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腐竹的制作过程
腐竹,又叫腐筋,远在唐代就在各种素菜中独占鳌头。
制作方法:1.精选原料:制作腐竹的主要原料是黄豆。为突出腐竹成品的鲜白,所以必须选择皮色淡黄的大豆,而不宜采用绿皮大豆。同时还要注意选择颗粒饱满、色泽黄亮、无霉变、无虫蛀的新鲜黄豆、通过过筛清除劣豆、杂质和砂土,使原料纯净,然后置于电动万能磨中,去掉豆衣。
2.浸豆磨浆:把去衣的黄豆放入缸或桶内,加入清水浸泡,并除去浮在水面的杂质。水量以豆置容器不露面为度。浸水时间,夏天约20分钟,然后捞起置于箩筐上沥水,并用布覆盖豆面,让豆片膨胀。气温在35℃左右时,浸后要用水冲洗酸水;冬天,若气温在0℃以下,浸泡时可加些热水,时间3~40分钟,排水后置于缸或桶内,同样加布覆盖,让其豆片肥大。通过上述方法,大约8小时左右,即可以磨浆。磨时加水要均匀,使磨出来的豆浆细腻白嫩。炎夏季节,蛋白质极易变质,须在磨后3~4小时内把留存在磨具各部的酸败物质冲洗净,以防下次磨浆受影响。
3.滤浆上锅:把豆浆倒入缸或桶内,冲入热水。水的比例,每100千克黄豆原料加500千克的热水,搅拌均匀,然后备好另一个缸或桶,把豆浆倒入滤浆用的吊袋内。滤布可用稀龙头布,反复搅动,使豆浆通过滤布眼流入缸或桶内。待全部滤出豆浆后,把豆渣平摊于袋壁上,再加热水搅拌均匀,不断摇动吊袋,进行第二次过滤浆液;依此进行第三次过滤,就可把豆浆沥尽。然后把豆浆倒入特制平底铁锅内。
4.煮浆挑膜:煮浆是腐竹制作的一个技术关键。其操作步骤是:先旺火猛烧,当锅内豆浆煮开后,炉灶立即停止鼓风,并用木炭、煤或木屑盖在炉火上抑制火焰,以降低炉温,同时撇去锅面的白色泡沫。过5~6分钟,浆面自然结成一层薄膜,即为腐竹膜。此时用剪刀对开剪成两瓣,再用竹竿沿着锅边挑起,使腐膜形成一条竹状。通常每口锅备4条竹秆,每条竹竿长80厘米,可挂腐竹20条,每口锅15千克豆浆可揭30张,共60条豆腐筋,在煮浆揭膜这一环节中,成败的关键有三:(1)降低炉温后,如炭火或煤火接不上,或者太慢,锅内温差过大,就会变成豆腐花,不能结膜。停止鼓风后,必须将先备好的烧红的炭火加入,使其保持恒温。有条件的可采用锅炉蒸汽输入浆锅底层,不用直接火煮浆。(2)锅温未降,继续烧开,会造成锅底烧疤,产量下降。(3)锅内的白沫没有除净时,可直接影响薄膜的形成。
5.烘干成竹:豆腐筋宜烘干不宜晒,日晒易发霉。将起锅上竿的腐竹膜放入烘房,烘房内设烘架,其长5米、高1米。并设火炉,把挂秆的腐竹悬于烘房内,保持60℃火温。若火温过高,会造成竹脚烧焦,影响色泽。一般烘6~8小时即干。每100千克黄豆可加工干腐竹60~65千克。干后头尾理齐,可采用塑料薄膜袋装成小包。腐竹性质较脆,属易碎食品,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止重压、掉摔;同时注意防潮,以免影响产品质量,降低经济价值。近年来国内腐竹厂为了解决腐竹成品的易碎问题。在豆浆尚未形成薄膜之前,向豆浆中按每千克加蛋氨酸5克、甘油40克,改进氨基酸的配比,从而改善腐竹的物理性能,变得不易破碎,且产量提高,在30℃条件下,可以贮存6个月,保持原有风味不变。
产品特点 色淡黄,油面光亮,豆香浓郁,入汤不化,味道鲜美,含有蛋白质45%,是素食上品。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Ⅱ 腐竹的制作过程和步骤
腐竹的制作方法
1、首先选择比较饱满的黄豆,然后去皮后加入清水中浸泡待用;
2、将浸泡好的黄豆和水混合均匀后磨成浆汁,直至豆渣松散且没浆水为止;
3、将浆甩干后从管道流入容器中,然后用蒸汽吹浆,加热到100度左右,待到浆汁煮熟后从管道流入筛床过滤掉杂质,这样能提高质量;
4、将熟浆过滤后加入腐竹锅中,加热到60-70度左右,差不多15分钟就能起油皮,然后提取的时候用手旋转成柱形即是腐竹。
腐竹的功效作用
1、促进生长:腐竹中含有大量的钙元素,这样能很好的防止一些因为缺钙引发的骨质疏松的现象,这对于促进骨骼发育有很多好处,比较适合老人小孩的骨骼生长。
2、预防心血管疾病:腐竹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能很好的清除掉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这样能有效的预防防止血管硬化,避免出现心血管疾病,有助于保护心脏。
3、预防老年痴呆:腐竹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而且它的含量可以为其他豆类或者动物性食物的2-5倍,并且谷氨酸在大脑中的活动有很好的作用,所以吃腐竹具有很好的健脑作用,能更好的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产生。
Ⅲ 腐竹的制作方法谁会教教我啊!
腐竹,又叫腐筋,远在唐代就在各种素菜中独占鳌头。
腐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食的豆制品,经济价值很高。
其具体方法是:
1.选料选择含水分低、蛋白质含量在80%以上的黄豆或蚕豆(当年产的新豆更好),并拣筛干净。
2.破碎把选好的料放在粉碎机上粉碎,不能太碎,脱去豆皮成两瓣即可。
3.清洗、浸泡把破碎好的料先洗两遍,并捞去飘浮的豆皮,然后放在25℃的池水中浸泡
4小时(以豆瓣泡展,用指甲可掐动为好)。
4.磨浆把泡好的料装入磨浆机的漏斗内,边磨边加水,1千克泡好的豆料需再加8千克水。不能把料磨得太细,以用手指能捻成小颗粒为宜。
5.分离即用分离机把豆渣和浆水分开。要求高速分离,分离机内的箩为80
目~90目。
6.煮浆煮浆时的温度要控制在93℃左右,最好用蒸气加热,因用明火煮,易糊锅底,出皮率低且色泽欠佳。用蒸气加热气压要足,上气要快。
7.上盘起皮用5厘米见方的木条把2米长、1.5米宽、15厘米高不锈钢平底锅分成6个小方格。锅底下装有暖气管,使锅底温度保持在70℃~90℃。把煮好的豆浆倒入锅内,过3分钟~5分钟后,每个小方格内就可揭一层皮,待皮充满格子、出现小皱纹时,即可揭皮。揭皮时可用特制的木质杆将皮揭起,再用手将皮捋下。依次把每个小方格内的皮揭完。一满锅豆浆可揭10多次皮,能出4千克~5千克腐竹。
8.烘干把搭满湿皮的竹竿挂在烘干室内。烘干室的一端装有暖气管,另一端安一台排风扇,使冷空气通过暖气管变成热风再由排风扇抽过来,迅速烘于湿皮。腐竹最忌在室外晒,会影响产品质量。
Ⅳ 腐竹是怎么制作的
腐竹是一种十分“高产”的食物,生产腐竹的工厂里,1斤黄豆能制作出来差不多1斤的干腐竹,但除了质量比较好的“头层、二层腐竹”,剩下挑出来的腐竹质量会一次比一次差。为了提高产量,源源不断的产出腐竹,一般都会加入淀粉、盐、添加剂等,甚至制作出来的成品比原料还要多,有时豆浆表面的泡沫影响豆浆结皮,还会添加一些消泡剂,因此很多人虽然喜欢吃腐竹,但无添加的腐竹很难在市场上买到。
其实腐竹的制作方法特别简单,一点也不麻烦,自己在家也能轻松做出好吃的腐竹,将黄豆打成豆浆,等待热豆浆晾凉后表面就会结起一张“油皮”,挑出来晾干就是腐竹了,色泽淡黄、豆香十足,没有任何添加剂,分享家庭版腐竹的制作方法,好吃又健康,大人小孩吃着也放心。
Ⅳ 腐竹怎么制作的视频
方式非常简单的,因为他是一个豆制品,你可以根据他的一个标准化的方式的话进行一个制作
Ⅵ 腐竹的原材料和制作过程
制作工艺工艺流程 选豆→去皮→泡豆→磨浆→甩浆→煮浆→滤浆→提取腐竹→烘干→包装 选豆去皮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为宜,筛去灰尘杂质。将选好的黄豆,用脱皮机粉碎去皮,外皮吹净。去皮是为了保证色泽黄白,提高蛋白利用率和出品率。 泡豆将去皮的黄豆用清水浸泡,根据季节,气温决定泡豆时间:春秋泡4~5小时,冬季7~8小时为宜。水和豆的比例为1∶2.5,手捏泡豆鼓涨发硬,不松软为合适。 磨浆甩浆用石磨或钢磨磨浆均可,从磨浆到过滤用水为1∶10(1公斤豆子,10公斤水),磨成的浆汁。采用甩干机过滤3次,以手捏豆渣松散,无浆水为标准。 煮浆滤浆浆甩干后,由管道流入容器内,用蒸汽吹浆,加热到100~110℃即可。浆汁煮熟后由管道流入筛床,再进行1次熟浆过滤,除去杂质,提高质量。 提取腐竹熟浆过滤后流入腐竹锅内,加热到60~70℃左右,约10~15分钟就可起一层油质薄膜(油皮),利用特制小刀将薄膜从中间轻轻划开,分成两片,分别提取。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挂在竹竿上即成腐竹。 烘干包装把挂在竹竿上的腐竹送到烘干房,顺序排列起来。烘干房温度达50~60℃,经过4~7小时,待腐竹表面呈黄白色、明亮透光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