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高铁精密测量的方法pdf

高铁精密测量的方法pdf

发布时间:2022-05-15 06:32:50

㈠ 精密测量技术资料

什么是CMM?三坐标测量机(CMM)的发展概况及其基本组成2007-03-26 14:20三坐标测量机(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ing,简称CMM)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的精密测量仪器。它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自动机床、数控机床高效率加工以及越来越多复杂形状零件加工需要有快速可靠的测量设备与之配套;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控制技术以及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为三坐标测量机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基础。1960年,英国FERRANTI公司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三坐标测量机,到20世纪60年代末,已有近十个国家的三十多家公司在生产CMM,不过这一时期的CMM尚处于初级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以ZEISS、LEITZ、DEA、LK、三丰、SIP、FERRANTI、MOORE等为代表的众多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使得CMM的发展速度加快。现代CMM不仅能在计算机控制下完成各种复杂测量,而且可以通过与数控机床交换信息,实现对加工的控制,并且还可以根据测量数据,实现反求工程。目前,CMM已广泛用于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和国防工业等各部门,成为现代工业检测和质量控制不可缺少的万能测量设备。

图 三坐标测量机的组成

1—工作台 2—移动桥架 3—中央滑架 4—Z轴 5—测头 6—电子系统

现代精密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

现代精密测量技术是一门集光学、电子、传感器、图像、制造及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它的发展需要众多相关学科的支持。在现代工业制造技术和科学研究中,测量仪器具有精密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三坐标测量机(CMM)是适应上述发展趋势的典型代表,它几乎可以对生产中的所有三维复...
现代精密测量技术一门集光学、电子、传感器、图像、制造及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它的发展需要众多相关学科的支持。在现代工业制造技术和科学研究中,测量仪器具有精密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三坐标测量机(CMM)是适应上述发展趋势的典型代表,它几乎可以对生产中的所有三维复杂零件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进行高准确度测量。发展高速坐标测量机是现代工业生产的要求。同时,作为下世纪的重点发展目标,各在微/纳米测量技术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应用研究。

1 坐标测量机的最新发展

三坐标测量机作为几何尺寸数字化检测设备在机械制造领域得到推广使用,而科学研究和机械制造行业的技术进步又对CMM提出更多新的要求,作为测量机的制造者就需要不断将新技术应用于自己的产品以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1.1 误差自补偿技术

德国Carl Zeiss公司最近开发的CNC小型坐标测量机采用热不灵敏陶瓷技术(Thermally insensitive ceramic technology),使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精度在17.8~25.6℃范围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国内自行开发的数控测量机软件系统PMIS包括多项系统误差补偿、系统数识别和优化技术。

1.2 丰富的软件技术

Carl Zeiss公司开发的坐标测量机软件STRATA-UX,其测量数据可以从CMM直接传送到随机配备的统计软件中去,对测量系统给出的检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与管理,根据要求对其进行评估。依据此数据库,可自动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包括X-BAR&R及X_BAR&S图表、频率直方图、运行图、目标图等。美国Brown & Sharp公司的Chameleon CMM测量系统所配支持软件可提供包括齿轮、板材、凸轮及凸轮轴共计50多个测量模块。日本Mitutoyo公司研制开发了一种图形显示及绘图程序,用于辅助操作者进行实际值与要求测量值之间的比较,具有多种输出方式。

1.3 系统集成应用技术

各坐标测量机制造商独立开发的不同软件系统往往互不相容,也因知识产权的问题,些工程软件是封闭的。系统集成技术主要解决不同软件包之间的通信协议和软件翻译接口问题。利用系统集成技术可以把CAD、CAM及CAT以在线工作方式集成在一起,形成数学实物仿形制造系统,大大缩短了模具制造及产品仿制生产周期。

1.4 非接触测量

基于三角测量原理的非接触激光光学探头应用于CMM上代替接触式探头。通过探头的扫描可以准确获得表面粗糙度信息,进行表面轮廓的三维立体测量及用于模具特征线的识别。该方法克服了接触测量的局限性。将激光双三角测量法应用于1700mm×1200mm×200mm测量范围内,对复杂曲面轮廓进行测量,其精度可高于1μm。英国IMS公司生产的IMP型坐标测量机可以配用其他厂商提供的接触式或非接触式探头。

2 微/纳米级精密测量技术

科学技术向微小领域发展,由毫米级、微米级继而涉足到纳米级,即微/纳米技术。微/纳米技术研究和探测物质结构的功能尺寸与分辨能力达到微米至纳米级尺度,使类在改造自然方面深入到原子、分子级的纳米层次。

纳米级加工技术可分为加工精度和加工尺度两方面。加工精度由本世纪初的最高精度微米级发展到现有的几个纳米数量级。金刚石车床加工的超精密衍射光栅精度已达1nm,实验室已经可以制作10nm以下的线、柱、槽。

微/纳米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微米级和纳米级的测量技术与设备。具有微米及亚微米测量精度的几何量与表面形貌测量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如HP5528双频激光干涉测量系统(精度10nm)、具有1nm精度的光学触针式轮廓扫描系统等。因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Scanning Tunning Microscope)、扫描探针显微镜(SPM,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和原子力显微镜(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e)用来直接观测原子尺度结构的实现,使得进行原子级的操作、装配和改形等加工处理成为近几年来的前沿技术。

2.1 扫描探针显微镜

1981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把人们带到了微观世界。STM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平行和垂直于表面的分辨率分别达到0.1nm和0.01nm,即可以分辨出单个原子),广泛应用于表面科学、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纳米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与此同时,基于STM相似的原理与结构,相继产生了一系列利用探针与样品的不同相互作用来探测表面或界面纳米尺度上表现出来的性质的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用来获取通过STM无法获取的有关表面结构和性质的各种信息,成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有力工具。下面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扫描探针显微镜。

(1)原子力显微镜(AFM)

为了弥补STM只限于观测导体和半导体表面结构的缺陷,Binnig等人发明了AFM,AFM利用微探针在样品表面划过时带动高敏感性的微悬臂梁随表面的起伏而上下运动,通过光学方法或隧道电流检测出微悬臂梁的位移,实现探针尖端原子与表面原子间排斥力检测,从而得到表面形貌信息。就应用而言,STM主要用于自然科学研究,而相当数量的AFM已经用于工业技术领域。1988年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制成功国内首台具有原子分辨率的AFM。安装有微型光纤传导激光干涉三维测量系统,可自校准和进行绝对测量的计量型原子力显微镜可使目前纳米测量技术定量化。利用类似AFM的工作原理,检测被测表面特性对受迫振动力敏元件产生的影响,在探针与表面10~100nm距离范围,可以探测到样品表面存在的静电力、磁力、范德华力等作用力,相继开发磁力显微镜(MFM,Magnetic Force Microscope)、静电力显微镜(EFM,Electrostatic Force Microscope)、摩擦力显微镜(LFM,Lateral Force Microscope)等,统称为扫描力显微镜(SFM,Scanning Force Microscope)。

(2)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PSTM,Photon Scanning Tunning Microscope)

PSTM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与STM相似,后者利用电子隧道效应,而前者利用光子隧道效应探测样品表面附近被全内反射所激起的瞬衰场,其强度随距界面的距离成函数关系,获得表面结构信息。

(3)其他显微镜

如扫描隧道电位仪(STP,Scanning Tunning Potentiometry)可用来探测纳米尺度的电位变化;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Scanning Ion_Conctation Microscope)适用于进行生物学和电生理学研究;扫描热显微镜(Scanning Thermal Microscope)已经获得了血红细胞的表面结构;弹道电子发射显微镜(BEEM,Ballistic Electron Emission Miroscope)则是目前唯一能够在纳米尺度上无损检测表面和界面结构的先进分析仪器,国内也已研制成功。

2.2 纳米测量的扫描X射线干涉技术

以SPM为基础的观测技术只能给出纳米级分辨率,却不能给出表面结构准确的纳米尺寸,这是因为到目前为止缺少一种简便的纳米精度(0.10~0.01nm)尺寸测量的定标手段。美国NIST和德国PTB分别测得硅(220)晶体的晶面间距为192015.560±0.012fm和192015.902±0.019fm。日本NRLM在恒温下对220晶间距进行稳定性测试,发现其18天的变化不超过0.1fm。实验充分说明单晶硅的晶面间距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扫描X射线干涉测量技术是微/纳米测量中的一项新技术,它正是利用单晶硅的晶面间距作为亚纳米精度的基本测量单位,加上X射线波比可见光波波长小两个数量级,有可能实现0.01nm的分辨率。该方法较其他方法对环境要求低,测量稳定性好,结构简单,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方便的纳米测量技术。自从1983年D.G.Chetwynd将其应用于微位移测量以来,英、日、意大利相继将其应用于纳米级位移传感器的校正。国内清华大学测试技术与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1997年5月利用自己研制的X射线干涉器件在国内首次清楚地观察到X射线干涉条纹。

软X射线显微镜、扫描光声显微镜等用以检测微结构表面形貌及内部结构的微缺陷。迈克尔逊型差拍干涉仪,适于超精细加工表面轮廓的测量,如抛光表面、精研表面等,测量表面轮廓高度变化最小可达0.5nm,横向(X,Y向)测量精度可达0.3~1.0μm。渥拉斯顿型差拍双频激光干涉仪在微观表面形貌测量中,其分辨率可达0.1nm数量级。

2.3 光学干涉显微镜测量技术

光学干涉显微镜测量技术,包括外差干涉测量技术、超短波长干涉测量技术、基于F-P(Febry-Perot)标准的测量技术等,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利用亦具有纳米级测量精度。

外差干涉测量技术具有高的位相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如光外差干涉轮廓仪具有0.1nm的分辨率;基于频率跟踪的F-P标准具测量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其精度可达0.001nm,但其测量范围受激光器的调频范围的限制,仅有0.1μm。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canning Electric Microscope)可使几十个原子大小的物体成像。

美国ZYGO公司开发的位移测量干涉仪系统,位移分辨率高于0.6nm,可在1.1m/s的高速下测量,适于纳米技术在半导体生产、数据存储硬盘和精密机械中的应用。

目前,在微/纳米机械中,精密测量技术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是微结构的机械性能与力学性能、谐振频率、弹性模量、残余应力及疲劳强度等。微细结构的缺陷研究,如金属聚集物、微沉淀物、微裂纹等测试技术的纳米分析技术目前尚不成熟。国外在此领域主要开展用于晶体缺陷的激光扫描层析(Laser Scanning Tomograph)技术,用于研究样品顶部几个微米之内缺陷情况的纳米激光雷达技术(Nanoladar),其探测尺度分辨率均可达到1nm。

3 图像识别测量技术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何尺寸与形位测量已从简单的一维、二维坐标或形体发展到复杂的三维物体测量,从宏观物体发展到微观领域。被测物体图像中即包含有丰富的信息,为此,正确地进行图像识别测量已经成为测量技术中的重要课题。图像识别测量过程包括:(1)图像信息的获取;(2)图像信息的加工处理,特征提取;(3)判断分类。计算机及相关计算技术完成信息的加工处理及判断分类,这些涉及到各种不同的识别模型及数理统计知识。

图像测量系统一般由以下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以机械系统为基础,线阵、面阵电荷耦合器件CCD或全息照相系统构成摄像系统;信息的转换由视频处理器件完成电荷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计算机及计算技术实现信息的处理和显示;反馈系统包括温度误差补偿,摄像系统的自动调焦等功能;载物工作台具有三坐标或多坐标自由度,可以精确控制微位移。

3.1 CCD传感器技术

物体三维轮廓测量方法中,有三坐标法、干涉法、莫尔等高线法及相位法等。而非接触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图像信息传感器。它具有自扫描、光电灵敏度高、几何尺寸精确及敏感单元尺寸小等优点。随着集成度的不断提高、结构改善及材料质量的提高,它已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非接触图像识别测量系统中。在对物体三维轮廓尺寸进行检测时,采用软件或硬件的方法,如解调法、多项式插值函数法及概率统计法等,测量系统分辨率可达微米级。也有将CCD应用于测量半导体材料表面应力的研究。

3.2 全息照相技术

全息照相测量技术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用此技术可以观察到被测物体的空间像。激光具有极好的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通过光波的干涉把经物体反射或透射后,光束中的振幅与相位信息。

㈡ 谁能帮我下载百度文库的文章 发到我的邮箱

是这一篇吗??
1)三网合一确定了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控制测量“三网合一”的测量体系。即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成为 “三网”,三个阶段的平面和高程必须采用统一基准即称为“三网合一”。 一、“三网合一”的内容和要求 1、“三网”高程坐标系统的统一 在无砟轨道的勘测设计、线下施工、轨道施工及运营维护的各阶段均采用坐标定位控制因此必须保证“三网”高程坐标系统的统一各阶段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2、“三网”起算基准的统一 “三网”平面测量应以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为平面控制基准以二等水准基点为高程控制测量的基准。 2轨排粗调 《测规》“7.6.2 轨排安装前应测设加密基桩加密基桩宜设于线路中线上。 7.6.3 轨排粗调应以加密基桩为调整基准点。” 双块式轨排可分为现场组装及预组装但不论何种方式轨排的调整均为测设轨道的中心线使轨排的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重合。为方便施工直接在线路中心线上测设加密基桩方便轨排调整。 因为轨排粗调只需轨排大概就位方便上层钢筋的绑扎防止精调后上层钢筋绑扎扰动轨排故粗调轨排时轨排中线放样误差应不大于5mm钢轨内轨顶面高程放样误差应不大于2.5mm。精调使用轨检小车配合全站仪进行。 3轨排固定 《测规》“7.7.3 轨枕固定架支脚安装测量方法及定位误差如下 1 在支承层线路中心线两侧测设固定架支脚直线段纵向每隔3.25m安放支脚曲线段两支脚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保持垂直外侧两支脚距离为3.25m内侧两支脚距离应小于3.25m 2 先通过CPⅢ控制点测设其中一个支脚的位置再在该支脚上架设测量仪器测定其它三个支脚的位置。 3 支脚间轴线平面XY方向定位限差应不大于0.5mm高程限差不大于0.5mm。” CRTSⅡ型双块式无碴轨道的测量主要特点为通过CPⅢ点直接测设其支撑系统的支脚不测设加密基桩减少了一道测量工序提高了精度控制。 固定架安装支脚间距应根据轨枕设计间距和工装确定根据旭普林公司现采用设备轨枕间距650mm一组固定架上5根轨枕因此支脚间距为3.25m (4)轨道控制网CPIII 沿线路布设的三维控制网起闭于基础平面控制网CPI或线路控制网CPII一般在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施测为轨道施工和运营维护的基准。CPIII网按自由设站边角交会方法测量。点间距为纵向60m左右、横向为线路结构物宽度测量精度为相邻点位的相对点位中误差小于1mm。 1)CPIII控制网的网形 测站间距为120m时CPIII平面控制网测量网形示意图如图所示。

㈢ 精密测量都有哪些测量方法

精密测量测量方法:
1、根据获得测量结果的不同方式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从测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直接得到被测量的数值或对标准值的偏差称直接测量。如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等。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量,根据已知的函数关系式求得被测量的测量称为间接测量。如通过测量一圆弧相应的弓高和弦长而得到其圆弧半径的实际值。
2、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测量器具的示值直接反映被测量量值的测量为绝对测量。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不仅是绝对测量,也是绝对测量。将被测量与一个标准量值进行比较得到两者差值的测量为相对测量。如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为相对测量。
3、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测量器具的测头与被测件表面接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力存在的测量为接触测量。如用光切法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即属于非接触测量。
4、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对个别的、彼此没有联系的某一单项参数的测量称为单项测量。同时测量个零件的多个参数及其综合影响的测量。用测量器具分别测出螺纹的中径、半角及螺距属单项测量;而用螺纹量规的通端检测螺纹则属综合测量。
5、被动测量和主动测量:产品加工完成后的测量为被动测量;正在加工过程中的测量为主动测量。被动测量只能发现和挑出不合格品。而主动测量可通过其测得值的反馈,控制设备的加工过程,预防和杜绝不合格品的产生。

㈣ 甲醛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家庭检测甲醛最为简单的方法就是采用甲醛测试盒,但是检测可能受到温度、湿度以及空间大小的影响,要想准确的检测出室内甲醛含量,建议多准备一些测试盒,计算平均值。介绍完如何测量室内甲醛浓度,接下来就给大家带来一些高效的除醛方法。

1、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是最经济实惠的除醛方法,只要打开窗户就会有新鲜空气进入室内,通过稀释的方式净化甲醛。

㈤ 精密测量的测量方法

1、根据获得测量结果的不同方式可分为: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从测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直接得到被测量的数值或对标准值的偏差称直接测量。如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等。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量,根据已知的函数关系式求得被测量的测量称为间接测量。如通过测量一圆弧相应的弓高和弦长而得到其圆弧半径的实际值。
2、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测量器具的示值直接反映被测量量值的测量为绝对测量。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不仅是绝对测量,也是绝对测量。将被测量与一个标准量值进行比较得到两者差值的测量为相对测量。如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为相对测量。
3、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测量器具的测头与被测件表面接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力存在的测量为接触测量。如用光切法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即属于非接触测量。
4、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对个别的、彼此没有联系的某一单项参数的测量称为单项测量。同时测量个零件的多个参数及其综合影响的测量。用测量器具分别测出螺纹的中径、半角及螺距属单项测量;而用螺纹量规的通端检测螺纹则属综合测量。
5、被动测量和主动测量:产品加工完成后的测量为被动测量;正在加工过程中的测量为主动测量。被动测量只能发现和挑出不合格品。而主动测量可通过其测得值的反馈,控制设备的加工过程,预防和杜绝不合格品的产生。

㈥ 甲醛的标准检测方法

1、AHMT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的主要方法有乙 酰丙酮法、铬变酸法、MBTH法、副品红法、AHMT法等几种。

2、乙酰丙酮法

乙酰丙酮法原理是利用甲醛与乙酰丙酮及氨生成黄色化合物二乙酰基二氢卢剔啶后 ,412nm下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此法最大的优点是操作简便 ,性能稳定,误差小,不受乙醛的干扰,有色溶液可稳定存在12hr;缺点是灵敏度较低,最低检出浓度为0.25mg/L,仅适用于较高浓度甲醛的测定。

3、变色酸法 (CTA法)

变色酸法也称铬变酸法,甲醛在浓硫酸溶液中可与变色酸(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作用形成紫色化合物,该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80nm处,可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测定。

改变变色酸浓度和采用不同的采样手段,可满足不同浓度甲醛检测需要。用0.1%变色酸-86%硫酸溶液作吸收液,检测限可达20μg/L;用1%亚硫酸钠溶液吸收甲醛,变色酸浓度改为5%,方法更稳定、更灵敏。

4、酚试剂法

酚试剂法原理是甲醛与酚试剂反 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颜色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该化合物在630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可达7.0×104,该法对甲醛的测定非常灵敏最低检测限为0.015mg/L。

5、副品红法(PRA)

副品红法原理是在甲醛存在下,亚硫酸根离子与副品红生成紫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70nm处,检测限为50μg/L。本法的优点是简便灵敏,其它醛和酚不干扰测定。

6、AHMT法

AHMT法原理是甲醛与4-氨基-3-联氨-5-巯基-1,2,3-三氮杂茂(AHMT)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然后经高碘酸钾氧化成6- 基-5-三氮 杂 茂[4,3-b] -S-四氮杂苯紫红色化合物,比色定量。

7、 溴酸钾-次甲基蓝法

溴酸钾-次甲基蓝法原理是在酸性介质中,甲醛可促进溴酸钾氧化次甲基蓝反应,降低体系吸光度的特点来快速测定甲 醛含量。

8、银-Ferrozine法

银-Ferrozine法原理为水合氧化银能氧化甲醛并被还原为Ag,产生的Ag与Fe3+定量反应生成Fe₂+,Fe₂+与菲洛嗪(Ferrozine)形成有色配合物,在562nm处测定吸光度。

(6)高铁精密测量的方法pdf扩展阅读:

空气中:

1、 用作护墙板、天花板等装饰材料的各类酚醛树脂胶人造板,比如胶合板、细木板、纤维板和刨花板等。

2、含有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发的装饰材料,比如贴墙布,贴墙纸,油漆和涂料管。

3、 有可能散发甲醛的室内陈列及生活用品,比如家具、化纤地毯和泡沫塑料等。

4、 燃烧后会散发甲醛的某些材料,比如香烟及一些有机材料。

5、 有些芳香剂、杀蚊液也含有甲醛成分。

衣物中:

白挺或免烫的衣物,尤其是有些牛仔裤、标榜100%防皱防缩的衣裤或全棉免烫衬衫使用乙二醛树脂定型,都含有甲醛成分。甲醛对人的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会引起皮肤湿疹、全身过敏。

㈦ 铁路工程中表示里程的DK、D1K、D3K分别是什么含义有什么区别

没有具体的含义在铁路工程中的意义都一样。铁路里面没有D3K,DK是定测时的里程桩号,还有是CK是初测的里程桩号。

DK表示为施工设计时采用的里程,是distance kilometre的简写,结构形式为DKxx+123.45 其中:xx指千米数,不足整千米的在+后边分别表示百十个及小数。

沿着道路前进方向,起点处的桩号是k0.000,每隔一定距离(如100米)做1桩号标记,并在相应有需要的地方进行标记,但应以设计图纸上标明的为准。

(7)高铁精密测量的方法pdf扩展阅读:

铁路工程中表示里程的测定:

1、线路测绘:线路测绘一般分为草测、初测和定测三个阶段。在勘测范围上一般由面到带,由带到线。精度上由粗到精。测图比例尺则由小到大。草测选线工作一般在地图上进行,经实地踏勘后编制线路方案研究报告。

初测则要对有比较价值的线路方案进行沿线导线、水准测量并施测1:2000比例尺为主的沿线带状地形图。定测要在初步设计拟定线路中线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现场的地形、地质、水文等实际情况定出最经济合理的线路位置,把铁路中线放样到地面,包括中线测量、曲线测设、线路纵横断面测量、大比例尺工点地形图测制、桥渡及沿江(河)线路和必要时进行的沿江(河)水文勘测等。

2、桥梁测绘:桥梁测绘一般包括桥址地形图测量、水文测量、桥址断面及水文断面测量、钻孔及桥墩定位测量、小桥涵汇水面积测绘等。

3、隧道测量:隧道测量一般包括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制、洞外控制测量、洞外工程测量、地下导线和地下水准测量、隧道贯通测量、竖井联系测量等。

4、场站测量:场站测量一般与城市建设测量密切相关,此外还包括控制网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制、车站及车场和调车设备的平面及纵横断面图的测制、调车驼峰平面及纵横断面图的测制、铁路枢纽总布置图测制等等。

在铁路施工时也需要进行测量工作,如对已定测的线路进行复测,对桥、隧建筑物根据平面设计和地形条件建立施工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同时还要进行大量的施工放样测量。铁路建成通车后,还要定期对线路平面、纵横断面状态进行测量以及对桥梁、隧道进行变形观测等。总之铁路工程建设,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管理,每个阶段都需要测量工作的密切配合。

㈧ 高铁接地电阻能用直流双臂电桥测吗测试方法是什么最好有图文

可以用接地电阻测试仪BY2571
1、仪表工作原理
BY2571-Ⅱ数字接地电阻测量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摒弃了传统的人工手摇发电工作方式,采用先进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DC/AC变换技术将三端钮、四端钮测量方式合并为一种机型的新型接地电阻测量仪。
工作原理为由机内DC/AC变换器将直流变为交流的低频恒流,经过辅助接地极C和被测物E组成回路,被测物上产生交流压降,经辅助接地极P送入交流放大器放大,再经过检波送入表头显示。借助倍率开关,可得到三个不同的量限:0~2Ω,0~20Ω,0~200Ω。
2、仪表使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电力、邮电、铁路、通信、矿山等部门测量各种装置的接地电阻以及测量低电阻的导体电阻值;本表还可测量土壤电阻率及地电压。
3、仪表特点
·结构上采用高强度铝合金作为机壳,电路上为防止工频、射频干扰采用锁相环同步跟踪检波方式并配以开关电容滤波器使仪表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采用DC/AC变换技术将直流变为交流的低频恒定电流以便于测量。
·允许辅助接地电阻在0~2KΩ(RC),0~40KΩ(RP)之间变化,不致于影响测量结果。
·本仪表不需人工调节平衡,3(1/2)位LCD显示,除测地电阻外,还可测低电阻导体电阻、土壤电阻率以及交流地电压。
·如若测试回路不通表头显示“1”代表溢出,符合常规测量习惯。
二、技术指标
1、使用条件
环境温度:0℃~+45℃
相对湿度:≤85%RH
2、测量范围及恒流值(有效值)
电阻:0~2Ω(10mA),2~20Ω(10mA),20~200Ω(1mA)
电压:AC 0~20V
3、测量精度及分辨率
精度:0~0.2Ω≤±3%±1d
0.2Ω~200Ω≤±1.5%±1d
1~20V≤±3%±1d
分辨率:0.001Ω、0.01Ω、0.1Ω、0.01V
4、辅助接地电阻及地电压引起的测量误差
·允许辅助接地电阻RC(C1与C2之间)<1.8KΩ;
RP(P1与P2之间)<40KΩ误差≤±5%
·允许地电压≤5V(工频有效值)误差≤±5%
5、电源及功耗
最大功率损耗≤2W
电源:6.8V~9V(6节5#镉镍可充电电池),外接220V交流电源充电。
体积:220mm×200mm×105mm
重量:≤1.4kg

㈨ 中国高铁跑得这么稳,和天上的北斗卫星有关!你如何看待这样的说辞

乘客能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中“闲庭信步”,在车窗边立硬币不倒,有赖于高铁路线的高平稳性。 如果轨道不顺畅,机车车辆会发生系统振动,直接影响轨道噪声、轨道相互作用力、乘坐舒适度、安全性等。 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轨道的平整性,操作人员需要准确获取轨道的三维位置坐标、轨道间隔等,实现轨道方向、高低、轨道距离、水平等各几何参数的高精度测量。 高铁受高铁运行冲击、地质运动、区域性地面沉降、线路施工临近等因素影响,将发生沉降、扭转等微小变化。

㈩ 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

精密水准测量与普通水准测量的区别:在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累积视距差、基础与辅助分划读数差、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附和闭合路线闭合差、观测顺序的要求等等方面有很多的不同,要区分对待。

阅读全文

与高铁精密测量的方法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宝马5系座椅记忆使用方法 浏览:330
单词课教学方法与策略 浏览:212
光纤投屏仪连接方法 浏览:223
高中排球体育教学方法 浏览:712
批量换图片背景的方法 浏览:216
山地自行车正确的蹬踏方法 浏览:46
贴面砖的方法与视频 浏览:590
测量身体素质的方法及软件 浏览:714
最新绑鱼钩方法视频 浏览:827
社会跳舞的正确方法 浏览:701
粗海盐怎么保存方法 浏览:727
粉状面膜怎么调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浏览:567
机床主轴跳动激光干涉测量方法 浏览:300
发动机舱隔热棉安装方法 浏览:636
拼多多如何购物新方法 浏览:639
治疗右脚麻木的方法 浏览:704
口罩如何使用的方法 浏览:318
垃圾服务器连接方法 浏览:980
清洁粉的正确方法图解 浏览:125
淘宝卖家聊天皮肤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