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移动的RRU是什么
移动RRU是Remote Radio Unit 远端射频模块
RRU技术特点是将基站分成近端机即无线基带控制(Radio
Server)和远端机即射频拉远(RRU)两部分,二者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其接口是基于开放式CPRI接口,可以稳定地与主流厂商的设备进行连接。RS可以安装在合适的机房位置,RRU安装在天线端,这样,将以前的基站模块的一部分分离出来,通过将RS与RRU分离,可以将烦琐的维护工作简化到RS端,一个RS可以连接几个RRU,既节省空间,又降低设置成本,提高组网效率。同时,连接二者之间的接口采用光纤,损耗少.
⑵ RRU在通信设备中叫什么属于什么设备
RRU在通信设备中射频拉远单元,是在远端将基带光信号转成射频信号放大传送出去的设备。
射频拉远单元(RRU)分为 4 个大模块:中频模块、收发信机模块、功放和滤波模块。
数字中频模块用于光传输的调制解调、数字上下变频、A/D 转换等;收发信机模块完成中频信号到射频信号的变换;再经过功放和滤波模块,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口发射出去。
(2)rru光纤时延测量方法扩展阅读:
RRU的工作原理是:
基带信号下行经变频、滤波,经过射频滤波、经线性功率放大器后通过发送滤波传至天馈。上行将收到的移动终端上行信号进滤波、低噪声放大、进一步的射频小信号放大滤波和下变频,然后完成模数转换和数字中频处理等。
RRU同基站接口的连接接口有两种:
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通用公共射频接口)及OBSAI(Open Base Station Architecture Initiative 开放式基站架构)。其中,CPRI组织成员包括:爱立信、华为、NEC、北电、西门子。OBSAI组织成员包括:诺基亚、中兴、LG、三星、Hyundai。
⑶ 光纤测试的步骤是什么
对光纤参数的测试方法参照国标中相关的试验方法进行,下面列举出一些光纤基本参数的测试方法。光纤的特性参数中,几何特性参数对光纤的包层直径、包层不圆度、芯/包层同心度误差的测试方法做出相关说明;光学特性参数对模场直径、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成缆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的测试方法做出相关说明;传输特性参数对光纤的衰减、波长色散的测试方法做出相关说明。2.1、光纤几何特性参数测试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包层直径、包层不圆度、芯/包层同心度误差的测试方法。测量包层直径、包层不圆度、芯/包层同心度误差的测试方法是折射近场法、横向干涉法和近场光分布法(横截面几何尺寸测定)。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包层直径、包层不圆度、芯/包层同心度误差的测试方法有三种。●折射近场法折射近场法是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折射率分布测定的基准试验方法(RTM),也是多模光纤尺寸参数测定的基准试验方法和单模光纤尺寸参数测定的替代试验方法(ATM)。折射近场测量是一种直接和精确的测量。它能直接测量光纤(纤芯和包层)横截面折射率变化,具有高分辨率,经定标可给出折射率绝对值。由折射率剖面图可确定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的几何参数及多模光纤的最大理论数值孔径。●横向干涉法横向干涉法是折射率剖面和尺寸参数测定的替代试验方法(ATM)。横向干涉法采用干涉显微镜,在垂直于光纤试样轴线方向上照明试样,产生干涉条纹,通过视频检测和计算机处理获取折射率剖面。●近场光分布法这种方法是多模光纤几何尺寸测定的替代试验方法(ATM)和单模光纤几何尺寸(除模场直径)测定的基准试验方法(RTM)。通过对被测光纤输出端面上近场光分布进行分析,确定光纤横截面几何尺寸参数。可以采用灰度法和近场扫描法。灰度法用视频系统实现两维(x-y)近场扫描,近场扫描法只进行一维近场扫描。由于纤芯不圆度的影响,近场扫描法与灰度法得出的纤芯直径可能有差别。纤芯不圆度可以通过多轴扫描来确定。一般商用仪表折射率分布的测试方法是折射近场法。测试中使用的仪表是光纤几何参数和折射率分布测量仪。测试步骤如下:①试样制备时应注意试样端面清洁、光滑并垂直于光纤轴。②测量包层时,端面倾斜角应小于1°。控制端面损伤,使其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最小。③注意避免光纤的小弯曲。④将被测光纤剥除被覆层,用专用光纤切割刀切割出平整的端面, 放入光纤样品盒中,样品盒中注入折射率稍高于光纤包层折射率的折射率匹配液。⑤将光纤样品盒垂直放在光纤折射率分布测量仪的光源和光探测器之间,进行x-y方向的扫描测试。⑥通过分析得到光纤折射率分布、包层直径、包层不圆度、芯/包层同心度误差的测试数据。2.2、光纤光学特性参数测试(1)单模光纤模场直径的测试方法模场直径是单模光纤基模(LP01)模场强度空间分布的一种度量,它取决于该光纤的特性。模场直径(MFD)可在远场用远场光强分布Pm(θ)、互补孔径功率传输函数α(θ)和在近场用近场光强分布f2(r)来测定。模场直径定义与测量方法严格相关。单模光纤模场直径的测试方法有三种。●直接远场扫描法直接远场扫描法是测量单模光纤模场直径的基准试验方法(RTM)。它直接按照柏特曼(Petermann)远场定义,通过测量光纤远场辐射图计算出单模光纤的模场直径。●远场可变孔径法远场可变孔径法是测量单模光纤模场直径的替代试验方法(ATM)。它通过测量光功率穿过不同尺寸孔径的两维远场图计算出单模光纤的模场直径,计算模场直径的数学基础是柏特曼远场定义。●近场扫描法近场扫描法是测量单模光纤模场直径的替代试验方法(ATM)。它通过测量光纤径向近场图计算出单模光纤的模场直径,计算模场直径的数学基础是柏特曼远场定义。一般商用仪表模场直径测试方法是远场变孔径法(VAFF)。测试中使用的仪表是光纤模场直径和衰减谱测量仪。测试步骤如下:●准备2m(±0.2m)的光纤样品,两端剥除被覆层,放在光纤夹具中,用专用光纤切割刀切割出平整的端面。●将被测光纤连接入测量仪的输入和输出端,检查光接收端的聚焦状态,如果曲线不在屏幕的正中央或光纤端面不够清晰,则需要进行位置和焦距的调整。●在光源的输出端保持测试光纤的注入条件不变,打一个半径30mm的小环,滤除LP11模的影响,进行模场直径的测试。通过分析得到光纤模场直径的测试数据。(2)单模光纤截止波长和成缆单模光纤截止波长的测试方法测量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和成缆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的测试方法是传输功率法。当光纤中的模大体上被均匀激励情况下,包括注入较高次模在内的总光功率与基模光功率之比随波长减小到规定值(0.1dB)时所对应的较大波长就是截止波长。传输功率法根据截止波长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把通过被测光纤(或光缆)的传输功率与参考传输功率随波长的变化相比较,得出光纤(或光缆)的截止波长值。一般商用仪表模场直径测试方法是传输功率法。测试中使用的仪表是光纤模场直径和衰减谱测量仪。测试步骤如下:①在样品制备时,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的测试使用2m(±0.2m)的光纤样品,成缆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的测试使用22m的已成缆单模光纤。②将测试光纤的两端剥除被覆层, 放在光纤夹具中,用专用光纤切割刀切割出平整的端面。③将被测光纤连接入测量仪的输入和输出端, 检查光接收端的聚焦状态, 如果曲线不在其屏幕的正中央或光纤端面不够清晰, 则需要进行位置和焦距的调整。④先在测试光纤不打小环的情况下,测试参考传输功率。⑤再将测试光纤在注入端打一个半径30mm的小环,滤除LP11模的影响,测试此时的传输功率。⑥将两条传输功率测试曲线相比较,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光纤(或光缆)的截止波长值。2.3、光纤传输特性参数测试(1)衰减的测试方法衰减是光纤中光功率减少量的一种度量,它取决于光纤的性质和长度,并受测量条件的影响。衰减的主要测试方法如下:●截断法截断法是测量光纤衰减特性的基准试验方法(RTM),在不改变注入条件时测出通过光纤两横截面的光功率,从而直接得到光纤衰减。●插入损耗法插入损耗法是测量光纤衰减特性的替代试验方法(ATM),原理上类似于截断法,但光纤注入端的光功率是注入系统输出端的出射光功率。测得的光纤衰减中包含了试验装置的衰减,必须分别用附加连接器损耗和参考光纤段损耗对测量结果加以修正。●后向散射法后向散射法是测量光纤衰减特性的替代试验方法(ATM),它测量从光纤中不同点后向散射至该光纤始端的后向散射光功率。这是一种单端测量方法。一般商用仪表衰减的测试方法是截断法和后向散射法。截断法测试中使用的仪表是光纤模场直径和衰减谱测量仪。测试步骤如下:①准备不短于1km或更长一些(一般一个光纤盘长:25km)的光纤样品,两端剥除被覆层, 放在光纤夹具中,用专用光纤切割刀切割出平整的端面。②将测试光纤盘的外端光纤通过专用夹具连接仪表的发射端,将测试光纤盘的内端光纤通过专用夹具连接仪表的接收端,检查光接收端的聚焦状态, 如果曲线不在屏幕的正中央或光纤端面不够清晰, 则需要进行位置和焦距的调整。③在光纤注入端打一个半径30mm的小环,滤除LP11模的影响,测试此时的传输功率。④保持光源的注入状态不变(在光纤注入端打一个半径30mm的小环),将测试光纤样品截断为2m的试样,光纤通过专用夹具连接仪表的接收端,检查光接收端的聚焦状态, 如果曲线不在屏幕的正中央或光纤端面不够清晰,则需要进行位置和焦距的调整。测试此时的传输功率。将两条传输功率测试曲线相比较,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光纤在1310nm和1550nm波段的衰减谱特性。后向散射法测试中使用的仪表是光时域反射计。测试步骤如下:①将测试光纤盘的外端通过熔接光纤连接器或裸纤适配器,接入光时域反射计进行测试。②测试中光时域反射计使用最小二乘法(LSA)计算光纤的衰减,此方法可忽略光纤中可能的熔接或接头损耗对光纤链路测试造成的影响。③如需分段测试光纤链路的衰减可使用两点法进行测试。④光纤衰减测试中,应选择光纤测试曲线中的线性区域,避开测试曲线近端的饱和区域和末端的反射区域,测试两点间的光纤衰减(dB/km)。⑤更改光时域反射计的测试波长,分别对1310nm和1550nm波长处的光纤衰减特性进行测试分析。实际测试中,可以通过截断法和后向散射法两种测试方法验证光纤衰减的测试数据。对于带有光纤连接器的测试光纤样品,为了不破坏已安装的光纤连接器,则只能使用后向散射法进行单端非破坏性测试。(2)波长色散的测试方法波长色散是由组成光源谱的不同波长的光波以不同群速度传输引起的光纤中每单位光源谱宽的光脉冲展宽,用ps/nm表示。它取决于该光纤的特性和长度。波长色散的主要测试方法如下:●相移法相移法是测量光纤波长色散的基准试验方法(RTM)。它在频域中通过检测、记录和处理不同波长正弦调制信号的相移来测量不同波长信号的群时延,从而推导出光纤波长色散。●脉冲时延法脉冲时延法是测量光纤波长色散的替代试验方法(ATM)。它在时域中通过直接检测、记录和处理不同波长脉冲信号的群时延,从而推导出光纤波长色散。●微分相移法微分相移法是测量光纤波长色散的替代试验方法(ATM)。它在1000nm~1700nm波长范围内由两个相近波长间的微分群时延来测量特定波长上的波长色散系数。一般商用仪表波长色散的测试方法是相移法。测试中使用的设备是色散测量仪。测试步骤如下:①测试光纤样品应不短于1km。光纤两端做好光纤连接器。②在色散测试时应先用两根标准光纤跳线分别连接色散测量仪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法兰盘连接两根光纤跳线的另一端,将色散测量仪自环,测试此时的参考值。③再将测试光纤通过法兰盘接入光纤环路。④根据测试光纤样品,设定光纤类型;数据拟合方式;光纤测试中的群折射率;测试光纤长度;;测试波长范围;波长间隔等。⑤测试光纤的零色散波长、零色散斜率和色散系数等。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到光纤的色散特性。光纤参数测试中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光纤参数测试中的不确定度评定一般参考下面提到的方法进行。主要考虑测量仪器引入的不确定度和测量重复性两方面因素。3、光纤参数测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单模光纤B1.1类(即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B1.3类(即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和B4类(即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为例说明光纤参数测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光纤参数测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指标超标的问题。
根据国内光纤光缆标准,截止波长可分为光缆截止波长λCC、光纤截止波长λC和跳线光缆截止波长λCj,光纤光缆的截止波长指标应符合表二中的相应规定。光缆使用长度不小于22m时应符合表二中λCC规定,使用长度小于22m但不小于2m时应符合表二中λCj规定,使用长度小于2m时应符合表二中 λC规定,以防止传输时可能产生的模式噪声。
⑷ BBU和RRU具体区别是 什么
RRU(射频拉远单元)和BBU(基带处理单元)之间需要用光纤连接。一个BBU可以支持多个RRU。采用BBU+RRU多通道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大型场馆的室内覆盖。
机房的演变
2008年以前,每个基站都有机房,机房类型包括租用机房、新建砖房和新建彩钢板房。
2010年以后,开始出现[塔与机房为一体]的一体化基站。
2011年以后,室外一体化机柜得到推广和普及,部分[不重要]的站点采用[交流方式供电的RRU] ,不再新建电源配套设备。
BBU的集中部署
采用BBU(室内基带处理单元)集中部署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省]铁塔公司[租金],同时也能[降低]传输设备[投资]。
BBU集中部署,建立BBU资源池,可以有效[降低]对机房及配套资源的依赖,便于[集中维护和扩容],提高BB利用率,提高站点可靠性和稳定性。
传输电路需求不变,需要的传输设备数量减少,[光纤的需求量][增加]。对于光纤资源紧张的区域,采用[单芯双向]传输方式,以[降低]光纤资源[消耗]。
⑸ RRU为什么与光纤直放站连接
通常室内分布系统采用电缆的电分布方式,而BBU+RRU方案则采用光纤传输的分布方式。基带BBU(BuildingBasebandUnite室内基带处理单元)集中放置在机房,RRU(Rera()teRadiOUnite远端射频模块)可安装至楼层,BBU与RRU之间采用光纤传输,RRU再通过同轴电缆及功分器(耦合器)等连接至天线,即主干采用光纤,支路采用同轴电缆。
对于下行方向:光纤从BBU直接连到RRU,BBU和RRU之间传输的是基带数字信号,这样基站可以控制某个用户的信号从指定的RRU通道发射出去,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对本小区其他通道上用户的干扰。
对于上行方向:用户手机信号被距离最近的通道收到,然后从这个通道经过光纤传到基站,这样也可以大大降低不同通道上用户之间的干扰。
⑹ rru是什么意思
RRU在通信设备中射频拉远单元,是在远端将基带光信号转成射频信号放大传送出去的设备。
射频拉远单元(RRU)分为 4 个大模块:中频模块、收发信机模块、功放和滤波模块。
数字中频模块用于光传输的调制解调、数字上下变频、A/D 转换等;收发信机模块完成中频信号到射频信号的变换;再经过功放和滤波模块,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口发射出去。
射频拉远单元分成近端机即无线基带控制(Radio Server)和远端机即射频 拉远(RRU)两部分,二者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其接口是基于开放式CPRI或IR接口,可以稳定地与主流厂商的设备进行连接。
RS可以安装在合适的机房位置,RRU安装在天线端,这样,将以前的基站模块的一部分分离出来,通过将RS与RRU分离,可以将烦琐的维护工作简化到RS端,一个RS可以连接几个RRU,既节省空间,又降低设置成本,提高组网效率。同时,连接二者之间的接口采用光纤,损耗少。
⑺ RRU和数字光纤直放站的区别
射频拉远单元RRU(Remote Radio Unit)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网络覆盖模式,它将大容量宏蜂窝基站集中放置在可获得的中心机房中,基带部分集中处理,采用光纤将基站中的射频模块拉到远端射频单元,分置于网络规划所确定的站点上,从而节省了常规解决方案所需要的大量机房;同时通过采用大容量宏基站支持大量的光纤拉远,可实现容量与覆盖之间的转化。 光纤直放是用光信号来传输数据,这边编码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过去,对方要解码还原为数字信号。数字直放直接传输数字信号,光纤、电缆、网线都可以,双方不需要编解码。
光纤直放站是借助光纤进行信号传输的直放站,利用光纤传输损耗小、布线方便,适合远距离传输的特点,可解决收不到基站信号的村镇、旅游区、公路等,以及可解决大型及超大型建筑物内的信号覆盖,用于要求较高的大型高层区域建筑物(群)、小区等场合。
⑻ 光纤色散的测量方法
提出了一种光纤色散的简单快速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光纤激光器结构,由Sagnac环和光纤耦合器组成的光纤环形镜作为谐振腔一端的反射腔镜,另一端反射腔镜为不同中心波长的光纤光栅。利用光开关依次构成n个独立的光纤激光器。通过对激光拍频的测量得到在不同波长下待测光纤的时延,进一步可以得到待测光纤的色散系数。利用该方法实现了对一根长度为500m的色散补偿光纤的色散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光纤色散的快速测量,从而为通信系统中光纤的类型、长度等参数的合理选用提供参考
⑼ RRU具体是啥 越具体越好
RRU通常情况下,(Radio Remote Unit)) ,是在远端将基带光信号转成射频信号放大传送出去。直放站就是将基站射频信号接收放大再传送出去。区别就是直放站会将噪声同时放大,而射频拉远则不会。
射频拉远单元RRU(Radio Remote Unit)带来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网络覆盖模式,它将大容量宏蜂窝基站集中放置在可获得的中心机房内,基带部分集中处理,采用光纤将基站中的射频模块拉到远端射频单元,分置于网络规划所确定的站点上,从而节省了常规解决方案所需要的大量机房;同时通过采用大容量宏基站支持大量的光纤拉远,可实现容量与覆盖之间的转化。
RRU的工作原理是:基带信号下行经变频、滤波,经过射频滤波、经线性功率放大器后通过发送滤波传至天馈。上行将收到的移动终端上行信号进滤波、低噪声放大、进一步的射频小信号放大滤波和下变频,然后完成模数转换和数字中频处理等。
RRU同基站接口的连接接口有两种: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通用公共射频接口)及OBASI(Open Base Station Architecture Initiative 开放式基站架构)。其中,CPRI组织成员包括:爱立信、华为、NEC、北电、西门子。OBSAI组织成员包括:诺基亚、中兴、LGE、三星、Hyundai。
信号覆盖方式上,RRU可通过同频不同扰码方式,从NodeB引出。也可通过同频不同扰码方式,从RNC引出。这两种覆盖方式都是常规的方式,除此之外,对于3扇区,但配有多余信道板以及多余基带处理设备的基站可以利用基带池共享技术,将多余的基带处理设备设为第4小区
RRU同数字光纤直放站都可利用现有成熟的以太网数字光纤传输技术传输基带信号,并共同遵守标准的CPRI和OBSAI接口。使用中可实现RRU和数字光纤直放站的远端机的互相替换。
两者均可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选用哪一种取决于宏基站的载频数量和该室内业务量需求。如果宏基站载频多、容量很富裕,用数字光纤直放站拉远更合适,同时可减少扇区扰码。如果该室内业务量需求较大应选用RRU作信号源。如果业务量需求很大,如大型写字楼、会展中心等,应考虑数字光纤直放站、RRU和宏基站的联合组网。
在覆盖距离上,两者均可作为基站拉远系统供用,数字光纤直放站用作载波池拉远,RRU可用作基带池拉远。载波池拉远距离取决于小区覆盖半径和光在光纤上的传输速度,数字信号在光纤中传播,其动态范围也较模拟信号大,这样就可以实现远端机更大的信号覆盖;同时,数字信号不随光信号的衰减而衰减,因此其传输(拉远)距离也进一步增加了。经计算,最远可达40km以上,用作基带池拉远的RRU基本不受距离限制,可拉得更远。
在组网方式上,RRU作为拉远单元可单独使用,而数字光纤直放站由近端机和远端机组成,在实际应用时,近端机是一个,而远端机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组网上可并联也可串联,组网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如:菊花链形、环形、树形等等。
在扰码的使用上,数字光纤直放站射频信号的扰码总是同施主基站的扰码相同,数字光纤直放站也不增加基站信道板硬件容量和正交码容量,所以在扇区内大量采用并不会增加扰码。射频拉远单元RRU是利用基站剩余的信道板和基带处理设备组成新的扇区,通过光纤系统拉到远处,有人称它为基带池技术,也有人叫它拉远的微蜂窝技术,总之,它具有硬件容量,并且拥有新的扰码和同步码。由于RRU具有基站性能,在宏基站的扇区内大量采用必然会增加很多扰码和邻区列表,会发生导频污染,软切换增加。如(图6)所示。在网络优化时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传输时延上,数字光纤直放站的传输时延比较大,因为存在两次变频过程。而RRU直接传送基带信号,时延不明显。
在底噪抬升上,数字光纤直放站仅采用ADC和DAC,此过程只可能引入更多的量化噪声,从而抬升上行噪声。而RRU传输的为纯基带信号,可不用考虑底噪问题。
从成本上,采用RRU技术,可以节省常规建网方式中需要的大量机房,节约基带单元的投资。RRU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应用于城区机房条件不理想或者机房匮乏的情况,但是应用前提是需要有光纤进行传输。但在价格方面,RRU比直放站要贵1/3左右。对于一拖一的系统,数字光纤直放站成本优势不明显,但一拖多,成本优势就比较明显了。
⑽ 谁知道RRU和光纤直放站的区别啊详细点儿,总是混淆。
RRU同数字光纤直放站都可利用现有成熟的以太网数字光纤传输技术传输基带信号,并共同遵守标准的CPRI和OBSAI接口。使用中可实现RRU和数字光纤直放站的远端机的互相替换。
通信专业人员,超过50万份GSM/3G等通信技术资料,是国内领先专注于通信技术和通信人生活的社区。
两者均可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选用哪一种取决于宏基站的载频数量和该室内业务量需求。如果宏基站载频多、容量很富裕,用数字光纤直放站拉远更合适,同时可减少扇区扰码。如果该室内业务量需求较大应选用RRU作信号源。如果业务量需求很大,如大型写字楼、会展中心等,应考虑数字光纤直放站、RRU和宏基站的联合组网。
在覆盖距离上,两者均可作为基站拉远系统供用,数字光纤直放站用作载波池拉远,RRU可用作基带池拉远。载波池拉远距离取决于小区覆盖半径和光在光纤上的传输速度,数字信号在光纤中传播,其动态范围也较模拟信号大,这样就可以实现远端机更大的信号覆盖;同时,数字信号不随光信号的衰减而衰减,因此其传输(拉远)距离也进一步增加了。经计算,最远可达40km以上,用作基带池拉远的RRU基本不受距离限制,可拉得更远。
在组网方式上,RRU作为拉远单元可单独使用,而数字光纤直放站由近端机和远端机组成,在实际应用时,近端机是一个,而远端机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组网上可并联也可串联,组网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如:菊花链形、环形、树形等等。
在扰码的使用上,数字光纤直放站射频信号的扰码总是同施主基站的扰码相同,数字光纤直放站也不增加基站信道板硬件容量和正交码容量,所以在扇区内大量采用并不会增加扰码。射频拉远单元RRU是利用基站剩余的信道板和基带处理设备组成新的扇区,通过光纤系统拉到远处,有人称它为基带池技术,也有人叫它拉远的微蜂窝技术,总之,它具有硬件容量,并且拥有新的扰码和同步码。由于RRU具有基站性能,在宏基站的扇区内大量采用必然会增加很多扰码和邻区列表,会发生导频污染,软切换增加。在网络优化时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传输时延上,数字光纤直放站的传输时延比较大,因为存在两次变频过程。而RRU直接传送基带信号,时延不明显。
在底噪抬升上,数字光纤直放站仅采用ADC和DAC,此过程只可能引入更多的量化噪声,从而抬升上行噪声。而RRU传输的为纯基带信号,可不用考虑底噪问题。
从成本上,采用RRU技术,可以节省常规建网方式中需要的大量机房,节约基带单元的投资。RRU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应用于城区机房条件不理想或者机房匮乏的情况,但是应用前提是需要有光纤进行传输。但在价格方面,RRU比直放站要贵1/3左右。对于一拖一的系统,数字光纤直放站成本优势不明显,但一拖多,成本优势就比较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