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考勤工资计算方法

考勤工资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2-11 03:46:43

⑴ 工资的考勤怎么算啊

我们公司之前的工资就是每个月30天计算,(底薪-社保-公积金)/30就是每天的工资。因为我们是每周一休,现在改成周日不算,周一至周五算薪,周六算薪,但是考勤记录不一样了,懂的说下,谢谢
你们的符号好奇怪呀,没有见过,自创的符号呀?
2018基本工资计算方法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
(1)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护费;
(3)福利费;
(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
(5)计划生育费用;
(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

⑵ 出勤工资计算公式是什么

计算方式一: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应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或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月标准工资。

计算方式二: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

计算方式三:实际出勤天数/21.75×月标准工资。

月平均工资规定:月平均工资按照规定,如果是用来计算社保基数,月平均工资应是上年该职工所有能够纳入工资总额范围内的的收入总和。

工资计算注意事项

劳动者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应当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本条第150%项的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节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本条300%的规定支付工资。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节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本条300%的规定支付工资。

⑶ 出勤工资怎么计算

工资考勤要怎么算才好?
Mike
让我再睡五分钟
工资计算之前普及一下常识,我们知道一年有365天包括52个周末(这个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我一个一个数的好伐),星期六和星期天一共有104(52*2)天休息,11天法定节假日。

科普一下平年365天(2月份28天),闰年366天(2月份29天),闰年主要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

阳历闰年共有366天(2月29天导致)

由于地球公转一周为365日5时48分46秒(或365.25日),与一年相差5时48分46秒。这样每过四年就会多一天。因而被四整除的非世纪年是闰年,但这样每过四百年又多出一天。所以后来规定世纪年只有能被四百整除的才是闰年。

我个人非常鼓励你去人力资源部问为什么工作这么多年没算366天的工资,因为他们不严谨导致XXX,我编不下去了,你去试试看好了......

言归正传 依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因此法定休息的时间我们依旧可以拿工资,那我们得到实际上班拿钱的时间是

(365-104)/12=21.75

工资的计算方式有

方法1.(应发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实际工资
举给栗子:如果小明底薪3000元,出勤22天,3000/21.75*22=3034.48元

出勤23天,3000/21.75*23=3172.41元

例:10月有31天,小明双休的情况下应该出勤23天,但小明实际出勤22天,还有1天事假,工资核算下来3034.48元

是不是很爽,感觉发现了BUG。

是的,我们也发现了,所以没公司这么算工资的~

方法2.应发工资—(应发工资/21.75)*缺勤天数=实际工资
我们试一下这个这么样。

例:10月有31天,小明双休的情况下应该出勤23天,但小明实际出勤22天,还有1天事假,工资核算3000-(3000/21.75)*1=2862.07 元

好像还阔以接受,秉承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我们试试看一个月我们请假22天,出勤一天(只要胆子大,天天都放假)

工资核算3000-(3000/21.75)*22= -34.48元

我们辛苦一天的班,还要倒贴给老板钱?

显然这波个操作不合理。

方法3.(应发工资/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实际工资
直接上案例:10月有31天,小明双休的情况下应该出勤23天,但小明实际出勤22天,还有1天事假,工资核算(3000/23)*22=2869.56元

好像比第二种方法多捞点,我做了一个简陋的表格可以参考下

第一栏是每天的工资,第二栏就是天数,第三栏就是工资了(经供参考)
以上计算都是抛去公休,并且公休并非计算工资的。当然有的公司直接以30天来计算,这个想法其实也蛮好的,间接降低了员工请假的成本。

直接上案例:10月有31天,小明双休的情况下应该出勤23天,但小明实际出勤22天,还有1天事假,休息8天,工资核算有:(3000/30)*(22+8)=3000元

又白捞一天休息,嘻嘻~

这个也仅仅适用于月份有31天的,如果月份有28天的2月,可能就苦逼了。

2月有28天,小明双休的情况下应该出勤23天,但小明实际出勤22天,还有1天事假,休息8天,工资核算有:(3000/30)*28=2800元

多请几天事假,工资见底。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 方法3.(应发工资/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实际工资 比较合适企业工资核算方法。

具体的核算方式,已各个公司人力资源部公示为准,面试入职应该问清楚,可以讨到不少便宜。

⑷ 工资的三种计算方法

目前针对固定月薪制工资计算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

A:(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B:(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0.92*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C:固定月薪/20.92*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按照A方法:其工资为:600/23*19+600/20.92/8*1.5*21=608.58

按照B方法:其工资为:600-600/20.92*4+600/20.92/8*1.5*21=598.21

按照C方法:其工资为:600/20.92*19+600/20.92/8*1.5*21=657.86

(4)考勤工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1、休假天数:月出勤工资=月工资标准×(1-1/21.75×事假天数)。

2、新员工及休假天数大于出勤天数的员工:月出勤工资=月工资标准/21.75×出勤天数。

固定月薪属于计时工作制,奖金的作用是奖励与生产或工作直接相关的超额劳动,劳动者创造超出正常劳动定额的社会所需劳动成果时给予的物质补偿,津贴是对劳动者在特殊情况下的额外劳动消耗或额外支出进行补偿的一种工资形式。

工资表的常见格式:

1、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通过编制《工资结算表》支付职工工资并办理工资结算。

2、工资单一式三份。一份由劳动工资部门保管,一份按第一名员工剪成“工资条”,随工资发放给员工;

3、表由各车间、各部门编制,只能反映各车间、各部门的工资结算和支付情况。

⑸ 出勤工资怎么算

出勤工资算法如下:
1、法定假日算实际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出勤的工资按照平时的三倍来计算。需要注意的是通常的长假中,并不是所有的假日都是法定节假日,比如国庆节,只有10月1日至3日,这三天是法定的节假日,按日工资的300%计算。其余4日,是正常周末调休,这4天,单位不安排补休的,则应当按日工资的200%计算;
2、法定节假日休假,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3、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4、员工因私事请假,没有为用人单位提供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在休假期间可以不支付任何工资待遇;
5、女职工休产假,参加生育保险的,依法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支付工资;
6、女职工休哺乳假的,哺乳假时间算作劳动时间,正常支付工资;
7、男职工休陪产假,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其工资;
8、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⑹ 实际出勤工资如何计算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运动员体育津贴。
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工会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其他奖金。
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津贴。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及其他津贴。
物价补贴包括: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
工资的交税情况
2014年的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即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目前,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怎么计算带薪年假的天数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具体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看了“按天数计算工资的方法”的人还看了:
1.劳动法日工资标准按几天计算
2.日工资按多少天算法
3.如何按天数计算工资
4.员工工资怎么计算方法
5.计算月工资怎么算天数
6.员工每天工资怎么算
7.法定工作日时间及工资如何计算。

⑺ 公司考勤工资怎么计算

考勤发工资计算方法:
1、(应发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实际工资;
2、应发工资—(应发工资/21.75)*缺勤天数=实际工资;
3、(应发工资/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实际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阅读全文

与考勤工资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勃起功能障碍治疗方法 浏览:676
现有检测甲醛的方法 浏览:802
食疗手抖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547
经济学中规避风险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274
房颤的中医治疗方法 浏览:761
6缸活塞安装方法 浏览:351
常用应用题解题方法介绍 浏览:777
路亚竿鱼钩的连接方法 浏览:852
柔性防水胶带安装方法 浏览:418
硅胶怎么用香蕉水去除最简单方法 浏览:187
鸡蛋茶的食用方法 浏览:975
ppr带水接管方法视频 浏览:1001
钢丝绳安装三通的方法 浏览:965
40除32简便方法 浏览:331
测出自己怀孕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475
汽车平面轴承安装方法 浏览:571
学唱相声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904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杂化方法 浏览:846
桃木剑打磨方法视频 浏览:645
脑神经用什么方法治疗 浏览: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