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津市的灵活就业人员退休时养老金计算方法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金计算方法一般是和其他企业职工的养老金的计算方法相差不大,缴费年限15年的,按15%计发,缴费年限30年的,按30%计发,以此类推。因此,缴费年限长,比例就大,养老金就高。
一、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按照60%基数缴费,实际上缴费指数就是0.6。这样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等于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是15年,自然基础养老金就是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个人账户的余额是每月划入个人账户的钱数确定的,每年也计发个人账户记账利息。从2016年开始,个人账户记账利率高达8.31%,这两年一直是7%~8%之间。
如果按照3600元的缴费基数(6000×60%)缴费,每月进入个人账户的钱数是3600元×8%,结果是288元每月,一年是3456元。
假设退休时,这一年缴纳的个人账户余额能够涨到8000元。可以用8000元除以计发月数就得出个人账户养老金了。
个人账户计发月数,目前是全国2005年发布的一张表,10多年没有变化了。50岁退休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
(1)就业人员工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国家制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充分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激励作用,现行计发办法已经将缴费年限与养老金待遇紧密挂钩,间断缴费几年,其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比例就少几个百分点。
如果由于个人原因错过了缴费年限,根据规定不能补缴上年度欠费,中断缴费前后的缴费年限累计计算,未缴期间不计算缴费年限。不管怎样未达到退休年龄前间断缴费,都会直接影响退休后养老金待遇。
Ⅱ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金如何计算
一、灵活就业人员退休金的计算公式 1、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到达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养老金的计算与职工一样,要根据本人的养老保险缴费年、个人帐户余额、办理退休时上一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进行计算。 2、以当地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三百(个人按经济状况选择)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百分之二十。 退休后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和企业退休人员一样。 3、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 二、灵活就业人员退休金的领取标准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不同、缴费档次不同,领取标准也不同
Ⅲ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工资计算公式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金计算方法一般是和其他企业职工的养老金的计算方法相差不大,缴费年限15年的,按15%计发,缴费年限30年的,按30%计发,以此类推。因此,缴费年限长,比例就大,养老金就高。
一般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企业职工的养老金一般主要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灵活就业人员退休金计算方法一般是和其他企业职工的养老金的计算方法相差不大,企业职工的养老金的多少随着企业职工工作年限的增长而逐渐增多,不过大家要注意不要断交社保。
基本养老金由三部分组成,一般来说缴费额越高养老金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缴费间断也会影响养老金待遇。
专业人士介绍,政策规定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15年的,退休后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缴费满15年是最低缴费年限,是退休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前提条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参保人员不能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只能延长缴费至满15年后,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已参保的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缴纳至满15年。
如果缴够15年就不缴了,固然能按月领取养老金,但由于缴费年限短、积累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都会偏低,直接影响自己的养老金水平。此外,从近3年退休养老金调增情况看,调增幅度高低也与缴费年限的长短直接挂钩,成正比例关系,如果缴费年限只有15年,那么会对退休后养老待遇水平造成长期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条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第二十一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