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k—作用于深度zj处的竖向应力标准值; Cik—三轴实验确定的第i层土固结不排水(快)剪粘聚 力标准值; zj—计算点深度; mj—计算参数,当hzj时,取zj,当hzj时,取h; hwa—基坑外侧水位深度; wa—计算系数,当hhwa时,取1,当hhwa时,取零; w—水的重度。 2)对于粉土及粘性土: aiikaiajkajkKCKe2 (2)基坑外侧竖向应力标准值ajk按下列规定计算: okrkajk (3)计算点深度zj处自重应力竖向应力rk 1)计算点位于基坑开挖面以上时: jmjrkz 式中mj—深度zj以上土的加权平均天然重度。 2)计算点位于基坑开挖面以上时: hmhrk 式中mh—开挖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天然重度。 (4)第i层土的主动土压力系数Kai应按下式计算 )245(tan2ik aiK 式中ik—三轴实验确定的第i层土固结不排水(快)剪摩擦角标准值。 (5)第i层土的土压力合力Ea按下式计算 hiaikaikaiSheeE)'(2 1 式中aike'—第i层土土层顶部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aike—第i层土土层底部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hi—第i层土的厚度; Sh—锚杆的水平间距。 2.2各层土的水平荷载计算 (1)人工填土层(3.6m) 839.0,7.0,100,8,/5.19111121aaaKKKPCmKN 基坑外侧竖向应力标准值: 201/20'mKNqokrkka 2 /2.906.35.1920'1111101mKNhhqkaokrkka 水平荷载标准值: 21111/576.0839.0827.0202'mKNKCKeaaaokka 水平合力: mKNheeEkakaa/27.1046.3)35.57576.0(2 1)'(2 11111 水平荷载作用点离该土层底端的距离: meeeehZkaaokkaaok212.135.57576.035.57576.02.36.32.31111 (2)淤泥质土层(0.9m) 916.0,84.0,50,7,/0.18222222aaaKKKPCmKN 基坑外侧竖向应力标准值: 212/2.90'mKNkaka
⑵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原则
1、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原则:
(1)安全可靠;
(2)经济合理;
(3)便利施工。
2、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基坑支护结构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
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支护结构变形有限制的二级建筑基坑侧壁,尚应对基坑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变形进行验算。
⑶ 什么是支护结构计算方法中的“等值梁法”
桩锚支护是深基坑支护中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该支护方法具有很多优点:施工设备简易,技术较成熟,造价较低,工期较短,方便开挖施工和主体工程的施工;桩挡墙刚度大,抗弯能力强,能有效地控制基坑壁的土体变形等。当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时,采用悬臂桩不能满足变形及支护安全要求,为了减小支护结构的弯矩,应在桩上部设置锚杆,形成桩锚支护,有的则采用多锚桩支护。 在对多锚桩支护结构进行内力计算时,最重要的就是支护锚杆的布置层数及布置位置,这不但直接影响着锚杆内力的大小及锚杆的用量,而且还影响着桩的入土深度、桩的弯矩及剪力的大小,也就是说,桩的最大弯矩值和出现最大弯矩值的位置会随着锚杆支撑位置的变化而出现很大的变化。多锚桩支护结构中锚杆的布置方式通常可以分为等弯矩布置和等反力布置两种,等弯矩布置就是将锚杆布置成使桩各跨度之间的最大弯矩相等,充分利用桩的抗弯强度;等反力布置就是使各层锚杆所受的力都相等,使支护结构内力计算相当的简化。这两种方法共同的缺点就是其内力计算没有考虑基坑开挖的过程,因为开挖前后及开挖过程中的锚桩支护结构的受力是不断变化的。本文把工程实际及开挖过程和支护结构的内力计算过程结合起来,运用等值梁方法,采用逐层开挖支撑锚杆支承力不变的方法进行计算,对多锚桩支护内力及支护位置作了较为详细的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二、等值梁法的基本原理
如图1所示,梁ab的b端固定,另一端a剪支,其正负弯矩的转折点为c,若将梁ab在点c切断并于c点置于一自由支承,形成新的ac梁,此时ac梁上的弯矩与原ab梁上ac段上的弯矩相同,即可称ac梁为ab梁上ac段的等值梁。
⑷ 基坑支护喷锚钢筋网片的重量怎么计算
取一个平方米面积的网片,计算这个网片的钢筋长度x(m),查单位长度这种钢筋的重量y(kg/m)
总重量=X*Y (kg/米平方)
计算这个含有网片的支护的面积S(平米)
则全部重量=S*X*Y
⑸ 基坑支护面积怎么算,基坑支护面积怎么算知识
基坑土方量计算方法如下:
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
S上=140 S下=60
V=1/3*3*(140+60+√140*60)=291.65m2
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 、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 体: 底面面积×高÷3
台 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基坑工程的定义:
为保证基坑施工、主体地下结构的安全和周围环境不受损害而采取的支护结构、降水和土方开挖与回填,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和检测等,称为基坑工程。基坑工程是集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和岩土测试技术于一身的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工程勘察、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土方开挖与回填、地下水控制、信息化施工及周边环境保护等。基坑施工最简单、最经济的办法是放大坡开挖,但经常会受到场地条件、周边环境的限制,所以需要设计支护系统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并能较好地保护周边环境。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⑹ 基坑支护验算的内容有哪些
这个问题有点大了,需要考虑诸多的计算条件了,
如:
支护的形式、支护的安全环境要求、地下水位情况。。。。
具体有内力变形计算、地表沉降计算、整体稳定性计算、抗倾覆计算、坑底墙底抗隆起计算、抗渗流抗承压水计算。。
⑺ 基坑支护结构有哪些设计原则和方法
1、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原则:
(1)安全可靠;
(2)经济合理;
(3)便利施工。
2、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基坑支护结构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
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支护结构变形有限制的二级建筑基坑侧壁,尚应对基坑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变形进行验算。
⑻ 边坡支护结构设计时应进行哪些计算和验算
抗滑移、抗倾覆、地基承载力、还有结构抗剪
⑼ 支护结构内支撑设计原则是什么
一、设计原则:
基坑支护作为一个结构体系,应要满足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即通常规范所说的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所谓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基坑支护来说就是支护结构破坏、倾倒、滑动或周边环境的破坏,出现较大范围的失稳。一般的设计要求是不允许支护结构出现这种极限状态的。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则是指支护结构的变形或是由于开挖引起周边土体产生的变形过大,影响正常使用,但未造成结构的失稳。
因此,基坑支护设计相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不致使支护产生失
稳,而在保证不出现失稳的条件下,还要控制位移量,不致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因而,作为设计的计算理论,不但要能计算支护结构的稳定问题,还应计算其变形,并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控制变形在一定的范围内。
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对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规定:
⑽ 基坑底面以下支护结构的主动土压力如何计算
若维护结构变形较大时,推荐使用三角形分布(极限状态),否则使用矩形荷载(为了简便计算而设定)。若使用朗肯土压力计算的话,基坑底面以下的主动土压力为梯形分布。另外还与土层地质情况,支护形式等因素有关。后面问题需要看你坑外,坑内降水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