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箫的吹奏方法
箫基本吹奏方法
一,演奏姿势
吹萧首先要讲究正确的姿势,这不仅仅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适应人体本身的生理特点。演奏姿势分立式和坐式两种。一般在台上独奏和个人基本功练习时采用立式。要求演奏者身体站稳后、两腿直立,两脚分开呈八字形,一脚稍在前,一脚稍在后,同时身体重心要偏重于前面的脚,腰部要直,胸都要挺、头正、肩平、双眼平视,两时自然下垂,双臂张开45度左右,萧管朝前与上身形成七。角,风门正,下唇贴在吹口内侧四分之一处。坐式的上身与立式相同,座位的高低要适当;座位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正常呼吸,坐式最好不要架腿,两脚。
二,持箫按孔法
持萧按孔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指肚按孔法。“一般用第一节指肚与第二节指肚的中间部位按孔,具体情况可变。两手的手指要求自然弯曲,另一种是指尖按孔法,这种按孔法手指的弯曲度较大。我主张用指肚按孔法,不管采用哪种按孔法,原则上是以自然、舒服、灵活、松驰为标准。用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的指肚分别按放在第一、二、三孔上,大拇指第一节指肚托住萧身二、三音孔的背面。小指自然贴放在萧身上,与其它手指相配合,时起时落。左手无名指,食指的指肚分别按放在第四、五音孔上,中指按放在食指与无名指之间的萧管上,大拇指第一节指肚按住萧管背面的第六音孔,小指轻放在萧身上用右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的指肚分别按放在第一、二、三、四孔上,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按放在第五、六、七孔上,大拇指按放在萧管背面的第八孔上,小指自然轻放在萧身上。
三,呼吸方法
节奏萧的呼吸方法是指吹奏中气息的运用。正确运用呼吸方法对于吹好萧来讲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方法不对,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正确的呼吸方法除了能吹好萧外,还能锻炼吹奏者的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的能力,横嗝膜的运动也能促进肠胃的蠕动,增强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总之对身体健康有益。
呼吸方法通常分为三种:
1.胸式呼吸法
它主要依靠胸廓中,上部肋间肌参与进行的呼吸形式,有似平时的呼吸方法,这种方法吸气时横隔膜有些向上收,不能主动地帮助完成呼吸动作,吸气量受到限制,同时由于肋骨支撑,肋间肌的伸缩力受到制约,缺乏弹性,不易控制,因此容易使人感到疲劳和紧张。
2.腹式呼吸法
又称丹田式呼吸法,它主要依靠横膈膜和胸廓下的腹肌和腰肌的运动来完成,它的特点是整个腹腔向外扩张,腹部的肌肉灵活,富有弹性,吸气量较大,但因胸部没有充分的运动,整个腹部运动量过大,容易使人疲劳。
3.胸腹式呼吸法
它是由胸式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自然结合而成的。这种方法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深呼吸。吸气时,胸腔的下部和腹腔的上部同时向四周扩张,但气要归丹田,呼气时要求意守丹田,提气自然,使胸腹恢复自然状态。
以上三种呼吸方法,我认为对萧演奏者来讲最适合的呼吸方法是胸腹式呼吸法,其次是腹式呼吸法。
下面我们具体来讲讲胸腹式法的要领、体会与运用。
初学者先找到深呼吸的感觉,吸气的过程要馒一些,让自己感受到气慢慢地吸人胸腹部,包括腰部,如同日常生活中闻花香或吸新鲜空气时的感觉,开始体会时先用鼻吸气,等掌握方法后,再用鼻口同时吸气,吸气时双肩不可上耸,胸腹不要挤压。吹奏时的呼气要求腹肌、横膈膜等肌肉均有控制地收缩,使气息有控制地向外缓慢而均匀地呼出,只有这样用气呼吸才能自如,气息才能悠长。
吹奏中的呼气可分为两种:
1.平吹(缓吹):吹奏时)气流速度较为缓慢而平稳,气束稍粗,呼吸肌肉组织的收缩力较小,较放松。
2.超吹(急吹):吹奏时,气流速度较急促有力,气束稍细,呼吸肌肉组织的收缩力较大,较用力。
分析如下:
吹洞箫的口型,形象概括,就是念“呜”字时候的口型,同时口腔里的感觉像含着半口水,注意状态的自然,不要刻意想舌头或者嘴唇。
标准口型有些像微笑,抿着,把气流收成一束,缓缓均匀地从口中吹出。一般没基础的要把每个音阶 ,吹响吹好至少得练个把月吧。箫的发音有些难度,掌握不好口型都吹不响的。箫的用气比笛子难。中间的接口是用来调节音高的,也有方便携带的作用。FG两调都比较常用,F调低沉一些。
(2)箫演奏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吹奏乐器
我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
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
由于发音原理不同,所以乐器的种类和音色极为丰富多彩,个性极强。并且由于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区、民族、时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乐中的吹奏乐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极其丰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与流派。
典型乐器:笙、芦笙、排笙、葫芦丝、笛、管子、巴乌、埙、唢呐、箫。
全部乐器: 木叶、纸片、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壮族) 、招军(汉族) 、吐良(景颇族) 、斯布斯、额(哈萨克族)、
口笛(汉族) 、树皮拉管(苗族) 、竹号(怒族) 、箫(汉族) 、尺八 、鼻箫(高山族) 、笛(汉族) 、排笛(汉族)、
侗笛(侗族) 、竹筒哨(汉族) 、排箫(汉族) 、多(克木人) 、篪(汉族) 、埙(汉族) 、贝(藏族) 、展尖(苗族)、
姊妹箫(苗族) 、冬冬奎(土家族) 、荜达(黎族) 、(口利)咧(黎族) 、唢呐(汉族) 、管(汉族) 、双管(汉族)、
喉管(汉族) 、芒筒(苗族) 、笙(汉族) 、芦笙(苗、瑶、侗族) 、确索(哈尼族) 、巴乌(哈尼族) 、口哨(鄂伦春族)。
⑶ 《张维良+-+箫吹奏法》,《《洞箫入门一点通》》,《箫速成演奏法》求资源
就算有也是盗版啊兄弟
这几本书都不贵
去买正版吧
要想学习 就要投入
⑷ 吹箫的技巧
1.把箫当成一种乐器来学习(就跟二胡啊笛子啊什么的一样,没什么特别的)。
我的理解;学什么东西都是手艺 不分高雅与低俗 首先就是学 学好再去谈艺术 我没有把乐器唱歌当成艺术 就是好玩 听的舒服 玩的舒服就ok了 学乐器跟学木匠学制衣一样 就是别的手艺可以当饭吃 学箫纯爱好 出发点不一样。
2. 多学习乐理知识,不要因为很难而自己是初学者就不看。
我的理解;这是实话,不学乐理就会进步 难 !我很笨 乐理学了很久都不是太懂 好不容易懂了简谱 会了对我的帮助有多大我自己知道 几年前见到一个大叔 四十来岁 吹了十多年的笛子 音准都没有 完全乱吹 吹的歌曲 怎么听怎么别扭 还好能听出来是什么歌 毕竟吹了这么多年了。学乐理吧!
3. 不要被一些品牌所迷惑---他们只是工具,而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门如何演奏箫的艺术。
我理解;品牌是打出来的,能成为品牌,一定是制作者的多年努力。但是不是说都好, 尤其是竹制乐器,好的乐器制作要好 音程 音准 八度好 是制作的事 音色来自于竹材本身 制作再好音色不佳 白搭!
4. 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基本功练习,他们往往并不简单,或者可以引申出许多高级的技巧。
理解;基本功也叫童子功,台上十分钟 台下十年功 。没有基本功 像我一样(我没有基本功,想吹什么就吹什么。)要进步 难! 能和令狐冲一样的际遇怕是少!要想走的远 底子要实在!
5. 家里一堆箫,并不代表你会吹好箫。
理解;这话好像不太对,张维良 肯定家里一堆箫 吹不好吗?到什么程度用什么乐器 !器为我用!当然钱多例外!
6. 学箫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练习和保持谦虚。
理解;坚持就是胜利!
7. 光看各种教材,是学不了箫的。
理解;教材一定要看,那是你的老师。修行在个人!
8. 浮躁的人说:XXX人吹得不行,应该跟XXX人学。----是你自己不行了吧。
理解;能浮出水面的都是高手
9. 浮躁的人说:我要最好最漂亮的箫,一般的箫音色出不来。---我看你永远都没机会出来了。
理解;中国人 就爱个面子!可以理解。所以现在的笛箫 怎么漂亮怎么来!但是把面子当成唯一。杯具了!
10. 箫只是一种乐器是一个工具,你心里面有没有音乐?
理解;心里没有音乐而学乐器,不可能吧?
11. 学习箫的方法之一:一开始就正确的吹奏。
理解;什么是正确的吹奏?找个老师!要不就会走弯路。
12. 看得懂的乐理请仔细看,看不懂的,请硬着头皮看。
理解;其实乐理很简单,边练习边学乐理 。不要硬着头皮看 ,看了也不懂!需要那么累吗?
13. 别指望看一遍就能记住什么,请看第二遍,第三遍,并在箫上练习。
理解;一首曲子用心练一千遍 你成高手了!
14. 多听多看高手的演奏和音乐,再来认定自己是不是已经学会箫了。
理解;把你的音乐做成音频或视频 和高手比一下 自己看去。
15. 记住:不止有箫能表现音乐。
(谁都知道!)
16. 没有什么比亲自去写一首去扒一首去编一首进步更快的了。
理解;你要真这样做了,进步不是一点点。
17. 请热爱箫,热爱音乐,爱你的亲人。
⑸ F调箫的吹奏指法!
如果你手中有一支F调的箫,严格地说,要想演奏其他调的曲子,只要按照其调性换用该调的指法就可以,如在6孔箫上,要想吹奏G调的曲子,那么只能采用筒音作4(这时第4孔以下音孔全开时所发的音就为1,1=G)、而不能再用筒音作5(这时第3孔以下音孔全开时所发的音就为1,1=F)的指法了,但不知你所用的箫是几孔箫。
⑹ 太平箫的演奏方法
演奏时,多采用坐姿,管身斜置,下端管口置于右脚旁。两手伸直按孔,右手在下,中指、 拇指按第一、二两孔,左手在上,中指、拇指按第三、四两孔。下唇堵住上端管口,嘴含吹 口,气流从气道进入冲激发音孔下端分气阀,使管内气柱振动而发音。筒音为g,音列按五 声音阶排列:c1、d1、e1、g1,按第三孔、开第一、二、四孔可发a?1音,运用超吹 ,音域g—a2。此外,还有筒音e或a的太平箫。音色与洞箫相似,柔和而深沉。常用于独 奏。擅长演奏委婉抒情、忧郁伤感的曲调。传统乐曲有《孤儿调》、《散心调》、《情歌调 》和《古歌调》等。
⑺ 求洞箫视频教学下载
这个不错。
你也可以到雅虎视频中搜索“箫 演奏”字样即可。
http://video.cn.yahoo.com/
http://tvix.cn/play.php?v=fDzTlnfU84g&c=&page=175
⑻ 八孔箫的吹法 初学者
八孔萧的吹法:
一、姿势
持箫姿势原则顺人体自然,双手持箫按孔一般以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南管古老方式刚好相反,何者在上独自练箫无妨,对将学八孔箫或兼吹笛则有关,乐团中习惯相同会方便些。
因为八孔箫的最下孔是开在稍侧面,换手就需重开孔,吹笛是横吹,就有左右问题。按孔手指以最轻松能盖满音孔为原则,下方的手最好稍稍斜度向上,根据最下孔以指脸盖孔,依序上来越高手指更接近指中盖孔,将有助于按孔的灵活度。也有助于大型箫的吹奏。
为维持换气的顺畅,身体要维持挺直腰杆,不管是坐姿或立姿或慢步间吹奏,维持直立的腰身,以利呼吸换气自然平顺,若是坐姿时切忌躺住椅背及跷脚,必须坐于前方椅子三分之一处,以利身体自然垂直,不必过度紧绷,轻松直立便是。
双肩也必须放松,随乐曲而姿体语言而无妨,切莫高耸双肩,增加身体无谓的负荷。双臂随着按箫的手指而自然垂于两方,箫与身体成约45度角,若南管则略仰于45度,南管箫有凤箫之名,吹箫者双臂象其凤翼。
二、换气
吹箫首重换气方式,因为若换气不适当会影响身体健康,民间传说吹箫致吐血的故事,笔者认为有可能。若方法错误,又是忧郁性格而寄情箫声,吹箫会有持续性停不住的情形,不觉中长时间对健康会是慢性的大损害。
一般人呼吸都以胸部的肺部呼吸,吹箫或其他吹管乐器,含歌唱,都需要练习含腹部的呼吸,胸部呼吸的容量有限,吹箫容易疲劳与头晕,一方面是会有气不够的感觉,对肺部也会有损害。
吹箫以腹部呼吸为先,就是深呼吸及下腹的呼吸方式为首,胸腹同时使用为辅,的呼吸方式,一般的吹奏都以下腹部作为换气空间,必要的长乐句段落需要一气呵成时需胸腹同时使用。
腹式呼吸在打坐或练功都有用到,在吹箫的练习上,可以透过哈气法练习,就是练习在镜子前哈气,可以看到雾气的现象就是腹部哈出来的气,熟练了哈气的换气方式,用来吹箫练习时,先吹筒音,将洞箫尾端接近镜子,吹出箫声后,镜子也会有雾气,那就是腹部的气出来了。
用镜子来检验自己的方法有没正确,是笔者个人的体验方式,可谓简单确实。当已经能将腹部之气呼出,要吸进腹部乃简易自然之事,因为那里空间已经被挤压没气了,只要一吸便深入腹部,因此先有正确的呼气法也是方式之一。
确定自然的腹式呼吸,可请旁人注意吹箫时的身体变化,吹箫时肚子是慢慢消下去,吸气时腹部是凸出,而不是只有胸部在变化。
至于吸气是由鼻子吸气或嘴巴吸气,若是自己练箫修身养性,以鼻子吸气是最好方式,若为演奏或录音,则需要练习鼻口同时进气的功夫,迅速又减少换气声音。
大部分的人吹箫都会有喉咙的异声,这情形有些人即使非吹管乐器,例如拉胡琴也会有,都是身体没有完全放松,这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自己吹箫的用力点,多馀的紧张尽量消除,就像高耸的双肩一班。
三、口风
洞箫音色的关键性影响在口风,口风气息的控制是吹箫最重要且最基础的技巧,吹箫的功力在这上面可以看出来,因为口风与气息的控制能力演变的技巧很多。
例如强弱音的控制,箫声音色的改变,乃至循环换气都与口风有关,笔者个人认为在口风控制上,每支箫多少都需要经过适应期,以达到驾驭自如,在经验上,每次吹箫也都有口风的适应期,尤其隔一阵子没吹箫,一开始吹就需要经过口风适应期,大约十分钟到半小时。
(8)箫演奏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吹唐式吹口在口风控制上需要让出气扁平,吹高音更扁细,让气束压力强,而不是加大力气吹出来,而是嘴唇控制松紧,低音时下嘴唇稍后,让上嘴唇相对在前,口风松,箫音就低浓。
吹南管箫的口风属于椭圆气束,尤其高音时,变得细窄时可以是小音量的高音,也可以是大音量的高音,完全是口风对气息的控制。
洞箫吹奏音阶约有三个八度音,音孔只有一组八度音,八度音阶的变化在于口风的松紧与气息的强弱变化。基本上高音需要的气息强,口风要细紧,低音要松口风要弱的气息。根据这个原理若吹高音需要更大力气,在实际上是口风缩小,让气流加大,并不是维持原来口风加大力气吹气,这样会很累,方法是错误的。
洞箫的音阶虽然分有:五孔、六孔、七孔、八孔等,在音律上有分为传统音律与现代音律两种,日本尺八与国乐箫都已经是十二律制音阶,只有南管箫维持传统模式。
⑼ 洞箫演奏技巧
发音要靠勤练,嘴唇不要太紧张,吹气的时候有如发“弗”这个音。详细的可以上优酷网查看张维良教授的洞箫视频教学,很实用的,里面有讲具体怎么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