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方形的宽应该怎么计算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宽)×2=周长。反过来:如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的话,求长方形的宽就是周长÷2-长=宽。
长方形面积=长×宽,如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就是面积÷长=宽。
长方形长与宽的定义:
第一种意见:长方形长的那条边叫长,短的那条边叫宽。
第二种意见:和水平面同方向的叫做长,反之就叫做宽。长方形的长和宽是相对的,不能绝对的说“长比宽长”,但习惯地讲,长的为长,短的为宽。
;
(9)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二、面积与周长
如果以同一面积的三角形而言,以等边三角形的周界最短; 如果以同一面积的四边形而言,以正方形的周界是最短; 如果以同一面积的五边形而言,以正五边形的周界最短;。
如果以同一面积的任意多边形而言,以正圆形的周界最短。周长只能用于二维图形(平面、曲面)上,三维图形(立体) 如柱体、锥体、球体等都不能以周界表示其边界大小,而是要用总表面面积。
2. 求长方形边长的公式
1、长方形面积=长×宽
(2)长方形的长简便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长方形周长的定义是在学生对长方形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中,教师可先出示长方形模型让学生观察,学生就会观察总结出有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对边相等。然后,教师再用一条细绳沿长方形教具四条边围一圈,引导学生观察,再让一名学生演示,从而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定义就是绕长方形一周的长度。
这样,通过教师的操作和启发引导,加深学生了对定义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能力
3. 数长方形个数的简便方法
没有什么好的简便算法了
就战war到长方形的定义,知道长方形的样子就能够数出长方形的个数了
4. 九宫格数长方形,要简便方法,不要硬数
36个。1个一数有9个,2个一数有12个,3个一数有6个,4个一数有4个,6个一数有4个,9个一数有1个。
9+12+6+4+4+1=36
如果用公式计算就是:(1+2+…n)x(1+2+m),图形中横的和竖的都是3格,所以n=m=3,即:(1+2+3)x(1+2+3)=36
5. 长方形的长等于什么 我要公式!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长=面积÷宽
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 用“h”表示高,“a”表示底,“S”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则S=ah。
长方形周长:平行四边形的周长=2×两邻边的和,用“a”、“b”表示两邻边,“C”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则C=2(a+b)。
(5)长方形的长简便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长方形的性质及判定:
1、两条对角线相等;
2、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4、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5、四个角都是直角;
6、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
6. 长方形的长的公式是什么
长方形的长= (周长÷2) - 宽
长方形的长= 面积÷宽
7. 数长方形的简便方法二年级
数图形的基本方法:
(1)弄清楚图形中包含的基本图形是什么,有多少个?
(2)从各图形中所包含基本图形的个数多少出发,依次数出它们的个数,并求出它们的和是多少。
(3)有些图形被分成几个部分,可以先从各部分的基本图形出发,数出所含图形的个数。
8. 长方形的长等于什么。
长方形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性质为:两条对角线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长方形对角线长的平方为两边长平方的和;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长方形长与宽的定义:
第一种意见:长方形长的那条边叫长,短的那条边叫宽。
第二种意见:和水平面同方向的叫做长,反之就叫做宽。长方形的长和宽是相对的,不能绝对的说“长比宽长”,但习惯地讲,长的为长,短的为宽。
(8)长方形的长简便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面积:S=ab(注:a为长,b为宽)
周长:C=2(a+b)(注:a为长,b为宽)
矩形的常见判定方法如下: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4)定理:经过证明,在同一平面内,任意两角是直角,任意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