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采物表是什么意思
采物表是指针对采集某种信息而制定的一种表格。
普通物体表面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其目的是对消毒效果的检测,也是流行病学调查和清洁消毒质量的检查。现阶段主要是针对隔离人员,对卫生,病毒的检查和处理工作,保障隔离人员的身体健康安全。
物表采集需要提前一天到检验科领取培养基,放冰箱保存。测试人员穿着洁净服,戴口罩,手消毒或戴手套,动作要轻,避免产生污染干扰。室内清洁干燥、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进行空气采样,关上门窗,选择消毒60分钟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水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
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在物表采样过程中,采样对象表面较大时,按照均等的原则划分3~5个采样区域,每个采样区域面积约为10cm。
② 120车采物表怎么采
120车采物表采方法如下:
1、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水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
3、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③ 抖音刷到物表采样为什么反应这么大
抖音刷到物表采样反应这么大是因不规范。从耗电量大、标识不规范以及设计结构存在安全隐患等方面就可以体现出来。
④ 物体表面细菌培养采样方法
物体表面细菌培养采样方法有接触皿采样法、淋洗采样法、拭子采样法三种。
一、接触皿采样法
TSA、NA和SDA培养基接触皿,取下皿盖将培养基凸起面按压到采样物体表面5s—10s后,将皿拿起盖好皿盖,细菌置于30℃ —35℃培养48h。
TSA接触皿测试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胞杆菌、黑曲霉、白色念珠菌;NA接触皿测试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胞杆菌;SDA接触皿测试菌种为黑曲霉、白色念珠菌。
三、拭子采样法
取无菌拭子,用无菌的0.9%氯化钠溶液5ml 浸湿,在取样点面上擦拭,完成后迅速将拭子放入无菌试管中并密封,加入10ml0.9%生理盐水,使用旋涡振荡器充分振荡后作为供试液。
取5ml进行活菌计数采用薄膜过滤法过滤,滤干后取出滤膜,细菌滤面朝上贴于TSA90mm平板培养基和NA90mm平板培养基上,置于30℃—35℃培养48h观察计数。计数结果的2倍为擦拭取样活菌计数结果。
⑤ pcr物表采样的正确方法
pcr物表采样采用多点分布式采样的方法。
在物表采样过程中,采样对象表面较大时,按照均等的原则划分3~5个采样区域,每个采样区域面积约为10 cm_,使每个样本实际采集到3~5个同一属性区域的样品表面,从而提高检出率的采样方法。
pcr其实就是聚合酶链式反应,这是一种能够放大扩增特定DNA片段的高级分子生物学技术。
⑥ 物品和环境表面采样方法
棉拭子涂抹法、载体压印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测,常用的细菌接种方法为倾注法、涂抹法以及滤膜法。传统棉拭子涂抹法操作繁琐,步骤较多,检测周期长,读取培养结果进行菌落计数的方法不够直观精细。
近年来,载体压印法也受到越来越多监督人员的青睐,载体压印法是将含有营养琼脂的培养基直接按压于采样物体表面,按压数秒即完成采样,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取样后可直接培养,平板自带格子线方便菌落计数,大大缩短检测时间。
⑦ 物表采样方法及时间
物表采样时间:
在清洁或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采样方法:
用5cm×5cm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表表面,采样面积≥100cm_,连续采样4个。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面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点,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将试管口和瓶塞放在火焰上烧,并立即将瓶塞塞紧。
⑧ 物表采样要用几毫升的采样管
1.5ml的采样管。物表采样是进行物体表面菌落检测的前提,采样过程中需要在采样区域内设置4个测样点,具体选择5cm*5cm方框完成物体表面取样,通过生理盐水浸湿的棉拭子取样,减去工作人员触及的区域,将棉拭子置入10ml洗脱液中,用力敲打采样管约80次,通过无菌吸管从其中吸取1ml样品,放置到灭菌平皿内,加入营养琼脂5ml,摇匀并在琼脂凝固后,37℃条件下培养48h,计算菌落总数,菌落总数=平板上的菌落数*稀释倍数/100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