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6一分钟治便秘用刮痧板单向推沿标线向尖头方向200下.
便秘最常见的原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由于进食量不多或食物过于精细,没有足够的食物纤维以致食物残渣太少;饮水不够及肠蠕动过缓,导致从粪便中持续再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缺乏锻炼使体内的肠蠕动不够;种种原因造成排入直肠的粪便重量的压力达不到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兴奋的正常值(25~50g粪便重量的压力为正常值),形成不了排便反射。大便是由食物残渣和水分组成的,因此,大便数量和次数的多少与饮食有密切关系。应用饮食疗法也可以达到治疗便秘的作用。
(1)首先要多喝开水,使肠腔内保持足够的使大便软化的水分,从而达到治疗大便干燥的目的。
(2)其次是多吃含渣滓较多的食物,特别是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如芹菜、韭菜等。因为这类食物既可供给人体丰富的维生素C,又能提供足够的食物残渣,刺激肠壁,促使肠蠕动加快,使粪便易于排出体外。
(3)必要时还可用些能产生气体的食物,如洋葱、黄豆、萝卜等来刺激肠道蠕动。
如果由于进食过少形成的少量大便不足以形成对直肠粘膜的机械性刺激,则需鼓励患者多参加文体活动和体力劳动,以提高食欲,增加进食量。
(4)体重正常,血脂也不高的便秘患者,可多吃含油脂食物。血脂偏高的人,可在烹调时多加点植物油,有条件时还可多吃些新鲜水果,如苹果、梨等。此外,蜂蜜、决明子也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一般说来,辣椒、浓茶、酒类等刺激性食品不利于大便的通下,不宜食用。
(5)对于便秘的病人,也可以选用下面几个食疗的验方进行调治:
①麻油拌菠菜:用新鲜菠菜250克,食盐、麻油少许。做法是将菠菜洗净,待锅中水煮沸,放入食盐,再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烫约3分钟取出,加入麻油拌匀即成。常食有效。
②芝麻粥:用黑芝麻适量,粳米100克。做法是将黑芝麻淘洗干净,晾干炒熟研碎,每次取30克,与粳米100克同煮成粥即成。常食有效。
③北杏炖雪梨:做法是将北杏10克,雪梨1个,白砂糖30~50克,同放碗中,加适量清水,隔水蒸熟(1小时)即成。喝汤吃梨,常食有效。
④无花果蜜糖粥:将大米5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待粥沸后放入无花果30克即成。喝粥时调入蜂蜜
② 刮痧治疗便秘什么手法
便秘:1每天早晨去趟厕所,想不想大便都要去。不管有没有,蹲上10分钟左右,实在没有就罢了。(千万不可太用力,否则会拉断血管,导致便血。但你也不能不用力。)2白天多喝水,不渴也要喝,但不要喝太多了。多喝水有助于排便,对大便干燥很有好处。3吃香蕉对排便有着不可思议的好处。一天至少吃三根吧,不要吃又生又硬的香蕉。4不建议吃富含脂肪的食物,例如肉类等,这会加剧便秘。5每天午饭后喝酸奶,坚持下来效果很好的。6多运动,饭后2h以后活动活动身体,对排便有好处。运动很关键,,,7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例如马铃薯等果蔬类。8整天不可过于紧张(我是说如果),调节心情放松一下,这也重要。
这是习惯性便秘,习惯性便秘原因,还是属于功能性的肠胃障碍,也就是找不到身体上实质的病变,多起因于紧张,压力大,肠胃蠕动失调,或者有便意忍便,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习惯性便秘
习惯性便秘,又称功能性便秘。习惯性便秘常见于原发性肠蠕动功能异常,大便蠕动输送延缓或巨结肠等。另有其他原因:
1. 饮食组成不良:如米面过于精细,食量过少,食用含粗纤维特别是不消化纤维的蔬菜、水果、粮食过少,油脂太缺,饮水不足等。
2. 排便习惯不良:有便意时不及时排便,抑制便意。习惯排便时看书,不积极排便。依赖泻药排便或滥用泻药,使肠道排出敏感性降低。
3. 生活起居无规律,每日排便无定时,睡眠不足或久睡不起。长途旅行或因工作繁忙(如空中小姐)未养成按时排便习惯。
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完毕后,空腹饮1杯盐开水(温度自行掌握,以温吞的为好),对肠胃有清洗作用,尤其对习惯性便秘有特效。
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加强腹肌收缩力,促进胃肠蠕动和增加排便动力。因此早上起来可以散步、慢跑、做体操,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可在办公室里多做半蹲动作,也可以锻炼腹肌张力,弥补运动不足。
其他的食料药疗很多,基本都是废话。这种症状是一种恶性循环,因为直肠在不断的吸收不管是水分、营养还是有害的物质,因此在直肠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干越难排出。
有一种我自己试过的非常好的东西,就是用炒过的决明子泡茶(沸水泡,不要太浓)喝每日饮,专门治疗习惯性的顽固便秘。效果很好的。
③ 怎样用刮痧疗法治疗便秘
刮痧疗法具有解表驱邪,通经活血行气,清热解表等功效。根据西医学分析,其主要原理是作用于神经和循环系统,使神经系统兴奋,血液及淋巴液回流加速,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旺盛,从而加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及治疗疾病。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家庭中主要的使用器械。瓷汤匙,取边缘光滑而无破损的汤匙、小瓷茶杯、有机玻璃纽扣、铜钱、硬币、不锈钢匙等,但应边缘光滑而无破损的才行。
(2)操作方法。首先让患者俯伏在椅子或桌子上,用热毛巾擦洗患者准备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条件的可用75% 酒精消毒。施术者用右手持刮痧工具在清水或植物油中蘸湿,在治疗的部位刮抹,刮出一道长形紫黑色痧点。刮痧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力量要均匀适当,不要忽轻忽重,一般每处可以刮20 次左右,以皮下出现微紫红或紫黑色即可。患者自觉轻松以后,可让患者休息几分钟,再在已刮过的部位刮动十几下,刮完后,擦干水渍,让患者穿上衣服,休息一会儿。
(3)部位。取腋下肝脾区、脐腹部以及骶部。
④ 为什么便秘刮痧要刮胳膊大肠经
因为刮胳膊或大肠经可治疗便秘,虽然这个说法没有被证实,但是谁也无法说明就没有这么回事,所以说为了大家的健康考虑,千万不要瞎刮痧,不然的话对自己的身体只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但无论你是因为什情况进行便秘的,都有更好地调理办法,不一定就要选择刮痧,而且有些人进行刮痧也不一定能够解决便秘问题,所以说为了自己身体健康着想,我们应该选择更好地治疗便秘的方法。
⑤ 便秘患者如何刮痧调治、拔罐调治
便秘患者如何刮痧调治?
取穴:
(1)神阙、气海、大巨、足三里。
(2)天枢、大肠腧、小肠腧。
(3)天枢、支沟、上巨虚、大肠腧、脾腧。
施术:以上3组穴位,任取1组,用闪火法将罐吸拔穴上,留罐10〜15分钟。
⑥ 经常便秘,去按摩,刮痧可以排毒吗
便秘如何通过按摩刮痧来进行调理?便秘,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便秘在程度上有轻有重,在时间上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长久的。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饮食“过火”、压力过大、休息不足、肠道动力不足等原因。那么,便秘如何通过按摩刮痧来进行调理?
一、按摩
患者取仰卧位,两手掌相叠,以脐为中心,在中腹、下腹部作顺时针方向摩动,以腹内有热感为宜,约2分钟。再用食指或中指点揉中脘、天枢、气海,每穴1分钟。拇指按揉支沟穴,以有酸胀感为宜,约1分钟,然后用后掌根从上到下擦腹直肌,约半分钟,最后,取仰卧位,施术者用手掌根由上到下擦腰部和骶部(腰以下部位),约1分钟。
二、刮痧
重刮大椎、大杼、膏肓、神堂、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支沟经穴部位,热结加刮曲池、合谷经穴部位,气滞加刮中脘、行间经穴部位,气血亏虚者加脾俞经穴部位轻刮,下元虚弱加气海至关元经穴部位轻刮。每经穴部位刮3~5分钟。
⑦ 便秘通过刮痧哪些穴位可以缓解
便秘是由于大肠运动缓慢,水分吸收过多,粪便干燥、坚硬,滞留肠腔,不易排出体外。其特征是排便次数减少,或是由于粪质干燥、坚硬难以排出,腹内有不适感。导致便秘的原因是不规则的排便习惯、久坐少动、食物过于精细、缺少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等。常影响食欲、睡眠,也可并发痔疮、肛裂等疾病。
【刮痧部位】
刮大肠俞、小肠俞、次髎;点揉或刮天枢、腹结、气海、关元;刮足三里;点揉公孙。
⑧ 食指刮痧治疗便秘需要刮出水泡吗
从上往下刮是正确的方法。刮痧可以用食用油。我小时候奶奶跟我刮痧就是用的菜油,用陶瓷勺子刮得。不过用油是为了减少摩擦对皮肤的伤害,刮痧的‘痧’又称“瘴气”。如果皮肤中出现密密麻麻的小红点了,就用刮痧这种疗法来解决。下面这段话有点用:现代医学认为,痧是皮肤或皮下毛细血管破裂,是一种自然溶血现象,易出现在经络不通畅,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它不同于外伤淤血、肿胀。相反,刮痧可使经络通畅,淤血肿胀吸收加快,疼痛减轻或消失,所以刮痧可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所以你没有这类病理最好不要减肥用刮痧来减。相反,减腿部需从下到上,每天晚上睡觉在脚踝垫高。避免腿部水肿,因为水往低处流嘛。推荐你搜一些关于腿部方面的瑜伽招式。你的是方法错了
⑨ 为什么便秘刮痧刮腹部之外还要刮腿呢
因为刮痧的每个部位的疗效不同,但却紧密相连,便秘刮痧腹部,不代表就不用刮腿,这就好像我们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是紧密相连的,自然环环相扣,就需要便秘刮痧腹部,以后就刮腿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是便秘了,应该到医院及时纠正,而不是选择各种不靠谱的方法,这样只会耽误自己的健康,还不如尽早对症治疗的好。
⑩ 刮痧能治便秘吗 便秘的刮痧疗法
【导读】古语云:年老者胃日弱,容纳少而传化迟。也就是说老年人消化机能减退,尤其眼下进入秋季,天凉干燥,肠胃问题层出不穷,比如便秘。古方中医指出刮痧不但可以养生保健,还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增强肠胃功能,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刮痧操作,具体介绍如下:
症状:通常所说的便秘指习惯性便秘,是因气阴不足。或燥热内结,腑气不畅所致。主要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3天以上1次,粪便干结难解,重者排便艰难,干燥如粟,可伴有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少等症。注意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所致的便秘。
工具/原料
刮痧板,刮痧油
步骤/方法
1、背部:刮脾俞、肝俞、大肠俞穴,轻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注:从上往下轻刮,不可逆刮。
2、腹部:刮天枢、大横、气海穴,轻刮至出痧痕为止
3、上肢部:刮支沟穴(如上图2)
4、刮下肢部足三里、上巨虚穴(如上图2)
提醒:如果有出血性疾病,比如血小板减小症者无论头部还是其他部位都不能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