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测量高架桥的承受力
有两种方法1、变位法:将几只千分表分别安放在桥梁的底缘跨中、1/4跨、1/8跨等(接触点靠近,不与桥底缘留有间隙);然后将标准车载上一定重量,最好与车的重量配成整数(例如20吨、30吨、50吨等),将车分别开到相应的点,观察千分表度数,积累下来。根据材料力学原理和桥梁结构的尺寸反算出桥梁的承载能力。2、应力法:有一种测量材料叫应力应变片,在桥梁混凝土施工时预埋在桥梁的控制位置里面(如桥跨中测量最大弯矩,桥跨端梁高的1/2点的侧面);当要测量时,拿着仪器,加上标准的汽车荷载,根据应力变化就会有应变值显示在仪器上。根据应力应变数值,反算桥梁承载能力。
② 如何采用各种接桥方式分别测出与弯矩,扭矩有关的应变值
可以咨询专业的应变仪供应商啊 好像靖江有个泰斯特电子还不错~
③ 如何采用各种接桥方式分别测出与弯矩、扭矩有关的应变值
扭矩就是轴受到作用在圆周上的力(作用力的方向为圆周的切线方向),
而弯矩是指轴受到作用在圆周上,但力的方向是指向轴心线的。
方法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测弯矩、扭矩一般就半桥和全桥两种方式。
除非弹性体位置有限,建议采用全桥方式测应变值。
将应变片按斜45度方向贴在弹性体上。半桥贴两组,全桥贴四组,每组一片或两片。
将应变片接线引出到应变仪,由应变仪提供供桥电源和接受应变信号,应变仪负责将应变信号放大后输出到显示屏。
④ 金属材料弹性常数的测定采用何种接桥方式可以使实验数据更精确
1.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中间的截面积尺寸.
2.在试件中间截面沿纵向轴线及其垂直方向分别贴三个电阻应变片;在温度补偿上贴一个电阻应变片.
3.选择电子拉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测力限度,调准零位.
4.将试件夹于试验机的上夹头,用半桥接桥方法,把三个工作片及补偿片接至电阻应变仪.图2应变片串联接桥图. E=P/A再除以应变
⑤ 弯扭联合作用下主应力和内力的测定试验中采用的什么桥路连接
经过计算发现,主应力、与弯矩对应的正应变以及与扭矩对应的扭转切应变的测量结果均与理论值接近,误差很小,而与剪力对应的弯曲切应变的测量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误差较大,误差主要由以下几方面造成:
一些固定不变的系统误差.如砝码重量不均匀、加力臂与圆筒的垂直度、几何尺寸的不准确、长导线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误差、残余应变等均会对实验精度带来影响.另外由于应变片丝栅有圆头部分,于是横向应变也会引起电阻的变化,产生横向效应.应变片的横向效应引起的实验误差明显地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加载不均匀,造成读数误差.由于杠杆加载与薄壁圆筒经组合而成,当杠杆不水平时杠杆支点上的刀口与刀垫、撬动点拉杆的刀口与刀垫相互不垂直,荷载的作用线产生了倾斜,不能完好的实现弯扭组合作用.实验中还发现:在测量电桥桥路初始平衡时,当杠杆向上产生一仰角时,加载测试所测应变偏大.当杠杆向下产生一倾角时,所测应变偏小.
3.实验前电桥不平衡,仪器长时间使用,使电桥电压稳定性下降,影响精度.
4.贴片角度偏差和位置偏差引起实验误差.以直角应变花三片中线交点定位与待测点重合贴片,以导线引出方向确定应变花的方位的方法也会带来实验误差.实际上,应变花再小也有一定的几何尺寸,这样使得应变花测得的0°、45°和90°方向的线应变ε0°、ε45°和ε90°并不是待测点1个点的3个方向的线应变,而是邻近的3个点的3个方向的线应变.因此,应变花自身结构引起的测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
5.若检测过程需持续较长时间,仪器初读数的漂移是难以避免的.引起初读数漂移的因素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应变片工作环境不稳定造成的.初读数值不准确会直接影响测量的可靠性.
6.由于电阻片的特性不好,粘结剂固化处理不好或胶层过厚,都会造成电阻片不完全服从虎克定律或稳定性差而使电阻片产生机械滞后,机械滞后不仅会影响到所测应变的大小,而且在时间上还有滞后,必将对实验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提高实验精度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以上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1.力求做到接到同一桥路的应变片的种类、规格、长度和引线路径均相同,应该注意避开电磁场的干扰或采用屏蔽措施;应尽量选用栅长大的应变片,这样横向效应影响会有所减小;对于一些不可避免的系统误差,可通过系数修正的方式来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2.改进实验设备,如砝码加载不够平稳、精确,可改用手轮螺旋无级加载.
3.对实验配套设备做好定期维护,保证需要时能正常工作.
4.影响圆筒弯扭组合实验中弯曲切应变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是应变花中00和900敏感栅的中心位置偏离测点引起的,由于敏感栅的中心不在中性轴上,敏感栅在记录了扭转切应变和弯曲切应变的同时,还记录了弯曲正应变,并且在测量弯曲切应变的电路中得到放大.如果采用00,450和9003个敏感栅的中心重合的直角应变花(如中原电测仪厂生产的BE120-3CB型450-3直角应变花),自然消除弯曲正应变引起的误差,可大大减小实验误差.
5.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改善应变片的工作环境.
6.可采用对被测量试件反复加卸载的办法来减小机械滞后量,一般反复3~5次即可.
⑥ 如何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实现消弯测扭
消弯测扭,利用a 片和c 片(分别接在R1 和R2 的位置)实现半桥互补测量,可以测 量扭转应起的应变。有效性试验方法是:将外力沿BC 移至AB 杆B 端定点此时仪器输出为零。 一杆同时受轴向拉力和弯矩的作用,欲消除弯矩产生的应变,只测出轴向拉力产生的应 变。采用全桥的方式测量,确定贴片方案,推导出结果并画出桥路接线图。
⑦ 为了测取弯曲正应力及扭转剪应力,还可采用哪些形式的接桥方法(列举出两种)
弯曲正应力 半桥:ε1-ε4 ε2-ε5 ε3-ε6 全桥:ε1-ε4+ε3-ε6 ε1-ε4+ε2-ε5
扭转剪应力 半桥:ε2-ε3,ε,5-ε6 全桥:ε2-ε3+ε5-ε6, ε2-ε1+ε5-ε4
任选几种即可
⑧ 如何采用各种接桥方式分别测出与弯矩扭矩有关应变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测弯矩、扭矩一般就半桥和全桥两种方式。
除非弹性体位置有限,建议采用全桥方式测应变值。
将应变片按斜45度方向贴在弹性体上。半桥贴两组,全桥贴四组,每组一片或两片。
将应变片接线引出到应变仪,由应变仪提供供桥电源和接受应变信号,应变仪负责将应变信号放大后输出到显示屏。
⑨ 测定由弯矩,扭矩所引起的应变,还有哪些接线方法
可以用半桥接法,在被测部位的两面分别贴上一张应变片,采用半桥接法。这样测得弯矩,扭矩可以消除拉伸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