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精神赔偿金的计算方式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额的确定,需考虑以下六大要素:
1. 侵权者的过错程度;
2. 侵权行为的具体环境及实施方式;
3. 侵权结果的严重性;
4. 侵权者因侵权获得的利润状况;
5. 侵权者经济承受力;
6. 以及案件所在地的人均平均生活水平。
若相关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文规定的,则应遵守此种规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
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