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糖足怎么治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临床表现,是糖尿病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程长而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若合并下肢动脉硬化,引起肢体缺血、出现间歇性跛行及休息痛、夜间痛、严重时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导致组织缺血性坏死。若再合并神经病变,下肢感觉减退或消失,局部抵抗力减弱,微小的创伤,如不合脚的鞋挤压、局部出现胼胝、鸡眼处理不当、皮肤轻微外伤即可造成感染。由于痛觉减弱或消失,不能及时发现病变,从而使伤口迅速扩大,造成足部感染,足底溃疡,足趾足跟坏疽。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部病变是周围神经病变(包括自主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和不良的足部卫生等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各个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因人而异,并可能还因种族而异;比如,在一些亚洲人群中,周围血管病变所起的作用可能会轻一些。由于其后果是导致下肢截肢,因此是最可怕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机会要高出15-40倍。在老年人中的危险性更高。但如果积极处理,大多数截肢是可以被避免的。
周围神经病变伴痛觉消失是足部溃疡最常见的原因。足部的不良卫生是其次的原因。这种类型的神经病变和溃疡可以完全没有疼痛。
周围血管疾病也能引起足部溃疡。这种溃疡容易出现疼痛。周围血管病变是神经性溃疡愈合困难的主要原因。神经性溃疡发生于压力增加的部位,通常是足底面。报道最多的发生部位是因鞋不合适而导致的发生在足趾背面的神经性溃疡,胼胝的形成也是这种压力的结果。
为使溃疡愈合,需降低局部压力(除去胼胝、穿合适的鞋子,或用减压垫)。血管性溃疡好发于趾尖和足跟。
为使溃疡愈合、需改善血供。应积极控制感染。抗生素的治疗常常需要持续多周或数月。应重视对感染和坏死组织的及时清创。难治性溃疡是最终导致截肢的最常见原因。
常规检查感觉或足背动脉搏动是发现足处于发生溃疡危险中的最生要方法。在社区中,最好用5.07/10克Semmes Weinstein单尼龙丝测定感觉。单尼龙丝检测法是一种既简单又便宜的感觉检测方法。当施以10克力时它就会弯曲。
如果病人不能感到这个压力就可认为这只脚存在感觉丧失。对已明确处于危险中的病人所进行的足部护理的教育应比对其他感觉和循环完好的糖尿病病人的教育更加详细和实用。
目前,不尚无满意的治疗痛性神经病变的方法。有用的方法包括加强代谢控制和使用简单的止痛剂,三环类的抗忧郁药或抗惊厥药来缓解痛感。可让病人相信疼痛不是导致截肢的原因。
如血糖控制非常差,足部感染和溃疡可在无神经和周围血管病变的情况下因足部卫生差而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加强血糖的控制外,还要嘱咐患者穿鞋以减少足部创伤的机会。如穿鞋,必须穿干净的袜子!
(以上引自“糖尿病指南“)
1) 糖尿病足的定义: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最常见的后果是慢性溃疡,最严重的结局是截肢。
2)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五个方面病变有关: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生物力学异常、下肢溃疡形成和感染。
(1) 足部的一般表现:由于神经病变,患肢皮肤干而无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呈袜套样改变,脚踩棉絮感;因肢端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屈肌和伸肌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使骨头下陷造成趾间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等足部畸形。当病人的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发生劳损时,病人继续行走易致骨关节及韧带损伤,引起多发性骨折及韧带破裂,形成夏科关节(Charcot)。X线检查多有骨质破坏,有的小骨碎片脱离骨膜造成死骨影响坏疽愈合。
(2) 缺血的主要表现:常见皮肤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靠毛脱离,皮温下降,有色素沉着,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狭窄处可闻血管杂音。最典型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休息痛,下蹲起立困难。当病人患肢皮肤有破损或自发性起水泡后被感染,形成溃疡、坏疽或坏死。
(3) 糖尿病足溃疡可按照病变性质分为神经性溃疡、缺血性溃疡和混合性溃疡。神经性溃疡:神经病变在病因上起主要作用,血液循环良好。这种足通常是温暖的,麻木的,干燥的,痛觉不明显,足部动脉波动良好。并有神经病变的足可有两种后果:神经性溃疡(主要发生在足底)和神经性关节病(Charcot关节)。单纯缺血所致的足溃疡,无神经病变,则很少见。神经-缺血性溃疡这些患者同时有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足背动脉波动消失。这类患者的足是凉的,可伴有休息时疼痛,足边缘部有溃疡和坏疽。
足溃疡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前足底,常为反复遭到机械压力所致,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保护性感觉消失,患者不能感觉这种异常的压力变化,不能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发生溃疡后并发感染,溃疡不易愈合,最后发生坏疽。
3)糖尿病足的分级:经典的分级法为Wagner分级法: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的足,皮肤无开放性病灶。1级:表面有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较深的溃疡感染病灶,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骨质缺损,部分趾、足坏疽。5级:足的大部或全部坏疽。
4)糖尿病足的检查:常规检查感觉或足背动脉搏动是发现足处于发生溃疡危险中的最重要方法。在社区中,最好用5.07/10克Semmes Weinstein单尼龙丝测定感觉。单尼龙丝检测法是一种简单而又便宜的感觉检测方法。当施以10克的力时,它就会弯曲。如果病人不能感到这个压力,就可以认为这支脚存在感觉丧失。
电生理检查:应用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检查,可早期发现9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一般减慢约15%-30%。
X线检查:可发现骨质疏松或破坏、骨髓炎及骨关节病变等。
5)糖尿病足的治疗:
(1) 以预防为主,尽力避免足部损伤,如穿松软合脚的鞋袜以免磨损皮肤;如视力不佳,不要自剪趾甲;用温水洗脚以免烫伤等等。
(2) 一般治疗:除严格控制血糖,提高全身健康水平外,要消除一些已知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如治疗高血压,降低血脂,忌烟等。
(3) 去除水肿:只要有水肿,所有的溃疡均不易愈合,这与溃疡的原因无关。可采用利尿剂或ACE-I 治疗。
(4) 神经性足溃疡的治疗:90%的神经性溃疡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而愈合。关键是减轻足的压力负荷。减轻负荷的定义是避免所有附加于患肢的机械压力。是使患足愈合的基本要求。可以通过特殊的改变压力的矫形鞋或足的矫形器改变患者足压力。另外,要根据溃疡的深度、面积大小、渗出多少以及是否合并感染等来决定换药的次数和局部用药。重要的是能够识别不同原因所致的不同足溃疡的特点,如神经-缺血性溃疡,一般没有大量渗出故不宜用吸收性很强的敷料;如合并感染、渗出较多时,敷料选择错误可使创面泡软,病情恶化;对于难以治愈的足溃疡,可采用一些生物制剂或生长因子类物质,如Dermagraft。Dermagraft是世界上第一种人皮肤替代产品,它含有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角化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b-转运生长因子及基质蛋白如胶原1和胶原2、纤维连接素和其它一些正常皮肤存在的成分。用来治疗神经性足溃疡,促进溃疡愈合效果较佳。
(5) 缺血性病变的处理:如果血管阻塞不是十分严重或没有手术指征者,可采取保守治疗,静脉滴注扩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如丹参、川芎嗪、肝素、654-2等;近有人报告,静脉滴注前列地尔(保达新)和口服培达有较好改善周围血液循环的作用。前列地尔(保达新)40微克溶于50-250毫升生理盐水中,于2小时静脉滴注完毕,每日2次;或前列地尔(保达新)60微克溶于50-250毫升生理盐水中,于3小时静脉滴注完毕,每日1次。肾功能不全者应从20微克开始,滴注时间为2小时,每日2次。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在2-3日内将剂量增加到上述推荐的正常剂量。肾功能不全和有心脏病的病人其滴注液体量应限制在50-100毫升/日,最好用输液泵滴注。有足供血不足的病人,在感染控制后,应做血管造影然后作血管重建术。血管重建可促进溃疡愈合,除去疼痛,改善下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当病人经过各种治疗均不成功,或不截肢将威胁病人生命时,截肢也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应根据血管造影或多普勒检查结果,尽量作下肢较低水平的截肢,以尽量保持下肢功能。一侧截肢后,另一侧仍有发生溃疡或坏疽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对患者加强有关足保护的教育。
(6) 感染的治疗 :有足感染的患者,尤其是有骨髓炎和深部脓肿者,要在监测血糖的基础上,强化胰岛素治疗,以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的水平。要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合适的抗菌素。表浅组织的感染可给予局部清创和广谱抗菌素,如头孢霉素加克林达霉素(克林达霉素可以很好的进入组织,包括很难进入的糖尿病足);不应单独使用头孢酶素或喹诺酮类药物,因为这些药物的抗菌谱不包括厌氧菌和一些G+细菌。口服治疗可以持续数周。深部感染可用上述的抗菌素,但是在开始时应从静脉给药,同时还需要外科引流,包括切除感染的骨组织和截肢。
(7) 外科治疗:难治性溃疡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当糖尿病足感染或坏疽影响到足后的大部和中部,外科医生必须选择让患者进行大截肢还是尽可能的保守治疗。
(8) Charcot关节病的治疗:主要是长期制动,国外已有多种适用于神经性糖尿病足溃疡和Charcot关节支具。支架可以使病变的关节制动,改变和纠正神经病变所致的足部压力异常。外科手术治疗Charcot关节病,疗效不佳,但有人报告:Charcot踝的外科切除、重组和稳定手术的效果是好的。手术包括:切除踝骨和踝关节的残余物、松弛软组织、足的重排列和固定。6周后除去手术处理的固定物,再用石膏支具固定6周。3个月后以矫正器替代石膏支具让患者穿特制的鞋。
(9) 高压氧疗法可提高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率:法国Strasbourg大学医院Kessler报告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28例足部有慢性溃疡的糖尿病病人,所有病人均无动脉病临床症状,但都有神经病体征。全部病人经3个月规范治疗,溃疡均无改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周治疗5天,每天2次,共2周)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病人的溃疡面积比对照组显着减小,到第30天两组病人的溃疡面积减小无显着差异,4周后治疗组2例病人溃疡完全愈合,但对照组无一例病人溃疡完全愈合。延长高压氧的治疗时间是否可进一步提高溃疡的愈合率,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贰’ 输液泵的使用方法
输液泵的使用方法:
1、根据医嘱在治疗室准备药液,检查药液质量、变质、变色、浑浊、瓶口有无松动、有效期,无误后锯开,安多福棉签消毒,抽吸药液,按无菌操作原则加药并混匀.在瓶签上注明姓名、 床号、添加药物名称、剂量,请第二人核对,协助病人采取舒适卧位。
2、根据医嘱调节输液速度和预定输液量(按输液泵面板上的‘选择’调节)。
3、系好止血带,正确选择血管,松开止血带,安多福消毒皮肤, 待干, 准备好输液贴,系好止血带,再次安多福消毒皮肤,进行穿刺、正确固定(同输液操作程序)。
4、记录输液泵内药物,液体容量,输液速度。
‘叁’ 如何调节输液速度使用输液泵
就是调节精度值,各个输液泵品牌不一样操作方法也不一样你可以看这个视频操作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5NDE1NDYw.html
还有一个英文版的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0Mjk4MDcy.html
‘肆’ 为什么打针要用输液泵呢
临床上应根据药物和患者情况不同配以适当的输液速度。输液过快,可能会导致中毒,更严重时会导致水肿和心力衰竭; 输液过慢则可能发生药量不够或无谓地延长输液时间,使治疗受影响并给患者和护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常规临床输液,普遍采用挂瓶输液,并用眼睛观察,依靠手动夹子来控制药滴速度,不易精确控制输液速度,而且工作量大。所以要使用输液泵,科力建元医疗科技公司生产的输液泵质量还不错,有不少医院购买,性价比较高,20年制泵,技术较为领先。 另外,普通输液器对输液完毕和输液过程中偶然出现的故障,如气泡、阻塞等都不能自动报警,也不能及时切断输液通路,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应该及时处理,以避免血液倒流或其他后果。而输液泵能精确控制输送药液的流速和流量,并能对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同时及时自动切除输液通路。输液泵的应用有助于减轻医护工作强度,提高安全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并提高护理水平。
搜索
输液泵怎么引流原则
推注泵使用视频
停止输液新规2020
2020门诊停止输液吗
电子输注泵是镇痛泵吗
输液泵多少钱一台
‘伍’ 求护理操作50项视频 急求
一、手卫生训练指导二、无菌技术三、生命征监测技术四、口腔护理技术五、鼻饲技术六、导尿技术七、胃肠减压技术八、灌肠技术九、氧气吸入技术十、换药技术十一、雾化吸入疗法十二、血糖监测十三、口服给药法十四、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十五、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十六、静脉留置针技术十七、静脉采血技术十八、静脉注射法十九、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二十、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二十一、肌内注射技术二十二、皮内注射技术二十三、皮下注射技术二十四、物理降温法二十五、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二十六、经鼻/口腔吸痰法二十七、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二十八、心电监测技术二十九、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三十、输液泵/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技术三十一、除颤技术三十二、轴线翻身法三十三、患者搬运法三十四、患者约束法三十五、痰标本采集法三十六、咽拭子标本采集法三十七、洗胃技术三十八、“T”管引流护理三十九、造口护理技术四十、膀胱冲洗的护理四十一、脑室引流的护理四十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四十三、产时会阴消毒技术四十四、早产儿暖箱的应用四十五、光照疗法四十六、新生儿脐部护理技术四十七、听诊胎心音技术四十八、患者入/出院护理四十九、患者跌倒的预防五十、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陆’ 使用输液泵的目的是什么
一、使用输液泵的目的
输液泵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病人体内发挥作用的一种仪器,同时是一种智能化的输液装置,输液速度不受人体背压和操作者影响,输注准确可靠,有助于降低临床护理工作强度,提高输注的准确性、安全性以及护理质量。
二、使用输液泵的注意事项
1、详细记录输液泵使用的起始时间、输液总量、输液速度以及输入液体种类、药物名称及剂量。使用过程中要经常巡视,注意实际速度与设定速度是否一致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输液泵一旦发生报警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3、持续维持输注的药液所使用的输液器每24小时更换一次,防止感染。
4、使用中注意观察静脉注射局部皮肤有无红肿,防止刺激性的药液外渗引起的组织损害。
5、观察患者有无寒战、发绀、发热等全身反应,如有上述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输液泵的发展前景
1、功能会更全面
既能静脉给药,也能输血、输送肠内营养液等;
2、耗材会更廉价:
无需使用专用的压力输液器作为耗材,普通的重力输液器会更方便,更廉价;
3、安全问题更突出:
使用普通的重力输液器特容易出现耗材混淆问题 ,由此产生的精度误差和其他风险极大;
4、使用面会更广泛
同时解决好了耗材廉价性和安全性之后,所有的床旁输液都会采用输液泵,用量将会井喷;
5、监管将会更严格
随着使用数量的增加以及耗材的多元化,输液泵使用过程会出现大量的医疗事故和医疗风险,国家相关机构就会面临更加严峻的监管形势,法规和措施将会更加严厉。
‘柒’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发生差错。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并发症。输液器及药液应绝对无菌,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更换输液器。
(3)预防空气栓塞。输液时必须排尽管内空气,防止液体流空;及时更换输液瓶及添加药液,输完后及时拔针。
(4)注意观察输液情况。针头有无滑脱,局部有无肿胀,有无输液反应。
(5)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抗生素类药物应现配现用;青霉素G钠(钾)盐与四环素、红霉素合用可出现沉淀、混浊、变色,效价降低,输液中需同时加入四环素、维生素C时应先溶解稀释四环素,再加入维生素C。
(6)注意保护血管,对长期输液者可采取:
①四肢静脉从远端小静脉开始,手足交替。
②穿刺时掌握三个环节;选择静脉要准;穿刺要稳;针头固定要牢,提高穿刺成功率。
③输液中加入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如红霉素等,应待穿刺成功后再加药,宜充分稀释,输完药应再输入一定量的等渗溶液,以保护静脉。
需严格控制滴速的病人,用输液泵是安全输液的一个重大进展,可分为两大类型;①可携式或半携式。适用于家庭、小儿及化疗病人等,带泵注射器即属此类型。②固定式输液泵。目前多采用第三代计算机控制导管挤压定容量输液泵。有多功能监护及监测系统,体积较大,适用于医院,输液容量范围为1-499ml/小时,还有自动报警装置。
输液泵的使用适应症;静脉高营养,输入化疗药品、抗生素及对心血管有特殊作用的药物等,用于重症监护病人,尤其是小儿监护病人。若无上述设备时,则可在滴管内插入一无菌针头调节滴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