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机的跨距,节距,极距各是什么意思
极距:一个极在定子圆周上所跨的距离,用槽数计。极距=36/4=9(定子槽数为36,4极电机)
节距:一个线圈两边的中心在定子圆周上所跨的距离,用槽数计:节距=极距(整距);节距<极距(短距);节距>极距(长距)
跨距:电机线圈的两个边所跨的槽数,如一个边在1槽另一边在第9槽,跨距为:1-9槽。
螺纹节距(t):是两个相邻螺纹轮廓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螺纹旋转1周,螺纹线在轴向上推进的距离(螺距n),以螺纹节距计量的倍数,称为顺向螺槽数,或称为螺纹头数。
单头螺纹的螺杆,螺距等于螺纹节距;双头螺纹的螺杆,螺距等于两倍螺纹节距;三头螺纹的螺杆,螺距等于三倍螺纹节距
② 电机极数与节距的关系及如何计算
一个线圈的两个边所跨定子圆周上距离称为节距,一般用槽数计算。节距应接近极距。节距等于极距的绕组称为整距绕组,节距小于极距的绕组称为短距绕组,节距大于极距的绕组称为长距绕组。常用的是整距和短距绕组。
设极距为a, 定子槽数为z, 极数为p 则有a=z / p
以上计算为三相异步电机
③ 直线电机极距和槽距
电机的极距:一个极在定子圆周上所跨的距离,用槽数计。极距=36/4=9(定子槽数为36,4极电机)
2.电机的节距:一个线圈两边的中心在定子圆周上所跨的距离,用槽数计:节距=极距(整距);节距<极距(短距);节距>极距(长距)
3.电机的跨距:电机线圈的两个边所跨的槽数,如一个边在1槽另一边在第9槽,跨距为:1-9槽供参考!
④ 绕组排列极距采用多少槽数比较方便
一个线圈的两个边所跨定子圆周上距离称为节距,一般用槽数计算。节距应接近极距。节距等于极距的绕组称为整距绕组,节距小于极距的绕组称为短距绕组,节距大于极距的绕组称为长距绕组。常用的是整距和短距绕组。
设极距为a, 定子槽数为z, 极数为p 则有a=z / p
线圈一般没有现成的计算方法的,因为这个计算只是个简单的空间几何长度计算,仅仅再需要掌握几个原则就可以了:
1,线圈直线部分出槽口的长度,小型电机(100以下)一般为15--20mm(单边),大电机25-40mm.这些龋值是根据生产现场的工艺水平,电机的工作电压等许多因数确定的经验值.
2,绕组的单匝长,一般用绕组在铁心的中间不位,即一般要按照其作为平均值来计算.
⑤ 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磁极对数为2,定子槽数为36,则极距是多少
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磁极对数为2,定子槽数为36,则极距18;
三相电机sanxiangdianji是指当电机的三相定子绕组(各相差120度电角度),通入三相交流电后,将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该旋转磁场切割转子绕组,从而在转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流(转子绕组是闭合通路),载流的转子导体在定子旋转磁场作用下将产生电磁力,从而在电机转轴上形成电磁转矩,驱动电动机旋转,并且电机旋转方向与旋转磁场方向相同。
⑥ 电八极距的计算(电动力学)
本文考虑图(5)所表示的电荷体系。 为原点,Z轴上有四个电荷,分别为 , 。 到原点 的距离与 到原点 的距离均为 ; 到原点的距离与 到原点的距离均为 。设点 的坐标为(x,y,z), 到 的距离为 , , , 所以 。
在 点产生的电势为
(4.1)
因为 ,所以可将公式(3.8)代入上式得
(4.2)
将上式(4.2)展开得
(4.3)
同理可得 在 点产生的电势为
(4.4)
(4.5)
将上式(4.5)展开得
+ (4.6)
由于 的夹角为 ,又因为 ,所以同理可得 在 点产生的电势为
(4.7)
将上式(4.7)展开为
(4.8)
同上可得 在 点产生的电势为
(4.9)
将上式(4.9)展开为
(4.10)
将 中的第一项记为 ,第二项记为 ,第三项记为 ,以此类推第n项记为
同理可得 中的第一项记为 ,第二项记为 ,第三项记为 ,……第n项记为
中的第一项记为 ,第二项记为 ,第三项记为 ,……第n项记为
中的第一项记为 ,第二项记为 ,第三项记为 ,……第n项记为
将4个在 点产生的电势的第一项分别加起来,并将勒让德多项式中 代入得
=0 (4.11)
同理,将第二项分别加起来,并将勒让德多项式中 和 代入得
(4.12)
同理,将第三项分别加起来,并将勒让德多项式中 和 代入得
(4.13)
又因为由余弦定理得
( )
代入上式得
又因为 和 可得
(4.14)
同理,将第四项分别加起来,并将勒让德多项式中的 和 代入得
(4.15)
同理,将第五项分别加起来,并将勒让德多项式中的 和 代入得
又因为 可得
(4.16)
⑦ 电机节距,怎么计算
绕组极距=槽数/(极对数*2)。
节距=极距*2/3(一般双层绕组用此数据),这样是短节距,可以提高效率。
单层绕组有的直接用极距。
比如:24槽4极电机的极距
24/2*2=24/4=6槽 如果是单层绕组的话,节距就是极距。
双层的话节距可以选4-6槽 一般情况双层24槽的也是6的多。也有5的。4的没见过。
⑧ 偶极矩如何计算 例题 详细点
距离为l,电量为±q的两个点电荷构成一个电偶极子,用电偶极矩(简称偶极矩)μ=ql来表征。偶极矩是一个向量,方向规定从负电荷指向正电荷。
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可以抽象地看成一个偶极子,用它的偶极矩来度量其极性的大小。分子偶极矩中原子核电荷的贡献为,qα和rα分别为核a的电荷及其径向量;电子的贡献为,其中ρ(r)是空间r点的电子电荷密度。
根据讨论的对象不同,偶极矩可以指键偶极矩,也可以是分子偶极矩。分子偶极矩可由键偶极矩经矢量加法后得到。实验测得的偶极矩可以用来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8)极距的计算方法有几种扩展阅读:
分子由于其空间构型不同其正负电荷中心可以重合,也可以不重合,前者称为非极性分子,后者称为极性分子,分子的极性可用偶极矩来表示。
偶极矩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性质,常用来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可以判断分子内原子排列的几何形状,化学键之间的角度,而且在有机化学理论上也很重要。
利用了稀溶液的电容、密度、和折射率与溶质摩尔分数的线形关系。实验中通过测量宏观实际量来推算出理想状态下无穷量,测出某一温度下溶液和纯溶剂的这三个物理量,就可以得到溶质分子的偶极矩。
⑨ 电机的节距怎么算
节距分两种表示方式
极距=槽数z/极数2p
节距=极距 (整距)
节距>极距 (长距)
节距<极距 (短距)
具体使用哪个取决于实际设计及下线工艺
绕组极距=槽数/(极对数*2)。
节距=极距*2/3(一般双层绕组用此数据),这样是短节距,可以提高效率。
单层绕组有的直接用极距。
比如:24槽4极电机的极距
24/2*2=24/4=6槽 如果是单层绕组的话,节距就是极距。
电机(英文:Electric 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 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⑩ 什么是电机的极距
电机中,极距指沿电机定子铁芯内圆每个磁极所占的范围。
用长度表示为:T=pi*Di1/(2*p)
T为极距,pi为圆周率,Di1为定子内圆直径,p为极对数。极距也可用每极所占的槽数表示:T=Z/2P,式中:Z为定子铁心的总槽数。(磁极:电机每组线圈都会产生N、S磁极,每个电机每相含有的磁极个数就是极数。由于磁极是成对出现的,所以电机有2、4、6、8……极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