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打通带脉督脉
电视上说,要打通任督二脉就要舌头往上提,顶住上颚,提肛,任督二脉就是这样接上的,但此时还没有打通,要打通就要站桩,中桩就好了。只要心神体合一,就可以打通任督二脉了。
B. 如何敲打带脉视频
如何走罐
1.术前准备
(1)定位。对患者进行辨证诊断后,按走罐时的体位要求,安排病人合适坐位或卧位,暴露局部皮肤,取穴定位,常规消毒后涂少许液状石蜡油润滑皮肤。
(2)拔罐。按走罐需要,选择大小合适、罐口光滑的罐具(以透明玻璃罐为佳)消毒后拔罐。
2.辨证施术
(1)掌握拔罐吸力。轻吸:拔罐后,罐内皮肤被负压吸收突起约3毫米左右,或采用“中、小号(面积)”火罐吸拔;重吸:罐内皮肤约吸收突起4毫米左右,或采用“大号(面积)”火罐吸拔。
(2)启动走罐术。术者一手(左)按住罐旁近端皮肤,另一手(右)握住罐具,用力向远端推移,并折返重复移动数次。
(3)控制走罐频率。缓走:约每秒钟将火罐来回推移1次;快走:约每秒钟将火罐来回推移2次。
(4)吸力与频度组合。按临床需要,选择轻吸缓走、轻吸快走、重吸缓走、重吸快走等方法。
(5)掌握走罐时间。每一组穴位一般按需分别走罐约5~10秒钟。
(6)密切观察罐痕。按需走罐至局部皮肤出现淡红色、红色、深红、微紫。
(7)治则治法。一般以重吸、快走、较长时间、肤色出现深红或微紫程度为强刺激,适用于实证病例,或背腰、四肢部位的走罐;以轻吸、缓走、较短时间、肤色出现淡红或红色为轻刺激,可用于虚证病例,或胸、腹部位的走罐。
(8)治程安排。急性病症,第一次走罐后,视病情和局部罐痕吸收情况,必要时,可隔12~24小时,或异位另选穴位再行走罐;慢性病症、康复病例,一般须间隔3天左右施走罐术一次,3~5天为一疗程,休息两周后可继续施行走罐术。
(9)注意事项。走罐术一般以背部肌肉丰厚部位为宜。胸部(仅限任脉经)走罐时,以“轻吸缓走”法度为主,火罐应稍微上提,不宜用力往下揿按,以免损伤胸胁软骨。腹部(任脉经及两侧)走罐时,同样以平推略带上提为法,防止损伤内脏。腰背部走罐,亦应避免暴力和不必要的大面积、长时间的“拔走”,或“罐痕”未吸收而反复“拔罐与走罐”,引起不必要的损伤和意外发生。对凝血机制较差的病人,或局部皮肤有溃疡、炎症等病灶者,孕妇等,均禁忌走罐。
中医走罐的临床应用
走罐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效果明显。
1.躯体病症:如脊柱骨关节、软组织劳损、腰腿痛。走罐部位,“以痛为腧”根据局部病损部位,结合临近取穴后,施行走罐术。如腰腿痛,取局部:①腰←→骶段夹脊穴;②足太阳经:志室←→秩边;③环跳←→承扶←→殷门←→委中(分段)走罐。
2.外感表证:如感冒初起,背凛畏寒,头项强痛。背部取足太阳经:①大杼←→膈俞←→三焦俞;②肩外俞←→膈关←→育门(分段)走罐。
3.脏腑疾病:(1)肺系病。如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气喘,哮喘的康复。取任脉、足太阳经:①璇玑←→膻中;②肺俞←→膈俞;③肝俞←→气海俞,走罐。
(2)脾胃肠病。如胃脘痛、消化不良。取任脉经、足阳明经、足太阳经,①巨阙穴←→下脘;②梁门←→天枢;③膈俞←→三焦俞;④相应节段夹脊穴(交替使用)走罐。
中医走罐的临床疗效
以走罐术防治躯体疼痛症状疾病、急性腰扭伤12例,慢性腰肌劳损26例,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9例,均能缓解疼痛,改善体征。外感表证,感冒9例,均解除症状获效。脏腑病证、胃脘痛6例,消化不良8例,慢性肺阻塞性肺疾患10例、哮喘缓解期康复治疗各8例,肠道易激综合征康复10例,均能取得不同程度的症状减轻,日渐康复。
C. 怎么打通带脉
你好,带脉循行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少腹。可以拔罐,沿经脉的走行方向排罐即可。不建议天天都拔罐,太长时间的拔罐很容易造成气耗,且每次的拔罐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的火罐使用95%的酒精,每次的时间控制在一个罐在5分钟的时间,太长时间容易起泡。
D. 拍打带脉真会打通吗
敲带脉
敲带脉就是指敲身体两侧、腰边的赘肉,也就是“救生圈”。
做法:
每天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用手来回敲打带脉(即身体两侧、腰边的赘肉),用力适中,大概100-300下即可。
效果:
1,提高排毒能力,改善便秘。
2,可以自然减少食欲,口味会慢慢偏向清淡,食量也会自然减少。具有一定的瘦身效果
3,有调经止带及疏肝行滞的作用,最善消除诸经在此处的血淤积热,同时也是治疗各种疝气疾患的必选经脉。
4,去除痘痘、减淡痘印。
敲带脉养生保健的原理:
取“带脉”为名,有两层含义,一是此经脉像是一条带子缠在腰间,二是因为与妇女的经带关系密切,按现代的话说,是专管调理月经及妇科各器官功能的重要经络。带脉是奇经八脉之一,有“总束诸脉”的作用。人体其他的经脉都是上下纵向而行,唯有“带脉”,横向环绕一圈,好像把纵向的经脉用一根绳子系住一样,所以哪条经脉在腰腹处出现问题,如:郁结气滞,淤血堵塞,都可通过针灸带脉来进行调节和疏通。敲带脉的疏通效果是提高排毒能力,最明显的就是改善便秘。
注意事项:
敲带脉下手不可太重,另外需要长期坚持。不需要特意节食、锻炼或者忌口,但是最好吃清淡的饮食。
敲带脉主要的功效就是减肥,尤其是减肚子两旁的赘肉。带脉是一个范围,就是腰的两侧,通常我们在睡觉的时候,如果是胖人的话,会在腰部露出一个游泳圈,就要敲这个游泳圈。当然,坐着的时候,也可以敲,有益无损。
敲带脉还有什么功效呢?它可以疏肝利胆,同时它可以通便,对于有些人老觉得肚子饿,还可以降低食欲,所以说敲带脉的好处还是很多的。
敲带脉的方法非常简单,手握空拳敲打腹部两侧就可以了。平躺着的时候敲感觉更好,更舒服一些。在敲带脉的同时把肋骨边缘的章门穴、和肋骨两侧的京门穴也敲一敲,章门穴疏肝健脾,京门穴利胆补肾,都是很好的。还可以预防乳腺增生,调理女性特有的一些疾病。
只要每天敲300——500下就可以了。有的人一看这个数字,都觉得手酸了,可能想,那得要多长时间啊?其实,敲的过程可能只用四——五分钟,而且躺着敲的时候,胳膊肘支在床上,不会觉得很酸。
E. 带脉、督脉如何打通
拔罐捏脊貌似都不能长高诶····
还是应该运动加营养
F. 什么方法打通带脉最快
1、找中医用拔罐中走罐的手法能快速打通带脉。
2、带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带脉在人体的腰部围一圈,是一条横向的经脉。人体上其他的经脉都是纵向的,这条经脉就好像一条绳子将所有的经脉系在一起,所以称为带脉。[1]带脉能约束纵行之脉,足三阴、三阳以及阴阳二𫏋脉皆受带脉之约束,以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带脉还有固护胎儿和主司妇女带下的作用。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少腹。带脉病候主要表现为“带脉不引”,即约束无力所致各种弛缓、痿废诸证。
3、位置: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十一肋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4、带脉在人体的腰部围一圈,是一条横向的经脉。人体上其他的经脉都是纵向的,这条经脉就好像一条绳子将所有的经脉系在一起,所以称为带脉。带脉循行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少腹。我们的带脉穴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正好是带脉经过的地方,是胆经与带脉交汇的穴。
想要让堵塞的“带脉”恢复通畅,跟肚子上的赘肉说拜拜,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按摩和艾灸带脉所在的位置。
除此之外,由于“带脉”上的三个穴位“带脉”(与经同名也叫“带脉”)、五枢、维道,又全都压在胆经上,所以按摩和艾灸“带脉”又有同于疏通胆经,能够起到排除体内毒素的作用,经常按摩、艾灸还可以祛除脸上的痘痘和痘印。
双手轻轻握拳,从背后腰中部开始,向两侧沿着带脉横向敲击,至肚脐为一圈。每晚睡觉前敲击30-50圈,并重点在腰部两侧的“带脉穴”上敲击50-100下,对于恢复带脉的约束能力、减除腰腹部的脂肪,有非常好的作用,坚持一个月左右,就能看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