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福利费调增计算方法

福利费调增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3-15 10:01:32

1. 职工福利费如何确定计算基数

是按计提的“应付工资”总额计算提取福利费。也就是扣除五险一金前的工资。包括各种津贴、加班工资、奖金等。

分析如下: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计算职工福利费时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在每一纳税年度实际发放的允许税前扣除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任职或者是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计算职工福利费时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在每一纳税年度实际发放的允许税前扣除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3、职工福利费(employee services and benefits)是指企业按工资一定比例提取出来的专门用于职工医疗、补助以及其他福利事业的经费。

4、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

拓展资料

关于职工福利费的构成:

1、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

2、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职工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暂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职工疗养费用、自办职工食堂经费补贴或未办职工食堂统一供应午餐支出、符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的供暖费补贴、防暑降温费等。

3、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集体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集体宿舍等集体福利部门设备、设施的折旧、维修保养费用以及集体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人工费用。

(参考资料:网络:职工福利费)

2. 应付福利费的调增

如果该余额不是当年计提的,而且以前已经做过纳税调整,那么现在只是存在余额而已,不需要再做纳税调整。 其实为规范起见,完全可以同时做账务调整,将该余额冲销。

3. 福利费需要算个税,怎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四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福利费免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所说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

如,按规定从企业福利费中支付给职工的困难补助、救济金、医疗补贴、职工疗养费、工伤补偿费、丧葬费、抚恤金、独生子女费、职工异地安家费等,均可免征个人所得税。

(3)福利费调增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福利费的开支范围,主要应用于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医药费、职工工伤赴外地就医路费以及企业福利部门的各项开支等。

紧扣“企业用于职工个人的福利”主题。不包括职工集体福利设施购建支出(比如建盖医务室、托儿所、幼儿园的支出,这项支出列在“盈余公积”账户);

有一些政策性的福利,如烤火费、某些岗位的劳动保护费等以及“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金”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一道计入“管理费用”。

4.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谢谢大家啦

应纳税所得额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直接法,二是间接法。

1、直接计算法: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弥补亏损

2、间接计算法: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3、例1:某企业为居民企业,2008年发生经营业务如下:
(1)取得产品销售收入4 000万元。
(2)发生产品销售成本2 600万元。
(3)发生销售费用770万元(其中广告费650万元);管理费用48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25万元);财务费用60万元。
(4)销售税金160万元(含增值税120万元)。
(5)营业外收人80万元,营业外支出50万元(含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捐款30万元,支付税收滞纳金6万元)。
(6)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200万元、拨缴职工工会经费5万元、发生职工福利费31万元、发生职工教育经费7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2008年度实际应纳的企业所得税。
(1)会计利润总额=4 000+80-2 600-770-480-60-40-50= 80(万元)
(2)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调增所得额=650-4 000×15%=650-600=50(万元)
(3)业务招待费调增所得额=25-25×60%=25-15=10(万元)
4 000×5‰= 20万元>25×60%=15(万元)
(4)捐赠支出应调增所得额=30-80×12%=20.4(万元)
(5)工会经费应调增所得额=5-200×2%=1(万元)
(6)职工福利费应调增所得额=31-200×14%=3(万元)
(7)职工教育经费应调增所得额=7-200×2.5%=2(万元)
(8)应纳税所得额=80+50+10+20.4+6+1+3+2=172.4(万元)
(9) 2008年应缴企业所得税=172.4×25%=43.1(万元)
例2:某工业企业为居民企业,2008年发生经营业务如下:
全年取得产品销售收入为5 600万元,发生产品销售成本4 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8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694万元;取得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40万元;缴纳非增值税销售税金及附加300万元;发生的管理费用760万元,其中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费用为60万元.业务招待费用70万元;发生财务费用200万元;取得直接投资其他居民企业的权益性收益34万元(已在投资方所在地按15%的税率缴纳了所得税);取得营业外收入100万元,发生营业外支出250万元(其中含公益捐赠38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2008年应纳的企业所得税。
(1)利润总额=5 600+800+40+34+100-4 000-694-300-760-200-250= 370(万元)
(2)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应调减所得额40万元。
(3)技术开发费调减所得额=60 ×500/o=30(万元)
(4)按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的60%计算=70 ×60%=42(万元)
按销售(营业)收入的5‰ 计算=(5 600+800) ×5‰=32(万元)
按照规定税前扣除限额应为32万元,实际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0-32=38(万元)
(5)取得直接投资其他居民企业的权益性收益属于免税收入,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4万元。
(6)捐赠扣除标准=370 ×12%=44.4(万元)
实际捐赠额38万元小于扣除标准44.4万元,可按实捐数扣除,不做纳税调整。
(7)应纳税所得额=370-40-30+38-34=304(万元)
(8)该企业2008年应缴纳企业所得税=304 ×25%=76(万元)

5. 工资总额的14%计提福利费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做福利费在工资总额14%内不用交税

理解错误,需要三步法来理解:①支出(实际发生额);②标准;③比较大小

  1. 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包括:

    ①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

    ②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集体福利部门(企业办社会)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

    ③职工困难补助

    ④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

    ⑤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异地安家费、独生子女费、探亲假路费

    总而言之,首先必须是实际支出的,符合标准的福利费

  2. 企业所得税允许的扣除额是在工资总额14%以内的金额,即:标准数=工资总额×比例(14%)

  3. 比较:实际支出金额与标准基数比较,孰小原则

6. 会计问题:怎样计算福利费

按照实际发放工资的14%记体福利费

如果5月实际发放61000

福利费就应该是61000*14% 然后得出的就是福利费

7. 企业所得税计算中应付福利费的扣除标准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准予扣除。

政策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40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

属于职工福利费范围:

1.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

2.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3.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不属于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

1.退休职工的费用。

2.被辞退职工的补偿金。

3.职工劳动保护费。

4.职工在病假、生育假、探亲假期间领取到的补助。

5.职工的学习费。

6.职工的伙食补助费(包括职工在企业的午餐补助和出差期间的伙食补助等)。

案例:假设2014年度职工工资总额为100万元,企业实际发生福利费为16万元,问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福利费准予扣除数是多少?纳税调整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答案分析:准予以扣除福利费金额100万×14%=14万不予扣除调增金额16万-14万元=2万元

(7)福利费调增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包括企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医护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等。

8. 工资福利费如何计算提取

工资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不过现在不允许提了;
财政部: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
为了贯彻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做好企业新旧财务制度的转换工作,推进企业财务制度的改革,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职工福利费财务制度改革的衔接问题
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实施后,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2007年已经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截至2006年12月31 日,应付福利费账面余额(不含外商投资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余额)区别以下情况处理,上市公司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余额为赤字的,转入200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由此造成年初未分配利润出现负数的,依次以任意公积金和法定公积金弥补,仍不足弥补的,以2007年及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弥补。
(二)余额为结余的,继续按照原有规定使用,待结余使用完毕后,再按照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执行。如果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或者产权转让,则应当按照《财政部关于<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企[2005]12号)转增资本公积。

9. 福利费应该怎么调增调减啊

公司按月计提福利费,增加“应付福利费”的贷方
公司发放福利时,借:应付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现金
现在的会计准则要求统一使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了

10. 只知道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总额无法区分具体数额,怎么计算企业所得税调增额

职工福利费按工部总额的14%计算;职工教育经费按工部总额的2.5%计算。计算的数与实际发生数比较,超过部分作为企业所得税调增额。

阅读全文

与福利费调增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简单麻花的编织方法 浏览:162
倒立团身训练方法 浏览:723
特岗中教育学教学方法选用依据 浏览:553
治疗抑郁最好的方法 浏览:949
寻找八脉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73
地膜覆盖率计算方法 浏览:275
国内外教学方法改革方案 浏览:375
电脑快速补齐温湿度方法 浏览:177
血管炎的治疗方法 浏览:191
食用酒精勾兑白洒方法 浏览:504
检测nacl的方法 浏览:809
coolpad3G手机解锁方法 浏览:55
心理各学派研究方法 浏览:863
临床测定排卵方法有哪些 浏览:387
万年高效过滤器安装方法 浏览:468
氨氮分析仪检测方法 浏览:980
636减去197的简便方法 浏览:420
考起清华北大有哪些方法 浏览:715
电瓶充电线和插座连接方法 浏览:722
薏米红豆代餐饼的食用方法 浏览: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