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专利号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专利号校验码的计算方法是的:
从第1位到第12位数字依次以下列变量代表:X4, X3, X2, X1, Y, Z7, Z6, Z5 ,Z4 ,Z3 ,Z2 ,Z1。
校验位的计算公式为:
(X4*2+X3*3+X2*4+X1*5+Y*6+Z7*7+Z6*8+Z5*9+Z4*2+Z3*3+Z2*4+Z1*5)MOD(11)
余数为几,校验位就为几,如果余数为10,则对应的为校验位为X。
比如
200710308494.X
(2*2+0*3+0*4+7*5+1*6+0*7+3*8+0*9+8*2+4*3+9*4+4*5)MOD(11)=10,所以校验位就是X
② 奇校验码的运算方法是什么
奇校验码的运算方法是:
发送端只需要对所有消息 位进行异或运算, 得出的值如果是 0, 则校验码为 1, 否则为 0。 接收端可以对消息进行相同计 算, 然后比较校验码。 也可以对消息连同校验码一起计算, 若值是 0 则有差错,否则校验通过。
它们都是发送端对消息按照某种算法计算出校验码, 然后将校验码和消息一起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消息按 照相同算法得出校验码, 再与接收到的校验码比较, 以判断接收到消息是否正确。 奇偶校验只需要 1 位校验码, 其计算方法也很简单。
通常说奇偶校验可以检测出 1 位差错, 实际上它可以检测出任何奇数位差错。 校验和的思想也很简单, 将传输的消息当成 8 位(或 16/32 位)整数的序列, 将这些整数加起来 而得出校验码, 该校验码也叫 校验和。 校验和被用在 IP 协议中, 按照 16 位整数运算, 而且其 MSB(Most Significant Bit)的进位被加到结果中。
③ CRC码的计算方法
给信息码补5个0,然后去除多项式,余数就是较验码
④ 设原码为56456分别利用三种校验计算方法,计算器校验码
飘过》。。。
⑤ 有谁知道IMEI号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IMEI校验码算法:
(1).将偶数位数字分别乘以2,分别计算个位数和十位数之和
(2).将奇数位数字相加,再加上上一步算得的值
(3).如果得出的数个位是0则校验位为0,否则为10减去个位数
如:35 89 01 80 69 72 41 偶数位乘以2得到5*2=10 9*2=18 1*2=02 0*2=00 9*2=18 2*2=04 1*2=02,计算奇数位数字之和和偶数位个位十位之和,得到 3+(1+0)+8+(1+8)+0+(0+2)+8+(0+0)+6+(1+8)+7+(0+4)+4+(0+2)=63 => 校验位 10-3 = 7
⑥ 校验码怎么计算
找到报文整条多条,用常见的xor,奇偶,CRC等都演算一遍比对结果,这是一项需要耐心的工作。。
⑦ 校验码的算法举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1643-1999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号码校验码的计算方法即为ISO 7064:1983.MOD 11-2校验码计算法。
假设某一17位数字是 17位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加权因子 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 368
计算17位数字各位数字与对应的加权因子的乘积的和S:1×7+2×9+3×10+4×5+5×8+6×4+7×2+8×1+9×6+0×3+1×7+2×9+3×10+4×5+5×8+6×4+7×2=368; 计算S÷11的余数T:368 mod 11=5; 计算(12-T)÷11的余数R,如果R=10,校验码为字母“X”;如果R≠10,校验码为数字“R”:(12-5)mod 11=7。 该17位数字的校验码就是7,聚合在一为123456789012345677。
加权因子公式为Wi=2^(n-1)(mod 11),n为数字序列从右到左的从1开始的顺序数。
序
ai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Wi 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 1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由八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本体代码和一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校验码组成。校验码按下列公式计算: 8 C9=11-MOD(∑Ci×Wi,11) i=1 MOD-表示求余函数;i-表示代码字符从左至右位置序号;
Ci-表示第i位置上的代码字符的值,采用下列“代码字符集”所列字符;
C9-表示校验码;
Wi-表示第i位置上的加权因子,其数值如下表:
加权因子 i 1 2 3 4 5 6 7 8 Wi 3 7 9 10 5 8 4 2 当MOD函数值为1(即C9=10)时,校验码应用大写拉丁字母“X”表示;当MOD函数值为0(即C9=11)时,校验码仍用“0”表示;当C9的值为1至9时,校验码直接用C9的值表示。
⑧ 身份证号最后一位数字称之为校验码,校验码的计算方式是怎样的
按照相关规定,身份号是由17个数字和1个数字校验码组成的。而最后一位校验码,就是检查身份证是否正确的主要依据。它的计算方法,主要是由前17位乘以不同的系数,最后的总和除以11。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余数,就是校验码。
那么我们在反推的时候,就可以用身份证号乘于系数,当最后得出的余数和末尾校验码不同时,就代表这个身份证,是一个假的身份证,不符合我们国家的标准。另外,余数对应的数字不同,并不是说余数就一定是最后一位身份证号码。
看到整个计算过程,我们会发现,想要得出校验码,并非一件易事。不过在计算中,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最终的除以为什么是取11,而不是其他数字。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结合校验码的功能,11是最容易检测出问题的存在。同时,它可以覆盖到大多数身份证,方便进行校验。毕竟一个国家人口众多,校验码要做到尽可能覆盖所有人。
⑨ 校验码是怎么算出来的
身份证第18位(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1、将前面的身份证号码17位数分别乘以不同的系数。从第一位到第十七位的系数分别为:7-9-10-5-8-4-2-1-6-3-7-9-10-5-8-4-2。
2、将这17位数字和系数相乘的结果相加。
3、用加出来和除以11,看余数是多少?
4、余数只可能有0-1-2-3-4-5-6-7-8-9-10这11个数字。其分别对应的最后一位身份证的号码为1-0-X-9-8-7-6-5-4-3-2。
5、通过上面得知如果余数是2,就会在身份证的第18位数字上出现罗马数字的Ⅹ。如果余数是10,身份证的最后一位号码就是2。
例如:某男性的身份证号码是34052419800101001X。我们要看看这个身份证是不是合法的身份证。
首先我们得出前17位的乘积和是189,然后用189除以11得出的结果是17+2/11,也就是说其余数是2。最后通过对应规则就可以知道余数2对应的数字是x。所以,可以判定这是一个合格的身份证号码。
⑩ 求校验码算法
提供之资料看看对你有啥帮助
CRC(Cyclic Re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码
是常用的校验码,在早期的通信中运用广泛,因为早期的通信技术不够可靠(不可靠性的来源是通信技术决定的,比如电磁波通信时受雷电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靠的通信就会带来‘确认信息’的困惑,书上提到红军和蓝军通信联合进攻山下的敌军的例子,第一天红军发了条信息要蓝军第二天一起进攻,蓝军收到之后,发一条确认信息,但是蓝军担心的是‘确认信息’如果也不可靠而没有成功到达红军那里,那自己不是很危险?于是红军再发一条‘对确认的确认信息’,但同样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红军仍然不敢冒然行动。
对通信的可靠性检查就需要‘校验’,校验是从数据本身进行检查,它依靠某种数学上约定的形式进行检查,校验的结果是可靠或不可靠,如果可靠就对数据进行处理,如果不可靠,就丢弃重发或者进行修复。
CRC码是由两部分组成,前部分是信息码,就是需要校验的信息,后部分是校验码,如果CRC码共长n个bit,信息码长k个bit,就称为(n,k)码。 它的编码规则是:
1、首先将原信息码(kbit)左移r位(k+r=n)
2、运用一个生成多项式g(x)(也可看成二进制数)用模2除上面的式子,得到的余数就是校验码。
非常简单,要说明的:模2除就是在除的过程中用模2加,模2加实际上就是我们熟悉的异或运算,就是加法不考虑进位,公式是:
0+0=1+1=0,1+0=0+1=1
即‘异’则真,‘非异’则假。
由此得到定理:a+b+b=a 也就是‘模2减’和‘模2加’直值表完全相同。
有了加减法就可以用来定义模2除法,于是就可以用生成多项式g(x)生成CRC校验码。
例如: g(x)=x4+x3+x2+1,(7,3)码,信息码110产生的CRC码就是:
101
11101 | 110,0000
111 01
1 0100
1 1101
1001
余数是1001,所以CRC码是110,1001
标准的CRC码是,CRC-CCITT和CRC-16,它们的生成多项式是:
CRC-CCITT=x16+x12+x5+1
CRC-16=x16+x15+x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