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正确拜佛方法视频

正确拜佛方法视频

发布时间:2022-05-27 05:53:46

❶ 请问拜佛磕头的正确方法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着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着地时,系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着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只手合掌立直。

我天天就是这样拜的,没问题

❷ 怎样拜佛是正确的

教你怎么正确的拜佛http://jingyan..com/article/90895e0fbf945364ec6b0bf3.html



拜佛具有忏悔罪过、修持禅定与感恩礼敬的意义,借拜佛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并检讨自我、忏悔过去所造的业障,不但有助于人格的提升,也能让人的身心安定。所以,拜佛是每一位佛教徒首先要学习的宗教仪式。
拜佛的动作,是心诚意敬的将双手合掌,低头弯腰,五体投地,两肘两膝以及额头着地,完成头面接触佛足的最高敬礼,故又称为顶礼。弯腰低头表示谦虚,承认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而当五体投地,接触到大地时,则令人感动于大地孕育众生,负载众生,涵容一切的精神,所以,能怀着感恩心,以饮水思源的心,感谢大地,感谢一切众生。


如果加以细分,拜佛含有四层意义:

1、感应礼拜: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赐给幸运,免除灾难,求佛接引超度,感谢恩德。
2、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了感恩、崇敬,这种礼拜是从内心至诚恳切的自发产生的。
3、忏悔礼拜:也就是为忏悔而礼拜。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正在学习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得诚实、温和、谦虚。
4、无相礼拜:无相拜佛是一无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个层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的每一个动作,指挥着自己的身体在拜;进入第二个层次则是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但是指挥的心已经没有了;最后达到第三个层次,既没有指挥,了没有体验,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这个人是谁,只知道“他”在拜。


如果在寺院拜佛,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么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众的秩序,且不合威仪。
3、拜佛时,应当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接连一个动作,非常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些、轻松一些、柔软一些,轻松缓慢地体验拜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的感觉,不要把拜佛的动作弄得急促、紧张。否则拜得太快,会慌、忙、急、乱,反而失去了宁静、安定。
拜佛时,前额着地,背部保持平直,身体是柔软的,甚至接触的地面也是柔软的、清凉的。拜下去之后用自己的心体验自己的两只手掌,站起来之后,体验双手,双脚的动作和感觉。
4、拜佛时必须内心恭敬三宝,如第一拜念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第二拜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宝不思议……。或第一拜念南无尽虚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主要在诚敬,故行观想或念诵,则视个人修持而异,并无定规。
5、拜佛时,不可移动双脚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时要将臀部置于脚上,不可翘起,如此才合乎礼仪。动作不缓不急、内存虔谨、外现恭敬,则能感应道交。礼佛时,应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切无有如佛者,缚日罗省,”或云:“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6、凡有人礼佛时,不得从其前经行而过。
7、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
8、礼佛时,不可看似恭敬,实则内怀我慢或为求修行名誉,诈现威仪。如果拜佛的时候,只有动作而没有用心、缺乏惭愧心,那只是磕头如捣蒜的拜佛,对于人格的提升很难有作用。


拜佛的动作解说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着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着地时,是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着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撑起,直腰起立,两手合掌立直。

如何拜佛·动作详细图解

1、站立姿势.轻轻合起双掌,手指并拢,手肘自然弯曲,置于胸前约呈四十五度。合双掌时,双眼下垂目光注视合掌的指尖,能够凝聚心神,排除妄念.站于蒲团之前,两足作八字式,左右足 跟距离约二寸左右,足尖距离约八寸。

(3)正确拜佛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每当到了寺院,感受到一份超尘的清净与安详,生起了一份庄严与宁静的心,令人自然而然的想进入大殿,礼佛三拜,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拜佛含有三层意义:

1.感应礼拜: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赐给幸运,免除灾难,求佛接引超度,感谢恩德。

2.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了感恩、崇敬,这种礼拜是从内心至诚恳切的自发产生的。

3.忏悔礼拜:也就是为忏悔而礼拜。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正在学习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得诚实、温和、谦冲。

❹ 拜佛该怎么拜

  1. 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是故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麽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 众的秩序,且不合威仪。


3.礼佛三拜之含义:

*合掌手势:双手平举当胸,五指合并向上。

(1)折伏骄慢心

(2)见贤思齐

(3)忏除业障:所谓“礼佛一拜灭罪河沙”灭罪当先整肃威仪,内外威仪具足,自能感应诸佛、菩萨之护持加被。

(4)其方法 :

第一拜:(发露实项)忏悔弟子○○愿与众生同修忏悔。

*发露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义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实相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妄,心妄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第二拜:发愿修道弟子○○愿与法界众生 同消三障诸烦恼,同得智能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第三拜:同普贤回向弟子○○愿与法界众生同生极乐,共证真常。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5)礼三宝文 我弟子○○愿与弟子多生、现在父母、师长、知识、檀越、法俗眷属、冤亲债主,乃至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各个得仗观音菩萨、普贤菩萨,身、智、行、愿威神之力清净三业分身尘刹尽未来际,一心顶礼尽虚空界,微尘刹土中,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礼佛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诸佛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礼法 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我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归命礼。

礼僧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十方菩萨影现中,我身影现圣僧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4.拜佛时必须内心恭敬三宝,如第一拜念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第二 拜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宝不思议....,或第一拜念南 无尽虚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 佛主要在诚敬,故行观想或念诵,则视个人修持而异,并无定规。


5.拜佛时,不可移动双脚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时要将臀部置于脚上,不可翘起,如此才合乎礼仪。动作不缓不急、内存虔谨、外现恭敬,则能感应道交。

礼佛时,应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缚日罗省’或云:‘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 师,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6.凡有人礼佛时,不得从其前迳行而过。

7.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

8.礼佛时,不可看似恭敬,实则内怀我慢或为求修行名誉,诈现威仪。

9.大殿正中央的拜垫是住持礼佛用的。


以上来自网络 ......

❺ 在家拜菩萨像,要怎么拜具体的方法,比如口中诵什么,要磕几次头,跪拜几下之类的,越详细越好。

在家礼佛仪式:http://www.zhfgwh.com/lifo/lfzs/11497.html

1、 两手十指并拢合掌当胸,距胸一拳远,站离拜垫约三寸,两足成八字,左右足跟距约二寸,足尖距约八寸。

2、 身前躬,同时右掌向下按于拜垫中心;两膝分开跪于拜垫上。
(没有跪拜用的蒲团,可以直接跪在地板上)

3、 左掌按于拜垫左前方。

4、 右掌移至拜垫右前方,两掌距六寸许。两肘对两膝。

5、 两足尖往后滑,使足背挨拜垫,臀部尽量下坐,不要抬起。

6、 头叩于两掌中间的拜垫上。

7、 两掌向外翻转,令手心向上。(意在以两手承佛足,故曰头面接足礼)

8、 两手屈指如轻握拳,立即边翻转边伸直手指,令手心按于原处。

9、 头抬起。

10、右掌移至拜垫中心。

11、足尖前移,令足心着垫,臀部抬起,两膝离垫,起身。

12、同时左掌离垫,移至胸前如合掌状。

13、右掌撑起合于左掌当胸。此为一拜。至少三拜,多则以三数递加。

14、拜毕尚有一礼,名曰问讯,当拜毕两手当胸时,鞠躬,将右掌置于左掌之内,叠成拳式后,将双手食指竖起相合,缓缓从下向上举起与眉间齐,再边徐徐下移至腹前,边右手置于左手之上,(手心向上),两大拇指相注,手便散开而退。此为拜佛礼毕,头再略一低而已。

如果楼主有持咒习惯的话,可以在漱洗、整装、肃容后,先念21遍净法界真言、7遍净三业真言、3遍坛前普礼真言
(前二者随意或站在佛台前合十念诵,坛前普礼真言一边拜一边念)

❻ 如何正确的上香拜佛

如何上香才能有求必应?
1、不可批评佛像的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奉于卧室内。
2、凡经过有佛像处,应当整衣礼拜或合掌问讯:如在经堂、佛殿应当礼拜,如因时间、空间不便,可合掌或问讯。
3、见有佛像损坏,应予妥当处理,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损坏或不洁,应尽量修复,如重新裱褙等,并使其洁净。
(2)如无法修复,纸制者应以恭敬之心焚化,并将余灰持往净处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后,洒散于河川大海,勿使人践踏到。
4、如看见佛像或经书置于不洁之处,应当捧持移置净处。若见有人对佛像不恭敬时,宜私下善言相劝。
上香的正确方法

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即可,不用一直点头。
礼佛三拜之含义:
合掌手势:双手平举当胸,五指合并向上。
(1)折伏骄慢心
(2)见贤思齐
(3)忏除业障:所谓【礼佛一拜灭罪河沙】灭罪当先整肃威仪,内外威仪具足,自能感应诸佛、菩萨之护持加被。

❼ 如何拜佛视频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拜佛是我们对佛菩萨表示感恩与敬意的最常用方式之一。若能如礼如法地拜佛,则能更好地开发我们的自性,修整我们的习气。我们礼请广州光孝寺常住法师,为我们详细介绍如何正确地拜佛礼佛。

拜佛的意义

我们礼拜佛陀,有三个原因。

第一,感恩。

感恩佛陀为我们指出了修学之道,

告诉我们如何解脱;

第二,见贤思齐。

因为佛陀不仅是我们的老师,

更是我们的道友,我们修学的目标。

所以,

我们要像佛陀一样发大愿,行大行;

第三,回观自己,柔软自身。

在拜佛的时候,

我们可以看见自己柔软的内心,

让我们真正地懂得谦虚,

真正地看到自己的卑微,

放下执着,了知无我。

拜佛图解

1、站立时,两脚以‘前八后二’站立。以‘足跟’支力,深吸气,脊椎挺直,全身放松。

2、佛者‘觉’也。拜佛是‘觉性’之开发,故须时时观照‘当下之动作’。因此拜佛中注意‘勿闭目’。始终收摄眼神,观照自己。

3、合掌[摄心]双手合掌当胸,此时手虽端正,但仍保持柔软。

4、问讯,以两手相屈,弯腰至膝,操手下去,合掌上来,两手拱举齐眉。

5、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左掌仍举着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6、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拜垫。当头着地时,是以“额头”接触拜垫,并非“头顶”去着地。

7、翻掌接佛,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手指如莲花瓣轻柔,此名为“头面接足礼”。此时可想象自己的双手变成莲花,托着佛陀双足。

8、翻掌接佛时,全身放松,身心安乐,并自然的深呼吸。此时,观想佛立于莲手上接受礼拜。

9、恢复立姿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双手合掌立直。

10、再重复两遍如上动作,一共三遍,以表三业归敬。

11、最后,再问讯一次,即功德圆满。

拜佛时要注意,动作需缓慢、轻柔一些,让自己去感知当下的每一个动作细节,这样就会让你的身心变柔软,培养出你的感恩心,并开发出自性。

一称南无佛 皆共成佛道

本 期 单 词

拜佛

Worshipping Buddha

感恩

Gratitude

见贤思齐

❽ 佛教礼仪中的正规拜佛礼,应该是怎样的拜法

拜佛时,前额着地,背部保持平直,身体是柔软的,甚至接触的地面也是柔软的,清凉的。拜下去之后用自己的心体验自己的两只手掌,站起来之后,体验双手、双脚的动作和感觉。感觉自己的体验,体验自己的感觉,感觉每一细微的部分。

若是不便来寺院拜佛,也可以在家中佛堂或空旷明亮处,借由礼拜来忏悔、感恩,或舒缓身心。特别是当您感到心浮气躁时,不妨透过拜佛的动作来安定烦乱的心思。

拜佛的动作: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左掌仍举着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当头着着时,系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着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双手合掌立直。

(8)正确拜佛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佛门礼仪:

一、不可批评佛像之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

二、凡经过有佛像处,应当整衣礼拜或合掌问讯:如在经堂、佛殿应当礼拜,如因时间、空间不便,可合掌或问讯。

三、见有佛像损坏,应予妥当进程,切不可任意堆置:

❾ 如何正确的拜佛

正确拜佛步骤: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着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着地时,是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着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撑起,直腰起立,两手合掌立直。
【注意事项】
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么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众的秩序,且不合威仪。
3、拜佛时,应当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接连一个动作,非常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些、轻松一些、柔软一些,轻松缓慢地体验拜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的感觉,不要把拜佛的动作弄得急促、紧张。否则拜得太快,会慌、忙、急、乱,反而失去了宁静、安定。
拜佛时,前额着地,背部保持平直,身体是柔软的,甚至接触的地面也是柔软的、清凉的。拜下去之后用自己的心体验自己的两只手掌,站起来之后,体验双手,双脚的动作和感觉。
4、拜佛时必须内心恭敬三宝,如第一拜念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第二拜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宝不思议……。或第一拜念南无尽虚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主要在诚敬,故行观想或念诵,则视个人修持而异,并无定规。
5、拜佛时,不可移动双脚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时要将臀部置于脚上,不可翘起,如此才合乎礼仪。动作不缓不急、内存虔谨、外现恭敬,则能感应道交。礼佛时,应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切无有如佛者,缚日罗省,”或云:“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6、凡有人礼佛时,不得从其前经行而过。
7、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
8、礼佛时,不可看似恭敬,实则内怀我慢或为求修行名誉,诈现威仪。如果拜佛的时候,只有动作而没有用心、缺乏惭愧心,那只是磕头如捣蒜的拜佛,对于人格的提升很难有作用。
【拜佛的意义】
1、感应礼拜: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赐给幸运,免除灾难,求佛接引超度,感谢恩德。
2、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了感恩、崇敬,这种礼拜是从内心至诚恳切的自发产生的。
3、忏悔礼拜:也就是为忏悔而礼拜。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正在学习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得诚实、温和、谦虚。
4、无相礼拜:无相拜佛是一无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个层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的每一个动作,指挥着自己的身体在拜;进入第二个层次则是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但是指挥的心已经没有了;最后达到第三个层次,既没有指挥,了没有体验,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这个人是谁,只知道“他”在拜。

阅读全文

与正确拜佛方法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被强力胶粘住要用什么方法 浏览:288
内部钢筋测量方法 浏览:941
ysl唇釉使用方法 浏览:109
如何提出想法的方法 浏览:437
如何反低俗的正确方法 浏览:405
固体压强综合性计算方法 浏览:427
校本研究的常用方法 浏览:694
幼儿测呼吸的方法图片 浏览:799
脚脖子粗有什么改善方法 浏览:1001
二等水准测量计算方法观测高差 浏览:167
镜子的制作方法怎么折 浏览:299
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浏览:629
统计的数学方法有哪些 浏览:998
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怎么写 浏览:467
懒人快速背书训练方法 浏览:551
面部肌肉痉挛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290
shimovpn使用方法 浏览:887
钢筋笼用什么方法检测 浏览:52
烤全羊方法与配方视频 浏览:505
刚生出来的鸽子吃什么最简单方法 浏览: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