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一些计算雪的压强的物理题~!
不得不说,有关雪灾的问题一般出在热学。给你一些有关雪灾的题目吧,希望你满意呦!
1.是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现象它是 ;南方雪灾中见到的电线结起的冰柱现象它是 。
A.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B.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C.由水凝固而成的
D.由水汽化而成的
2.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3.人们正在向冰雪的路面抛撒沙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4.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现象形成的;雪在融化时要_________因而气温较低,使人感到寒冷。
5.如图为南方雪灾中的一个场景。汽车在紧急刹车时,总是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这是由于汽车具有_________;当路面有冰雪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会变_______,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 。给司机师傅驾车时提一个建议: 。
6.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路况的改变。路面积雪经车辆压实后,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减小,汽车易左右滑摆。同时,汽车的制动距离也难以控制,一旦车速过快、转弯太急,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专家研究表明,气温不同,积雪的厚薄不同,对汽车的危害也不一样。当积雪厚度在5~5cm,气温在0℃左右时,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融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提出问题:在相同气温条件下,为什么水不再结冰了?
猜想与假设: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针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
猜想:
理由:
设计实验方案:针对你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实验方案及主要步骤:
分析与交流;除了在路面上撒盐外,你还有什么常用的办法,可以避免减少交通事故,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方法:
道理:
7.车辆在路面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要探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写出你的两个猜想
(2)现要求验证其中一个猜想,你要验证其中的哪一个猜想?
现有器材:a.一块一端带有小钩的长方体木块;b.一块铁板;c.一块长木板;d.棉布;e.毛巾;f.弹簧测力计,你应从这些器材中选择哪些必要的器材做实验?(写器材的英文字母代号)
(3)写出验证第(2)问中猜想的主要实验步骤及分析。
参考答案
1.B C
2.D
3.凝化 吸收热量
4.增加路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从而防止行人和车辆打滑。
5.惯性
小
大
雪天路滑,小心慢行(或冰雪路面车辆应加防滑链或禁止车辆超载等)
6.猜想:水中杂质越多,水的凝固点越低或混合物的凝固点降低。
理由: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融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
实验方案及主要步骤:取相同的三个杯子,盛相同体积的清水、淡盐水、浓盐水,放入冰箱里,每隔5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温度,并观察是否有结冰现象,若结冰,结冰的顺序是否为清水、淡盐水、浓盐水。
方法:在车轮上装防滑链。
道理: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7.(1)①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②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猜想合理就给分,如:摩擦力大小与物体大小有关,摩擦力大小与拉力大小有关等。
(2)验证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需器材是a、c、d、e、f。
(3)实验步骤:水平放置、匀速拉动、读出示数、改变接触面材料(或改变压力大小或改变放置方法)
分析:若F1=F2说明摩擦力大小与该因素无关,若F1≠F2说明摩擦力大小与该因素有关
‘贰’ 压强计算公式
p=f/s
‘叁’ 降雪量是怎么计算的
降雪量,在气象上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它与降雨量的标准截然不同。雪量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气象上对于雪量有严格的规范。如同降雨量一样,是指一定时间内所降的雪量,有24小时和12小时的不同标准。在天气预报中通常是预报白天或夜间的天气,这主要是指12小时的降水量,各等基降雪量的标准: 零星小雪是指有量降雪量但小于0.1毫米; 小雪:大于等于0.1毫米,小于0.25毫米; 中雪:大于等于0.25毫米,小于3.0毫米; 大雪: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5.0毫米; 暴雪:降雪量大于等于5.0毫米。 降雪量是指将雪转化成等量的水的深度,与积雪厚度可按照1:15的比例换算。如此计算,97.7毫米降雪量约为1.5米厚的积雪
‘肆’ 降雪量是怎么计算的
测定降雪量的两种方法:
1、用雨量筒接雪,然后将筒中的雪融化成水,用雨量杯测量,以毫米为单位。
2、用专用仪器称重,然后换算成毫米单位。
降雪量是气象观测人员用标准容器将12小时或24小时内采集到的雪化成水后,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
拓展资料:
降雪量等级分类: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5.0mm。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0~10.0mm。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
大暴雪:24小时内降雪量20.0~30.0mm
特大暴雪:24小时内降雪量30mm以上
‘伍’ 积雪深度怎么计算
降雪量是指将雪转化成等量的水的深度,与积雪厚度可按照1:15的比例换算.
‘陆’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p=F/S,其中p代表压强,F代表垂直作用力(压力),S代表受力面积。
压力(F)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强(P)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压强也就是发生在两个物体的接触表面,垂直于该表面的作用力。虽然压强可用任意之力单位与面积单位进行测量,但是压强的国际标准单位(每单位平方米的牛顿)也被称作帕斯卡。
其次,液柱的压强公式还有P=ρgh,其中,ρ表示液体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深度。
(6)积雪压强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压强的计算公式写成微分形式: P=-dF/dS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国际代号是 Pa,中文代号是帕。1帕就是1平方米的面积上作用1牛顿的力,即1帕=1牛顿/平方米。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就越小;受力面积越 小,压强就越大。由此可知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就可以改 变压力产生的效果。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柒’ 物理题求压强只告了积雪的厚度不告面积怎么求
1.F=PS=ρghS=200*10*0.1*1=200N
2.p=ρgh=200*10*0.1=200Pa
积雪对100m^2房顶所产生的压力
F‘=pS'=200*100=20000N
‘捌’ 厚2米的积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最小压强为1225Pa
最大压强为4900Pa
同一物体
受力面积越小 压强越大
受力面积越大 压强越小
‘玖’ 压强计算公式是什么
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F/S,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符号是Pa。p代表压力,F代表垂直作用力,S代表受力面积。
(9)积雪压强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液体对容器内部的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增加而增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液体由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用压强计来测量。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压力或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压力或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
‘拾’ 压强计算方法是什么
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F/S,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符号是Pa。p代表压力,F代表垂直作用力,S代表受力面积。
单位换算
1、 1atm=0.1MPa=100kPa=1bar=10米水柱=14.5PSI=1kg/cm²为方便记忆,可以简化为如下规律:
2、1kPa=0.01bar=10mbar=7.5mmHg=0.3inHg=7.5torr=100mmH2O=4inH2
1GPa=1000MPa
1MPa=1000000Pa
1Pa=1N/m²
在中子星的形成条件中是能量密度达到临界压力,表示压力的单位与能量体积密度的单位相同。这个关系可以在统计物理学中推得。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