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广州辣椒酱的制作方法视频

广州辣椒酱的制作方法视频

发布时间:2022-02-17 02:23:03

㈠ 辣椒酱的瓶口发霉了,里面的辣椒酱还能吃么

是可以吃的。

把瓶口和里侧发霉的东西擦干净,里面的辣椒酱加热后仍可以吃。但是最好吃的方法选择高温加热,可以保证没有霉菌的影响。

只要里面的辣椒酱上面没有发霉就好,一般辣椒这类食物是不容易坏掉的。

(1)广州辣椒酱的制作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物品之所以发生霉变,是因为物品(如食品、烟、纺织品等)上的微生物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的繁殖生长而造成的。一般来说,根据微生物对物品的作用及对人类的影响,将其划分为四大类:

①病原微生物,这是指那些让人类致病的微生物群;②腐败微生物,这是指那些使食品及其他易霉物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群;③无效微生物,这类微生物的存在对人类既无害又无益;④有益微生物,这是指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群。

而通常引起物品霉变的霉菌又可细分为毛霉属、根霉属、曲霉属、红曲霉属四类。

物品发生霉变不仅与环境温度有关,而且与自身含水量及空气中水汽含水量密切相关。据研究,不同物品发生霉变对温湿条件要求是不一样的。

如当粮库温度在20℃至35℃、相对湿度≥85%时,粮食就易发霉。烟卷等商品,气温达15℃,相对湿度≥85%时就会发生霉变,也就是说,当温度较高或者空气中相对湿度较低时,霉菌也能依附在物体表面繁殖生长。

而对除食品类外的其他大部分商品而言,当温度<30℃、相对湿度<80%,就不易发生霉变。

参考资料:辣椒酱网络

㈡ 舌尖上的中国第几季第几集讲辣椒酱的做法

第二季
一》脚步 2014.04.18
1.西藏——天麻,灵芝,酥油蜜
2.四川——路菜,麻辣香肠,豆花
3.陕西——蓝田裤带面
4.浙江——海蟹
5.小花菇(香菇王者)
6.三门湾——小章鱼(短艄,望潮),弹涂鱼(跳跳鱼)
7.山东——煎饼,贵阳丝娃娃,福建润饼,新加坡薄饼
8.贵州——腌鱼(稻花鲤鱼),爬岩鱼(雷山鱼酱)
9.泉州——古早味,萝卜饭
二》心传 2014.04.25
1.徽州——人工压打菜籽油(臭豆腐,油炸锅巴)
2.陕西——挂面
3.苏州——苏式糕点,糯米卷,苏式小方糕,船点
4.湖南——蕨根糍粑
5.汕头——蚝烙
6.扬州——烫干丝,葵花大斩肉
7.上海——本帮菜,三套鸭,扣三丝,油爆河虾,啫啫煲
三》时节 2014.05.02
1.黑龙江——炖鱼,玉米饼,(铁锅炖鱼贴饼子),冻豆腐
2.浙江——雷笋,多味笋干,黄泥拱,(咸肉蒸黄泥拱)
3.江西——黎蒿炒腊肉,蒿粑,九层皮。
4.北京——榆钱饭,香椿芽
5.浙江——清水螺蛳,家鱼
6.台湾——飞鱼干
7.新疆——葡萄干,玛仁糖(切糕),手抓饭
8.安徽——虾籽+小刀面
9.苏州——桂花酱(桂花糯米藕),板栗烧鸡,扎肝,雁来蕈酱(老鸭雁来蕈)
四》家常 2014.05.09
1.山西——小凹馍,凉皮,枣花馍
2.湖北——天门蒸菜
3.上海——红烧肉
4.四川——泡菜鱼,芽菜,燃面,下饭菜
5.山东——西瓜酱
6.辽宁——蒲笋干
7.扬州——蒲菜饺子,奶汤蒲菜
8.珠海——糖水,陈皮红豆沙,姜撞奶,木瓜鲫鱼煲,冬瓜荷叶炖老鸭,炖汤
五》相逢 2014.05.16
1.内蒙古——口蘑,烩南北(蘑菇和冬笋)
2.四川——花椒,朝天椒,重庆火锅
3.深圳——盆菜(一桌只有一盆)
4.杭州——西湖醋鱼
5.开封——鲤鱼焙面,灌汤包,片儿川
6.上海——罗宋汤,炸猪排+辣酱油
7.广东——喼汁,酱油
8.新疆——大盘鸡
9.台湾——眷村牛肉面(二两面)
10.宁波——壳菜(淡菜,贻贝)
六》秘境 2014.05.23
1.内蒙古——华子鱼
2.广西——沙蟹汁
3.莫尔格勒——韭花酱+手把羊肉
4.新疆——馕,羊肚烤肉(红柳枝烤羊肉)
5.宁夏——手抓羊肉,洋芋擦擦
6.珠海——钓石斑鱼,清蒸鱼干
7.云南——鸡枞,鸡枞油
8.吉林——蕨菜
9.香港——云吞面(竹升面)
七》三餐 2014.05.30
1.青海——酥油茶,糌粑,锅巴菜
2.天津——煎饼果子,重庆小面,苏州细面,大肉面,武汉面窝,三鲜豆皮,热干面,广州早茶,肠粉,艇仔粥,虾饺
3.广州——五味鸭,西洋菜猪骨汤,清蒸鲈鱼
4.深圳——富士康的工作餐,腊鱼,咸鸭蛋。凉山州的马铃薯,坨坨肉
5.安徽毛坦厂中学——剁椒鱼头,蒿子粑粑,豆干子烧肉
6.香港——素食者的冰皮月饼
7.四川——古蔺镇的米粑,手工面,麻辣鸡,盐酸菜黄蜡丁鱼
8.云南——洱海鲫鱼+白木瓜,见手青(红网牛肝菌)

㈢ 韩国大酱和辣椒酱是怎么样的有图吗

正宗韩国辣椒酱的制作方法

材料及用量:糯米粉4小斗,豆豉粉4小斗,辣椒粉5小斗,食盐4小斗,麦芽酵母粉1杯

制作方法:
1.将糯米粉用开水和面,制成圆饼状,中间穿孔后在热水中煮熟捞出。此时,煮糕的水不要倒掉, 将其保管好。
2.煮熟捞出的糯米糕,放在铜盆中,在其温热时,打至其出现水泡。
3.如果觉得有点稠硬, 可以倒入煮糕的水,做成糊状。
4.煮糕的水,挪到别的碗中,稍凉后,放入麦芽酵母勾芡的水,将其发酵。此时,麦芽酵母勾芡的水要在制作辣椒酱之前夜调制。每一杯麦芽酵母粉倒入4杯水,第二天使用上面的水。
5.将发酵的糕水,用筛子筛好,重新煮后冷却,将湖状糕放入盆中。这样糕会变得柔软,松懈。
6.完全冷却后,放入辣椒粉充分调匀。
7.其上撒些豆豉粉,将其搅拌均匀。
8.将辣椒酱放入缸中,并放到太阳下,其表面干的硬邦邦时,在上面撒些食盐。大部分在辣椒酱表面还未干时,就撒上食盐,这样食盐会渗入辣椒酱中,对味道有影响。

韩国大酱做法
材料:薯仔一个,洋葱一个,豆腐一块,豆芽少许,西葫芦一只,牛肉少许,小银鱼若干,小辣椒一只,
调料:韩国面豉酱一勺,辣酱一勺,盐,
方法:1。取韩国石锅一只,加水烧开。
2。薯仔,豆腐,洋葱切片,水开加薯仔,洋葱要关火时才下。
3。牛肉切片炒熟,把所有材料下到锅里,加所需调料。
4。放盐调味,下洋葱,出锅
注意:很容易冒漾,所以在水开之后不可以太大火。

这两种酱在大型超市应该都有卖的吧,北京反正是这样的.

㈣ 广州味然香的辣椒酱是怎么做的! 是劲辣的哦!

材料: 鸡心小辣椒或朝天椒 粗的辣椒粉一包 花椒粒 辣椒油 姜数片 蒜头数颗 沙茶酱 做法: 1,起油锅将花椒粒以小火爆香(小心焦),在将花椒粒捞起,油留用... 2,姜切片,蒜头剥皮(整颗),鸡心小辣椒或朝天椒从中剖开,把辣椒油加入锅中的花椒油中,把姜片,蒜头鸡心小辣椒或朝天椒,入锅煸到乾捞起,油留用.... 3,把粗辣椒粉到入油中,翻炒至香味出来,到入沙茶酱翻炒均匀既可... 还有一种做法:山东家例程的辣椒. 它的食材是:青色的辣椒,蒜头去皮刴成粒,食盐.有盖子的容器一个.时间是十天. 作法是:辣椒买回洗净后,曝晒一个白天;让其水份自然的蒸发.而后切成数小段;以辣椒,蒜粒,薄盐一层,的顺序;一层层的往上填压,直至填满容器为止. 封上盖口,放入冰箱的蛋架之下的饮料架即可.等十天之后即可打开食用之. 材料可依个人之喜好而自行的调配比例. 填材时要记得一定要用手压紧;不要有空气.而手要乾净.封口时,可在容器之口上,放上一片塑胶袋所裁成的塑胶纸.再封口.这样子比较紧且不易变质.

㈤ 老干妈:我是怎样把5元辣椒酱做到68亿

参考资料:(燕呈黄辣酱,也是好选择!)
把一瓶5块钱的辣椒酱做成与茅台齐名的品牌;
她每天卖出130万瓶辣椒酱,一年销售额高达25亿,每瓶辣椒酱大概赚9角5分;(注:2014年老干妈实际销售额超过40亿元。)
她15年只贷过一次款,她的财务只有两笔最简单的账:进来多少,出去多少;她15年来从来没有改变过商业交易规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她目不识丁,面对自己的名字不断摇头:“这三个字,太难了,太复杂了。”
62岁的陶华碧和她的家族拥有“老干妈”超过90%的股权,她是这个“辣椒酱帝国”金字塔尖上的女皇。
“那这些穷学生到哪里去吃饭”
陶华碧对凡是家境困难的学生所欠的饭钱,一律销账。“我的印象是她只要碰上钱不够的学生,分量不仅没减反还额外多些”。
20岁那年,陶华碧嫁给了贵州206地质队的一名地质普查员,但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丈夫病重期间,陶华碧曾到南方打工,她吃不惯也吃不起外面的饭菜,就从家里带了很多辣椒做成辣椒酱拌饭吃。经过不断调配,她做出一种“很好吃”的辣椒酱,这就是现在“老干妈”仍在使用的配方。
丈夫去世后,没有收入的陶华碧为了维持生计,开始晚上做米豆腐,贵阳最常见的一种廉价凉粉,白天用背篼背到龙洞堡的几所学校里卖。
由于交通不便,做米豆腐的原材料当时最近也要到5公里以外的油榨街才能买到。每次需要采购原材料时,她就背着背篼,赶最早的一班车到油榨街去买。由于那时车少人多,背篼又占地方,驾驶员经常不让她上车,于是她大多数时候只好步行到油榨街,买完材料后,再背着七八十斤重的东西步行回龙洞堡。由于常年接触做米豆腐的原料——石灰,到现在,她的双手一到春天还会脱皮。
1989年,陶华碧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贵阳公干院的大门外侧,开了个专卖凉粉和冷面的“实惠饭店”。“说是个餐馆,其实就是她用捡来的半截砖和油毛毡、石棉瓦搭起的‘路边摊’而已,餐厅的背墙就是公干院的围墙。”当时餐馆的“老主顾”韩先生20年后对这个餐馆的记忆依旧清晰。
陶华碧做的米豆腐价低量足,吸引了附近几所中专学校的学生常常光顾。久而久之,就有不少学生因为无钱付账,赊欠了很多饭钱。陶华碧通过了解,对凡是家境困难的学生所欠的饭钱,一律销账。“我的印象是她只要碰上钱不够的学生,分量不仅没减反还额外多些。”韩先生回忆道。
在“实惠饭店”,陶华碧用自己做的豆豉麻辣酱拌凉粉,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还要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后来,她的凉粉生意越来越差,可麻辣酱却做多少都不够卖。
有一天中午,陶华碧的麻辣酱卖完后,吃凉粉的客人就一个也没有了。她关上店门去看看别人的生意怎样,走了十多家卖凉粉的餐馆和食摊,发现每家的生意都非常红火,陶华碧发现了这些餐厅生意红火的共同原因——都在使用她的麻辣酱。1994年,贵阳修建环城公路,昔日偏僻的龙洞堡成为贵阳南环线的主干道,途经此处的货车司机日渐增多,他们成了“实惠饭店”的主要客源。陶华碧近乎本能的商业智慧第一次发挥出来,她开始向司机免费赠送自家制作的豆豉辣酱、香辣菜等小吃和调味品,大受欢迎。
货车司机们的口头传播显然是最佳广告形式,“龙洞堡老干妈辣椒”的名号在贵阳不胫而走,很多人甚至就是为了尝一尝她的辣椒酱,专程从市区开车来公干院大门外的“实惠饭店”购买陶华碧的辣椒酱。
对于这些慕名登门而来的客人,陶华碧都是半卖半送,但渐渐地来的人实在太多,她感觉到“送不起了”。1994年11月,“实惠饭店”更名为“贵阳南明陶氏风味食品店”,米豆腐和凉粉没有了,辣椒酱系列产品开始成为这家小店的主营产品。
尽管调整了产品结构,但小店的辣椒酱产量依旧供不应求。龙洞堡街道办事处和贵阳南明区工商局的干部开始游说陶华碧,放弃餐馆经营,办厂专门生产辣椒酱,但被陶华碧干脆地拒绝了。
陶华碧的理由很简单:“如果小店关了,那这些穷学生到哪里去吃饭”。“每次我们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她都是这样说,让人根本接不下去话,而且每次都哭得一塌糊涂”,时任龙洞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的廖正林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让陶华碧办厂的呼声越来越高,以至于受其照顾的学生都参与到游说“干妈”的行动中,1996年8月,陶华碧借用南明区云关村村委会的两间房子,办起了辣椒酱加工厂,牌子就叫“老干妈”。
“你要不给我瓶子我就不走了”
无论是收购农民的辣椒还是把辣椒酱卖给经销商,陶华碧永远是现款现货,“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从第一次买玻璃瓶的几十钱,到现在日销售额过千万始终坚持。
刚刚成立的辣酱加工厂,是一个只有40名员工的简陋手工作坊,没有生产线,全部工艺都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操作。
“老干妈”员工回忆说,当时捣麻椒、切辣椒是谁也不愿意做的苦差事。手工操作中溅起的飞沫会把眼睛辣得不停的流泪。陶华碧就自己动手,她一手握一把菜刀,两把刀抡起来上下翻飞,嘴里还不停地说:“我把辣椒当成苹果切,就一点也不辣眼睛了,年轻娃娃吃点苦怕啥。”
在老板的带头下,员工们也纷纷拿起了菜刀“切苹果”。而陶华碧身先士卒的代价是肩膀患上了严重的肩周炎,10个手指的指甲因长期搅拌麻辣酱现在全部钙化。
很快陶华碧发现,她找不到装辣椒酱的合适玻璃瓶。她找到贵阳市第二玻璃厂,但当时年产1.8万吨的贵阳二玻根本不愿意搭理这个要货量少得可怜的小客户,拒绝了为她的作坊定制玻璃瓶的请求。
面对贵阳二玻厂长,陶华碧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商业谈判”:“哪个娃儿是一生下来就一大个哦,都是慢慢长大的嘛,今天你要不给我瓶子,我就不走了。”
软磨硬泡了几个小时后,双方达成了如下协议:玻璃厂允许她每次用提篮到厂里捡几十个瓶子拎回去用,其余免谈。陶华碧满意而归。
当时谁也没有料到,就是当初这份“协议”,日后成为贵阳第二玻璃厂能在国企倒闭狂潮中屹立不倒,甚至能发展壮大的唯一原因。
“老干妈”的生产规模爆炸式膨胀后,合作企业中不乏重庆、郑州等地的大型企业,贵阳二玻与这些企业相比,并无成本和质量优势,但陶华碧从来没有削减过贵阳二玻的供货份额。现在“老干妈”60%产品的玻璃瓶都由贵阳第二玻璃厂生产,二玻的4条生产线,有3条都是为“老干妈”24小时开动。
作坊时代的“老干妈”虽然产量很小,但光靠龙洞堡周边的凉粉店已经消化不了,她必须开拓另外的市场。陶华碧第一次感受到经营的压力。
陶华碧用了一个“笨办法”:她用提篮装起辣椒酱,走街串巷向各单位食堂和路边的商店推销。
一开始,食品商店和单位食堂都不肯接受这瓶名不见经传的辣椒酱,陶华碧跟商家协商将辣椒酱摆在商店和食堂柜台,卖出去了再收钱,卖不出就退货。商家这才肯试销。
一周后,商店和食堂纷纷打来电话,让她加倍送货;她派员工加倍送去,竟然很快又脱销了。陶华碧开始扩大生产,她给二玻的厂长毛礼伟打了一个的电话:“我要一万个瓶子,现款现货。”
无论是收购农民的辣椒还是把辣椒酱卖给经销商,陶华碧永远是现款现货,“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从第一次买玻璃瓶的几十元钱,到现在日销售额过千万始终坚持。“老干妈”没有库存,也没有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只有高达十数亿元的现金流。 (燕呈黄辣酱,也是好选择!)
“这三个字太难了,太复杂了”
陶华碧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惊人,财务报表之类的东西她完全不懂,“老干妈”也只有简单的账目,由财务人员念给她听,她听上一两遍就能记住,然后自己心算财务进出的总账,立刻就能知道数字是不是有问题。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工人增加到200多人。陶华碧要做的不再仅仅是带头剁辣椒,财务、人事各种报表都要她亲自审阅,工商、税务、城管等很多对外事务都要应酬,政府有关部门还经常下达文件要她贯彻执行。除此之外,她还经常要参加政府主管部门召开的各种会议,有时还受命上台发言。
从部队转业到206地质队汽车队工作的长子李贵山得知她的难处后,就主动要求辞职来帮母亲。虽然此时的陶华碧已是小有名气的生意人,但她还是觉得李贵山辞掉“铁饭碗”来帮助她是“秀才落难”,故极力反对,无奈之下,李贵山只能“先斩后奏”,先辞掉工作才找到陶华碧,成为“老干妈”的第一任总经理。
有高中文化的李贵山,帮陶华碧做的第一件事是处理文件。一个读,一个听。听到重要处,陶华碧会突然站起来,用手指着文件说:“这个很重要,用笔划下来,马上去办。”
陶华碧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惊人,财务报表之类的东西她完全不懂,“老干妈”也只有简单的账目,由财务人员念给她听,她听上一两遍就能记住,然后自己心算财务进出的总账,立刻就能知道数字是不是有问题。
需要签字的文件,陶华碧就在右上角画个圆圈——这是她从电视里看来的。李贵山觉得这样很不安全,他在纸上写下“陶华碧”三个大字,让母亲没事时练习。陶华碧对这三个字看了又看,一边摇头,一边为难地感叹:“这三个字,好打脑壳哦贵阳话:太难了!”但为了写好自己的名字,她像小孩子描红一样一笔一划地整整写了三天。
有人问她练字的感受,陶华碧用她的“特色语言”总结说:“比剁辣椒难、比剁辣椒难”。三天后,当她终于“描”会了自己的名字时候,高兴得请公司全体员工加了一顿餐。
直到现在,“陶华碧”是陶华碧认识的仅有3个字。
“我自己是老土,但你们不要学我一样”
“老干妈”没有董事会、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只有5个部门,陶华碧下面就是谢邦银和王武,一个管业务,一个管行政。谢邦银笑称自己就是个“业务经理”,因为总要扑到一线拼命。
1998年,在李贵山的帮助下,陶华碧制定了“老干妈”的规章制度。理财周报记者没能得到这份制度的原文,但谢邦银说他们没有员工手册,所谓的规章制度其实非常简单。只有一些诸如“不能偷懒”之类的句子,更像是长辈的教诲而非员工必须执行的制度。
就靠这样一套如美国宪法般没改过一个字的简单制度,“老干妈”11年来始终保持稳定,公司内部从来没有传出过什么问题。
“陶华碧有自己的一套,你可以叫作‘干妈式管理’。”贵州大学讲师熊昉曾作为记者多次采访过陶华碧,他说:“比如龙洞堡离贵阳市区比较远,附近也没什么吃饭的地方,陶华碧决定所有员工一律由公司包吃包住。从当初200人的小厂开始,‘老干妈’就有宿舍,一直到现在2000人,他们的工资福利在贵阳是顶尖的。”
在陶华碧的公司,没有人叫她董事长,全都喊她“老干妈”,公司2000多名员工,她能叫出60%的人名,并记住了其中许多人的生日,每个员工结婚她都要亲自当证婚人。
除此之外,陶华碧还一直坚持她的一些“土原则”:隔三岔五地跑到员工家串门;每个员工的生日到了,都能收到她送的礼物和一碗长寿面加两个荷包蛋;有员工出差,她像送儿女远行一样亲手为他们煮上几个鸡蛋,一直送到他们出厂坐上车后才转身回去;贵州过年过节时,有吃狗肉的习俗,陶华碧特地建了个养狗场,长年累月养着80多条狗,每到冬至和春节就杀狗供全公司会餐。
除了“干妈式”管理之外,陶华碧在公司结构设置上也有自己的特色。“老干妈”没有董事会、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只有5个部门,陶华碧下面就是谢邦银和王武,一个管业务,一个管行政。谢邦银笑称自己就是个“业务经理”,因为总要扑到一线拼命。
1998年开始,陶华碧把公司的管理人员轮流派往广州、深圳和上海等地,让他们去考察市场,到一些知名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她说:“我是老土,但你们不要学我一样,单位不能这样。你们这些娃娃出去后,都给我带点文化回来。”
2005年,李贵山离开总经理岗位,总经理职位空悬了一阵后,职业经理人王海峰上任,现任总经理谢邦银时任总经理助理。而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李贵山在“下课”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只是挂名,不再参与公司管理。
“老干妈”的管理团队,大概是中国目前大型企业中最神秘的一支,陶华碧对他们的一个要求就是不能接受外界采访。坊间对这支团队的评价大致为:忠诚、勤勉、低调。而其长子李贵山离职的原因,一直是一个谜。
“政府也很困难,我们不借了”
创业期间,陶华碧从来没有和银行打过交道,唯一的贷款是在她发达之后,银行不断托人找上门来请她贷款,却不过情面才勉强贷的。
2001年,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陶华碧准备再建一处厂房。当时,公司大部分资金都压在原材料上,有人建议她找政府寻求帮助。南明区委很重视,立即协调建行给她贷款。协调好以后,区委办给她打来电话,让她到区委洽谈此事。
陶华碧带上会计来到区委,乘电梯到区长办公室所在的三楼。因为电梯很旧,门已经坏了,陶华碧走出电梯时,一不小心被电梯门挂住了衣服跌倒在地。
陶华碧爬起来后,随行人员以为她要发火,谁知她却说:“你们看,政府也很困难,电梯都这么烂,我们不借了。”
随行人员还以为她是在开玩笑,她却叹了一口气,说:“我们向政府借钱(编注:陶华碧不知道政府协调银行贷款是什么意思,以为就是向政府借钱),给国家添麻烦。真不借了,我们回去。”
创业期间,陶华碧从来没有和银行打过交道,唯一的贷款是在她发达之后,银行不断托人找上门来请她贷款,却不过情面才勉强贷的。贵阳市商业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陶华碧对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就是想找我点利息钱嘛。”
“难道我还要怕假货吗”
孙国强现任贵州省副省长,他能和陶华碧顺畅地交流,可以用非常直白的话把一些经济学的东西说的让陶华碧能听懂,还愿意照着做,陶华碧发展过程中做出的许多重要决定,可能都受过孙国强的影响。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老干妈”品牌广为人知。但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东西好卖了,仿冒自然而然就出现了。
“老干妈”创立初期,李贵山就曾申请注册商标,但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以“‘干妈’是常用称呼,不适合作为商标”的理由驳回。这给了仿冒者可乘之机。
全国各地陆续出现50多种“老干妈”,陶华碧开始花大力气打假。派人四处卧底调查,每年拨款数百万元成立了贵州民营企业第一支打假队,开始了在全国的打假。
但仿冒的“老干妈”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出一茬,特别是湖南“老干妈”,商标和贵州“老干妈”几乎一模一样。
陶华碧这次犯犟了,她不依不饶地与湖南“老干妈”打了3年官司,从北京市二中院一直打到北京市高院,还数次斗法于国家商标局。此案成为2003年中国十大典型维权案例。
2000年8月10日,一审法院认定,贵阳老干妈公司生产的“老干妈”风味豆豉具有一定的历史过程,湖南老干妈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其停止使用并销毁在未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前与贵阳老干妈公司相近似的包装瓶瓶贴,并赔偿经济损失15万元。
这意味着两个“老干妈”可以同生共存。这是陶华碧无法接受的,她很快提起上诉。
其间,有很多人劝陶华碧放弃官司,但陶华碧面对前来劝解的人就一句话:“我才是货真价实的‘老干妈’,他们是崴货(贵州话:假货),难道我还要怕崴货吗?”
最终陶华碧和湖南老干妈的官司,在两位黔籍官员:时任贵阳市市长孙国强和当时的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的极力斡旋下,贵阳老干妈终于打败了湖南的“老干妈”。2003年5月,陶华碧的“老干妈”终于获得国家商标局的注册证书,同时湖南“老干妈”之前在国家商标局获得的注册被注销。
孙国强现任贵州省副省长,“他能和陶华碧顺畅地交流,这是很不简单的。”贵州大学讲师熊昉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孙国强可以用非常直白的话把一些经济学的东西说的让陶华碧能听懂,还愿意照着做,陶华碧发展过程中做出的许多重要决定,可能都受过孙国强的影响。”
陶华碧几乎不和政府官员打交道,作为省市区三级共管企业,“老干妈”的二期工程竣工仪式上,孙国强作为并不分管“老干妈”有关工作的副省长仍然受邀到场。坊间传闻,只有他和龙永图是陶华碧愿意“买账”的人。
“我这么拼命搞,原来是在给你们打工哩”
即使是扩大公司生产规模这样的事情上,陶华碧也保持着自己固执的谨慎。贵阳市官员在劝说陶华碧时也是倍感艰难,最后在市区两级主要官员的多次上门劝说下,陶华碧才勉强同意。
2003年,贵阳市一些政府领导曾建议陶华碧,可以帮(燕呈黄辣酱,也是好选择!)助“老干妈”公司借壳上市,融资扩大公司规模。
这个在其他企业看来求之不得的事情,却被陶华碧一口否决,陶华碧的回答是:“什么上市、融资这些鬼名堂,我对这些是懵的,我只晓得炒辣椒,我只干我会的。”有官员感叹,和“老干妈”谈融资搞多元化,比和外商谈投资还要难。
即使是扩大公司生产规模这样的事情上,陶华碧也保持着自己固执的谨慎。贵阳市官员在劝说陶华碧时也是倍感艰难,最后在市区两级主要官员的多次上门劝说下,陶华碧才勉强同意。
现在,陶华碧几乎不去位于她的办公室,奔驰座驾也很少使用,因为“坐着不舒服”。除了一个月两三次去厂房车间转转,她生活的全部就是和几个老太太打麻将。
有一天在麻将桌上,有人问她:“你赚了那么多钱,几辈子都花不完,还这样拼命干什么?”陶华碧当时没回答上来,晚上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这个问题,几乎彻夜未眠。
第二天,正赶上公司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按着会前的安排,作为董事长的她要给员工们讲一讲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应对“入世”后的挑战,然后具体工作指标由总经理下达。
按照陶华碧在公开场合发言的惯例,李贵山已经为她拟了一份讲话稿,陶华碧听了三遍,几乎就能一次不差地背下来。
但在会上讲话时,她突然想起昨天那个问题,转换话题了:“有几个老阿姨问我,‘你已经那么多钱了,还苦哈哈的拼哪样哦?我想了一晚上,也没有想出个味来。看到你们这些娃娃,我想出点味来了:企业我带不走,这块牌牌我也拿不走。毛主席说过,未来是你们的。我一想呀,我这么拼命搞,原来是在给你们打工哩!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为了你们自己,你们更要好好干呀!”
会场沉寂几秒后,响起热烈的掌声。(燕呈黄辣酱,也是好选择!)

㈥ 广州肠粉怎么做法视频

肠粉

菜系及功效:粤菜
肠粉的制作材料:主料:淀粉1000克,甘栗粉200克
辅料:香菜两棵,辣椒酱100克
调料:盐少许
教您肠粉怎么做,如何做肠粉(1) 将淀粉加温水调成糊状,倒入甘栗粉、盐,再加水拌和揉透,静置2小时;
(2) 将面团搓条,摘成胚子,再揿成皮子,卷成卷儿;
(3) 上笼后搁置2至3分钟,用旺火沸水蒸一刻钟左右,出锅后,撒辣椒酱及香菜点缀即可。

肥肠粉

肥肠粉
口味及选料:
正宗的肥肠粉选用的是上等红薯粉、菜子油及干红辣椒、花椒等原料,锅汤则是用肥肠、猪骨头等以及多种佐料熬制而成。红油飘香,霉干菜、榨菜末星星点点,炒黄豆焦黄浑圆。粉条糯软,满口留香。夹起颤巍巍的肥肠送入口中,只觉卤香细腻,滑爽耐嚼。
做法:
先将泡好的红薯放进沸腾的肥肠汤锅里来回荡几下,捞起来后倒入已放好肥肠和调料的大口碗里,最后从汤锅里舀一大勺沸汤沿粉丝浇淋下去,再往碗里放几粒花生和几抹葱花即可。

阅读全文

与广州辣椒酱的制作方法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雨伞架安装方法 浏览:715
木质手机架安装方法 浏览:28
循环水中铜离子检测方法 浏览:60
钛的快速治疗方法 浏览:888
龙胶囊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358
鼻漏的治疗方法 浏览:387
哄老婆的方法有哪些现实 浏览:508
一氧化氮有哪些检验方法 浏览:95
日本电池检测方法 浏览:102
如何快速让心跳加速的方法 浏览:117
餐巾纸盒图片制作方法 浏览:499
野钓小罗非闹窝解决方法 浏览:285
木扶手与立柱连接方法 浏览:533
打伊藤的最佳方法 浏览:369
来电显示位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01
单元阀安装方法 浏览:549
一个口腔里溃疡最快解决方法 浏览:652
鱼石脂软膏的使用方法 浏览:525
苹果手机的通知声音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69
七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计算方法 浏览: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