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选择计量器具是检测工件的重要环节,叙述计量器的选用原则
选用测量仪器应从技术性和经济性出发,使其类型、规格选择与工件外形、位置、尺寸、被测参数特征相适应,计量特性(如最大允许误差、稳定性、测量范围、灵敏度、分辨力等)适当地满足预定要求,既要够用,又不过高,还要与测量方法的选择同时考虑。
1、根据工件加工批量:批量小的选用普通测量仪器;批量大的选用量规及检验夹具,以提高测量效率。
2、根据工件的结构和重量:轻小而简单的工件,可以放到量仪上测量,重大复杂的工件则要用上置式量仪,即将量仪拿到工件上测量。
3、根据工件尺寸的大小和要求确定测量仪器的规格。要使测量仪器的测量范围能容纳工件,测量头能伸入被测部位。
4、根据工件要求误差(公差)选择测量仪器。通常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工件公差的1/3~1/10。若被测工件属于测量设备,则必须选用其公差1/10;若被测工件为一般产品,则选用其公差1/3~1/5;若测量仪器条件不允许,也可为其公差的1/2,但此时测量结果的置信水平就相应下降了。
5、在选择灵敏度时,应注意测量仪器灵敏度过低会影响测量准确度,过高又难于及时达到平衡状态。
‘贰’ 怎样选择计量器具的原则
对绝对测量来说,要求计量器具的测量范围要大于被测量的量的大小,但不要相差太大。因为用测量范围大的计量器具测量小型工件,不仅不经济,而且测量精度还难以保证。
对比较测量来说,计量器具的示值范围一定要大于被测件的参数公差。例如,被测件的尺寸公差为±0.05mm,就不能用示值范围为±0.05mm的测微计去测量。
在测量形状误差(例如圆跳动等)时,计量器具的测量头要做往复运动,因此要考虑回程误差的影响。当工件的精度要求高时,应当选择灵敏度高、回程误差小的计量器具。
对于薄型、软质、易变形的工件,应该选用测量力小的计量器具。
对于粗糙的表面,不能用精密的计量器具去测量。被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要小于或等于计量器具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值。
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应选用通用(万能)计量器具,大批量生产应选用专用计量器具。
选择计量器具的依据是被测对象的公差值大小。
‘叁’ 几何量测量的四要素是什么
几何量测量的四要素是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精度。
1、被测对象
被测对象包括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形状相位置误差以及螺纹、齿轮的各个几何参数等。
2、计量单位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几何量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m),长度的常用单位有毫米(mm)和微米(μm)。
3、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相测量条件的综合。
4、测量精度
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相一致的程度。
(3)计量器的测量方法和技巧扩展阅读
1、从几何量参量种类来看,可分为长度、角度、形状与位置和粗糙度等。长度包括:两点间的距离、两平行直线间距离、两平行直线间距离、两平行平面间距离、轴径和孔径等;
角度包括:平面角、立体角、锥度和圆分度等;形状位置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平行度、垂直度;粗糙度包括:轮廓算术平均值偏差、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等。
2、从被测的具体对象来说,分为计量器具的检定,机械零部件、完整机器和仪器以及大型机械的安排、调整与测量。
3、从几何量检测项目来讲,分为基准检定、量具量仪检定和精密测试。
4、按现代计量学来分,几何量检测分为端度、线纹、平面、粗糙度和零部件工程参量测量。(资料来源:好域安机械论坛)
‘肆’ 测量方法的分类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
直接测量是将被测量与与标准量进行比较,得到测量结果.
间接测量是测得与被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量,然后运用函数求得被测量.
组合测量是对若干同名被测量的不同组合形式分别测量,然后用最小二乘法解方程组,求得被测量
‘伍’ 测量四要素分别是什么
几何量测量的四要素是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精度。
1、被测对象
被测对象包括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形状相位置误差以及螺纹、齿轮的各个几何参数等。
2、计量单位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几何量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m),长度的常用单位有毫米(mm)和微米(μm)。
3、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相测量条件的综合。
4、测量精度
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相一致的程度。
‘陆’ 常用的量具类型有哪些
量具按照用途和结构性能分可分为:在平面内对角度量进行测量的量具。主要有角度块、角度尺、各类分度头、正弦规等。
长度测量仪器的使用和保养:使用长度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的时候,如果使用方法不当会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比如在卧式测长仪中,需要用标准的环规和量块附件组合成一个和被测环规大小一样的尺寸,将其和被测环规进行比较测量。
这种测量方式除了会产生尺寸测量仪器的误差之外,还会产生对准误差。导致测量存在误差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检测现场的亮度、衬度、测量仪器刻线的质量、对线的方式,以及测量人员的视力等等。
量具类型温度: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长度计量的时候,要想达到量值统一的测量目的,就必须要保证测量工件的温度符合国际标准温度20℃的规定,以此来来减少由于测量工件不符合温度要求而出现的测量误差现象。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长度计量仪器的测量精准度。
减少由于温度的误差而造成的测量偏差,就需要加强对造成工件温度误差原因的分析和探究。为了降低温度上的误差,在用长度计量器进行测量时,要尽可能的使被测量物体和标准器的材料一致,以降低测量物体和标准器之间的线膨胀系数。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测量仪器
‘柒’ 游标卡尺使用方法有什么简单介绍
将量爪并拢,查看游标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线是否对齐。如果对齐就可以进行测量:如没有对齐则要记取零误差:游标的零刻度线在尺身零刻度线右侧的叫正零误差,在尺身零刻度线左侧的叫负零误差(这种规定方法与数轴的规定一致,原点以右为正,原点以左为负)。
测量时,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动游标,左手拿待测外径(或内径)的物体,使待测物位于外测量爪之间,当与量爪紧紧相贴时,即可读数。
(7)计量器的测量方法和技巧扩展阅读:
游标卡尺使用注意事项:
1、游标卡尺是比较精密的测量工具,要轻拿轻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使用时不要用来测量粗糙的物体,以免损坏量爪,不用时应置于干燥地方,防止锈蚀。
2、测量工件时,卡脚测量面必须与工件的表面平行或垂直,不得歪斜。且用力不能过大,以免卡脚变形或磨损,影响测量精度。
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如需固定读数,可用紧固螺钉将游标固定在尺身上,防止滑动。
4、测量内径尺寸时,应轻轻摆动,以便找出最大值。
5、游标卡尺用完后,仔细擦净,抹上防护油,平放在盒内,以防生锈或弯曲。
‘捌’ 常见的绝对测量法和相对测量法的计量器具有什么
一、测量器具的分类
测量器具是一种具有固定形态、用以复现或提供一个或多个已知量值的器具。按用途的不同量具可分为以下几类:
1、单值量具
只能体现一个单一量值的量具。可用来校对和调整其它测量器具或作为标准量与被测量直接进行比较,如量块、角度量块等。
2、多值量具
可体现一组同类量值的量具。同样能校对和调整其它测量器具或作为标准量与被测量直接进行比较,如线纹尺。
3、 专用量具
专门用来检验某种特定参数的量具。常见的有:检验光滑圆柱孔或轴的光滑极限量规,判断内螺纹或外螺纹合格性的螺纹量规,判断复杂形状的表面轮廓合格性的检验样板,用模拟装配通过性来检验装配精度的功能量规等等。
4、通用量具
我国习惯上将结构比较简单的测量仪器称为通用量具。如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等。
二 、测量器具的技术性能指标
1. 量具的标称值
标注在量具上用以标明其特性或指导其使用的量值。如标在量块上的尺寸,标在刻线尺上的尺寸,标在角度量块上的角度等。
2. 分度值
测量器具的标尺上,相邻两刻线(最小单位量值)所代表的量值之差。如一外径千分尺的微分筒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为0.01mm,则该测量器具的分度值为0.01mm。分度值是一种测量器具所能直接读出的最小单位量值,它反映了读数精度的高低,也说明了该测量器具的测量精度高低。
3. 测量范围
在允许不确定度内,测量器具所能测量的被测量值的下限值至上限值的范围。例如,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有0~25mm、25~50mm等,机械式比较仪的测量范围为0~180mm。
4. 测量力
在接触式测量过程中,测量器具测头与被测量面间的接触压力。测量力太大会引起弹性变形,测量力太小会影响接触的稳定性。
5. 示值误差
测量仪器的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示值误差是测量仪器本身各种误差的综合反映。因此,仪器示值范围内的不同工作点,示值误差是不相同的。一般可用适当精度的量块或其它计量标准器,来检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差。
三、测量工具的选定
每次测量前,需要根据被测零件的特殊特性选择测量工具,比如,长、宽、高、深、外径、段差等可选用卡尺、高度尺、千分尺、深度尺;轴类直径可选用千分尺、卡尺;孔、槽类可选用塞规、块规、塞尺;测量零件的直角度选用直角尺;测量R值选用R规;测量配合公差小,精度要求高或要求计算形位公差时可选用三次元、二次元;测量钢材硬度选用硬度计。
1. 卡尺的应用
卡尺可测量物体的内径、外径、长度、宽度、厚度、段差、高度、深度;卡尺是最常用、使用最方便的量具,在加工现场使用频率最高的量具。
数显卡尺:分辩力0.01mm,用于配合公差小(精度高)的尺寸测量。
表卡:分辩力0.02mm,用于常规尺寸测量 。
游标卡尺:分辩力0.02mm,用于粗加工测量 。
卡尺使用前需先用干净的白纸将灰尘与脏污去除(用卡尺外测定面卡住白纸然后自然拉出,重复2-3次即可)
使用卡尺测量时,卡尺的测量面应尽量与被测物体的测量面平行或垂直;
使用深度测量时,如被测物体有R角时,需避开R角但紧靠R角,深度尺与被测高度尽量保持垂直;
卡尺测量圆柱时,需转动且分段测量取最大值;
因卡尺使用的频率高,保养工作需要做到最好,每天使用完后需擦拭干净后放入盒内,使用前需用量块检验卡尺的精度。
2. 千分尺的应用
千分尺使用前需先用干净的白纸将灰尘与脏污去除(用千分尺测量接触面与螺杆面卡住白纸然后自然拉出,重复2-3次即可),然后扭动旋钮,测量接触面与螺杆面快接触时,改用微调,当两面完全接触后调零,即可进行测量。
千分尺测量五金件时,调动旋钮,快接触工件时,改用微调旋钮旋进,当听到咔、咔、咔三声响后停止,从显示屏或刻度上读出数据。
测量塑胶产品时,测量接触面与螺杆轻轻接触到产品即可。
千分尺测量轴类直径时,至少测量两个以上方向且分段测取最大值测量中的千分尺,两接触面应当随时保持清洁,减少测量误差。
3. 高度尺的应用
高度尺主要用来测量高度、深度、平面度、垂直度、同心度、同轴度、面振、齿振、深度、高度尺测量时,首先要检验测头、各连接部位有无松动现象。
4. 塞尺的应用
塞尺适用于平面度、弯曲度、直线度的测量
平面度测量 :
将零件放置平台上,用塞尺测量零件与平台之间的间隙(注意:测量时塞尺与平台保持无间隙压紧状态)
直线度测量:
将零件放在平台上旋转一周,用塞尺测量零件与平台之间的间隙。
弯曲度测量:
将零件放置在平台上,选取相应的塞尺测量零件两侧或中部与平台之间的间隙。
垂直度测量:
将被测零的直角度的一边放置于平台上,另一边让直角尺与之靠紧,用塞尺测量部品与直角尺之间最大的间隙。
5. 塞规(棒针)的应用:
适用于测量孔的内径、槽宽、间隙。
零件孔径较大,没有合适的针规时,可将两个塞规重叠,按360度方向测量将塞规固定在带磁性的V形块上,可防止松动,易于测量。
‘玖’ 内径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内径百分表的安装与使用方法如下:
1、根据内孔的内径大小量程选取百分表,小孔使用两脚的,大一点的使用三点的。
‘拾’ 体尺测量的注意事项
体尺测量的注意事项:测量时,应使牛站立在平坦的地上。肢势端正,左右二侧的前后肢均须在同一直线上,从后面看后腿掩盖前腿,侧望作腿掩盖右腿,或右腿掩盖左腿。
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亦即获得测量结果的方式。例如,用千分尺测量轴径是直接测量法,用正弦尺测量圆锥体的圆锥角是间接测量法。
读数值只表示被测尺寸相对于标准量的偏差。如用比较仪测量轴的直径,需先用量块调整好仪器的零位,然后进行测量,测得值是被侧轴的直径相对于量块尺寸的差值,这就是相对测量。一般说来相对测量的精度比较高些,但测量比较麻烦。
测量方法的分类:
1)按是否直接测量被测参数,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被测参数来获得被测尺寸。例如用卡尺、比较仪测量。间接测量:测量与被测尺寸有关的几何参数,经过计算获得被测尺寸。
显然,直接测量比较直观,间接测量比较繁琐。一般当被测尺寸或用直接测量达不到精度要求时,就不得不采用间接测量。
2)按量具量仪的读数值是否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数值,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读数值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大小、如用游标卡尺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