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程定位测量中控制方法有哪些
1.钢尺放线法
2.经纬仪加钢尺
3.全站仪定位
⑵ 控制测量四个步骤
一)基槽开挖深度控制
当基槽开挖接近基底标高时,在基础拐角处3~4m位置,在槽壁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水平控制桩,一般比基槽设计标高高出0.5m~1.0m,用于拉线找平基础底标高。
二)开挖达到设计标高的控制标记
在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后,一般每隔2.3m钉一30×30见方小木桩打入基底,并在小木桩周围撒上白灰点或白灰圈作为基槽开挖到位标记。
三)基础放线
1、在基槽开挖完成后,必须复核槽底的标高及几何尺寸,确认无误后准备砼垫层施工,砼垫层完成后进行基础放线。
2、首先在控制桩 I 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后照准轴线另一端的控制桩 I'的小钉。固定水平制动螺旋,并使望远镜上下移动,从槽底层的另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投测轴线标的记点。
3、弹线(轴线)
每隔一段测一个点(一般不超过3米)用红笔点圆点。圆点外用红笔画圆圈标记,以便清楚位置。最后将各点用墨线弹成一条直线,此线为主轴线。
4、其它轴线的弹法(如图3-1所示)
图3-1 基础弹线
1-孔洞位置;2-中心轴线;3-砌转大放脚;4-基槽边界线
根据垫层上已弹出的主轴线,测量建筑物其它细部轴线时,由一个主轴线的交点为0点,沿主轴线量出细部轴线距离,将细部轴线的两端对应点弹成墨线。最后完成所有轴线的弹线。
5、细部线的弹法
按图纸所标注的基础宽度,由轴线向两侧量距,定出边界点,再弹出墨线,即为基础宽度线。最后将图纸标注的洞口位置、管井位置、门洞位置、墙、柱尺寸等弹出墨线。
注意:
1)偏轴线尺寸
2)洞口、预留口标高的(地面标注)。
3)预留插筋高度、位置。
四)首层墙体施工放线
当基层完成后,用控制桩将线引到砌好的基础墙截面上。
1、用小白线将轴线两端与控制桩对点拉通,对照拉通线每隔一段用红笔标一个圆点,然后将各点连续用墨线弹成该墙的轴线。用同样的方法将所有的轴线都弹出来。
2、在弹线时对已砌好的基础墙进行复验,利用主轴线检查基础有无偏移,防止出现半边墙跨空现象(见图3-2),同时还需注意整个建筑物轴线总长误差应控制在1/2000-1/5000范围内。
图3-2 基础墙错位
3、门窗洞口放线
A、门的位置在基础墙平面上画出;
B、窗的位置一般在基础的侧面画出;
C、窗台、门口、洞口的规格尺寸(长×宽×高)及标高一般在皮数杆上反映(见图3-3)
图3-3
4、皮数杆的设置
在砌筑施工中,墙身各部位的标高是用皮数杆来控制的。皮数杆是根据建筑物剖面图的标高而设定的。内容包括:窗台、门窗洞口、过梁、雨蓬、圈梁、楼板等构件的标高位置。
皮数杆一般设在建筑物的转角和隔墙处(见下图)
图3-4
立皮数杆先在地面上打一桩,并用水准仪在桩上测出±0.000标高。将皮数杆上的±0.000与桩上的±0.000线对齐钉牢。皮数杆钉牢后用水准仪进行复核,并将皮数杆立垂直。(如上图:皮数杆设置图)
5、高程传递
1)当墙体砌到一步架高时(1.2M),用水准仪在室内墙所有墙面上测定一条距室内地坪0.500M高的水平线,称为“建筑50线”。作为该楼层所有标高的控制线。二层及以上各层的标高传递应以首层为50线依据,竖直量取,每栋建筑物应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传递的允许误差每层±3mm,总高H≤30m应为小于±5mm,总高30m<H≤60m应为小于±10㎜。
2)施工层找平之前,应先校测从首层用钢尺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校差小于3㎜时,取平均点,再用水准仪后视该点抄测该层50线,并弹好墨线,传递位置一般在垂直贯通的地方(如楼梯间、外墙等)。
⑶ 建筑工程测量,放线的步骤是什么
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控制点(桩)的闭合,道路的中线准确的定位,道路原状横断面的测量,设计道路边线的确定,管线定位及测量,模板边线及高程,竣工高程及线型。其中道路中线的定位是最为严谨的工作,它直接决定了道路的线形,而圆曲线的定位是测量过程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圆曲线测设一般分为两步,先确定曲线上起控制作用的主点,即曲线的起点(ZY)、曲线的中点(QZ)和曲线中点(YZ);然后结合设计给出的圆的半径(R)、切线长(L)、外矢距(E)和曲线对应的圆心角(á)测设所求曲线上每隔一定距离的加密细部点,用于详细标定圆曲线的形状和位置。主点的测设方法为:先将经纬仪置于JD,望远镜后视ZY方向,自JD点沿此方向量取切线长T,打下曲线起点桩;然后转动望远镜前视YZ方向,自JD点沿方向量切线长T,打下曲线中点桩,再以YZ为零方向,测设水平角(90-á/2),沿此方向,从JD量外矢距E,打下曲线中点桩。现在着重介绍一下偏角法放样圆曲线细部点,具体步骤为:
1.检核ZY、QZ、ZY三主点的位置。计算固定弦长L’对应偏角á’。
2.安置经纬仪于ZY点,经纬仪调平后,将水平度盘置零,照准JD点。
3.向YZ方向转动照准部,将度盘读数对准1点之偏角值á’,用钢尺沿ZY-1方向量取弦长L’以标定细部点1。继续转动照准部,将度盘读数对准2点之偏角值2á’,并从1点起量取弦长L’与ZY-2方向相交(即距离与方向交会),以定细部点2,依法放样曲线上所有细部点。
4.最后应闭合于曲线终点YZ。转动照准部,将度盘读数对准YZ点偏角á/2,由曲线上最后一个细部点起量出尾段弧长相应的弦长与视线方向相交,应为先前测设的主点YZ。
5.如果闭合差超出规定后,则要分析误差对测量数据进行平差,引起闭合差超出的原因
除了仪器系统误差、读数误差、气候影响外,最主要的是拉尺的人为误差而产生的测点误差
的积累,要减少误差的积累,可将经纬仪安置于ZY和YZ点分别向中点QZ测设曲线细部点。并且将多次测量的点记录进行平差。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先在电脑上绘制一份大样图,详细的标注每个细部点的偏角和距测站点距离,然后应用全站仪进行放样。
⑷ 做基坑开挖线测量放样,套绘断面法和经纬仪扫描法有什么区别
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放样
一、土坝的施工放样
(一)坝思线测设
直线坝型土坝坝顶中心线即为坝轴线。
(二)坝身控制测量
坝身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和控制测量
(三)清基开挖线放样
采用套绘断面法或经纬仪扫描法。
(四)坡脚线放样
清基后,应放出坡脚线,以便坝体填筑。
(五)坝体边坡线放样
各个断面上料桩的标定通常采用轴距杆法或坡度尺法。
(六)修坡桩测设
修坡桩常用水准仪或经纬仪施测。
(七)护坡桩测设
⑸ 线路横断面测量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线路横断面测量常用测量中沿法。
测量垂直于线路中线方向的地面起伏的工作。在线路上所有百米桩和加桩处都应测量横断面。测量时以中线桩为准,在与线路中线的垂直方向上分别测量两侧各变坡点至中线桩的水平距和高程差,并根据测得的数值绘制横断面图。
横断面图主要用于设计线路横断面的形状、计算土石方量、放样边坡和布置各种构筑物。横断面图的距离与高程比例尺相同,一般为1:100或1:200。
纵断面测量测量线路中线桩地面高程的工作。具体施测方法与一般水准测量相同。根据纵断面测量成果绘制纵断面图,供设计坡度用。为了显示地势变化,图的高程比例尺通常比水平距离比例尺大10或20倍。
绘图时以距离为横坐标,高程为纵坐标,按规定的比例尺将外业所测各点画在毫米方格纸上,依次连接各点即为沿线路中线的地面线。
(5)直线坝的测量控制方法扩展阅读
铁路勘测通常分为初测和定测两个阶段。初测是根据踏勘提出的线路的不同方案,对沿线地形、地质和水文等进行较详细的测量。其任务是在沿线进行导线测量建立平面控制,进行水准测量建立高程控制和测绘带状地形图,并在图上进行纸上定线,供编制初步设计时使用。
带状地形图以导线点和沿线水准点作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来施测,测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0或1:2000,地形复杂地段也可为1:1000。纸上定线是在带状地形图上设计线路的走向和坡度。
作法是根据转向点的概略位置,在相邻直线之间用曲线连接,根据设计的半径R和在图上量得的转向角α求出曲线要素值,计算里程,标明桩号。
路线确定后,根据图解高程绘制线路中线纵断面图,设计坡度,计算工程量,供方案比选和定测时应用。定测是将所设计的线路测设到实地上的工作。主要内容有中线测量、曲线测设和断面测量。
⑹ 直线度的测量方法
直线度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直尺法、准直法、重力法和直线法等。
直线度测量(straightness measurement)主要是测量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素线直线度误差、机床和其他机器的导轨面以及工件直线导向面的直线度误差等。 直线度测量是长度计量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外,还可以利用平晶、激光干涉仪及其直线度测量附件测量直线度误差,测量精确度很高。后者的测量精确度可达0.4微米/1000毫米。现在很多机床厂都用激光干涉仪来测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等等。
(6)直线坝的测量控制方法扩展阅读:
检测原则:
直线度误差的检测一般可采用“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测量特征原则”、和“控制实段边介原则”。其中“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应用最多。这时理想直线采用以下两种形式来体现。
1、实物形式体现理想直线,可采用平尺、刀口尺(样板直齿)、精密平板和拉紧钢丝等来体现理想直线。
2、自然物理形式体现理想直线:
①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准直仪类仪器和各种干涉仪。
②利用水平物理|生质构成的水平仪类仪器(框式水平仪、全像水平仪、电子水平仪等)。
⑺ 工程测量放线中 怎么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定位呢先根据甲方提供的点布置一级控制点
布置控制网的常规方法有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
1.三角控制网
在控制点上,用精密仪器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测定出来,并测定其中一条边长,根据三角公式解算出各点的坐标。用三角测量方法确定的平面控制点。
按控制次序和施测精度分为四个等级,即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布设原则是从高级到低级,逐级加密布网。一等三角网,沿经纬线方向布设,一般称为一等三角锁;二等三角网,布设在一等三角锁环内;三等、四等三角网是二等三角网的进一步加密,以满足测图和施工的需要,。
2.导线控制网
导线测量是在地面上选扦一系列控制点,将相邻点连成直线而构成折线形,称为导线网。在控制点上,用精密仪器依次测定所有折线的边长和转折角,根据解析几何的知识解算各点的坐标。用导线测量方法确定的平面控制点。
导线测量也分为四个等级,即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其中一等、二等导线,又称为精密导线测量。
(7)直线坝的测量控制方法扩展阅读
导线测量方法
在进行小区域平面控制测量工作中,由于导线的布设形式灵活,通视方向要求较少,适用于铺设在建筑物密集、视线障碍较多的隐蔽地区或带状地区。随着电磁波测距仪和全站仪的日益普及,导线测量已经成为建立小区域平面控制网的一种主要方法。
若用经纬仪测量导线转折角,用钢尺丈量导线边长,称为经纬仪导线。若用测距仪或全站仪测量导线边长,则称为电磁波测距导线。根据测区的不同情况和要求,根基测区具体的实际情况,导线可铺设成以下三种形式。
1.附和水准路线
从一已知点和已知方向出发,经过一系列的导线点,最后附和到另一个已知高级控制点和已知方向,这种折线图形称为附和导线。附和导线具有检核观测结果和已知成果的作用,普遍用于平面控制网的加密。
2.闭合水准路线
从一已知高级控制点和已知方向出发,经过一系列的导线点,最后闭合到原已知高级控制点和已知方向,这种折线图形称为闭合导线。闭合导线本身具有严格的几何条件,能检测观测结果但不能起检核已知成果的作用,可用于测区的首级控制。
3.支导线
从一已知高级控制点和;已知方向出发,经过一系列的导线点,最后既不附和也不闭合到已知高级控制点和已知方向,这种折线图形称为支导线。支导线缺乏检核条件,因此其导线边数一般不得超过四条,仅适用于图根控制点的加密或增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平面控制测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平面控制点
⑻ 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高程测量的方法有水准测量法、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常用水准测量法。
水准测量法
(1)水准测量法的主要技术要求:
各等级的水准点,应埋设水准标石。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持和使用方便的地点。墙水准点应选设于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便于寻找,应符合规定。
一个测区及其周围至少应有3个水准点。水准点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规定。
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两次观测高差较大超限时应重测。当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其较差均不超过时限值时,应取三次结果数的平均值数。
(2)设备安装过程中,测量时应注意:最好使用一个水准点作为高程起算点。当厂房较大时,可以增设水准点,但其观测精度应提高。
(3)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应符合规定。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应符合规定。
参见网络:http://ke..com/link?url=-U4kLkHbx0-HA4vWnOHx_LhSPdK8WUAgQK
⑼ 控制测量的方法都有什么
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两种。高程控制测量前面已讲
⑽ 测量控制点的方法和步骤
现在要将这两个控制点移交给施工方,就填写坐标意见验收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