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碎石垫层施工方案
垫层在路面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连接路基与路面,同时具有隔水和传递荷载的功能。根据设计规范,路面垫层的含泥量应小于5%,通常遵循级配碎(砾)石底基层的标准进行施工。然而,垫层与级配碎(砾)石底基层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因为垫层需要满足更严格的质量标准,而不仅仅是级配碎(砾)石底基层的要求。
1. 路面垫层质量要求
垫层应具备高弹性模量和抗剪强度,以实现良好的荷载分布和减少车辆引起的辙槽。此外,垫层还应具有高透水性,以便自由水在适当条件下迅速排出,以及低塑性的细土,以确保良好的水稳定性。常用的材料包括无结合料的级配碎(砾)石等。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在充分压实的情况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模量,同时透水性和水稳定性也应得到保证。
2. 目前使用的路面垫层缺点
现有垫层由于缺乏粘聚性和细颗粒填充,压实后往往处于松散状态,导致表面平整度迅速破坏。此外,标高控制困难,压实度检测不准确,弯沉检测也存在问题。这些缺点影响了垫层的使用效果,部分原因是现行规范的不完善。
3. 路面垫层质量标准
根据施工实践,提出了以下质量检验标准,以优良水平为目标,仅供参考。材料要求包括优质砂砾或石料破碎的碎石,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满足级配要求。施工要求确保材料均匀拌和,适当含水量下压实,并达到压实合格标准。施工方法包括整理路基、检测砂砾混合料、施工放样、摊铺、碾压等步骤。施工注意事项包括清除路基表面浮土、杂物,控制摊铺和碾压质量。
4. 砂砾垫层施工中的质量监控
质量监控主要包括材料质量检验和施工过程中的宽度、厚度、高程、平整度、横坡度的控制,以及最佳含水量的控制,确保碾压效果和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以上内容提供了关于路面垫层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过程的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⑵ 级配碎石是什么意思(级配碎石垫层施工工艺流程)
级配碎石是由几种粒径不同的碎石和石屑掺配拌制而成的混合料,其颗粒组成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以下是级配碎石垫层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前准备: 机械与人员到位:确保施工机械设备已全部到位并安装调试完毕,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也已进场到位。 下承层检查:对下承层的路基进行检查验收,保证路槽表面平整度、密实度、高程、宽度、横坡度、弯沉等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备料:提前备好级配碎石垫层混合料,该混合料由3种不同粒径的碎石和4.75mm以下石屑组配而成,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碎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等均需满足一定要求。
级配碎石垫层施工: 施工放样:根据设计施工图恢复中线,设置指示桩并进行水平测量,标示出级配碎石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开工前先做试验路段,以获取压实方法、压实系数等相关数据。 运输与卸料:将拌合好的混合料用自卸汽车运输到施工现场,并根据运距和气候条件决定是否遮盖,避免混合料水分蒸发过快。将混合料均匀堆放在路基上,严格控制卸料距离。 摊铺:用平地机或装载机摊铺平整,人工辅助刮出路拱,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对于难以工作的地方进行人工平整,确保整平过程中无明显的粗细料离析现象。 碾压:摊铺一定长度后进行碾压,先用压路机静压,再用振动压路机振压。如出现松散、离析等现象,需挖除并换填新的混合料再进行碾压。 接缝处理:摊铺时应连续作业,每天收工后适当碾压端部以保证水分不散发。接缝时人工将末端混合料与新混合料均匀拌合,必要时洒水,再刮平并一起碾压。 养生:成型后的级配碎石垫层禁止开放交通,并尽快进行下一工序以保证表面不受破坏。