论其高度如何,按建筑物外墙勒解以上的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但当设计中未设计勒角时,其建筑面积,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五、耐心细致
工程量的计算必须耐心细致,不得半点马虎。而且出现错误以后,修改比较繁琐。比如计算基础垫层时,计算规则规定,基础垫层按实铺体积计算,在计算工程量时也采用土方的计算方法计算。即长度按外墙中心线和内墙净长线计算,宽度按图示尺寸计算。当垫层宽度与土方宽度不同时,其外墙中心线和内墙净长线将发生变化,与土方的不同。而有些造价工作者往往利用土方已算出的外墙中心线和内墙净长线数值来计算垫层工程量,导致基础垫层出现差错。
六、良好的工作习惯
如表达式的习惯表达方式、中间计算数据的表示方法、在图纸上的标注方法等等。因为计算数据需要和相关方进行校对,自己也需要校对和查看历史工程等等。
七、掌握先进的工具技术
当前,计算机的应用较为普及,计算机在合并汇总计算工作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在减轻预算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也减少了人为计算的错误。在计算操作过程中,要求我们努力提高对原始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比如求和公式范围的输入,倘若不慎漏计一个或几个分项是常有发生的。
㈧ 怎样看楼层的结构图计算出混凝土方量和模板量~
1 、楼层结构图上标有构件的钢筋用量,还有钢筋明细表,但是不记得有土方量和模板量,只记得计算书里面有算过,应该在图上都标出来了。
2 、虚线应该是看不见的线。
3、 很多,应该看看规范,有各种各样的门。
识图技巧
(1)修正图纸:首先按图纸会审纪录的内容和设计变更通知单的内容修改、订正全套施工图。施工图的修正走在前头,可避免事后改变图纸,而改变已计算工程量计算数据等大量的重复劳动。
(2)粗略看图:这种看图方法亦可称“浏览”整套施工图,要达到以下目的:
a.了解工程的基本概况;
b.一般了解工程的材料和做法;
c.了解图中有没有钢筋表、混凝土构件表、门窗表;
d.了解施工图表示方法。
(3)重点看图:所看图纸的范围,主要是建筑“三大图”和“设计说明”:
a.房屋室内外高差,以便在计算基础和室内挖、填方工程量时利用这个数据;
b.建筑物层高,墙体、楼地面面层、门窗等相应工程内容是否因楼层或段落不同而有所变化。
(8)主体结构施工识图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混凝土方量很容易计算的,可以用EXCEL软件根据工程的特点,自编一个 表格来算,简单快捷
(1)混凝土方量计算:首灌混凝土方量V≥πd2h1/4 πD2Hc/4
公式中:V——首灌混凝土方量;Hc——混凝土首次埋管时孔内所需混凝土面至孔底的高度(包括:导管底口距孔底高度和导管首次埋置深度);h1——首灌混凝土达到Hc高度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孔内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d——导管内径;D——钻孔桩孔径。
(2)系梁的断面积乘以高度。断面积一般不规则,一般用CAD画出图来,在CAD图上量一下面积即可。这样断面积比较快。
㈨ 拿到一份图纸手算工程量,具体步骤是什么呢
第一,施工顺序,也就是根据施工的先后来计算工程量,比如,拿到图纸后,首先计算建筑面积,接着就是平整放线、挖土方、运土、垫层、基础、 回填土、然后到地上就逐层计算混凝土柱、混凝土墙、混凝土梁、混凝土板,待混凝土工程结构算完后,开始计算砌体 、 门窗 、圈梁、过梁、构造柱、主体结构完成后,在计算零星项目和二次结构,如女儿墙、压顶、栏板、雨篷 这些算完之后,在算室内地面、墙面抹灰、天棚抹灰、踢脚线抹灰、室内算完了, 在计算室外抹灰、散水、明沟、台阶、花池、坡道、最后计算屋面工程 、楼梯以及栏杆、阳台栏杆、护窗栏杆、烟道、风帽、沉降缝、涂料油漆等等。
这种以施工先后为顺序的计算思路,对从事过施工员或者技术员的人员来说,非常易懂,总的来说就是先干什么就先算什么,而且有利于及时跟随施工进度提供材料计算和两算对比分析。对于没有施工现场经验的同志来说,就比较难了,因为此顺序需要知道现场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才能把握住。
第二,定额顺序,就是拿到图纸,首先翻开定额书,按照定额书的目录先后进行工程量计算,看看定额书上的子目先后排序,再查找图纸中是否有该子目对应的工程量需要计算,有就根据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没有就跳过去,再看下一个子目,这种方法不需要有现场施工经验,只要顺着定额书逐条进行查找计算对应工程量就可以了,把定额书翻到底,工程量也就计算完了,此顺序的优点是不容易漏项,但容易造成重复的翻阅图纸缺点,浪费很多翻图纸的时间。而且不利于跟随施工进度提供计划。
图纸是有一定规律的,在做预算过程中,是以识图的过程为主线进行,也就是识一张图做一张图,做完一张图扔一张图,图扔完也就证明图识完了,预算也就做完了。因此,做预算必须会识图,并要掌握一定的识图的顺序。 首先、识图做预算有几个原则:
1、一次只看一张图,一张图尽量不看第二次。
2、控制大量,调小量,预算是控制总量的基础上,随着识图的深入修改调整完成的。
3、先独立,后整体,主要的意思是先算独立的,不相互扣减的,后算有复杂扣减关系的。
4、从识图的顺序上 先地下、后地上; 先结构,后建筑; 先室内,后室外; 先主体,后屋面等等。
其次,根据上述原则把图分成五部分:地下、主体结构、主体建筑、屋面和室外零星,对应每一部分确定计算什么,按定额分项和计算规则确定要什么就识什么,识图达到能够准确计算工程量为止。其实不叫识图,而是边看图边计算工程量,工程量计算完后图也就识完了。 最后,根据计算规则要求的扣减关系进行汇总,并把整图全盘进行通读,查看有没有漏计算的,有没有重复计算的,有没有计算错误的等等。
安装最好按照系统从大头计算到小头,或者从小口径计算到大口径。同时,将对应相同口径的附属全部列计。
良好的识图能力要求能迅速建立起构件及建筑物的空间印象。能通过多张图纸迅速查找需要的数据,能发现图纸中的矛盾及错误,能在脑海中勾勒出每个细部的构造等等。
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从传统的分离式到华南地区的梁、柱表,再样,且设计院出图也有一些习惯的表示方法
掌握定额的工作程序、子目的内容 在对各专业图纸研究过程中,应随时了解设计人员意图及图纸表达内容,对施工前已发生设计变更也应做到心中有数。充分掌握定额的工作程序、子目的包括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做出预算编制分项和计算出相应工程量,合理地套用单价,防止出现漏计、重计、错套等错误。
统筹安排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的计算要有明确的思路,先算哪部分后算哪部分,统筹安排计算工程量,提高计算效率,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以外墙中心线长度为基数,可计算与之有关的分项工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