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原始食用油加工方法
把原料加热蒸炒 压成饼装 放入容器中 并用木头挤压 把原料中的食用油挤压出来
B. 食用油的化学提炼法
食用油的化学提炼法,即浸出法,是一种基于萃取原理的制油工艺,具体说明如下:
1. 原理: 利用油脂和有机溶剂相互溶解的性质,将油料中的油脂萃取溶解出来。
2. 过程: 将油料破碎压成胚片或膨化后,用有机溶剂和油料胚片在浸出器内接触。 通过加热汽提的方法,脱除油脂中的溶剂,得到食用油。
3. 优点: 出油率高:相比压榨法,浸出法能显着提高出油率。 加工成本低:由于出油率高,相应的加工成本降低。 粕饼质量高:浸出法制得的粕饼残油少,质量高,适用于饲料行业。
4. 分类: 按操作方式:可分为间歇式浸出和连续式浸出。 按接触方式:可分为浸泡式浸出、喷淋式浸出和混合式浸出。 按生产方法:可分为直接浸出和预榨浸出。
5. 安全性: 浸出油厂使用的正己烷必须是食品级的,且经过重金属脱除处理,确保残留量不会对生产的油造成危害。 食用油是否安全,不在于前段制取工艺,而是主要由后续的精炼工艺决定。
6. 标识要求: 我国国标规定食用油外包装上必须标明制取工艺,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C. 大豆油如何压榨
食用油的生产过程都需要经过压榨和提炼这两个程序。
(1)压榨过程
食用油压榨方法分为机械压榨(分为高温物理压榨和低温物理压榨)和溶剂压榨(也称浸出法)。
高温物理压榨法,先用螺旋式的压榨器将油籽压碎,然后经过120℃高温、高压将油压榨出来。
浸出法一般采用的溶剂是乙烷(六号轻汽油),乙烷能将油籽中百分之九十八的油榨出。之后,再议150℃高温将溶剂蒸发。一部分乙烷会留在油内,乙烷对人体有害,而且对环境的破坏也非常大。
因为生产效率问题,一般大型食用油制造厂都会采用溶剂和高温高压来提取油籽的油分。但高温对油的质量破坏影响也很大。
当然还有一些生产商为保持食用油的质量,会以低温物理压榨法,将油压出。这种方式的压榨器将油籽压碎,用高压将油榨出。这种方法的效率比高温、溶剂法低很多,出油率大约只有60%,但是可以完全保证食用油的质量。
(2)提炼过程
压榨的过程中,经过高温高压、溶剂等程序后,油会变得恶臭、颜色灰暗,所以大型食用油生产商通常都会将食用油提炼,去除杂质。提炼过程包括漂白、除臭、去胶、添加色素、香味等。
以低温物理压榨的食用油,通常不需要这些步骤,主要以过滤为主,保留了油籽的风味,包括天然香味、天然色素、微量元素等等。
可见,油的压榨方法对食用油的成品质量影响非常大,不容忽视。
(3)食用油提炼机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大豆油的种类很多,按加工方式可分为压榨大豆油、浸出大豆油;按大豆的种类可分为大豆原油,转基因大豆油。
从营养价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微溶于乙醇,能以一定比例溶解与丙酮、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